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女这才想起还有高远在,急忙擦干眼泪的时候,脸就有些发红了。
蔡琰福礼道:“多谢高将军解救之恩。”
若不是高远击溃了左贤王部,身为奴隶的蔡琰也没有脱身的机会,这恩情倒也说得过去。
然而高远是不能久留在太夫人这里的,于是请安告退。
接下来的日子里,高远白日领兵训练,也好尽快让步兵转变成骑兵。晚上回到家里,自然是播种耕耘。高远后世而来,并没有这个时代将女人当成附庸的思想。所以他尽可能的抽出时间来,花前月下陪伴吕慕绮。
这让吕慕绮被幸福包围,感受到这个时代的女性很难感受到的爱情。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貂蝉就发现,自己的蔡琰妹妹看着高远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呆。貂蝉也能够感受到高远与其他男人的不同之处,并为自己的女儿能有一位这样的夫君而高兴。
然而她突然想到,自己女婿身边没有一位真正的文才之士。而蔡琰是蔡邕的女儿,蔡邕是天下文人之师,就算袁绍、曹操这样的诸侯也要唤一声恩师。若是有了蔡邕这一层关系,对于高远将来是有大好处的。
于是,在这一天的晚上,貂蝉就对蔡琰说道:“妹妹,你在我这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你还年轻,应该有自己的家,将来生儿育女……才是真正的生活。”
蔡琰眼圈就红了。
貂蝉急忙说道:“你看我这个女婿如何?”
蔡琰只以为貂蝉要将自己送出去,去没想到竟然会是高远。她常常看到高远与吕慕绮在一起,岂能不知高远是什么样的男人。身为一个女子,有这样的丈夫,是极好的归宿了。她脸红没有说话。
貂蝉笑道:“你不说话,我就当你同意了。”
蔡琰的俏脸更红了。
于是,第二天貂蝉趁着高远前来请安的时候,就道出了此事。
高远闻言一愣,能够迎娶天下第一才女,这对任何男人来说都是巴不得的事情,他向吕慕绮望去。
貂蝉十分欣慰他心中有自己的女儿,反而是更要促成此事,将来自家女婿成就越大,自己的女儿自然随着水涨船高,她一挥水袖,道:“这件事情本太夫人做主了。”
吕慕绮不是后世来的,这个时代,男人有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情,若是没有,才是不正常。因此,吕慕绮也是同意了。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红旗招展。高远送走所有来宾后,自然就是洞房花烛夜了。
这有两个老婆的事情,对于后世来的高远来说,简直是太幸福了。
第二天起来,作为家主的高远亲自为蔡琰梳头,这在世家大族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这让她受宠若惊,又满心甜蜜。
当高远为蔡琰搭理好衣妆的时候,蔡琰拜伏在地,泣道:“承蒙将军不弃,妾身愿以此生侍奉将军左右。”
高远急忙搀扶起了她,他愿意给这个一生悲凉的女人幸福的生活。
从此,花前树下,高远身边就有了两位佳丽的身影。而太夫人看到这一切,满意的点头。
然而虽然有两位美人陪伴左右,但高远愁眉不展。
“夫君为何不喜?”蔡琰问道。
一旁的吕慕绮亦是叹气,“匈奴的威胁渐近,匈奴全族之力实难抵挡……。”
蔡琰思索了起来,忽然间想到了一个办法。
第四十一章主动出击
高远三人在花园的亭中落座的时候,蔡琰说道:“夫君,兵强马壮的呼厨泉用铁腕统治着匈奴各部,匈奴各部畏惧他,奉他为匈奴王。因此匈奴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而其他部落,千数人不等。夫君欲于呼厨泉决战,这将会改变整个匈奴的命运。”
“若是夫君主动出击,先灭一个部落立威,然后传谕各部落,此次用兵只对呼厨泉!”
