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明(完结)-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东监军。

    崇祯皇帝自以为设置了监军太监就可以制约山东巡抚和总兵,以为提升了太监陈敏的品级,就可以让对方死心塌地的忠心于自己。

    但他当然不知道,除却接旨的那时候,太监陈敏是自由的之外,其余时候和那些锦衣卫都是被软禁起来,那有什么见识的机会。

    他们饮食吃用倒还算丰厚,不过一点自由也无,每日要做的事情就是抄写胶州营给他们的文书内容,然后把这个作为自己的见闻报上朝廷,皇帝和朝廷大臣一看,胶州营事事太平,李孟没有异心。真是皆大欢喜。

    清军围攻锦州城,战事越来越紧急,山海关的辽镇兵马告急文书一封封的送到朝廷这边。蓟辽总督洪承畴已经是集中了河北还有辽东共十三万兵马出兵,准备救援锦州,天下人都以为此去即便不胜,也可以全身而退。

    都对这一战非常的乐观,李孟这边地山东兵马原本也在抽调出征之列。不过却因为去救援河南开封,所以被洪承畴这边忽略了过去。

    在莱芜的兵器制造局又有新炮造出来。李孟在济南城外的校场上观看了试炮之后,又是回到了济南城。

    娶妾相对来说,比起娶妻来说可是个相对简单许多地仪式,当然,李孟这个级别的官员,这个事情比起寻常人家娶妻也要复杂许多。

    大军在河南征战完毕。又有重新的划分驻扎地,也就是五月下半才稍微平静下来,各支军队也需要休整的时间,暂时也不会有什么大的行动。

    对李孟来说,纳妾之后好像没有什么两样,尽管木云瑶每日间幸福地跟什么一样,但李孟却感觉不出太多的不同,现在看来,木云瑶在李孟地身边。所担任的身份之中早就是有妻子这个角色了。

    只不过双方距离的太近,相处的时间太长,所以彼此都没有发觉而已。

    在家中陪着颜若然母子和木云瑶,同时看看民政这段时间的情况,对李孟来说倒也是难得的清闲。

    按照各地报上来地数字,河南归德府的两个田庄,这才是第二年,但成绩已经是非常的不错。粮食收成不光是自给。已经可以缴纳和买卖。

    河南这些年都是大旱,但这两个田庄收拢大批流民之后。倚靠黄河的水源,在两岸开挖沟渠,兴修水利,得到了足够灌溉的农田,当然会有不错的收入。只是没有人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第一年是依靠兖州屯田田庄和从孔三德手中购买的粮食来贴补,第二年不光是还上了第一年耗费,居然大有盈余。

    想想出兵河南的时候,在黄河沿途地所见所闻,还是那个老论调,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河南境内,黄河、伊水、洛水大大小小水系当真是不少,的确有些干涸,但依靠剩下的那些河流水系,足够构建一个比山东要好的灌溉体系。

    河南的自然坏境,比起山东要好太多了,不过也不能着急,河南中州之地,到处四通八达,屯田田庄即便是建起来,怕也是维持不住,反倒是为了其他人做嫁衣裳,这归德府的情况却不同,背靠山东和南直隶,若是有警,淮扬军和兖州军随时都能动员起来支援,而且依靠水路,交通也方便的很。

    其他的河南府县,就没有这么好地条件了,而且现在李孟毕竟只是个山东地总兵,河南的事情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原则上,贾大山(李振海)这个守备应该是在山东境内当差,在归德府地两个屯田田庄,也只是私人的产业,没什么官方的背景。

    不过现在河南的乱局,谁也不会顾上这等细枝末节,也让李孟这边钻了一个空子。

    李孟时常有些感慨,自己枉有来自现代的那些见识,自己自起家以来,真正有用处的东西反倒是这些古代已有的,比如说这屯田之法,果真是有大用,怪不得从古到今,无数英雄人物用这屯田的法子。

