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秀才家的小娇娘-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旁的大宝看了小宝一眼,没有说话。
  “哥哥今天撞到了额头,所以才没你跑得快。”宋新桐说。
  “那昨天也没跑赢我。”小宝据理力争。
  小宝的身子被大宝弱了不少,平时跑个步也喘粗气,宋新桐才不会信他跑得更厉害的话:“那就是哥哥让着你。”
  “不是。”小宝绷着脸,想哭。
  大宝拉了拉宋新桐的衣袖,脆生生的说:“阿姐,是我跑不过小宝。”
  “……”宋新桐了这大宝的手,朝他笑了笑,这孩子懂事得令人心疼。也不知道原主还有阿爹他们是怎么教的。
  宋新桐把背篓放在了地上,瘫坐在地上,“这么没在屋子里待着?这外面蚊子那么多。”
  “想等阿姐。”大宝跑到宋新桐的背后,替她锤着肩膀,“阿姐,舒不舒服?”
  “重一点,再重一点。”宋新桐舒服的呀了一声,“舒服,真是舒服。”
  “我也给阿姐锤背。”小宝凡是都想争一下,想表现一下,“阿姐,舒服不?”
  “不错不错,大宝和小宝都厉害。”宋新桐起站了起来,左右活动了一圈,舒展了一下筋骨,“明天阿姐把这些菜都卖了,到时候给你们买糖吃。”
  大宝老成的说道:“阿姐别买,存钱还给秋婆婆。”
  宋新桐愣了一下,“你从哪里听到的啊?”
  “阿姐,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我都知道。”大宝像个小大人似的掰着手指数着,“我们欠秋婆婆五两银子,欠何奶奶三两……”
  “好了,别数了。”宋新桐抱住大宝,“大宝还是小孩子,这些交给阿姐来想。”
  “可是……”大宝还是很担心,“谢大哥哥都娶不上媳妇儿。”
  “谁和你说的?”宋新桐低声问。
  “狗蛋儿说的,他听见的。”大宝小声说道。
  宋新桐想了一下,谢家长子今年十六了,早该说亲了,只是因为去年将家中银钱都借给阿爹看病了,所以一时拿不出银钱来置办说亲钱。
  桃花村本就是个穷乡僻壤,秋婆婆一家存的五两银子恐怕都是这些年省吃俭用的才存下来的,而且桃花村本就不好说亲事了,再少了聘礼银子,那可是实打实的没人愿意嫁过来了。
  那是得想办法将银钱尽快还上,要不然耽误了人家的亲事儿可是大罪。
  “我会想法子的,你们别多想了,小心以后长不高。”宋新桐摸了摸大宝和小宝的脑袋。
  “啊?”小宝耷拉着脸,很担心自己以后一直这么矮。
  大宝哼哼两声:“傻小宝。”
  “阿姐,大宝凶我。”小宝拉着宋新桐的衣袖就告状。
  大宝做了个鬼脸,“就知道告状。”
  “怪你,怪你!”小宝才不管告状是件不好的事儿呢,反正阿姐会帮他。
  宋新桐无奈的摇头,终于能体会到当初念书的时候那些同学说的,家里有个弟弟妹妹真是烦,总是告状,父母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就找他们的麻烦。
  “好了好了,还有一点骨头汤,咱们晚上吃煮面吃成么?”宋新桐拉着两个孩子往炤房里走,将两人安置在饭桌旁,“先坐一会儿。”
  宋新桐刚一转脚,大宝就滑下了板凳,小跑到柴火间,“阿姐,我来烧火。”
  宋新桐:“……”有这么一个勤快懂事的弟弟,她何德何能啊。
  因为没有白面,就用黑面做成了几大碗刀削面,虽然不怎么成型,但三个人还是吃得很香,等吃完了晚饭之后,三人又洗了个澡,这才领着两个弟弟进了房间里。
  天还没彻底黑下来,宋新桐躺在硬邦邦的床上,透过漏风的茅草房顶看着外间红霞漫天的天空,心底不由担心雷雨天来了可怎么办?看来换屋顶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宋新桐偏过头看着两个还在玩闹的小弟,反正也睡不着,还不如起床去把衣服洗了,翻身起床,正要朝外面走,就被小宝喊住了:“阿姐,你去哪里?”