“妾身想来,各部落一定会暂时观望,呼厨泉的力量就不是不可击败的。夫君胜上一两次,逐步削弱呼厨泉,匈奴各部一定不敢乱动。他们反而会想,呼厨泉失败后的事情。那么,夫君一定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高远闻言大喜过望,这一段时间以来,他只是想着如何守备。而面对号称十万铁骑的匈奴人,根本无法抵御。
他听从了蔡琰的建议,并立刻召来张辽、赵云等人,就在议事厅中拍案而起,“我们去匈奴人家里打谷草。”
众将面面相窥,不解高远的意图。
高远重新有了自信的笑容,道:“我们主动出击,而在匈奴内部,只有呼厨泉的力量能够与我军对抗。那么,那个部落敢于反抗我们,我们就消灭那个部落。如此一来,各部落自保之下,呼厨泉就无法调集整个匈奴的力量。”
“而我军在草原机动,逐步削弱呼厨泉的力量后,寻机与之决战。”
他的战略,有极大的成功率。而坐困五原,任由呼厨泉集结力量,那么必败无疑。
众将一开始面对强大的匈奴,也是本能的去想守备的事情。如今看来,主动进攻还有另一番天地。
张辽起身道:“天幸主公想到这样的方略,我等必定追随左右,效以死力!”
“效以死力!”诸将齐道。他们原本对未来与匈奴的一战充满了担心,如今在高远大胆出击的方略前,反而是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们十分佩服高远这个大胆出击的方略,非寻常人敢于实施。
高远一笑,心道:“这其实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我媳妇想的。果然家有贤妻,诸事顺利!”
然而当众人冷静下来后,不得不面临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张辽谨慎提醒道:“主公,我军进入朔方郡后,五原郡就没有了守备力量。若是呼厨泉分兵扰我郡县,还有云中郡,定襄郡二郡的鲜卑人虎视眈眈。”
高远其实早就想到了这些,他十分严肃,说道:“就让鲜卑、匈奴人见识一下,我族百姓的力量!”
“百姓的力量?”
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一个人提出过这个理论,众将因此茫然不解。
高远起身道:“传我命令,集结百姓!”
一个时辰后,高远来到了城头上,城下是九原县万余百姓。
他大声说道:“二十多年来,我们饱受匈奴、鲜卑的欺凌。如今,这样的事情绝不会在继续下去。我高远立誓与匈奴王呼厨泉决一死战,谁帮助呼厨泉,就是我高远的敌人。我高远发誓,一定会将帮助呼厨泉的人灭族。”
百姓群情激昂,他们相信高远,相信解救自己的这支队伍。
然而高远眼神一暗,“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任由匈奴人欺凌。我们所有人,应该团结在一起,保家卫国,驱除鞑辱,复我河山!”
百姓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是没有领导者难免无法形成力量。但是如今不同了,高远来到这里,他用自己的尚显稚嫩的力量,消灭了强横的匈奴左贤王部。因此他的到来,为这里的百姓注入了一计强心针。
“驱除鞑辱,复我河山!”百姓高呼起来。他们再也不会去过之前的日子,他们紧紧团结在高远周围。
五原郡的百姓,纷纷捐出了家中所有的物资,支援高远与呼厨泉的决战。而五原郡所有的年轻人,响应高远的号召,请求加入高远的队伍。
然而,地方上不能没有青壮年。于是,高远成立了这个时代第一个民兵组织,平日耕种劳作,战时保家卫国。
陡然间,就只是在五原郡,只是十万百姓,高远就组建了二万民兵。
张辽、赵云等人震惊了,他们这才真正见识到,什么是百姓的力量。然而他们心中清楚,在这天下,能够运用这股力量的只有高远一人。试问天下那个诸侯会将土地全部分给与百姓,只凭借这一点,高远就赢得了其他诸侯永远无法得到的民心。
有了民兵组织,高远就没有了后顾之忧。然而民兵毕竟是民兵,作战还需正规部队,尤其是在正面搏杀的冷兵器时代。
随后,高远所说的话写在了檄文上,传与四方。匈奴占据的朔方郡,鲜卑盘踞的云中郡,定襄郡百姓得到消息后,亦是被这样的事情激励。许多热血的百姓开始主动逃离占领区,前往五原郡响应高远。
三郡人民激荡,这极大的震慑了盘踞定襄二郡的鲜卑步度根,他传令边境的军队后撤。
高远决战匈奴王呼厨泉,帮助者将会被灭族!
