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首辅-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方案抛出,可是非比寻常。
礼部,连同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这算是朝廷最清贵的衙门,至于都察院,加上六科廊,统帅天下言官。正是清流的两个大本营,一起动手,举动的确不小。
这也是茅坤提出的建议,他认为清流做事不行,只会死抱着纲常道义不放,靠着批评别人获得声望,这些人保守、愚昧、自大、无知,外面道貌岸然,实则腌臜龌龊,九成以上都是饭桶废物。他们赖以为生的道德文章,对于国家没有什么用处,而且他们是天生的保皇党,让朱棣灭了十族的方孝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要说方老先生真正做了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情?还真找不出来,辅佐建文帝,四年之间就把江山给丢了,结果方家满门抄斩,他倒是名垂青史,可是小皇帝的江山都没了,该找谁哭去?
唐毅的三大谋士,早年也都算得上是清流,可是经过这些年的反思,他们对清流越发深恶痛绝,认为一定要先铲除这伙人,才能谈得上变法革新。
唐毅自然是从善如流,只是让他甩开膀子,去捅马蜂窝,和清流对战,对不起,唐毅既没有勇气,也没有精力。
不过不要紧的,高拱不是闲着快一年了吗,来吧,舞台已经给你搭好了,赶快上场一展身手吧!
唐毅第二次保荐高拱,隆庆彻底动心了,哪怕是内廷不高兴,可是区区几个阉竖,哪里挡得住唐毅的压力,阅兵结束的第三天,一道起复高拱的圣旨终于发了下去。内阁唐毅盯着,自然顺利通过,科道那边葛守礼盯着,晋党和高拱算是准盟友,更不会添乱子,其他的徐党成员,有心阻止,却一盘散沙,回天乏术。
就这样,钦差带着圣旨,飞奔新郑,直接到了高拱的老家。
一条小溪缓缓流过高老庄,水清鱼肥,一个老者带着斗笠,握着鱼竿,坐在了柳树下面,眼看着邻近中午,还是没有动静,他微微摇头,突然鱼竿猛地下沉,老者用力提起,一条二斤重的大鲤鱼越出水面。
与此同时,岸上突然有人惊喜交加,喊道:“老爷,朝廷来旨意了!”
(高拱的老家的确是高老庄,和猪八戒抢亲的地方一样。其实有种说法,认为西游记的真正作者是李春芳,唐僧的原型是隆庆,其实仔细找找,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
第912章我会让他死心的
几乎所有的老臣进京之后,都安排了新的工作,有的官复原职,有的高升一级,还有一些没有动弹,比如高仪,那是要等着高拱回来,然后在廷推大学士,陈以勤入阁之后,礼部尚书就落到了老头子身上。
唯独一个人,就是胡宗宪,地位十分尴尬。
他琢磨了好几天,也没弄明白那个参议智库是什么玩意,干脆趁着休沐,他直接杀到了唐府。
还没进胡同,就看到车马盈门,排成了长长的队伍,有京官,有外官,有文也有武,大家伙都争抢着想要见当朝的次辅一面。
“果然是人心似水啊!”胡宗宪感叹摇摇头,胡柏奇忍不住问道:“爹,咱们要不要等?”
“等个球球!他姓唐的还敢把我拦在外面啊!”
胡宗宪嘴上说着,却没有直接冲,而是转到了后门,果然没有人,开门的是亲卫一见胡宗宪,连忙单膝点地。
“小人拜见胡大帅!”
胡宗宪不认识他,愣了一下,“你是老夫手下的兵?”
“回大帅,小的在王江泾大捷大捷的时候,跟着大帅来的,后来调入唐中丞的账下,前年才给相爷当护卫。”
胡宗宪含笑,“还是个老兵,好好当差,你们唐相肩上扛着大明的江山呢!对了,告诉他一声,我在花厅等他。”
护卫急忙点头,没有多大一会儿,唐毅就从前面匆匆赶来。
“原来是默林兄,还有大侄子!”
唐毅说着就要掏钱,抹了半天,也没找出一个子,“对不住啊,下回再补红包!”
