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莺莺传-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晚上的时候再把瓦罐提起来,这个时候甜酒已经很凉了——瓦罐外壁擦干水摆放在竹床上,不一会儿就沁出了一层水珠。
  赵莺莺捧着碗一下就喝掉了小半碗,家里人也喜欢上了这种稍微带一点儿甜酒味儿的甜水。王氏计划道:“都是之前端午节包粽子剩下的糯米,平常也没有多少用的地方,还有几斤?还不如都做了甜酒。”
  一家人正计划的时候有人敲门。
  之前赵莺莺家乘凉是不关院子门的,不过随着情形越来越不好她家也关门了。毕竟他们家日子好,关上门还好,要是让人看在眼里,说不定会有什么麻烦。譬如现在外面作乱的小毛贼,很可能就会找上门。
  “谁呀!”王氏站起身问了一声。
  外面传来一声熟悉的妇人声音:“赵三嫂子,是我!宝珠她娘!”
  知道是熟人王氏才把门闩抬起来:“这个时候怎么来了?难道有什么要紧事?”
  宝珠她娘姓钟,没出嫁的时候人都叫她钟二娘。她是赵莺莺她娘王氏没出嫁时候就认识的,后来两人又前后脚嫁到了太平巷子。因为这个缘故,两个人的交往还算是密切。
  “进去再说进去再说。”钟二娘拉扯着王氏,一定要进院子,似乎是这件事怕被人知道一样。
  一进院子自然看到了赵家其他人,几个孩子都问好。赵蓉蓉作为长女立刻给钟二娘到了一碗淡甜酒待客,钟二娘笑眯眯地接了。
  “嗳!蓉姐儿这两年越发出挑了,也不晓得哪一个有福气能得了去。”转过头又和王氏道:“我认得几个人家,都是殷实之家,现在正在为儿孙打算婚事。左看一个不中意,又看一个不中意,我冷眼看着,他们眼光高,只有我们蓉姐儿这样的才成——你有没有这个意思。”
  钟二娘一句没有提之前赵蓉蓉被退婚的事情,就好像赵蓉蓉现在不需要躲风头一样。她只是一个劲地夸赞赵蓉蓉,末了喝了一口淡甜酒,道:“赵三嫂子家殷实,现在还能用粮食酿甜酒。”
  对此王氏的点头也不是,不点头也不是,只能摇头道:“说的太过了,只不过是端午节剩下的一些糯米而已。蒸饭吃,我家没人吃得惯糯米饭。孩子又正好想吃这一口了,我也就做了。”
  钟二娘显然也不是来说这个的,这只不过是一个引子,她很快转而道:“我晓得赵三嫂子家里粮食充裕,我有一件事不好说出口,只不过现在实在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是红着脸不要,我也得把这话说完。”
  “赵三嫂子,你家能不能借我家一些粮食!”
  似乎是怕王氏不肯,她立刻拍胸口道:“等到粮食没这么紧俏了,我家一定立刻还你!我的信誉你是知道的,就当是帮帮朋友了。”
  赵莺莺当时嘴里正包着一口淡甜酒,好悬没呛着——原来你还知道不好说出口啊,既然知道就应该不说啊!
  这个时候上门借粮,如果不是自己是个傻的,就是把别人当傻的。而王氏很明显,绝对不是一个傻的。
  果然,王氏的脸色立刻冷淡起来:“宝珠她娘,你这话我可听不懂了?你是说借粮食?借多少还多少?”
  钟二娘似乎也知道自己的要求过分了一些,但是想到家里人的期盼,想到婆婆越来越不好的脸色,只得硬着头皮道:“街坊朋友的,赵三嫂子你就别算利息了吧。。。实在是我家里困难,你这一次就帮一帮,以后你有什么事儿我绝没有二话——”
  “不必说了。”王氏打断了钟二娘的话:“宝珠她娘,我没和你说利息。只不过我只问你现在的粮食是什么价?等到你换我粮食的时候又是什么价?说这样的话,难道在你眼里我就是个傻子!”