    对胶州营来说,只要是在某地屯田过一年,并且能运转,马上在某地就可以立住脚,因为这田庄和下辖的屯田户们就可以出粮出兵。

    果然不能小瞧古人,自己也没有小瞧的资格,李孟时常是这么提醒自己。

    李孟在家呆的这段时间,家事公事颇为的不少,也没有去孙传庭的那个宅院,李孟这边终于是有些空闲的时候,却有亲兵找上门来,说是孙传庭想见大帅。

    这倒是个稀奇事,李孟也不奢望对方会突然转性,就这么投靠自己,不过既然是对方想见面,那就过去看看,跟这等人物聊一聊,总归没有坏处。

    都是在济南的兵城之中。倒没有太远的距离,走到半路上,李孟才想起来一件事情。自己离开济南前,曾经和下面的人说过,把孙传庭每日间看到的东西都给停掉,毕竟自己不在济南,天下时局有什么大的变化。谁知道孙传庭这边会有什么反应,直到这六月初才给他开禁。

    来到孙传庭居住的这宅院地时候。和当日来这里有很大的不同,孙传庭的小儿子不再是每天在那里傻乎乎地坐在门边看着外面的操练,而是换了身不知道从来找来的士兵袍服,被一名小队副在那里指点联系,手中拿着一根木杆。

    见到李孟过来,那名小队副自然是恭敬的行礼。孙家的二儿子也是跟着一同行礼,李孟笑笑,孙家地这些家人愿意融入胶州营的体系之中,那自然是好事。

    走进院子,孙传庭地长子正在那里捧着本书聚精会神的阅读,觉察到李孟进来,连忙恭敬的站起来,鞠躬问安,孙传庭的大儿子比李孟也就是小四岁。不过是个举人的功名,而且没有什么官职。

    以孙传庭这样的地位,儿子要取得个举人地功名是轻而易举,不过到现在没有什么官职,就说明他儿子的才干的确是有限。

    孙传庭这样接触的人物,两个儿子却这么有限,这还真是专心公务,无心教养的典型。

    进入这屋子的书房。却没有想到居然有个圆桌。圆桌上面有几个菜,还有两壶酒。孙传庭坐在主位上,见到李孟,笑着站了起来,轻松的说道:

    “李总兵对老夫还真是照顾的周到,老夫今日想要饮酒,外面的那些亲卫很快就给置办了出来。”

    李孟有些奇怪,笑着问道:

    “这点小事何足挂齿,不知道孙先生因何事这么有兴致。”

    孙传庭伸手做了个请地姿势,自顾自的先坐了下来,端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长吐了一口气,闭着眼睛悠然的说道:

    “老夫自以为是一心为公,摒绝私欲,可这几天知道那杨文弱畏罪自杀,心中却觉得痛快,想要喝上几杯,思来想去,也就是李总兵能喝老夫对饮,所以吩咐人去请了,冒昧勿怪啊!”

    李孟倒是无所谓,落座之后,却看见那孙传庭方才喝酒时候闭上的眼睛还没有睁开,心想这酒到底是什么好酒,居然能让人回味这么久。

    对面孙传庭悠然说完,过了会,眼睛还未睁开,有两行泪流了下来,语气萧索的说道:

    “杨文弱误国,我孙传庭误国,圣上……”

    长叹一声,睁开了双眼,终究是没有继续说下去。

    恩,对痞痞的清风书友的一个答复,感谢你仔细的看书,谢谢你地支持,关于这个问题,大明立国以来,武将地话语权在最初的时候和文臣是差不多地,尽管朱元璋大杀功臣,但还是有一个元勋武臣,就是所谓的淮西勋贵集团形成,这勋贵集团子弟领兵,并且家兵家将都是非常的多,不管是政治地位还是实力都非常的强。

    在朱棣靖难登基之后,燕王的手下武将功臣也形成了类似于的勋贵武将集团,并和前面的那个淮西集团,互相的融合。

    明朝的勋贵和欧洲的贵族极为的相似,明皇帝选妃选后基本上都是在这些家族里面挑选,他们从实力和政治地位上,丝毫不逊色于文官们。文贵武贱在这时候还没有出现,但土木堡之役,京师的大部分勋贵武臣都是带着亲兵家丁从征,结局自然大家都知道了。

