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谢翠花:世子,要矜持-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战算是拉开序幕。
谢翠花没有闲着,在家秘密监视富顺王的动静同时,还注意郭兰馨的情况,这个跟着一起重生的女人,这个在前世害了杜轩宇的女人,没在这一世用自己的资源,为家人为亲人谋点福利,更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执着地想延续前世的爱情,可惜,因为被杜轩宇算计,即便做了杜天翔的妾,也名声毁坏,尤其是郭家因为她太过于丢人,竟然不愿意在认这个女儿。
前世杜天翔将她送给富顺王为妾,这一世他不敢明目张胆地打郭家人的脸,自然不能这么做,但是郭兰馨有着前世的记忆,应该会利用这些资源点拨杜天翔,帮着他找机会能帮到富顺王,趁机往上爬,也能保住她在后宅地位,得到杜天翔的庇护。
果然,没过多长时间,杜天翔被调到西山大营里任职,依然是五品武将,表面上是平调,一点没有因为别人的怀疑。
而杜天华也悄悄进入军队,虽然做着不入流的官职,但却是驻守在南边京城要道上的卫所。
看样子富顺王真要逼宫,否则不会这般安排。
跟张德宝俞晓商议后,谢翠花就以神仙暗示名誉,将富顺王有可能趁乱谋反之事告知给外祖父何广义以及武阳王,只要他们相信自己的话,就能防患于未然。
这两位老臣都知道谢翠花小时候被神仙摸过头,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去查证,在蛛丝马迹中看出些端倪,于是彻底相信谢翠花的话,在与皇帝商讨事情中,不经意地将一些疑问点说出来,引导皇帝自己去解惑。
皇帝本就疑心很重,这样一说,自然会派人调查,这才发现,京中各处的布防都悄悄的变动,能这样不动声色做的,自然是袁阁老,而袁阁老的二女儿是富顺王的王妃。
这么顺下来,皇帝心里就有了防备,为了不打草惊蛇,悄悄在暗处布防,上一世是裕贤王立了大功,成为新皇,可是因为富顺王逼宫,他没有及时救下皇上,也被人诟病,以故意等到皇帝被杀,才攻陷皇宫的狡诈形象,被不怀好意之人散播,从此在人们心里扎了根,为了挽回民心,他可是费了不少的劲,尤其是还有人用这个做借口,差点趁机作乱,颠覆他不稳的皇位。
这一世则不同,虽然没有立什么大功,但是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很踏实,尤其是京城改建,收拢许多的民心,特别是棚户区的老百姓,那更是将他当成救苦救难的菩萨般,恨不能家家供奉他的长生牌位。
有了富顺王心怀叵测的比照,皇上对裕贤王的信任和欣赏就更多些,不仅让他不断地历练,还亲自将为君之道传授给他,这让富顺王更是嫉恨难当。
大姐在五月份生下一男孩,取名叫薛礼,谢翠花感觉这名字不好,就给起了个小名叫汤圆,因为这孩子生下来,圆头圆脑的,头上的头发不多但是很黑,像露着芝麻陷的汤圆。
大家都觉她起的这个小名很贴切,很形象,对汤圆这名字表示一致赞同,可是汤圆长大后,由于要保持长兄的威严,又喜欢摆出高冷气质,严厉声明谁也不许在喊他这小名,谁喊他汤圆他就跟谁急,他娘怕他这冷冰冰的模样不好找媳妇,就时不常以忘了的姿态亲昵地喊汤圆,气的他紧绷的冷脸涨红涨红的,嘴角终于不断抽动,算是有了点表情。
两个没品的姨也跟着起哄,时不常也刺激几下,然后回家当成乐子讲,愉悦一家人的心情。
