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莺莺传-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当赵莺莺提起回门礼的时候,崔本就自然知道自己忘记了回门礼——他是不记得要准备回门礼。可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他当然是见过别人家送回门礼,知道有回门礼这回事儿的。
  见崔本着急起来,知道她不是故意的,赵莺莺当然不会觉得委屈,也不会因此责怪崔本。所以只是赶紧让崔本去办回门礼——回门礼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要是不按规矩来,随便几样礼物也可以,和平常上门没有区别。
  可要是按规矩来,那就有说法了,中间有很多有讲究的吉利东西。有时候还不是钱不钱的事情,有些东西根本是时令的,不在季节很难弄到的!
  这些礼物里面有很多都不用买了,刚刚新婚的两人还是有一些亲朋送来的礼物的。譬如火腿、糕饼、干果、布匹、酒水等等,家里就有当然不用再买。可是有一些还是要出门去买回来。
  虽然手忙脚乱了这一回,但是第二天三朝回门的时候两人的回门礼是再齐全不过的——赵莺莺回太平巷子赵家的时候坐的是一辆大骡车,可是她差点和崔本一起坐到赶车的位置,就因为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样样东西都齐全也就算了,关键是崔本舍得下本钱,每一样的数目都比照着别人翻倍来。这样一来,东西可不就多了起来。
  到赵莺莺带着崔本三朝回门这一日,最上心的并不是她自己或者崔本,而是在家里等着的王氏。从早上起她就不断地支使着李妈妈、儿媳妇林氏和女儿赵芹芹,一会儿觉得这里不好,一会儿犹觉得那里要改,走来走去根本停不下来。
  赵吉倒是坐的住,皱皱眉头叫住老婆:“你做什么这样坐不住,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女婿是再三看过的,你难道不知道他是甚样人?莺姐儿过去就是享福过好日子的。你在这里这样不安定,还当是闺女进火坑了呢!”
  “呸呸呸!”王氏赶紧止住话头,大声道:“你是怎么想的,说这种话,不知道要捡好的说?”
  王氏心里的担忧赵吉怎么会懂,就是因为知道赵吉不会懂,王氏根本不打算说——女人和男人想的事情根本不同!赵吉只想到了赵莺莺日子应该会很富裕,崔本这个后生也中意她。如此这般,哪能会没有好日子过。
  可是换成是当母亲的,想的就要复杂的多了。过日子难道只用在意这些?那实在是太简单了,实际上女人家的日子可比这个复杂。
  显然赵吉也知道自己现在对王氏这样说没什么用,所以在王氏反驳他之后他就自动闭嘴了。反正现在的他是’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既然如此就随便王氏了。
  林氏和赵芹芹坐在下手位置,林氏摸了摸自己肚皮,感到肚子里孩子有沉甸甸的分量这才安心起来。同时心中也羡慕自己这位小姑,在家的时候是家庭富足、爹娘娇宠、兄姐爱护、弟妹敬爱。出门了,夫家也同样殷实富裕,丈夫还是左近出名的能干后生。更重要的是,中意于她——就这样,娘家母亲还百般担忧呢。
  王氏在家里人的注目下也安定不下来,直到拍门声响起,这就知道了,人来了。这时候的王氏不知道是真的还是装的,反而淡定了下来。等到李妈妈开门,她一起站在门口迎接女儿和姑爷。
  赵莺莺一下巴住了王氏的手臂,王氏摸了摸女儿的脸,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女儿的下巴在这三日里面都尖了一些。本就担忧的,这下更心疼了。只不过姑爷在眼前,总不能不管不顾地丢下。
  王氏抬了抬嘴角,算是给了崔本一个好脸色。可是看到赵莺莺似乎真的尖瘦了的下巴,以及眼睛下面确确实实的青黛色,王氏的好脸色真是挤出来的——才三日就把家里白白嫩嫩的姐儿养成这样了?
  方婆子这个做奶奶的却不这样想,她不如王氏关心则乱,当然想得通赵莺莺为什么这样,这会儿心里还为他们小夫妻两个感情甚笃高兴呢!
