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完美如意-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你的说法,到了梁猛松这个地位的技术人才,追求的是自己的地位和抱负的平衡了,不再愿意在基层一直待着”,江辉问道。
“可以这么理解,虽然他一直没有脱离研发第一线,但是他现在更加想往管理方面转型,实现更大的个人抱负”,王总说道。
王总的这个说法,其实倒是很贴近梁猛松的心里想法,
后世,梁猛松在明年也会跳槽去三星,据说他之所以选择去三星,除了丰厚的待遇外,三星给了梁博士更大的发挥空间和尊重。
“三星承诺用三年就给梁开出在台积电10年能赚到的钱,此外三星还出动行政专机,载他和其它台积电前员工往返台湾和韩国”,后世一名知情人向媒体透露道。
2011年中,梁博士正式加入三星集团,担任研发部总经理,也是三星晶圆代工的执行副总。
梁猛松加盟三星之后,鉴于三星在20nm制程的落后地位,决定放弃20nm直接由28nm制程升级14nm,当初很多业界人士认为三星此举过于冒险,不过事实证明梁猛松是对的。
最终三星在14nm制程上领先台积电半年时间实现量产。
可以说,光辉集团要是真的能够将梁猛松挖过来当芯片项目负责人的话,还真是无意中做了最正确的事情。
第837章 把关
“闪雨,梁猛松这个人你认识吗?”,随着王总的深入介绍,江辉对梁猛松的兴趣慢慢的越来越高。
“这简直就是专门为光辉集团芯片业务量身打造的顶级人才啊”,江辉在心里面想道。
不过,这些信息毕竟是从猎头公司那边得到的,里面有没有注水还不好判断,所以在会议休息间隙,江辉问了光辉集团和芯片行业关系最密切的光辉数据中心负责人闪雨。
闪雨、管卫东、石梁等人都是江辉专门从帝都召唤过来的,为的就是这次光辉集团同时进入芯片、主板、存储等几个领域做准备。
闪雨作为光辉数据中心负责人,同时也是一名计算机博士,对于云计算有独到的见解,对于各种服务器及其芯片也了解到额比其他人要多。
虽然让他直接去搞芯片可能够呛,但是要让他说一说芯片相关的事情,他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江辉这次让他来和自己一起去见猎头公司,并且协助后续的人才招聘。
至于管卫东和石梁就不用说了,分别是光辉投资的分管不同领域的副手,可谓是江辉在光辉投资的左右手。
这次江辉准备让光辉集团进军芯片等行业,自己组建项目团队固然是一条路,但是更多的还是需要去外面收购一些关联的公司,特别是乘机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收购几家芯片企业。
虽然像是英特尔、三星之类的企业江辉无法觊觎,但是二三线的芯片企业,在2008年的时候,还是有一些的,这些有一定规模又有一定技术的中型芯片企业最是适合光辉集团去收购了。
一方面掌握了一套现行的人马和技术,另外一方面也加快了光辉集团在核心零部件上面的布局速度。
这个年代,还真是不能什么事情都靠自己埋头苦干。
“江总,芯片企业看是规模非常大,但是圈子非常小。我们光辉数据中心每年都要从英特尔等芯片企业采购大量的计算机芯片,对于芯片领域的事情算是接触的比较多,梁猛松这个人我还真是听说过呢”,闪雨很庆幸自己平时对于光辉数据中心相关联的行业都比较关心,这才能信心十足的回到江辉的这个问题。
“哦,说来听听”,听到闪雨说他知道梁猛松这个人,江辉倒是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了。
“梁猛松是一个技术大拿,这一点猎头公司倒是没有说谎。不过据说他的性格比较特别,不是那么合群,所以如果让他来搞技术,我倒是觉得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因为业内有个笑谈,说梁猛松等于半个台积电。
这主要是因为他几乎参与了台积电所有的重大研发项目,对于芯片行业的生产和制造非常的熟悉,我觉得可以考虑聘请他作为我们芯片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闪雨说道。
“按照你这个说法,那你觉得谁作为项目负责人,也就是未来的光辉芯片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江辉问道。
“江总,不知道刚才王总介绍梁猛松的时候,你有没有留意一个名字?”,闪雨没有直接回答江辉的问题,而是反问了江辉一个问题。
“哪个名字?”