☆、第224章 逼宫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南疆那边的战事基本有了定局,只待最后的清缴,叛乱之事就算是平定下来,冷面杀神的名声更响,只要他出现,叛军就吓得两股战战,心生退意,在这样的声势下,让战争缩短时间。
战报频频传来,皇帝大喜,准备到胜利之时,好好犒赏三军,京城里的人听到战胜的消息,也都喜滋滋的,毕竟经历战争给人们留下太多的伤痛,所以不想再有战事发生了。
在这样气氛下,谢翠静被查出有孕,杜奶奶身子骨原本不好,在这个喜讯冲击下,渐渐地能走出屋,人的精神力很强大,只要她想到能看到重孙子,能帮着带重孙子,立刻精神充沛,似乎一切病痛都没了般。
谢业立与杜石山在这场战争中也立了功,他们不仅将战车改进,适合南疆战场,还在谢翠花的提示下,制造出燃烧弹,这种燃烧弹是依附在床弩或是弓弩上的,射出后,通过碰撞点燃里面的可燃物,虽没有炸药的威力大,但在目前这样的冷兵器时代,很有震慑力。
由于床弩弓弩都是木材制作,燃烧弹打出后,不仅能将旁边的可燃物点燃,同时床弩弓弩也成为燃烧物,加速燃烧的面积和力度,尤其是在攻城时,作用很大,当弓弩带着燃烧弹越过城墙打进城里后,就引发大面积的火势,从而让敌军军心大乱。
皇帝很看重这翁婿俩的才干,准备战争结束后就要重赏,同时还派来暗卫保护,怕谁动了不轨之心劫持这两家的家眷,借此要挟谢业立和杜石山。
张德宝悄悄将这件事告知谢翠花,谢翠花并不后悔,因为什么事都有两面性,不能怕引发不良的后果而驻足不前,何况,她要让战争快点结束,只有没有战事,爹和杜石山的价值就不会显得那么大,然后平淡几年悄悄退出来,从此安稳地享受富贵生活即可。
再就是,她想用这稍微先进的武器,保证杜轩宇的安全,不想听到他的噩耗,不想自己孤单过这一生。
果然,新式武器在南疆战场上大展雄威,加之杜轩宇的冷面杀神威名,所以战事只用一年多的时间就有了定局。
京城里表面上因为战事节节胜利而喜气洋洋,但是内里却像是拉满弓的箭,蓄势待发,因为富顺王终于有动静了,尤其是西山大营一部分的兵力,已经被调到京城周围。
俞晓给了谢翠花的暗示,谢翠花动作很快,将杜奶奶和谢翠静接进谢府,对外说是帮着照看谢翠静,毕竟杜奶奶年岁大了,家里一老一孕妇,大家都很担心。
而薛致远与谢翠娴没用谢翠花保护,人家有张德宝护着,谢翠花也就不伸手了。
谢业立与杜石山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来了,说是为了加快战争结束,要改进一些武器,所以表面上是在废寝忘食地工作,实际上是为了躲避富顺王的捉拿,当然这是事发以后才知道的。
谢翠花许多年后,都记得那年六月初五的夜晚,由于是初夏,气候还没有那般炎热,尤其是夜晚很是凉爽。
由于是月初,月牙儿悬挂在夜空中,因为亮度不够,反而让繁星彰显出神秘绚烂的景象。
她站在院子里,望着苍穹中的银河,心里渐渐地坚定,听张德宝传信,富顺王今晚子时就要动手。
她将家人都隐藏在早已挖掘好的地窖中,一年前她就开始准备,担心万一护卫或是暗卫保护不了,让家人有危险,就悄悄地在自己院子里挖了一个面积不小的地窖。
她没有进地窖,而是站在院子里等待消息,保护她们的暗卫不仅有皇帝派来的,还有杜轩宇自己的势力,同时武阳王也派来暗卫保护,只是不敢在皇帝暗卫前暴露,只能在外围守着。
果然,子时刚到,京城西边就燃起熊熊大火,西边都是达官贵人住的院子,不知谁家被富顺王作为诱饵,吸引京城守兵的注意。
大火燃起后,京城就从沉睡中惊醒,有喊救火的有喊救人的,还有巡逻军队跑步的声音。
紧跟着南边城门那里也燃起大火,好像与西边比着燃烧般,火光冲天照亮半个京城。
