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步步惊唐-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俩人都是肠子弯弯绕的人,还真是天生一对。

再说了,对杨男来说,摸也被他摸了,亲也被他亲了,芳心里头总不可能一点都无动于衷。如今她虽然还不时会对李昂使点小性子,但多数时候,却是有意的让着他。

否则以她的聪明,真要捉弄李昂的话,李昂未必能应付得了。

那美丽的胡姬把酒菜端上来后,杨男拿过酒壶,给李昂斟了一杯酒,说道:“我一个弱女子,偶尔耍点小心机,别人不会当回事。但你个大男人不同,特别是将来如果进入官场,还是要学会藏拙的好;

正所谓善战者死于兵;善泳者溺于水。切记聪明反被聪明误,有时候吃点小亏未必是坏事,吃得小亏的人通常才不会吃大亏。”

李昂听了,心有警醒,这一年时间以来,自己确实是不断的耍些小聪明,现在甚至将当朝两个宰相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些事情,表面上看挺聪明的,但又岂无后患?毕竟别人都不是傻子啊。

比如这次,虽然救了李适之一回,并为他出谋划策,中伤李林甫,眼下李适之肯定是感激的。

但自己也难免在李适之心里留下了一个心机狡诈的印象。

今后别人难免会对你留个心眼,不大可能再对你推心置腹。

“丫头,谢谢你提醒,我会注意的,真的。”李昂端起酒杯,轻碰了杨男的酒杯一下,“以后呢,我就少耍点小聪明,吃点小亏,关键的时候呢,你要出面维护我,这样,就能给人一个印象,聪明的是你,而我呢是个实诚的人。”

“你有完没完,又扯到我身上来,不跟你说了。”杨男噘了噘小嘴,别开头望向窗外去。

窗外瑞雪初晴,一派明亮,热闹的人声阵阵传来。在长安向来有东贵西富之说,西市占地1600多亩,云集了220个行业,40000家大小商铺,其中胡商的比例达到十分之一。个个腰缠万贯,富得流油。

繁华的市上,各色各样的人应有尽有,李昂跟着杨男望出窗外去时,就发现一桩有趣的事,负责坊间巡逻治安的武侯铺士兵,在往来的人群中抓住了一个可疑的人。

刚好京兆尹萧炅路过,武侯铺的士兵就把事情上报了萧炅;

萧炅骑着马过来,下令将那可疑分子的衣服扒开搜身。只见那人粗壮的胳膊上刺着两行文身;左书“生不怕京兆尹”;右书“死不惧阎罗王”。

看了这两行纹身,萧炅脸都绿了,怒喝道:“先押回大牢候审!”

市上围观的人都忍俊不禁,哈哈大笑。李昂和杨男也看得真切,俩人对视一眼,噗的一声跟着大笑起来。

李昂一边笑一边调侃道:“这长安市上,还真是卧虎藏龙啊,今天竟能见到这样的英雄人物,见识了,哈哈哈………”

杨男脸上也尽是明丽的笑容,对李昂说道:“这位京兆尹也是李林甫的人,原为户部侍郎,和李林甫一起,一个被称为‘弄獐宰相’,一个被称为‘伏猎侍郎’。刚好一对儿,嘻嘻……。”

李昂一下子来兴趣了,追问道:“丫头,什么弄獐宰相,伏猎侍郎,快给我说说。”

杨男有些好奇地问道:“这么好玩的事,你竟没听过?”

“呵呵,丫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小地方出来的人,哪里听过这些,快给我说说。”

杨男悉然,嬉笑道:“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林甫没读过什么书,经常闹些笑话,他提拔的人,也多是没读过什么书的,比如这个萧炅,和以前的左相牛仙客,嗯,还有不少呢。

有一回,李林甫的表弟太常少卿姜度喜得贵子,李林甫派人送去贺礼,并附上贺贴,贺贴上有‘闻有弄獐之庆’一语,姜家满堂贺客看了,见堂堂宰相,竟把弄璋写成弄獐,不禁哄堂大笑,一时流为笑柄,嘻嘻……”

李昂听了,也不禁为之失笑,诗经?小雅?斯干有句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以此引申,古人便称生男为“弄璋”,璋为玉器,君子如玉嘛!

李林甫把璋搞成獐,那就成獐头鼠目了,主人看了,不气坏才怪。

笑完之后,李昂又追问道:“丫头,快说说,这伏猜侍郎又是怎么回事?”