  知道装傻充愣糊弄不过去,但是想起家里的情形,钟二娘无法。
  “这粮食价格差的是有些远,但都是粮食嘛。我们以前不是也常常借衣服穿?到时候还一样的就是了,这有什么的。就算有什么。。。我们的情谊,看在过去情谊的份上。”钟二娘的眼睛里已经有了哀求之色。
  王氏叹了一口气,不去看钟二娘,而是背对着她道:“这道理说不通你就和我讲人情了?不成的,要是按你这么说我就借你粮食,那日子就没办法过了——这满巷子的人家,说起来谁和谁都能沾亲带故,我家借谁不借谁?”
  想到自家的粮食也不过是足够自家吃一段时间而已,王氏进一步狠下心:“况且你们当初也看到了的,我家能储备多少粮食,也不过就是足够家里人吃而已。给了你,我家人就要挨饿,我是不会做这种事的。”
  见钟二娘还要再说,王氏却不肯听了。把着她的手道:“今日太迟了,就不留你多做客了,我送你出门。”
  说着半推半送把钟二娘送出了门。
  赵莺莺叹了一口气,觉得自家娘亲这个熟人实在是太不通了,要是这种想法都能成真,那自家岂不是大大的傻瓜!也就是这段时间了,天上异常,人间也就异常,许多以往觉得瞠目结舌的事情也发生了。
  “宝珠她娘怎么说得出口呐,我听着都觉得脸红。”方婆子作为长辈自然能够做这种点评,孩子们不说话,但是已经懂事的几个在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我家不是冤大头,好的不!
  只不过天气热起来似乎烧坏了人的脑子,这种让赵莺莺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接连发生。到了第二天就有家里的熟识再次上门,这次来的是赵吉的朋友。
  男人家应该都不好说这些的,不过事到临头,想起家里媳妇老娘的交代也顾不得那许多了。叫住正在染布的赵吉:“赵三哥,这一回你救一救我。”
  赵吉开始不解其意,那个朋友并没有直说自己的目的,而是先道:“赵三哥,我跟你说,你是不知道现在外面乱成什么样了!都是这该死的气候闹的,你说说往年哪有这么怪的!”
  “因为这天气,我家老娘和孩子都病倒了,大夫说是中暑。我原本还凑出了一点儿钱,本打算去买粮食的。没办法现在只好先给家人看病抓药,现在治暑气的药也贵,总之粮食是不用想了。”
  赵吉这时候还是有些不懂,只能顺着对方的意思安慰几句——他以为对方是要来借钱的,还正考虑着如果真是借钱,数目少一点儿就借给他呢。没想到对方下一句话就是借粮。
  “赵三哥,你就借我一点儿粮食吧,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家里人都等着你救命呢!”
  赵吉看着这位朋友,觉得自己这辈子是第一次认识他。这时候这朋友已经眼睛通红了,就像是要哭出来,这。。。这还是个男人?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派,赵吉看来和昨日钟二娘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大概在于,钟二娘是拿这些年和王氏的交情要挟,而自己这位朋友则是拿自己一家人的人命做要挟。
  是的,一家人的人命很重。但是事情的关键在于,你家的人命为什么归我管?饶是赵吉这样的厚道人也想抓住自己这朋友衣襟摇醒他:你是欺负老实人吗!
  “你说得出这种话,我们两个以后还是不要做朋友了。”赵吉到底是个男人,平常看着似乎还不如王氏爽利。但一旦到了该强硬起来的时候,他可比王氏这个女人做的绝。
  朋友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抓住赵吉的袖子道:“赵三哥,你怎么能这样绝情?这些年的兄弟交情,要是大家知道你是这样的人,那你以后还能——这个先不说,总之你怎么能这样!”
  他掰开对方抓住他袖子的手:“我家的粮食也不过就是刚刚足够一家人吃而已,我救你家?那不是等于你要杀了我家。你都要杀我全家了,那我还和你讲什么客气、情谊!”
  那朋友急了,立刻道:“这怎么是杀你全家呢?你家有钱,借了粮食给我家,就算不够也可以再去买粮食啊!”