突然,谢翠花旁边的树上传来声响,是杜轩宇给谢翠花的两个暗卫,告诉谢翠花府外有人来攻击。
没一会,谢翠花就隐约地听到兵器碰撞声,然后就是侍卫互相传递消息的声音:“他们从东墙这边跳进来了,快来人,将他们截住。”
紧跟着就是西墙那边也传来厮杀声,看样子来人不少,富顺王这是不抓住自家人不罢休。
不过谢翠花没有担心,她知道自家有护卫,还有皇帝的暗卫,同时武阳王杜轩宇派来的兵力不少,足可以瓮中捉鳖。
这时,皇宫那边传来厮杀声,还有撞宫门的声音,前世因为皇帝病重,富顺王假意进宫探望,然后想来个里应外合,没想到裕贤王在外面带兵截杀,将他计划打乱,待他怒气冲冲地将皇帝杀死后,准备要强行登基时,裕贤王已经带兵攻了进来,让他不得不从暗道逃走出城,然后在外领兵挑起为父皇报仇的大旗,并自立为王,国号为富顺。
这一世皇帝身体很好,没有任何有病迹象,所以进宫里应外合是不行了,只能趁乱攻入皇宫,弑父上位,再用西山大营兵力将京城围住,凡有异心的凡不听话的,一律诛杀。
只是他不知西山大营的兵力,只有一小部分听他的调动,其他那部分都是虚与委蛇,其实是要围攻他们的。
皇宫大门还没有被打开,他那部分小股势力就在南门那里被击杀,大批军队蜂拥入城,街道上响起急促的马蹄声。
谢家这边来犯的敌人都被消灭后,皇宫那边也进入白热化的打斗,不过由于皇帝早有准备,兵力十足,没一会就将这些叛贼抓住,虽然富顺王还像上一世那般想逃走,但是这一世却因为没有密道,想逃走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当他被抓后,很是不服,大声地喊道:“我是要进宫救父王,他现在正被人要挟。”
是有人在皇宫里要挟,不过要挟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岳丈大人,趁着今晚值班,所以买通太监,带人将皇帝的御书房围住。
遗憾的是,刚摆出架势,就都被击杀,所以最后只能自刎谢罪了。
☆、第225章 晚了
一夜的混乱,在天空泛白时终于结束,随着太阳冉冉升起,大火也被扑灭,京城依然戒严,清缴叛贼还在继续中,时不常会听见哭嚎声,应该是站在富顺王那边的官员被缉拿抄家了。
政治斗争虽然表面上没有硝烟,但是给人类的伤害是最大的,不用说为了私利发动战争,或是为了争权夺利鱼肉百姓,就是为了让富顺王势力全部浮出水面,皇帝在京城布下的局,也多多少少让老百姓受到损失和伤害。
谢翠花叹息着,让杜明河找到俞晓,自己拿出银子补贴给那些被殃及鱼池的老百姓,至于以什么名义,怎么做她就不问了,只要能让那些百姓得到些实惠就好。
没想到,她这义举触动裕贤王,于是以王妃名义开始资助或是补偿那些受了损失的百姓,重新盖房子,出医药费,要是有去世的则给一笔银子做补偿。
王妃这样的善举,让老百姓很是感恩戴德,于是裕贤王与王妃的名望更大,借着这股东风,皇帝终于下旨,立裕贤王为太子。
这一世裕贤王名正言顺地成为继承人,加上他关爱子民的贤名,到了他继承皇位时,可谓是民心所向天下归一。
杜天翔杜天华因为谋反,被满门抄斩,多亏福宁侯当时与郭兰馨断绝关系,这才逃过一劫。
富顺王及他的家眷都被皇帝软禁,可能毕竟是他的儿子,加上不想在史书上留下不好的名声,所以没有要了这儿子的命。
谢翠花打听了,谢翠玉这些年虽然顶着侧妃的头衔,其实连小妾生活都不如,她没有背景没有家世帮着撑腰,在王府里挣扎很是艰难,加上生下的孩子又被王妃抱在身边教养,王妃巴不得她快点死去,要不是怕背上恶名,她都想亲自动手要了谢翠玉的命,只是富顺王为了想留一丝与谢业立相交的希望,王妃这才不敢冒然行动,不过纵容下人欺负她,暗示那些姬妾踩踏她。