“蒋尚易”。
“将尚易?”。
“是的,他是台积电前任技术副总,算是梁猛松的直属上司。1968年,蒋尚易在国立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1970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1974年在斯坦福大学获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蒋博士曾在德州仪器和惠普公司工作。1997年回到宝岛,任职台积电研发副总裁,是台积电掌管单一部门时间最久的人。在台积电期间,蒋博士将研发团队从120人扩编至去年的5000多人,年度研发经费更从25亿台币激增至2007年的150亿台币”,闪雨给江辉介绍了一下蒋尚易这个人。
“三十多年前的博士,技术水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掌管了台积电的研发部门这么多年,管理水平也没有问题。我想他在台积电身居高位,薪水肯定也是不差的”。
“据说年薪在一千到两千万人民币,这么多年下来,应该是不差钱的”,闪雨说道。
“不差钱,人又已经退休了,这要请他出山,还真是不容易啊”,江辉有点头疼的说道。
要说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看他有什么欲望,然后满足他。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家要是啥想法都没有了,还真是很难请他出山。
“江总,这一点上我倒是和你的看法有所不同。我和你说一个故事吧,我爸是我们地方的一个中层官员,前几年退休了。退休前,每天都非常忙碌,经常有人来请他办事什么的,但是退休之后,一下子闲了下来,他完全没有办法习惯。就在去年,他去我们当地最大的房地产企业当顾问去了”,闪雨说道。
“你是说蒋尚易习惯了之前的生活,06年退休之后,这两年,过的并不见得很好?”,江辉有点明白闪雨的意思了。
尝试到了权利滋味的人,是很难再过没有权利的日子。
像是蒋尚易这种才六十多岁的“中年人”,现在宝岛的平均寿命已经去到八十岁去了,像是一些有钱人,活到九十多岁的多的是,这么看来,六十多岁还真是中年人呢。
突然之间没有了工作,很多人心里都难以适应。
忙碌的时候,觉得要是每天什么事情都没有,每天不用上班就最好了。
但是当这种日子真的降临的时候,大家就会发现其实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老看,蒋尚易还真不是不可能来到光辉集团呢。
“江总,我之前有个同学是宝岛人,博士毕业之后就去了台积电的研发部门,他应该有渠道见到蒋尚易,我觉得我们可以亲自去一趟宝岛,看看能不能说动他重新出山”,闪雨说道。
“可以,廖云,你安排一下,这几天把相关的证件办理下来”,江辉当机立断的安排廖云去准备赴台的东西。
众所周知的一些原因,大陆和宝岛是互相之间都不认对方的护照的,所有大陆居民要去宝岛,都需要去办理特别的往来通行证。
正常的情况下,至少是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把手续办好,并且要本人亲自出面。
但是像是江辉这种人士,让廖云去找相关部门特别对应一下,过个两天就拿到相关证件,这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情。
第838章 趣闻
连续一整天,江辉都在不断的和各种猎头公司见面,提出自己希望招聘的人选要求,了解各公司手中准备推荐的一些人选情况。
一整天下来,江辉对芯片等行业也算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还是那句话,圈子真的太小了。
这次几家猎头公司推荐的普遍都是台积电和联电的人才,也有一部分是三星、海力士、英特尔、ibm、而必达和美光等公司。
可谓是囊括了全球重要的芯片设计企业和芯片代工企业。
特别是台积电和联电,几乎是大家都盯着的目标,毕竟都是天朝人,沟通交流起来会方便很多,文化差异也没有那么大,用起来总是比棒子、岛国人更加的让人放心一些。
“没想到宝岛半导体人才还是很丰富啊。我原本只知道有台积电,不知道后面还有一个并不比台积电差的联电呢”,晚上江辉和闪雨、管卫东、石梁、戴富乾、朱正峰等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感慨的说道。
“是的,说起来台积电和联电的渊源还是很深的,有一段时间台积电的张董还同时兼任着联电的董事长呢”,闪雨笑着说道。
“是嘛,这乘着还没有上菜,你给大家扫扫盲吧。以后集团进入这个领域之后,大家多多少少都需要了解一下这个行业的信息”,江辉说道。
“乐意之极”,闪雨喝了一口茶之后就开始介绍起台积电和联电的情况。
“联电成立于1980年,为宝岛第一家半导体公司。集团旗下有4家晶圆代工厂,包括联电、联诚、联瑞、联嘉,是全球半导体投资第四大,仅次于英特尔、摩托罗拉及西门子。从宝岛半导体相关的专利申请数量来排名,联电第一、工研院第二、台积电第三;就取得美国专利件数而言,1993年至1997年所累积的件数,联电是台积电的两倍、台湾工研院的3倍”。
“并且,联电的创始人是土生土长的宝岛人。曹兴诚由台大电机系学士、交大管科所硕士毕业后进入工研院工研院于 1980 年出资成立联电后,于 1981 年起转任联电副总经理、隔年转任总经理;不过,过了几年,也就是1985年,现在台积电的董事长和创始人张忠谋以工研院院长身分兼任联电董事长”,闪雨继续介绍道。