    在这之后,勋贵武将集团的元气大伤,文臣们渐渐的占据了优势,这就是后来文武失衡的起源。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八章 济南 南阳 松山
    估计这孙传庭看从各地送来的邸报和塘报也就这两天的事情,尽管积攒了快有两个月,不过内容也是颇为的简单,无非是官兵追击贼军不果,某处陷于敌手而已。

    真正让人注意的,也就是杨嗣昌的自尽。襄王和福王的失陷,并没有杨嗣昌自尽这件事情更来得轰动。

    杨嗣昌入阁的时候,真可以称得上是权倾朝野,力主议和招抚,结果让张献忠、罗汝才恢复元气,重新大起。他的当初的安内方可攘外,布下的四正六隅十面网的所谓天罗地网成了四处漏风的破网,三个月内解决中原问题的煌煌大言,实际上也成了个笑话。到现在,除了留下了中原纷乱的战局,还留下了增兵十四万,加饷二百八十万两这个让天下反乱之火愈演愈烈的助燃剂,最是离谱的是,本来国策是所谓的“因粮”,也就是富户多纳,他却改成了“均输”,把这沉重的加赋全压在了贫民身上。天下扰攘,说到底还是因为赋税太过苛刻,而崇祯和杨嗣昌君臣俩,根本不管不顾,所谓的苦干,强干,硬干,快干,四干精神,变成了连丢襄阳洛阳,变成了两阳督师。

    对外议和,让所谓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升,连半个镇都督不了。只有在北直隶陷入险地,孤军奋战,身被数十创,死于王事。结果死后还被他百般污蔑,拼命压抑,居然连个应有的封赠都得不到。更不用说,受他指使大肆招安。最后却被他定罪下狱的熊文灿;威震九边,屡破六口地郑崇俭。“未失一城、丧一旅,因他人巧卸,遂服上刑。群臣微知其冤,无敢讼言者”;还有各处督抚大将也多被他构陷,这些大明的精英。因为杨嗣昌地胡作非为,都是死的冤枉,死的不值。杨嗣昌见不得有什么能战的文臣。看见谁带兵立下大功,总要想方设法陷害,而他自己不知兵,却只有拼命讨好贿赂左良玉贺人龙之类的武将,却让他们地气焰越发的嚣张。

    现在,李闯纵横中原,武将们骄横跋扈,能军的文臣却也次第凋零。三饷地压迫之下,民怨已经如沸水,不可扬汤止沸了,天下的局势糜烂,已经是不可制的态势,这杨嗣昌却轻轻松松的一死了之,崇祯皇帝还痛哭流涕,觉得他是天下少有的忠臣能臣纯臣,亲自撰写祭文。厚葬美谥,甚至把莫名其妙被下狱的郑崇俭拖出来弃市,以告慰他的杨爱卿。这般的倒行逆施,也让臣子们本来已经冷了地心,逐渐的接近了冰点。

    在孙传庭眼中,能收拾眼下这个纷纷扰扰局面的人,无外乎就是洪亨九和自己而已。可现在洪承畴要整军出关救援锦州,自己却被软禁在这山东之地。从这塘报邸报中得到的消息。当真是让他心念百转,感慨万千。每欲起身大呼酣战,却发现自己还是只有呆在这斗室之中枯座终日。。

    那种无奈和沧桑的感觉,即便是孙传庭这等见惯风浪,心如铁石的人也是有些惶然,这才是请李孟过来饮酒。

    在胶州营之中,为了保密,除却李孟和身边亲卫之外,不允许其他人和孙传庭见面,而且论起身份地位,也就是刘福来和李孟两人足够资格和孙传庭平起平坐,老太监是宁可在内宅看着孙子,也懒得出来见孙传庭。

    他也知道,孙传庭这种人对太监内官的印象极差,老爷我又不是闲得发慌,自然不去上门讨那个没趣,说来说去,也就是李孟一人而已。

    看着孙传庭的神态,李孟摇摇头,微笑着坐了下来,却想起自己在现代时候,身为士官,闲来无事,也是带着八卦和玩味的心态,时常揣摩着师长、军长每日间到底在想什么。没想到自己也有今日,身处这时代地最高层之中,面对的也是最杰出的人士。