匈奴各部落震撼了,他们第一个念头,竟然是:这是王位的争夺战。曾几何时,匈奴人王庭几经变迁。当有资格挑战王族部落的部落出现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无资格争夺者,加入任何一方,就会被另一方无情的灭族。
而弱小的部落无法承受强大部落的怒火,往往在这个时候,各部落就会保持中立,静观新任王者的出现。
收到消息的呼厨泉震怒,号召所有匈奴人团结起来,消灭高远。
然而,高远五千骑军快速挺近,但凡族中有支援呼厨泉的部落,给与雷霆一击。
201年3月,朔方郡草原上一处部落聚集地,滚滚浓烟冲天,一地匈奴人的尸体,鲜血染满了大地。
高远冷血无情的模样,坐在一处毡房里。
这时,张辽入内奏道:“主公,已经有二十个部落送来了书信。他们说,冒犯天威的是呼厨泉,朔方郡内的各个部落会退出这里。”
高远露出冷酷的笑容,“这些匈奴人,终于知道害怕了。”
“报……。”这时,周仓大步而来,面露惊慌,道:“主公,大事不好了,匈奴王呼厨泉率领三万骑兵,已经不足此地五十里了。”
张辽心中焦急,如今高远军只有五千人,大草原上根本不可能击败几乎十倍于己的匈奴铁骑,“主公,怎么办?”
高远微微一笑,拿起了桌子上的马鞭,“这一次,就让行踪飘忽,扰我边境的匈奴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游击。传我命令,全军开拔!”
这开拔总要有一个目的地,张辽忍不住问道:“主公,咱们去那里?”
高远大步而出,“去能够让呼厨泉愤怒、恐惧、懊悔,最终又会要了他老命的地方。”
“会是一个什么地方?”张辽不解。
一旁扛着方天画戟的周仓不耐烦了,道:“张将军,你猜不出来就别猜了,跟着主公总会知道的。”
这倒是真的!
高远每一步都会有周详的计划,往往算无遗策,这让张辽十分钦佩,他急忙追了出去。
感谢:牛气枯木、灬听风丶狼打赏。
第四十二章威震草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帐篷的残骸冒烟,尸横遍野。
这幅场景前,是三万匈奴骑士。这些冷血无情的骑士,如今却是傻了眼。自从汉武之后,多少年已经记不清了,匈奴人的聚集地,何时遭受过这样的打击。中原的军队,根本不敢踏入草原半步。
而如今呢,一个叫高远的人来了,匈奴人这才意识到什么。他们从残败的废墟中,隐隐感受到了一丝残留的天威。
匈奴王呼厨泉气的浑身哆嗦,他气势汹汹率领三万铁骑追踪来到,本以为会是一场大战,胜利者毕然属于他,没想到却是扑了一场空。不过他的确看到了大战,只不过看到的是大战之后的情景。
“高孟严!你在那,你给本王滚出来!”呼厨泉仰天狂吼,高举起马鞭,一声脆响,疾驰而去。
轰隆隆的马蹄声响起,盖地的匈奴铁骑追随离开。
……
高远并没有开始收服朔方郡各县,因为他知道,若是不能击败匈奴王呼厨泉,做其他事情皆是徒劳。呼厨泉的铁骑,会将他所做的一切努力踏成粉末。
反之,若是高远能够击败呼厨泉,那么草原之上,无人敢窥伺他的领地。
因此,高远离开了朔方郡,进入了真正被游牧民族统治的草原。
只是五日的时间,高远率领骑军消灭了四个匈奴部落,斩首二千余人,收缴马匹等牲畜无数。这让他的军队获得了充足的给养,能够持续的行军。
第六日,高远在距离匈奴王庭二百里的地方驻扎休息。
他仰躺在翠绿的草地上,嘴里嚼着草根,望着蔚蓝的天空出神。他此次的目标就是匈奴王庭,直捣黄龙,攻敌必救之处,才能够完全调动呼厨泉,从而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报……。”一骑斥候绝尘而来。