王府被抄家后,她也被抓起来,随着富顺王一起被软禁,想必这一生再也无法出来了,谢翠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要不是这么用尽手段地攀附,在杜家庄嫁给朴实的庄稼汉,在养两个可爱的孩子,也不用遭这样的罪,虽然生活可能清苦些,但最起码是自由的。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自由是多么的重要。
南疆那边战局基本稳固,下一步就开始清缴小股叛军及隐藏的势力,同时杜轩宇借着磅礴的士气乘胜追击,将与段总兵联合的两个小国端了,给南疆那边其他的国家来个有力震慑。
于是皇帝就接到许多小国和部落投来的归降书,不仅愿意成为大齐的附属国,还每年都会给大齐上交贡品。
谢翠花听到这个消息,急吼吼地找到外祖父与武阳王,二话不说就直奔主题道:“武阳王爷爷,外公,关于那些小国每年的供奉,一定是咱们定下数目,既不能让他们名不聊生,又不能让他们发展壮大,更重要一点就是,千万别来个礼尚往来,或是因为大齐地大物博,显摆咱们的实力而回赠他们钱物更多,那样可就是养虎为患啊。”
这是她在前世,看到历史上的君王所犯下的错误,尤其是礼尚往来的观念,或是身居大国的傲然姿态,都很大方地回赠小国不菲的金银,有了开始就没有结束,到后来,尽管国库空虚,但也死要面子活受罪,依然给那些小国最大的支援,将人家养肥,胃口养大后,就回头咬你一口,这样的惨痛教训,谢翠花可不想在这里看到。
何广义与武阳王对视一眼,都很疑惑,大齐是大国,按照常规,不应该苛刻周边的那些小国,总要显出大国的姿态来,总不能斤斤计较,去要小国那点供奉吧,这样岂不是显得大齐很不厚道?
半晌何广义才道:“花花啊,要是跟那些小国这般计较,是不是有碍大齐的声望啊?”
“外公,声望看对于谁?何况大齐有了实力,真正成为强国,声望自然掌握在咱们的手里,如果咱们为了那点虚名,不顾自家百姓的死活,非要那没用的面子,一旦国库空虚或是有了什么天灾人祸,到时他们会趁机带兵作乱,用咱们给的金银打造武器,用咱们给的粮食蓄养兵士,然后进入咱们的疆土横征暴敛,到时,咱们只能派兵回击,用金银堆砌的声望还有什么用?”谢翠花回道。
武阳王不由地点头,他身为武将,又是从战场上冲杀过来的,对于那些虚名不怎么在意,还是务实一些的好,于是对谢翠花说的话很是赞同道:“花花说的对,家国家国,国也跟家里过日子一样,难道看着自家孩子挨饿受冻,却将家里的钱财去做那没用的面子,一旦家里有什么事,那些人未必会帮一把,反而会趁机瓜分财产,占据房屋卖掉孩儿,到时可就真是养虎为患了。”
何广义虽然是文人出身,满脑子是导德齐礼的思想,但也不迂腐,毕竟那些蛮夷不是自己大齐子民,讲究礼让为国的精神还是算了吧,于是他也点头同意,并欣慰地摸了摸谢翠花的头道:“小丫头出的主意不错,还是先将自己子民照顾好,富国强民,那些威望自然就产生,用金银堆砌的友谊,在利益面前会快速崩塌的。”
这样的谈话过后,朝堂对那些投降示好的小国态度就不一样了,趁着杜轩宇带着重兵在南疆那里“虎视眈眈”,盟定的条款迅速生效,虽然小国每年交上来的供奉不多,但蚊子也是肉,还能显示出大齐的雄威,户部毫不客气地收下。
当然,这样显得吝啬又刻薄的举动,朝堂上有不少人反对,但是皇上几句问话就让这些人哑口无言:“他们与逆贼入侵大齐的时候,可跟你们讲过礼义廉耻?他们杀戮大齐百姓的时候,可想过要先礼后兵?他们引发战火,让咱们的士兵用鲜血换来和平,他们这才开始谈礼尚往来,哼,晚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