  “我去洗衣服。”宋新桐把艾草点着了放在靠墙角的地方,“你们别出来,外面蚊子特别多。”
  “哦,好。”小宝十分干脆的回答着,他也不想被蚊子咬,好痒好痛。
  夏天的衣服没什么可洗的,用草木灰草草的洗了洗,清洗了两遍之后就挂在了院子里的竹竿上,明天一早应该就干了。
  眼看天还没黑,宋新桐又拎着菜篮子跑去菜地后面的空地上掐血皮菜,掐了满满一篮子以后才回了家,吊在水井里,以防恹掉。


  ☆、第十六章李大爷

  第二天还不到寅时,天还未亮,宋新桐就摸黑的从床上爬了起来,轻手轻脚的走出屋子,背上早已装好的菜就往村口走去。
  今天何家人不会去县城里,她不能搭人家的驴车了,她只能早些走到村口去,看看万村长或者是李大爷家会不会驾牛车去县城,如果运气好还能搭个车,两文钱一趟总比走去县城好,从桃花村到县城,得走四个多小时,想想腿脚都有些发软。
  天色虽早,但村子中央还是有零星的火光,都是早起进城赶集的人。
  宋新桐从村子中央穿过,走到了村口外面的大石头上休息了一下,不多时就有车轱辘转动的声音传了出来,很快一个驼背老头赶着牛车出来了,停在大石头旁边。
  这是村子里的李大爷,平时就靠着赶牛赚些银子过活,在县城外等活儿的时候还会替城里的住户做些掏粪的活计,所以他的牛车上或多或少有点味道。
  宋新桐吸了吸鼻子,果然又闻到了。
  李大爷倒是个好相与的人,看着宋新桐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这儿就招呼着:“宋家丫头搭车不?”
  宋新桐有些犹豫,毕竟这味儿的确是不好闻,但如果错过了李大爷家的车,万村长又不去那岂不是得走去县城?
  犹豫的同时还不忘看看村子里的方向,一回过头又看见李大爷这双期待而不失真诚的眼睛,不知怎的豁地就说道:“要搭。”
  “那我给你放上来。”李大爷是干惯了体力活儿的,一下子就把差不多五十斤的背篓一下子端到了牛车上,然后又帕子擦了擦车板,“坐这儿,擦干净了。”
  虽然还是难闻,但现在也不是爱干净的时候,宋新桐撑着板车一下子坐了上去:“多谢李大爷。”
  李大爷扶了扶背篓,“你们年轻姑娘就是爱干净。”
  “嘿嘿。”宋新桐干笑两声,“李大爷可以拿些香草熏一下,这样搭你车的人就更多了。”
  “懒得弄,累着我家大黑就得不偿失了。”李大爷慈爱的摸了摸大水牛的背,像是摸儿子一样。
  李大爷坐到板车前面,轻轻拍了怕大水牛的屁股,然后扬了扬竹条子,“走了。”
  宋新桐回头看了一眼黑压压的村子,“李大爷这就走了啊?不再等等?”
  李大爷控着牛车走上泥泞的小道,“不等,万村长临时决定不去县城了,让他们走路去。”
  宋新桐眉眼跳了跳,李大爷你这么傲娇真的好么?
