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府娇宠-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一来,皇上当堂就点了韩煜为帅,负责领兵平叛。
圣旨已下,无可更改。
而韩煜在做此事之前,根本没有跟韩岳商量过,是以韩岳才会如此生气。
韩煜说:“父亲,你留在府中坐镇,照顾好母亲和妹妹,我领兵出征,早日打败叛军便是了。”
忠勇侯府里根本就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太平,有韩岳留下坐镇,老夫人王氏他们也会有所忌惮。何况现在沈秀英怀着身孕,韩岳留下来陪她比出征在外分隔两地要好,何况战场上刀剑无眼,谁也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意外。韩岳如今已经娶妻,不久就要做父亲了,自然是能不上战场就不上战场,留下来陪陪妻儿比什么都强。至于韩煜自己,现在他还年轻,又没有成亲,孤孤单单一个人,也没有任何牵挂,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韩煜把一席话说得非常有理,让韩岳根本没办法反驳,他叹了一口气,打量着这个长得快跟自己一样高的儿子,想起当年他十四岁入了兵营,在兵营里摸爬滚打,跟阎王爷都打了好几次交到,但是阎王爷怕他,不敢收他,才让他活到了如今,现在他又看着自己养大的儿子上战场,有着跟他当初一样的脾气,少年人热血奋勇,阻拦也阻拦不住,他这个做父亲的也是很无奈。
“你有什么打算?”眼看阻拦不了,圣旨都已经下了,韩岳只好关心起韩煜的安排来。
听这口气就知道韩岳是已经冷静下来不生气了,韩煜也松了一口气,正色道:“父亲,你不用担心,我心中有数,我之所以会接下这个出征平叛的重任,事先就已经准备好了,北宁王的计划和动作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之前韩煜就从皇上那里接了秘密任务负责监视北宁王,对北宁王的举动了解得十分清楚,如今他造反,一切也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事先早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并不是临时起意接下这个任务的。
韩岳了解韩煜的性子,也知道他不打没准备的仗,既然他都这么说了,他唯有再叮嘱他多加小心,有难处尽管开口,盼着他旗开得胜,早日凯旋归来。
三日之后就要带兵出征,韩煜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跟韩岳把话说开之后,他就告退回锦墨居安排后续事宜了。
沈静瑶心里担心他,怎么都坐不住,他刚离开没多久,沈静瑶放心不下,也跟着去了锦墨居。
等到了锦墨居,万嬷嬷说韩煜在书房里跟叶飞他们几人商量事情,暂时没有时间陪她。
沈静瑶也明白韩煜的肩上担子有多重,此刻每一瞬息的时间对于他来说都很珍贵,他要安排很多的事情,要为出征做好准备,已经无暇他顾。
“没关系,我等他忙完。”沈静瑶道:“哥哥就要出征了,我想再跟他说说话。”
万嬷嬷也知道两个人的感情好,不好再劝她什么,就领着她去了隔壁的厢房稍坐,等韩煜跟叶飞他们把事情商量完了再来叫她。
“谢谢万嬷嬷。”沈静瑶跟着万嬷嬷去了隔壁的厢房,丫鬟送了糕点茶水上来,沈静瑶坐在椅子上,时不时看一眼窗外,盼着韩煜早点儿忙完,也没心思吃什么糕点。
一直等到晚上天都黑尽了,沈静瑶等得肚子都饿了,韩煜和叶飞他们都还没有把事情说完,沈静瑶走到厢房外面,一个劲儿地打量书房那边的情况。
书房里灯火通明,透过窗户能够看到几个人影,他们低着头,正在商议着什么。
隔得远也听不到他们说的话,可是就是打心底里知道他们商议的事情很重要,沈静瑶收回视线没有再看,转身又走回厢房里坐下。
差不多又等了快半个时辰,韩煜他们才把事情商议完,韩煜留了叶飞几人一起用晚膳,叶飞他们也都饿了,并不推辞,笑着谢过韩煜,就等吩咐厨房把饭菜送上来。
万嬷嬷此时才寻了空跟韩煜禀告沈静瑶过来了,已经等了他快两个时辰了。
“我去看看她。”韩煜转身大步就往厢房去了。
没几步就到了厢房门口,韩煜一抬眼,就看到沈静瑶坐在椅子上,低着头在数手指,橘红的灯光落在她的身上,安静又乖巧的模样,让人看了心疼。
“瑶瑶。”韩煜开口喊了她一声,快步走了进去,径直走到她的面前,低头温和地看着她。
“哥哥,你的正事办完了?”沈静瑶听得喊声,抬起头看他,脸上有着明显的关心。
“已经办好了。”韩煜点了点头,抬手揉揉她柔软的发顶,道:“等我很久了吧,吃晚膳了吗?”