  热切地看着赵蒙帮助崔本把一件件礼物搬下来,一估计就知道了,就是按照他们这样人家的例子,那也是翻倍来了。重要的不是这些东西,重要的是这些东西代表的含义——东西若是崔本家里准备的,那就是崔家看重赵莺莺。若是崔本自己准备的呢,那就是崔本自己看重赵莺莺。无论是哪一个结论,那都是上上签!
  方婆子笑的合不拢嘴,拉住崔本道:“姑爷来就来,东西送的太厚了!你们新婚小夫妻过日子也不容易,该俭省些的!”
  崔本惯会察言观色,哪里看不出来方婆子是在说反话,实际上她肯定对于他准备厚礼很满意!有了这个认知,崔本毫不犹豫道:“祖母为我们着想,我们却不能真的这样做。该省的地方要省,可这不是该节省的地方啊!哪有女婿给回门礼的时候俭省,那不是打莺姐儿的脸!”
  赵莺莺听到这样直接的好话倒是笑了笑,其余的并不说——这种场合其实也不必要她说什么,重要的是崔本讨好她娘家而已。
  崔本平常做生意就要求会说话,这时候用在方婆子和王氏身上同样管用。原本还只有方婆子热切,王氏这个做娘的颇有些冷淡的意思,可是到了最后也脸上带出明显的笑意。
  这样一来,几个人在门口就耽搁了好一会儿了,知道坐在堂屋的赵吉有些不耐烦了。清了清嗓子:“咳咳,莺姐儿,你替爹寻一寻那枇杷膏放在哪里了。兑碗水来吃,这几日嗓子有些干。”


第167章 
  才不过三日不见而已; 赵家上上下下看赵莺莺已经不同了。这时候赵莺莺梳着妇人的发髻; 所有鬓发都挽了上去,就在崔本一旁坐着——这时候才明明知道,这个赵家女孩儿; 已经做了别家妇女。
  王氏最会察言观色; 原先在外面的时候只注意到了赵莺莺下巴尖了一些; 眼底下有青黛色。这时候人到了屋里才仔细相看——赵莺莺遍身一件秋香色喜相逢团锦花琵琶襟宽袖立领袄儿; 一条石榴红缂丝镶边裙。头上有金钗翠花; 耳朵上有绿豆大小的红宝石耳塞子; 手上、脖颈上无一不是金便是银。
  这都是赵莺莺的嫁妆不假,可是能记得这样用心打扮; 肯定是日子过的顺心; 不然的话也就是草草应付。
  再看看赵莺莺满脸的神采飞扬,王氏还有什么不知道的——这个女婿算是招着了!
  正心中暗暗得意; 赵茂已经跑到崔本跟前; 左右转了转。赵茂如今已经十岁了,只因生的福气讨人喜欢,这时候有些失礼也不至于让崔本不喜。只是看着这个妻弟道:“茂哥儿看我做什么?”
  赵茂却是叹了一口气,在崔本旁边垂下头:“我原想挑你的不好来着; 这样就能劝二姐姐多回家住了。现在看了半日,竟没有什么不好的,且二姐姐又喜欢你。啧啧,我能有什么法子啊!”
  赵茂一贯喜欢赵莺莺这个姐姐,这件事崔本也知道,只因为之前他托人给赵莺莺送信送东西都是走通的这位小舅子。赵茂说想要赵莺莺多回家住,他是信的。这时候却说他身上找不出什么不好来,他就不信了。
  只有一个原因,这个小子在奉承他呢!
  只不过知道这点他也不拆穿,只是瞥了笑意盈盈的赵莺莺一眼,端着架子道:“茂哥儿这样说算是说着,怎么样,我和你二姐姐正相配吧?”
  这时候赵茂却没有那么干脆了,左顾右盼就是不看崔本。倒是看赵莺莺的时候赵莺莺给他摇了摇头——赵茂凭着机灵和年纪小不知道赚过多少大人,只不过崔本显然是个有玩心的,正逗着他玩呢!
  似乎是因此晓得崔本是一个不会主动的了,赵茂只能抬头摊手道:“人家说‘家中姑舅大’,家里最麻烦的不过是夫家的小姑子,妻家的小舅子。如今姐夫想空手得我的好,怕不是不看重我二姐姐哦!”