胡柏奇脸都绿了,好歹也三十出头,胡子都长出来了,看起来比唐毅还老,让人当成小孩子对待,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胡宗宪等唐毅坐下,才笑道:“行之,看起来你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心情不错!”
“不错什么,苦中作乐。”唐毅叹口气,“这不高阎王要回来了,眼看着朝局变动,人心惶惶,有的没的,都想打听点消息,不见不成,见了也不好说什么,烦心啊!”
胡宗宪哼了一声,“行之,要我说,你就是多余,朝廷太小了,装不下那么多的神仙,你把大家伙都弄回来,我老胡是承你的情,可是别人未必。在京的时候,我就看出来,高胡子是个非常难搞的人,他还是吏部侍郎的时候,就手段霹雳,行事果敢,此人不是池中之物,哪怕行之给了他天大的恩情,也别指望着高拱感恩戴德,服从你的指派,一句话,做不到!”
唐毅突然呵呵一笑,“默林兄,你回京真好啊!”
靠着椅子背,唐毅伸了一个懒腰,笑道:“也就是咱们,能开诚布公交心了。”
听着唐毅的感慨,胡宗宪心里头暖乎乎的,也叹道:“高处不胜寒,你比起我当年的时候,还要难无数倍,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啊!”
“没错,所以我不会揽权!”
唐毅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他大笑道:“我会放权,高拱想要多大的权力,我给他多大的权力,他想干什么,我就支持他干什么!”
“他想要当首辅呢?”胡宗宪立刻追问了一句。
“哈哈哈,他没有那个胆子!”唐毅得意地翘着二郎腿,“高拱的资历本事在几个帝师当中,自然是首屈一指,可是把他和默林兄放在一起,我看不出高拱有任何出众之处。”
胡宗宪摇头苦笑,还给我灌迷魂汤啊,老夫现在就是个无权无势的糟老头子,若非你唐行之罩着,没准人家都赶尽杀绝了,怎么和圣眷正隆的高肃卿比?
“默林兄,你很快就会有一个最适合伸展拳脚的舞台。”唐毅笑道:“我已经上奏陛下,请求将四夷馆从太常寺分离出来,同时将主客司接待藩国朝贡事宜的权力转给四夷馆,老哥就是新的四夷馆提督大臣。”
这回不用胡宗宪说话,胡柏奇就插嘴了,“这算什么大臣啊?四夷馆以往是太常寺少卿兼任,主客司不过是礼部的四个清吏司之一,四五品的衙门,太委屈我爹了!”
胡宗宪气得把眼睛一瞪,怒火三千丈,“蠢材,行之和你爹是过命的交情,他会委屈你爹吗,还不给我滚一边去,别在这丢人!”
胡柏奇灰溜溜退到了一边,唐毅心里头好笑,你个胡汝贞,还跟我演戏呢!
“默林兄,我就和你交个底儿,新的四夷馆将全权负责一切对外的事务,包括针对草原诸部,是战是和,是用兵,还有用经济手段,你们都将参与决策,另外,开拓南洋,驱逐西夷,摆平南洋的土著,也归四夷馆处理。这么说吧,未来的四夷馆,就是对外用兵的大脑,开疆拓土的急先锋,这回你满意了吧!”
“哦!”
胡宗宪恍然大悟,夸张笑道:“难怪叫什么智库啊,敢情是这么回事,这四夷馆的权力也太大了吧!大的有点名不副实了。”
唐毅苦笑了一声,“的确,我本意是想设立一个参谋部,一个殖民部,增加两位尚书的编制,未来要对外动兵,光是兵部和户部已经不够用了。奈何祖宗定下来的官制,想要更改,实在是困难重重,阻力巨大,我也是一筹莫展。”
胡宗宪满不在乎,眉开眼笑,“我看就叫四夷馆挺好,行之不是常说要闷声发大财吗?这个位置老哥喜欢,非常喜欢!”
胡宗宪长袖善舞,谋略超群,当初在东南的时候,就惯会纵横捭阖,还手段无穷,脸够黑,心够狠!让他主导开疆拓土,和四夷打交道,那才叫如鱼得水呢!