沈静瑶摇摇头,道:“还没有。我刚刚吃了糕点还不饿。”
韩煜看了一眼旁边小几上放着的糕点,四块糕点也就少了一块,哪里会不饿?她这么说不过是为了不让他担心罢了。
“现在时候不早了,我也正好没吃晚膳,我们就一起吃吧。”韩煜问她道:“你想吃什么?”
沈静瑶想了一下道:“来碗牛肉面,再加两个小菜,如何?”
韩煜觉得不错,叫来下人吩咐道:“让厨房送两大碗牛肉面来,越快越好。”
下人领命退下去。
不消两刻钟,两大碗香喷喷的牛肉面就做好送了过来,另外还有两样搭配的小菜,绿油油的小白菜,红黄相间的番茄炒蛋,看起来让人很有食欲。
韩煜和沈静瑶在桌边桌下,一人一碗牛肉面。沈静瑶看着面前满满的一大碗牛肉面,她根本吃不完那么大一碗,就朝韩煜露出可怜兮兮的表情,要分一半牛肉面给韩煜。
“哥哥。”软糯好听的嗓音,叫得人心软。
韩煜哪里舍得拒绝她,摇了摇头,用手把碗朝她推了过去,沈静瑶连忙得意地一笑,用筷子把自己碗里的牛肉面分了一半给他。
“哥哥,已经分好了,快吃吧。”沈静瑶笑容甜甜地道。
韩煜看着自己碗里已经冒尖的面条和牛肉,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侧头看了沈静瑶一眼,对上她笑意盈盈的脸蛋儿,无奈地把自己的碗收了回来,拿起筷子埋头苦吃起来。
“好吃。”沈静瑶吃了一口面,又吃了一块牛肉,面条劲道,牛肉有嚼劲,非常好吃。
“快吃吧。”韩煜看了她一眼,又给她夹了一筷子小白菜,沈静瑶谢过,低头开心地吃起来。
用了两刻钟左右,两人吃完了牛肉面,丫鬟送了茶水上来,两人喝了茶,又说了一会儿话,时候也不早了,韩煜起身送沈静瑶回去。
路上,沈静瑶一直拉着韩煜的手,仰头看着他,晶亮的眸子里满是关切,依依不舍地道:“哥哥,你出征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万事小心,我等着你早日凯旋归来。”
有这样一个关心自己的妹妹,韩煜冷寂的心一片温暖,有那么一瞬间,韩煜觉得这天底下只怕再也没有比她更好的人了,他笑着答应她道:“好,我一定早点儿回来。”
第64章
三日很快就到了,韩煜带兵出征那日,沈静瑶去城门口送他,那日的阳光很灿烂,晴空万里无云。
沈静瑶看到韩煜穿着一身银色的盔甲,当前高坐在枣红色大马烈火的身上,旁边跟着几个副将,身后是浩浩荡荡的队伍,长长的队伍延绵数公里,一路出城,向着西北的方向而去。
送走了韩煜,一切又恢复到平静,只有沈静瑶知道,她的心里空落落的,无时无刻不在祈祷着韩煜平安。
侯府里有韩岳坐镇,并没有因为韩煜出征发生什么异样。沈静瑶和沈秀英继续每天跟着教引嬷嬷和罗夫子学习。只是如今没有韩煜在家监督沈静瑶写字了,她反而自己每日都认真的练习起来,就想着等韩煜凯旋归来之后,好把她写的字给他看,让他看看她的进步有多大,想来他一定会非常高兴。
韩煜走的第一天想他。
韩煜走的第十天,还是想他。
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
沈静瑶夜里躺在床上睡不着,眼望西北的夜空,盼着韩煜平安。