  “茂哥儿!”说话声音严厉,这不是王氏还是谁。
  崔本却知道这不是敲诈勒索,只不过是玩笑而已。所以赶紧对岳母摆摆手:“娘别忙,茂哥儿这话是说着了,我怎么能没个表示?他好歹改口叫了我一生‘姐夫’了——说说看,你小子想要什么!”
  “嘿!”赵茂笑了一声,像是称兄道弟一样拍了拍崔本的手臂:“嗯,这个我也想过了。我娘喜欢你,你要是求的事情,她肯定答应。不然你常常接我出门玩耍吧,听说扬州城馆子你最熟了,多带我转转。”
  赵茂如今已经在上学读书了,虽然家里不指望他学出个状元来,但多少要认真一些。想当年赵蒙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在赵吉身边帮忙了,蒙馆都没上完呢!其中缘故正是当时家里不宽裕,万事都要将就。
  现在轮到赵茂了,家里已经不在乎这点小钱了,就算赵茂没有什么天资也必定是要让他读完蒙馆的。偏偏他不爱这个,学堂里根本坐不住——他最爱往厨房里钻,倒不是做大菜,他爱的只有点心而已。
  大概是从小爱吃点心的关系,赵茂逐渐对如何做点心有了兴趣。前年过年的时候一家人一起和面做了一次点心,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如今什么别的都丢开了,只有揉面团调果馅最有意思!
  一开始的时候王氏只当他是小孩子喜好,和喜欢过家家、玩泥巴、捏面人是一个意思。后来才逐渐看出来,他是真的喜欢这个。
  王氏仔细思量,又和赵吉商量了一番,到底没有阻了赵茂这个爱好。做点心也是一门不错的手艺了,家里并不是没钱,将来赵茂要是真学这个,等到学成了,给他开一间糕饼铺子就是了。
  这样的赵茂如今最不乐的就是他和赵芹芹一样,不能随便出门玩耍。若是可以一直呆在厨房捏点心,其实他也越来越对外面玩儿的事情不感兴趣了。可是家里李妈妈并没有什么专门做点心的能力,他看着兴趣也就不大了,萌生出要看看外头的馆子怎么做点心的心思。
  可是这怎么可能?且不说赵吉和王氏不会让他一个小孩子随便乱跑,就是准许又如何?人家糕饼铺子、酒楼什么的,会随便让你看点心怎么做的——非秘方的也不可能!当厨房那么好进啊!
  现在崔本到了,他立刻有了主意!
  他可是听说过了的,崔本家里好多酒楼的关系,厨子更是不知道认识多少。都知道厨子分为红案、白案,虽然崔家认识的多是红案,可真要论起来,关系也是要多少有多少的!
  直白些说吧,赵茂这小子就是想去学艺!只不过现在他孩子都蒙馆,赵吉和王氏不可能现在就让他去做学徒,所以才有这样的说法!只不过说的再委婉也没用,王氏根本不上这小子的当!
  崔本却不知带这一茬儿,他只当是赵茂喜欢吃喜欢下馆子,这一点倒是和他不谋而合了,当即就要答应下来。只不过话还没有开口就看到了赵莺莺不太赞许的眼色,于是在赵茂的殷殷期待下,他也只能微笑着摇头:“茂哥儿听话一些,你二姐姐不大乐意,我也没法子。”
  “大丈夫在世,何必听小妇人啰嗦!”赵茂大怒,痛心疾首于崔本如此讨好他二姐姐。却没有想到这句话说出来有什么不好——赵莺莺正看着你呢!
  赵莺莺轻轻巧巧地把这孩子拉到了自己身边,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对王氏道:“如今茂哥儿进学也有些日子了呢,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想来还是读书的好处——不若娘多送些礼物答谢答谢夫子,也是让夫子多照看一些的意思。”
  像这种小儿读书启蒙的蒙馆,又不是名馆,当然不能指望夫子有多厉害。甚至因为学生太多,一个个根本看顾不来。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赵茂平时不知道偷了多少懒,就在夫子的眼皮子底下耍小聪明呢!