  赵吉瞪大了眼睛,觉得这朋友简直比钟二娘还匪夷所思:“所以说,你的意思是我把粮食借给你,将来粮价跌落了,你有能力买粮食了再还我。至于我呢,粮食不够就从粮铺买现在比平时翻了几个跟头的高价粮。”
  这个总结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直接把对方的小算盘说了出来,这完全就是要占赵家的便宜。
  “怎么能这么说呢?”据说人在困境当中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就像打仗的时候、灾荒的时候,原本和和气气的朋友、街坊都会变得十分凶悍。反正为了自家的生存,那是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现在的这朋友也是一样,不要脸了一样道:“你可不能这么说,你家不是有钱吗?就当是周济周济朋友了。你这朋友中间扣扣索索,这么不敞亮,以后谁给你撑场面?人家有钱的财主都晓得要仗义疏财呢!”
  赵吉都气笑了,直接把人推搡出去:“你走你走,我赵吉绝对没有你这样的朋友——要是沦落到靠你来撑场面那我早就完了,也不用做什么指望了!”
  果然是人间一乱,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赵吉只得和王氏道:“往好处想,也算是认清楚了一个人,以后不和这样的人交往了。”
  其实赵莺莺家还算是好的,毕竟他们家的家底所有人都清楚的很。估摸着买了房子就应该不剩什么。后来虽然都赚了一些,但是这几个月开销也大,买粮食什么的,估计也没什么钱。
  至于说粮食,确实如赵吉和王氏所说,足够一家人吃用,甚至稍有余裕,但是也只是这样了而已。往外分?那是绝对不够的。
  他们这样的人家会被一些急红了眼的熟人骚扰,而最多也就是这样了而已。
  但是别人呢,远的不说,就说赵家隔壁的王家吧。这些日子不知道被人求了多少次了,不是借粮食就是借银子。后者还好一些,反正王婆子的儿子王大就是做高利贷的,不怕钱借出去了收不回来。
  前者怎么办?只能是拒绝。而拒绝之后这些人往往是破口大骂,从王婆子这个行当的下贱数落起,最后能说到祖宗十八代。
  如果是普通的人家,这种程度的口角算不了什么。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反正几句话又不会少一块肉。但是王家偏偏不是普通的人家,家里除了王大和几个小厮外都是妇孺,其中还很有几个是娇滴滴的‘瘦马’。
  她们如何受得了惊吓,连续每天都有人惊着她们,没有多久王婆子再看这些姑娘,眼睛底下都是一片青黑。
  王婆子不一定是真的打心底里疼爱这些女孩子,但是她确实很关心这些女孩子,或者说关心她的钱。要是真有个女孩子因此生病,缠缠绵绵起来,那怎么办?
  所以说,养瘦马的人家也不是随便做的。除了需要眼光极好之外,还要和许多大户人家保持关系。这种关系弱一点不要紧,但总归是要有的。
  现在这种情形,王婆子也没有办法了,直接找到了一层关系。那人是码头上的大佬,主业是运沙船生意——都知道的河上、海上跑的人都不是好惹的,他们都拉帮结派势力庞大呢!