  李大爷说:“我去前面几个村子搭人也是一样的,也不是非得搭他们。”
  这李大爷是对村子里其他人不满啊?宁愿搭外村人也不愿搭某些人,宋新桐讶异得很,不过这和她也没什么关系,反正她不用走路去县城了。
  时间还早,天也没亮,所以牛车赶得并不快,宋新桐也不在意,趁着这个空暇时间靠着背篓补一补眠,等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牛车上已经拥挤的坐满了人,如果不是被挤到了,她恐怕还得睡下去。
  “不好意思啊,大姑娘,挤到你了。”一个干瘦的妇人冲着宋新桐咧嘴笑着赔礼。
  宋新桐摇了摇头,又朝背篓移了移,“没事。”
  见空出了一掌宽的距离,妇人满心欢喜的挪了挪,然后搂着自己的不到七岁的女儿坐下,然后小声的哄着女儿:“睡吧,睡醒了就到了。”
  看着这一幕,宋新桐心底莫名的涌起一阵心酸,原本早已模糊不清的记忆里突然跳出了原主对原主娘的记忆,记忆中的那个娘长得挺好看的,比村子里的女人还要好看不少,而且还会念几句诗词。
  只不过因着娘是被爹从外面领回来的,无父母之命,无媒妁之言,在这个小地方终究是难看了一点,所以娘才不怎么出门,总是坐在家里绣花,自原主懂事之后还教她识字,可是还没学多久,娘生下两个弟弟就病死了。
  她们姐弟三人的名字都是娘取的,。
  她的名字宋新桐,新桐取自‘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很有意境的一句词,而大宝的名字也是因着她的名字,取为了宋新榆,小宝则叫宋新槿。
  几个名字都是树,也昭示着爹娘对他们的期盼,希望他们如树木一样扎根,脚踏实地,蓬勃生长。
  在现代的时候,她的名字也叫宋新桐,应该也是这个含义吧?
  宋新桐有些艳羡的看着被轻抚着的女孩,在现代,她也是父母早逝,从小跟着外婆长大,后来外婆去世以后,她就孤苦无依的一个人没人管教。在这里,爹娘也相继去世,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她还有两个可爱血亲弟弟。
  只希望,她能尽早借用自己一点异于常人的浅薄知识,改变这个家,然后送两个弟弟去学堂念书。
  阿爹去世前,总念叨着来年要送两个弟弟去学堂,可还没到来年,他就出了事儿。
  宋新桐仰头看着清皎的月光,心底暗暗说:“阿爹阿娘,还有新桐,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替你们完成心愿的。”
  倏地,四周起风了。
  宋新桐觉得似有风似手一般,轻轻的抚过她的脸庞,然后又消失不见了。
  等风停了,宋新桐觉得压在心底的沉重没了,浑身都轻松了起来,仿佛得了心生似的。
  “你走了吗?”宋新桐心底问着,可再也得不到回应。
  等到县城的时候,天刚亮,但县城城门口已经有不少人进进出出了,看着十分热闹。
  宋新桐跳下牛车,从荷包里掏出了两文钱递给李大爷,还道了一声谢,“李大爷你下午何时归村?”
  “得酉时去了,或者是更晚,你肯定等不及。”李大爷对宋新桐印象还是挺好的,话不多但很有礼貌,“那几个人都是临近的几个村子的,到时候你可以搭他们的牛车回去,你到时候如果要乘车我可以帮你说说。”
  宋新桐顺着李大爷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几个光着膀子的男人正在停牛车,然后飞快的收回了视线,感激的说道:“那下响回去的时候再瞧瞧,多谢李大爷了。”
  “不谢不谢,你快进城去吧,赶早才能占个好位置。”李大爷看着她满背篓的野草,猜想她可能是要去市场上叫卖,所以催促她赶紧进城。
  宋新桐没有在说什么,背着沉重的背篓就朝吉祥酒楼的方向走去。


  ☆、第十七章谈判

  吉祥酒楼,负责跑堂的伙计正在打扫大堂,眼尖的看见一个姑娘背着沉甸甸的背篓,腰都快要压弯了,就忍不住和另一个伙计说:“这乡下姑娘就是命苦,要是换成这县城里的姑娘,哪个不是娇生惯养好生伺候着。”
  “话怎么这么多?掌柜待会儿看见你偷懒又得说你。”伙计轻斥了一声,然后也朝酒楼外面看去,恍惚一看还觉得挺眼熟的,又仔细看了看,原来是前天送菜过来的姑娘,连忙和同伴说了一说快去寻掌柜下来,然后朝宋新桐跑了过去,“姑娘,我来替你端着。”
  宋新桐早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都快直不起腰了,突然听到略有些熟悉的声音,不等反应过来,后背上的重量突然一空,她这才有力气抬头看他一眼,原来是吉祥酒楼里的跑堂伙计啊。
  “原来是你啊。”宋新桐松了一口气,也乐得将背篓交给跑堂伙计,直起身子捶了捶后背,跟着跑堂伙计往里走。
  跑堂伙计说道:“姑娘稍等一下,掌柜还得等一刻钟才过来。”
  现在天已经大亮了,应该差不多辰时三刻了,这当掌柜的就是好,可以不用早起上工。
  宋新桐坐在凳子上,咕噜咕噜的喝了几口冷茶去了去热气,这才旁敲侧击的问道:“这位伙计大哥,上次的折耳根可用完了?”