  夫子也大概知道,这些人家也不指望孩子读出个花来,无非就是学着认字不做个睁眼瞎,如果还能明白一些道理,那就是善莫大焉了!所以赵茂这书念的,不要说头悬梁锥刺股这样了,就是勤奋都还差着远!若不是每日还要早起晚归,恐怕说得上轻松愉悦。
  赵莺莺这番话就是提醒王氏,可以给夫子送礼,请夫子多多看管赵茂。这话可不是正对了王氏的意,立刻明白过来,高兴应下——只有赵茂,立刻蔫嗒嗒地低头,像是一个斗败了的公鸡。
  一家人略坐了坐,赵吉和赵蒙就拉着崔本说事情,赵莺莺则是跟着王氏、方婆子去了西屋。本来赵芹芹和赵茂还想混进来,最终却被考虑颇多的王氏给赶走了。待会儿可是要问赵莺莺一些婚后的事情的,赵芹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赵茂一个小屁孩,跟着掺活什么?
  “这些日子你在家都做些什么?有什么为难的事情没有?”王氏拉着赵莺莺的手最先问这个。虽然赵莺莺看着还好,可谁知道具体如何呢!
  方婆子却不爱听这话,拉长了脸道:“你能不能盼莺姐儿点好的?我看孙女婿已经十分不错了,问这个有什么意思?”
  赵莺莺也笑着靠在王氏怀里:“娘不用担心我!说到底我有什么好担忧的?本哥他原是分家了的,别家管的着我?我甚至连个婆婆都没有,大嫂也不是刁钻人呢。唯一可虑的是本哥自己,可是本哥是怎样你们也看见了,将来如何不敢保证,但现下他是向着我的。”
  赵莺莺说的都是实话,而且是看得着的实话,王氏想一想也是。只是心里还有些担忧,又不能明说,只能反话道:“那按照你这么说,你这是千好万好,比在家里都好了?”
  “怎么可能!在家的时候有娘在上面照管,我是什么都不用管的。如今行吗?”赵莺莺自然明白该如何打消王氏的忧虑,真要是一点坏处都没有,她反而要疑心赵莺莺是不是拿好听话宽慰她了。
  而现在呢,赵莺莺拿出一个算不得不好的不好,王氏反而放心了——赵莺莺头上是没有人照管,因为她没有管着她的婆婆啊!这得了没婆婆掣肘的好处,那么坏处就要一并受着了!要知道很多人新做媳妇都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可不就是婆婆手把手教着,言传身教十几年,还有什么不会的!
  相比起没有婆婆的好处,这种一时的为难,那又是小事了。
  这下王氏可找到事做了,具体而言就是交代赵莺莺如何做当家主妇,她这是把赵莺莺本来婆婆的事情给做了。她这里正说的热闹呢,方婆子却道:“这也不必说的多详尽,莺姐儿做新妇,什么事情和她那些嫂子们一起不行?比着上头嫂子的例,这出不了错!最要紧的反而是教她如何和孙女婿处着。”
  方婆子也是听到赵莺莺刚才的话了的,不得不说赵莺莺的话说的很对,将来如何暂且不论,现在崔本是极喜欢她的。她既看到了崔本喜欢,也明白将来的事情说不准。而方婆子的意思就是让王氏多教教赵莺莺,让将来的事情说的准一些。
  王氏拍了拍额头,也觉得自己想左了。那些做媳妇的事情,赵莺莺这么聪明,慢慢来肯定不会出什么错。最该指点的反而是和崔本的夫妻相处之道,年轻夫妻过日子,夫妻感情好了,也就没有什么别的事情了。
  赵莺莺就被迫听了一肚子夫妻相处之道的道理,这些都是王氏和方婆子的肺腑之言,也是这些年的‘心得’,赵莺莺本该十分认真才是。只可惜,她实在认真不起来。先不说崔本和她的关系相当和睦,她不想用那些装模作样的手段、小心机。就算是这些东西本身,那也是她上辈子早就知道了的。
  女人对男人的手段?皇宫这个地方每天都能看到。更何况,女人和男人之间的心眼,说到底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眼,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而人与人,从来是皇宫这个地方每个人必修的功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