  找人借了七八个壮汉,王婆子照管他们饭食,来的第一天还给他们没人封了一个大红包。之后他们就守在王婆子家周围,凡是有人再想做什么,这些人就会站出来。也不一定要做什么,只要看这个样子也足够镇场面了。
  王婆子如今轻易不能出门,在家也没有事做,而且比往常更多了一种气闷。一些抱怨的话无人可说,便干脆来到赵莺莺家来说。
  听说赵莺莺家也有人借粮,和自己算是同病相怜了,更是要赶过来。十分亲热道:“我家请的那几位好汉反正看一家也是看,看两家也没什么分别,到时候就让他们也给你们看看。要是遇到那些糊涂人,那就吓一吓,免得还来个没玩了。”
  王氏摇摇头道:“我家可不比婶婶您家,您家是出了名的富豪,肉厚招苍蝇么。我们家充其量就是一块豆腐,偶尔才有这样的事。只要前头的人碰几次壁,后面的人也不会做无用功了。”
  王氏和王婆子在一边说话,赵莺莺和赵蓉蓉两个小的轮不上插嘴,都只低头做活儿就是了。
  “你家里只有吉哥儿一个成年男丁,我看着还是单薄了一些,到时候真的有事也不好说。我家里虽然只有我儿一个,但好歹有几个小厮,如今再加上这些好汉,可比你家强许多——真有什么事儿赶紧叫嚷,到时候我也好帮一把。”
  王婆子或许因为自己做的行当有许多私德不好,但是王氏必须要承认一件事。那就是自家自从搬到她家旁边之后,全都是受她家的照顾。得了人家的好就应该记得,这就是王氏的处事道理。
  王氏谢了又谢,然后才小声道:“我已经和我娘说好了,若是情形真坏到那地步,他们一家人就搬到这边来住,到时候也好有个照应。”
  王婆子却觉得不好:“你娘那边我知道,只不过那也只有一个成年的男丁,加上老弱妇孺又增加,这顶什么用?要我说,你还是找上吉哥儿他大哥家比较妥当。贵哥儿正当年,他家两个小子,小的也有十六了不是,正指望得上!”
  对于这件事,王氏也很无奈。她也想过轻大哥一家住进来,或者自家暂时搬回赵家小院。但是让大哥一家住进自家,那二房怎么办?到时候孙氏和赵福要闹是小事,反正当听不见就是了。问题是方婆子不乐意!
  赵福一家唯一成年的男丁就是赵福,但是他病歪歪的,关键时候只怕还不如孙氏顶用!这种情况下,让二房独自在赵家小院,方婆子是绝对不愿意的。至于说二房一起接过来,这种事王氏想都没想过。
  搬回赵家小院?搬不回去了。前些日子宋氏和赵贵已经出钱买下了赵莺莺家的东厢房,稍微修葺了一下,然后赵苇和赵葵就搬了进去。等到以后赵苇成亲,赵葵再重新搬回到正房。
  赵莺莺一家过去住哪里?赵苇赵葵重新把地方腾出来?恐怕人家不会很乐意。
  本来过去就是沾人家的光了——大房里顶用的男丁多。末了还这样那样麻烦人家,人家当然是要有意见的。


第70章 
  “大叔; 半扇猪肉!”
  肉铺的老板坐在前头已经半晌了,一直半个客人都没有; 天气又是这样炎热; 便打起瞌睡来。正在脑袋一点一点的时候,有个清脆的小男孩儿声音响起,他正准备挥挥手让小孩子别闹。眼睛睁开; 看到有一位妇人才闭了嘴。
  来的是赵莺莺一家的赵蒙、赵吉、赵莺莺、赵蓉蓉和王氏,先前叫人的就是赵蒙; 后来肉铺老板见到的就是王氏。这不是赵家一家常去的肉铺,甚至和太平巷子距离有些远。
  这是赵家一家人特意的。
  肉铺老板面对好不容易上门的生意搓了搓手; 笑着道:“您说您要半扇猪肉是吧?好!您等着!”
  王氏看了看肉铺现在摆在外面的存货; 又叫道:“再拿一块板油来!”
  老板应了一声; 擦擦手; 笑着道:“您要稍等一会儿; 外面只有几斤肉了; 要杀一头猪出来才行。”
  赵蒙从旁边冒头道:“大叔怎么不早上杀好?这时候等着多麻烦。”
  肉铺老板也很无奈,解释道:“现在天气这么热; 早上杀猪多了,白日卖不完; 那就只能等到明日了。可是肉新不新鲜一眼就能看出来,到时候肯定是要杀价的。而且一日存一日的,最后坏了可不糟糕。”
  其实老板没有说的是,现在天气炎热,干旱严重。扬州城里粮价涨了; 蔬果涨了,肉却是跌了——粮食都吃不起,又怎么吃肉?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喂猪是要喂粮食的,在这个时候人都吃不上粮食,喂猪的农户可不是趁着猪还没有饿瘦,赶紧卖掉。这样大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