稍微思量一下,胡宗宪就满心欢喜,连职位高低都不在乎了。只是唐毅认为眼下还是权宜之计,以后肯定要增加机构,扩充官僚体系。
他不愿意大动干戈,可是有人愿意啊,而且这位已经离着京城不远了……想到了高拱,唐毅又突然感到了一阵紧张,高胡子可不是好惹的角色,不趁着他立足未稳,把大局布好,这家伙回来,非跟自己掀桌子不可。
唐毅立刻抓紧一切时间,进行人事布局,首先就是六部尚书,吏部天官杨博他动不了,户部可不客气,原来的尚书高耀是徐阶的门徒,几次得罪内廷,老徐一走,就不断有人弹劾,唐毅顺势让张守直接替户部尚书。
这位当初做过太仓知州,是唐毅的老父母官,等到唐毅从东南调走,又是唐毅把他运作到市舶司,管了十年的关税,经验丰富,资历足够,又对唐毅忠心耿耿,由他管钱袋子,唐毅一万个放心。
再有是刑部尚书,毛恺接了过来,工部尚书留给了朱衡,右都御史落到了陈梦鹤的身上,再加上即将接任礼部尚书的高仪。
唐毅手上握着六部尚书当中的四个,剩下吏部和兵部是晋党把持,至于都察院,则是晋党和唐党各占一半,掌院固然是葛守礼,可是右都御史陈梦鹤,左副都御史林润,右副都御史邹应龙,全都是唐毅的人马。
眼下朝廷的局面基本上被晋党和唐党瓜分一空,唐党拿到了三分之二,晋党保有三分之一。
当然了,徐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有很强大的实力,尤其是在科道,还有六部的中下级官员。不过不要紧,很快针对他们的清理就会展开。“大明号”巨轮就要抛开一切羁绊,驶向全新的方向。
想想就让人浑身激动,热血沸腾。
哪怕是唐毅,也控制不住的激动的心情,毕竟能开创一个时代,那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功绩!只要是个男人,就会兴奋不已。
不过在一切开始之前,还要一点磨合。
在隆庆二年的四月初,高拱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从河南老家风尘仆仆,一路赶到了京城。
听说高拱起复,一时间朝廷地动山摇,首先那些和高拱有仇的言官们都吓得胆裂魂飞,首当其中的就是当初倒拱的急先锋胡应嘉,他已经从都给事中左迁湖广布政使左参议,穿上了大红袍。
结果听说高拱复出,当天就辞官,接回家途中一病不起,没有三天就挂了。
胡应嘉死了不说,另一位倒拱大将辛自修也立刻辞职,带着家眷,准备乘船南下,半夜的时候,在船头喝闷酒,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有一艘货船撞上了辛自修的船只,这位被撞得落水了,等救起来,辛自修满嘴胡话,高拱进京的那一天,他两腿一蹬,也死了。加上之前死掉的欧阳一敬。
当初倒拱的三大干将全都完蛋了,话传到了高拱的耳朵,高胡子只是啐了两口,他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过是小卒子而已,真正还自己的罪魁祸首,还在松江逍遥自在呢!
徐华亭,你等着老子的,我不会放过你!
不过经历了前一番的挫折,高拱明显比以前更加狡猾了,还没进京,就唆使门生散布消息,“徐阶昔日对我有恩情,后来因为小事不睦,不足以怨恨”,“高某亦反躬自省,改善缺点,与诸君共同治理朝政”云云,紧张的空气稍微舒缓。
“呵呵,高胡子的进步挺快啊,竟然学会了言不由衷。”茅坤笑道:“大人,您可要做好准备才是,高拱此人,用好了是一柄神剑,用不好,可是会伤到您的。”
唐毅胸有成竹,“鹿门先生放心,我会让他死心的!”