韩煜走后的一个月,西北传来捷报,韩煜带着将士们收复了两城,消息入京中,整个盛京城陷入了欢乐的海洋,皇上龙颜大悦,赏了不少东西到侯府。
周围的所有人都很高兴,沈静瑶也替韩煜感到高兴,但是也很担心,战场上瞬息万变,刀剑无影,希望韩煜能平平安安。
当天夜里,沈静瑶给韩煜写了一封信,先是祝贺他为大盛朝收复了两座城镇,更多的是写对他的思恋和关心,以及日常生活,每日做了什么,锦墨居如今的样子都一一地写了下来,足足写了有好几页的纸,写好之后折起来放进信封里都是厚厚的一叠。
第二日早上,沈静瑶找到韩岳,请他把信让人送去给韩煜。
韩岳一直都跟韩煜有联系,除了每日能收到的公函,还有特殊的途径交换战场上的信息,沈静瑶把信交给他,拜托他早一点儿把自己的信送去给韩煜。
“好,我今日就着人把信送出去,最多三五日你哥哥就能收到。”韩岳深知沈静瑶和韩煜的兄妹感情好,难得沈静瑶拜托他帮忙一下,他自然不会拒绝,从沈静瑶手上接过信,叫来负责送信的人,吩咐他仔细把信保管好,尽快送去西北给韩煜。
“谢谢姑父。”沈静瑶感激不已。
韩岳抬手摸摸她柔软的发顶,温和地道:“不用担心你哥哥,你哥哥在西北很好,战场上虽然有风险,你哥是谨慎的性子,不会有事的,会很快结束战事平安归来。”
“是的,我也是这么想的。”沈静瑶笑得很甜,似乎已经看到韩煜穿着银色的盔甲,坐在高大挺拔的烈火背上,带领着整齐划一的大队人马,凯旋归来。
韩煜走后的第三个月,距离盛京城不到三百公里的一个村子里发生了瘟疫,一夜之间死了不少人。
消息传来,朝堂震惊,皇帝忧急如焚,召集大臣商议对策,瘟疫是可怕的事情,没有人敢在这件事上扯皮。
韩岳十年前在战场上也遇到过瘟疫,严重到一死一个村,一死一个镇,死尸堆成山,到最后连找一个放火烧尸体的活人都找不到,就是这么的悲惨,千里荒野,连鸟儿都不飞了。
深知瘟疫的严重性,最后以韩岳为首的一众人都认为,应该军队应该马上控制村子周围三十里以内的所有城镇,只许进不许出,征召愿意前往疫区的大夫和护工,越多越好,另外就是焚烧所有病人的尸体,再撒石灰深埋,另外就是要进行隔离分区,把病人和正常人分开,避免再更多的传染等。
商议出对策之后,皇帝就把事情交给韩岳全权处理,广发召集令,给出优渥的条件从民间召集愿意前往疫区救治的大夫和护工,并且先从太医院里抽出二十人前往疫区进行救治。
瘟疫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盛京城,这座繁华的城也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下。
消息传到忠勇候府,沈静瑶正在陪沈秀英说孩子的事情,如今沈秀英已经显怀了,孩子都有六个月大了,活泼好动得很,时不时还会在沈秀英的肚子里练一下拳脚,闹得沈秀英觉得孩子肯定是随了韩岳的性子,喜欢舞刀弄枪。
门口的帘子打起来,吴嬷嬷从外面进来,行礼禀告道:“夫人,听说离盛京城两百多里的村子发生了瘟疫,一夜之间死了很多人,如今朝廷已经开始想办法处置,召集大夫和护工前往疫区救治,我们府里要不要也做点儿什么?”