高远起身的时候,已经来到了近前,滚鞍下马拜道:“启禀主公,十五里外,发现一处庞大的匈奴部落。估计人数在五千人。”
高远吐出了草根,翻身上马,就从周仓手中拿过了方天画戟,“全军开拔,前往这个部落。”
希律律,响彻天际的呼喝声中,骑军上马追随高远疾驰而去。
估摸走了十里,高远就能够看到远处的匈奴聚集地。一顶顶的帐篷,占地庞大,后世乡镇一般,这在匈奴内部已经是大部落了。
“大汉的军队来了,快跑!”外出放羊牧马的匈奴人仓皇望部落奔逃。
这时张辽策马追上了高远,语重心长道:“主公,已经有许多部落表示中立,匈奴人是杀不完的,若是再杀,恐怕……。”
疾驰中的高远望了他一眼,深深点头。这一点,其实高远早就想到了。他进入草原,运用铁腕,镇压匈奴人。铁血但不会无情,只为震慑草原诸族。
高远说道:“文远说的在理,以杀止杀,只能震慑一时。只有同化匈奴人,才能够长治久安。”他是后世来的,自然知道最佳的民族政策就是融合,并且他很愿意执行后世的民族政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消除边境之患。
他说道:“人们向外和平安静的幸福生活,匈奴人也不会例外,只要他们安分守己,我自然会善待。”
说话间,对面响起隆隆的马蹄声,只见这支部落中,开拔出大批匈奴骑军。
高远急令本军止步,传令道:“文远、子龙做好准备,敌骑五百步不停,你二人左右齐出,与我三面围杀来敌。”
“喏!”
到来的匈奴骑兵大概有一千余人,应该是这个部落全部的武装力量。
匈奴部落组织极为松散,就拿如今来说,名义上奉单于呼厨泉为王,实则各部落都是独立自治的。这也让匈奴人的力量十分分散,不过集结起来十分强大。
这也是高远主动出击草原的原因之一,他不能让匈奴各部落集结起来,并且他也做到了这一点。
当高远进入草原的消息传播开来后,匈奴各部落人人自危,全都缩在自己的家里,谁也不愿意抛弃自己的部落,去为呼厨泉卖命。
到来的匈奴人在一里之外就停下了马,其中有一人独骑而出,五百步处停下呼道:“来人可是大汉高孟严将军?”
高远亦是单骑而出,近前便看到这是一个相貌堂堂的中年人,十分稳重。他便说道:“不错,我就是高远。”
来人急忙下马,抚胸一礼,道:“在下乃是勒都部落族长,勒塞。尊敬的高将军,我部落一直在大草原上,追逐水草而生,从未踏入过汉土半步。”
他一挥手,身后匈奴方阵裂开的时候,百名匈奴人步行牵着百匹马走了出来。
这些马匹上驮着大量的物资。
勒塞再次抚胸说道:“尊敬的高将军,我勒都部落愿与您世代友好,绝不会踏入汉土半步,也不会成为您的威胁。”
这是草原的传统,弱小者向强大者供奉,表达善意顺从。
高远笑了,挂上方天画戟,道:“本将军此来,只为呼厨泉,似勒塞族长,皆是我高远的朋友。”
勒塞大松了一口气,若是高远不接纳他的顺从,为了部落,他也只能是奋起拼命了。
这一夜,高远只带百名亲卫,就在勒塞的部落过夜。这向草原人表达了他善意的同时,也显示了他的勇气。
消息传出出后,高远随后经过的部落,纷纷送上供奉。
至此,他运用自己的铁腕威震草原,随后安抚了草原各部落,这为他将来与呼厨泉的决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通过顺从的匈奴部落,很快再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