  伙计脱口而出:“早用完了。”
  “那看来卖得很好了。”宋新桐暗地里松了一口气,毕竟像这种偏远县城,消费能力还是有限,而且是新菜,所以她还是很担心卖不出去。既然卖的不错,那她就不用担心断了生计了。
  伙计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干瘪瘪的补充道:“在其他的凉拌猪耳朵这些菜里加了不少折耳根。”
  宋新桐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倒是聪明。”
  “姑娘过奖了。”伙计心底正后悔得不行,如果掌柜知道他泄露机密,会不会让他滚蛋啊?
  “这位大哥,能不能……”宋新桐还没说完,伙计忙不迭的打断她,“姑娘,您还是别叫我大哥,你直接叫我朱三儿就可以了。”
  宋新桐点了点头,也好,她一个大龄女青年叫这么一个十六七岁的伙计叫大哥,她还是觉得有些拗口害臊,“朱三,上次的糕点还有么?”
  说完,肚子不由自主的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
  宋新桐捂着肚子,冲着朱三儿尴尬的笑了笑。
  “姑娘还没用早饭呢?看我这笨的,我立即给姑娘准备一份。”朱三儿小跑着朝后厨走去了,走到后厨门口就遇到了刚才一起打扫的伙计,“朱三儿啊,那姑娘是卖菜的?掌柜不是说不能随便领卖菜的进店里么?”
  “你懂啥啊?她就是送折耳根的。”朱三儿跑进厨房里,拿盘子装了四五个包子,又舀了一大碗稀饭。
  “原来是她啊。”伙计惊讶不已,毕竟这两天折耳根在他们酒楼里风靡了起来,昨天下午的时候还断货了呢。
  “是啊,掌柜的什么时候过来啊?”朱三儿端着包子稀饭就往外走。
  “快了。”
  宋新桐端着茶水又喝了几口,这才放下茶杯,端详着酒楼的环境,不愧是县城里最大的酒楼,装修布置都很不错,能做到这个样子,也少不了掌柜们的慧眼识人啊,比如她的折耳根。
  若是那天去其他酒楼,也不知会不会受到这般宽待。
  “姑娘,都是早上用剩下的包子,你别介意。”朱三儿端到桌上摆好,小心的伺候着。
  “已经很好了。”宋新桐看着包子眼睛都笑弯了,在外面铺子里一个肉包子都得两文钱,这一下子就送了五个包子,她还道赚了十文钱呢。
  哎,果真是穷了,所以什么都要算着,真是一日过得比一日差啊。
  宋新桐叹着气,心底却美滋滋的吃完了两个包子和一大碗稀饭,连着那一小碟酸菜都没有放过,满足的打了个饱嗝之后和朱三儿说道:“我可不可以把这几个包子带走?”
  朱三愣了一下,脑补出这位姑娘家里还有几位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然后点了点头,“那我找油纸给你包起来。”
  “麻烦了。”宋新桐觉得自己的脸皮越来越厚了,果真是被逼到了一定的地境了,就豁得出去了。
  朱三很快拿着油纸回来了,里面已经装着两个包子了,将剩下的三个一并撞在了一起,“正好蒸笼里还剩下两个,也一并给姑娘吧。”想来多送两个包子,掌柜也不会在意的。
  “那可是多谢你了。”宋新桐将包好的包子放到一旁,“你们掌柜什么过来?”
  朱三儿也不知道啊,正愁着怎么回答的时候就听到掌柜的声音从后堂传来,“掌柜的来了。”
  掌柜从后堂走了出来,朝宋新桐拱了拱手,“姑娘,早”
  宋新桐看了一眼外面高挂的太阳,违心的说道:“这般早打扰掌柜真是不好意思。”
  掌柜摸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