    既然是放着两把酒壶,显然不需要外人来伺候,双方也不用客套,自斟自饮即可,孙传庭或许也有些话不想让外人听到。

    李孟大概明白对方的意思,也让随行的亲兵在外面等候,不必入内。好半响,孙传庭才睁开了眼睛,缓缓的出了口气,显然是一时间的激动已经是平复,又是给自己倒上一杯酒,举了下示意,开口说道:

    “听闻李总兵这次旗开得胜,并且新纳妾一名,真可以说是双喜临门,老夫先恭贺了。”

    李孟也是举起,双方都是一饮而尽,胶州营和下面系统的一些杂物地供应都是由灵山商行负责,这孙传庭居住地宅院,待遇等同于李孟的内宅,用度都是精益求精,孙传庭这次喝地酒,也是精酿的好酒。

    天下间处处饥荒,酿酒需要粮食,在如此的形势下,极为的不合适,胶州营在山东是实行严格的酒类管制,不过给孙传庭的酒,却是从京师买来的好酒,专为接待客人而用,孙传庭这边要酒,传达到罗西那边,就是贵客想要喝酒。

    自然把胶州营最好的酒给送了过来,当然,这最好的酒,在济宁城也就是富豪们日常饮用而已。

    酒的度数不低,火辣辣的入喉,李孟顿时感到浑身上下都有些发热,他酒量并不算好,看对面的孙传庭整个脸都有些发红,显然酒量也是一般,配合上他下颌的长须,还真有些关公的模样。

    酒量不高,两杯下肚,孙传庭呵呵的笑了出来,开口对李孟说道:

    “李总兵,这次去河南,闯贼斩首不到两千,官兵你却杀了六千有余,李大人还真实忠心为国,勇猛刚烈啊!”

    李孟低头给自己倒酒,没有出声,孙传庭还以为李孟这边心虚。又是继续的说了下去,依旧是微笑着说话。不过话里面的内容却越来越严厉:

    “大明天下为什么如此地糜烂,就是李总兵你这样的军将太多,身为朝廷地武将,眼中却只有一己私利,不想自己的兵马基业受到一丝的损害。宁愿和友军火并,也不愿和流贼死战。”

    李孟把杯中的酒倒满,抬起头微笑的看着孙传庭。对方地这个反应,让孙传庭心中的火气更盛,但语气依旧是保持的很平静,继续说道:

    “山东原有两名总兵,曹州地刘泽清突然遇贼,济南的丘磊惭愧自尽,现下想想,也都是你李大人弄的手脚吧。^^^^老夫不明白,你就算有了山东一地的地盘,又能做得了什么?若是流贼得了天下,山河倾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你这山东一地又能独存吗?”

    对于软禁在这个院子里的孙传庭,胶州营的历史资料对他基本上是完全开放的,让孙传庭了解这个团体,并且逐渐的接受他。看到当年地一些记录。尽管胶州营也是语焉不详,但还是能推算出刘泽清和丘磊到底是遇到了什么事,何况是孙传庭这等见惯风浪的大佬。

    但是,人如果只能用语言来攻击的时候,往往是最无力的状态,孙传庭现在就是如此,他被酒劲一激,那种城府气度顿时是丢掉了许多。这才不过是两杯酒而已。他这边说完之后盯着李孟,却没有想到李孟自己斟满。举杯和他示意。

    “孙先生,李某自从起家以来,极少喝酒,今日先生有这般雅兴,李某也就陪着先生喝几杯,来来,李某敬先生一杯。”

    孙传庭一时间倒也是发不出脾气来,只得是闷闷的和李孟碰碰杯,这杯酒下肚,李孟只感觉肚子里面一团火烧了起来,浑身上下都是变的有些燥热,他缓声的开口说道:

    “孙先生带兵几十年,可见过屠城之事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