“张忠谋?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我倒是有看到过一些他的新闻”,江辉说道。
“是的,确实是一个牛人。张忠谋于 1949 年赴美留学,分别拿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士、硕士,因为申请博士失败,毕业后只好先进入德州仪器工作,当时的张忠谋 27 岁”,闪雨说道。
“德州仪器我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解,在芯片行业,他是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存在,甚至连英特尔也都是近十几年才真正超越德州仪器的。
德州仪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j·克莱伦斯·卡彻和尤金·麦克德莫特创建一个叫做地球物理业务公司的为石油工业提供地质探测的公司。
在1939年,这个公司重组为ronado公司。1941年,麦克德莫特和其他三名gsi的雇员买下了gsi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gsi为美国军用信号公司和美国海军制造电子设备。
战争结束后,gsi公司继续其电子产品的生产。
1951年,公司重新命名为德州仪器,gsi变为德州仪器的一个全资子公司。
1952年,成为了当时唯一一个大批量生产硅晶体管的公司。
1954年,德州仪器研发制造了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
1958年,德州仪器成功研制出第一块集成电路。
1961年,德州仪器制造了第一台集成电路电脑。
1971年,德州仪器发明单芯片微型计算机。
1982年,德州仪器推出全球第一个单芯片商用数字信号处理器。
1996年,推出0。18微米工艺的timeline技术。
2000年,推出业界上功耗最低的芯片tms320c55x dsp。
德州仪器一直保持着半导体销售前十的名次。在2007年,它仅次于英特尔和三星,排在它之后的是东芝、意法半导体等”,说道自己了解的东西,闪雨的精神劲一下子就上来了,也不管其他几个人听不听得懂。
“这还真是一家史前级别的半导体巨头啊”,江辉感慨的说道。
“是的,张忠谋刚进德州仪器的时候,这家公司正替 ibm 生产四个电晶体,ibm提供设计、德仪代工,可以说是晶圆代工的雏形。张忠谋带领几个工程师,成功把德仪的良率从 2%…3%提升到20%以上、甚至超过 ibm 的自有产线”,闪雨带着点崇拜的语气说道。
“张忠谋在德仪待了25 年,直到 1983 年确定不再有升迁机会,大家都知道的,欧美企业中的华人天花板现象啦。
所以1985年,张忠谋应宝岛经济部长孙运璿之邀,回台担任工研院院长,当时的张忠谋已经54岁了”,闪雨继续说道。
“没想到张董到了这个年纪了才开始人生的新旅程啊”,管卫东说道。
“是啊,在一家公司带来二十多年,然后再去换一个环境,还真是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呢。最关键的是,人家还成功了,开创了宝岛半导体行业的新局面”,石梁也在一边插话道。
“看来人家台积电能够崛起,和张忠谋的功劳是分不开的”,戴富乾说道。
“你们还别说,牛人就是牛人。1986 年,张忠谋创办了台积电,并身兼工研院、联电与台积电董事长三重身分。相较于以整合元件设计为主、开发自家处理器与记忆体产品的联电,台积电专攻晶圆代工。
这在当时完全是一个创举,并且更是没人看好,一般认为芯片计公司不可能将晶片交由外人生产,因为这有机密外泄之虞,况且晶圆代工所创造的附加价值比起贩售晶片还低得多。
但是张董认为建立晶圆厂的资本支出非常昂贵,若将晶片的设计和制造分开,使得芯片设计公司能将精力和成本集中在电路设计和销售上,而专门从事晶圆代工的公司则可以同时为多家芯片设计公司提供服务,尽可能提高其生产线的利用率、并将资本与营运投注在昂贵的晶圆厂。
结果不用说了,台积电成功了,这也促使无厂半导,也就是fabless的兴起”,闪雨说道。
第839章 宝岛之行
随着波音737缓缓的降落在松山机场,江辉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挖墙角之旅。
虽然光辉集团也委托了几家猎头公司帮忙招聘芯片项目等各个级别的员工,但是最核心的公司一把手和技术一把手最好还是自己去请来的好。
到了那个级别的人物,如果没有看到你的诚意,单单依靠金钱是很难打动人家的。反倒是基层的一些技术人员,基本上就用“毛爷爷”说话就可以了。
如果搞不定,那就再加一叠。
得益于光辉集团在天朝的地位越来越高,江辉本身又是官方宣传的“天朝梦”的代表人物,只用了两天,这次赴台人员的所有证件就已经办好了,然后由总经办主任曾清影亲自送过来。
“江总,我们今天直接去新竹,就不留在台北过夜了”,曾清影看着在飞机上睡着了还没有完全进入清醒状态的江辉说道。
“一切听你们安排吧,对了,闪雨,你那个同学已经联系好了吧?”,江辉对一旁的闪雨说道。
这次宝岛之行,江辉带上了闪雨、戴富乾、朱正峰、管卫东、曾清影、廖云等人,当然,后面还有一堆保镖跟着。
虽然在个人可以持枪的宝岛,没有武器的保镖不见得在关键时刻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是总好过江辉自己屡起袖子上马吧。
“江总,我已经成功说服他加入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