第913章海瑞很受伤
世人对高拱有很多偏见,认为他专横跋扈,好揽权,性格粗野,其实在唐毅看来,那只是高拱大巧不工而已。人家一手好牌,何必装孙子。
事实上,除了进裕王潜邸教书之外,高拱在每一次重要的抉择面前,都没有犯错,包括和徐阶争斗。
此时回头看去,高徐之争,其实徐阶是输了的,他虽然强大,可是只有一条老命,高拱却因为圣眷加身,开了外挂,可以无限次复活。他拼掉了徐阶半条命,其他的大佬就会出手,把老徐扳倒,给他高胡子铺路。从这个角度来看,唐毅、杨博、高拱,这三者之间,无所谓谁利用谁,都是身不由己。
正因为熟悉高拱的性格,唐毅觉得有把握把高胡子降服,至少要结成盟友,共同推动改革。高拱长于做事,雷厉风行,唐毅善于谋划,见识高远,手中的明牌暗牌一大堆。
两个人如果合作,长短互补,珠联璧合,如果相斗,只会两败俱伤,渔翁得利。
唐毅需要借助高拱劈开层层叠叠的关系网,打破因循守旧的观念,至于高拱,则需要唐毅充当后盾,化解变法带来的副作用。
当然了,这种合作关系比起朋党,比起师生,故旧,都要麻烦微妙许多。
首先两个人要有足够的信任和默契,还要互相了解底限,既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又能在适当时候妥协。这是一个非常难以把握的伙伴关系,故此唐毅不会冒冒失失,跑去和高拱谈什么,他要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正在等机会的时候,大明朝的另一把神剑却出鞘了!
这一次出鞘可了不得,把满朝文武都给骂了,就连唐毅都没跑。
不得不说,海瑞老同学在骂人的功力上,目前为止,无人能出其右。
既痛骂嘉靖家家皆净之后,又骂出了“举朝之士,皆妇人也!”
换成俗话,就是朝堂之上,都是娘们!
这话可是惊天动地,天雷滚滚,比起骂祖宗还要狠三分。最先看到奏疏的当然是首辅李春芳,自从唐毅入阁之后,几乎就把他给架空了,赵贞吉也仗着老资格,对他不假辞色。
不得不说,李春芳真是厚道,两位大学士的气忍了,海瑞的骂也忍了。
还笑呵呵说道:“照这么说,我应该算是个老太太了。”
你不光是老太太,还是没脾气的老太太!
赵贞吉可不答应,他瞪着眼珠子,嘭嘭拍桌子。
“这个海蛮子,他太猖狂了,还有没有朝廷命官的体统?我看应该把他罢官,赶回家里种田去!”
难得,唐毅真的没有替海瑞辩护,朝廷上的神兵利器太多,可是会伤到他的。
再说了,接下来要展开的变法,肯定充满了复杂的利益交换和妥协,以海瑞的性子,根本接受不了,留着他在朝堂上只会添乱,算了吧,刚峰兄啊,你还是回家休息吧!
唐毅默许老赵就准备票拟,罢了海瑞的官,倒是李春芳摇头。
“赵阁老,海瑞虽然狂妄,可是名满天下,清廉正直,人所共知,贸然罢免了海瑞,只怕天下人会不服气。”
以往老赵从来不在乎李春芳的话,难得,这一次他听了,没办法,谁让海瑞太生猛了。
“海蛮子继续闹下去不好,可是又不能不管,这样吧。”赵贞吉看到了正在发呆的唐毅,满脸堆笑,“唐阁老,能者多劳,你去和海瑞谈谈心。”
“谈个大头鬼!”
唐毅最头疼的人物里面,海瑞绝对能排进前三,而且这一段时间以来,唐毅扪心自问,也对不起朋友,他利用了海瑞,把老徐赶走,结果他成功入阁,海瑞闹得妻离子散,又要丢官罢职,怎么也说不过去。
正在僵持的时候,突然有中书舍人跑进来,送上了一份手本。
“大理寺少卿海瑞海大人要求见诸位阁老。”
他刚说完,赵贞吉蹭的跳起来,“行之,都察院那边还有点事,老夫告辞了。”李春芳一点不慢,“我要去筹备祭天大典,唐阁老,交给你了。”
两个家伙全都颠了,唐毅为之气结,左思右想,只好说道:“让海大人到我的值房吧。”
内阁搬回大内之后,隆庆心疼师傅们,就下令扩建值房,唐毅身为次辅,拥有一明一暗,两间值房,既能办公,又能休息。最紧要的还是隔音效果极好,哪怕里面打起来,外面都没人能听到。
唐毅正襟危坐,没有多大一会儿,黑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