“怎么就发生瘟疫了?”沈秀英还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十年前的那场瘟疫她年纪小,又住在鹰嘴村那种偏僻的地方,对此根本没有任何印象,乍一下听到离京城不远的地方发生了瘟疫,都没反应过来这是怎样一件恐怖的事情。
沈静瑶也很奇怪,上一世的记忆里根本没有发生瘟疫这件事,怎么就发生瘟疫了?瘟疫是那么可怕的事情,需得谨慎处理才行。
“姑姑,要不我们在城里施药吧。”沈静瑶提议道:“罗夫子说过,春天时节,万物复苏,疾病也流传得快,如果事先喝些药预防一下就会好些。我觉得姑姑可以联系一下杨夫人、宁夫人、卫夫人她们,一起在城里施药,也算顺应朝廷的号召,造福百姓。”
施药的主意是沈静瑶突然想起上一世盛京城中的那些夫人太太们就喜欢干这种事给自己塑造一个好名声,有些夫人太太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和善,但是因为做过施药施粥的事情,反而让外面的人觉得是好人。比如老夫人王氏就是这样的人。
上一世她和姑姑都没有机会做这样的事,而这一世情况不同了,姑姑有姑父撑腰,趁着这个危急时刻联系一些有来往的夫人太太一起施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沈秀英没有做过这些事,上一回举办菊花宴都是赶鸭子上架,全靠吴嬷嬷和三个教引嬷嬷帮忙,如今要施药,她有些犹豫,“这是还是得问问你姑父才行。”
“什么事要问我?”韩岳大步从外面走了进来,正好听到沈秀英的话。
沈静瑶连忙道:“我正在跟姑姑商量施药的事情,姑姑说要问一问你。”
韩岳闻言,吃惊地看向沈秀英,觉得她的转变很大,问道:“此事当真。”
沈秀英瞥了旁边的沈静瑶一眼,觉得她不该多嘴,但还是对着韩岳点了点头,“是的,我们正在商量在城里施药的事情。”
“你这样做很好,我同意。”韩岳非常满意她能想到这一点儿,这些日子的教导没有白费,道:“我支持你施药,你和瑶瑶一起拟个章程出来,如果缺人手和银两可以来找我,我希望你们能把事情办好。”
有了韩岳的支持,什么人手、药材、银两都不是事儿,再有老夫人王氏那儿,也有韩岳去说,老夫人王氏虽然不乐意沈秀英出了这个风头,但是这种时候,她也不好跟韩岳唱反调,难道说不可以施药吗?那就是不顺应朝廷的号召了,她还不敢干这种事儿。
搞定了老夫人,药材人手银两到齐,沈秀英再联系了一下杨夫人、宁夫人、卫夫人几人,她们也都乐于参与进来,给钱的给钱,出力的出力,不过三天,施药的棚子就建起来了。
有了沈秀英做施药的事,城里有些夫人太太们见了,也跟着做起施药的事情来,一时间城里涌现了好几个施药棚子。
这日,沈静瑶闲来无事,就替沈秀英去施药棚子监督,本来今日该沈秀英来的,但是她大着肚子不方便,何况如今外面到处人心惶惶,瘟疫又传得那么厉害,她一个孕妇出门实在不妥,沈静瑶就自己主动揽了这个差事,要帮沈秀英去监督。沈秀英本来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去,沈静瑶就说那你让吴嬷嬷跟着我,于是沈秀英就只好安排吴嬷嬷跟着她一起出门了。
坐上马车出了门,到了施药棚子下了马车,沈静瑶走近之后,居然看到一个见过的人——“晋江社”戏班的台柱子江碧水也在。
他怎么会在这里?沈静瑶心下奇怪。
几个月前,老夫人王氏生辰宴,邀请了“晋江社”戏班到忠勇候府唱戏,沈静瑶不想去凑热闹,在花园里闲逛的时候碰到过江碧水,因为江碧水长相很特别,那双内勾外翘的丹凤眼,特别吸引人,看一眼就让人记忆深刻,无法忘记,所以沈静瑶也牢牢记住了他。
江碧水似乎也感觉到了有人在打量他,抬起头顺着视线传来的方向看过去,正好对上沈静瑶审视的目光,微微愣了一下,随即就冲她一笑,“小姐好,我们又见面了。”
沈静瑶顿时吃了一惊,江碧水居然也还记得她!
第65章
“江公子为何会在这儿?”沈静瑶走上前,看到他手中还拿着舀汤药的勺子,正在给排队的百姓舀汤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