杨男呷了一口红酒,润了润喉,开始绘声绘色地给李昂讲起故事来:“开元年间,萧炅得李林甫提拔,任户部侍郎,有一回,同僚家办喜宴,萧炅与尚书左丞严挺之都去道贺。

等待开宴期间,萧炅闲得无聊,便拿下一本《礼记》来读。萧炅不学无术,将‘蒸尝伏腊’读成‘蒸尝伏猎’,萧炅不解其意,自己还在哪里喃喃自语道‘这伏猎是何意耶?难道是埋伏起来等待猎物?’;

伏腊本指的是伏天和腊月,到了萧炅嘴里,却成了埋伏打猎,严挺之听了,差点大笑出声,他与张九龄善,向与李林甫一派官员不和,于是便故意问萧炅:萧侍郎,你在说什么?我等都没听清;

萧炅不仅当众把‘蒸尝伏猎’再读了一遍,还傻傻地问大家,这是不是埋伏起来等待猎物的意思,大家听了,忍不住哄堂大笑;

严挺之回去之后,就跟张九龄说:张相公啊,朝中已经有一个弄獐宰相了,再来一个伏猎侍郎,岂不传为天下笑柄。张相公听后,未几,便将萧炅外放为岐州刺史了。”

李昂听杨男绘声绘色地说完,这回却没有笑,若有所思地问道:“如今严挺之呢?还在朝中吗?”

杨男见他闻弦歌知雅意,很满意,答道:“张相公罢相后,严挺之被李林甫一贬再贬,不得以称病辞官,郁郁而终。”

李昂听了,果然不出所料,如今,没读什么书的萧炅可以大声地说,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当年得意地取笑萧炅的严挺之,如今安在?

李昂明白杨男说这件事,本意是想告诫他,以后别象严挺之那样,意气用事,图一时之快。

就这件事而言,萧炅虽说不学无术,可严挺之的做法,亦非君子所为,甚至可以说很不地道,那样当众戏弄人家,只要是个人,都会视之为毕生的奇耻大辱。

何况严廷之仗着有张九龄庇护,不自量力,回去之后连“弄獐宰相”李林甫也嘲弄上了,郁郁而终便没什么奇怪的了。

**********(未完待续。)

第0205章看房

李昂在西市饮罢东归,经过朱雀大街时,但见宽敞无比的御街让,分立着甲胄鲜明的士兵,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旌旗飘扬。

街道上的积雪已被清扫一空,城中百姓挤在大街两边翘首以待。朱雀大街东西两边被士兵隔绝了,穿不过去,李昂只好停下观看。

这样的排场,李昂还以为是皇帝要出行呢。

听说皇帝每年冬天都要到骊山行宫去,因为位于骊山北麓的华清宫有地热,出温泉,冬季亦温暖如春,温泉水滑洗胭脂嘛,这寒冬腊月,和美人泡泡温泉,确实是很享受。

但从街边百姓纷乱的议论声中,似乎并不是皇帝要出行,李昂牵马上前,向一个老大爷大听情况;

那位老大爷热情地答道:“听说是陇右节度使回京献俘了,瞧着吧,今年可真是不得了,北边王忠嗣王大使才传回捷报不久,把突厥给灭了,陇右节度使又回来献俘,这可热闹了……”

老人家挺建谈的,开口便是滔滔不绝,脸上满是自豪的神色。

李昂听了,心头满是诡异之感,献俘?嘿嘿……。

皇甫惟明这几年在与吐蕃军作战多有捷报大概不假,但李昂入京时得到的消息明明是,这次他率廓州军向吐蕃所占重镇石堡城发起强攻,被吐蕃大论莽布支率军和吐谷浑小王里应外合,皇甫惟明大败,副将褚诩战死。

难道战事又有逆转,皇甫惟明反败为胜?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就算是战败,只要不是全线崩溃,要弄点“战俘”还是不难的,这献俘嘛,也不可能押着成千上万的俘虏进京,带几十个回来意思一下就行了。

不管是哪种情况,反正李昂懒得去管,也管不了。人家皇甫节度使弄点军功,也不碍咱什么事。

李昂挤在路边等了一盏茶功夫,但见节旗冉冉而来,前方两排甲士开路,整齐有序,铁蹄铮铮,威风凛凛。

路边的老百姓看了,纷纷叫好,更有人大呼“快看,陇右节度使来了,快看啊!”

李昂也看到了,一个铠甲鲜明,年纪约三十六七岁的中年人,骑着高大的战马,行于帅旗之下,他神情湛色,目光如炬,英武之中又带几分文人的儒雅气质,很给人好感。

这应该就是皇甫惟明了,他的身后,是二十名亲兵紧随,再后面,就是几十名吐蕃装束的战俘,被绑成一串,在两侧士兵的押解下,踉踉跄跄地前行。

见到了战俘,路旁围观的老百姓更加兴奋了,高叫叫唤着,“大唐威武!”“皇甫大使威武!”

面对热情的长安百姓,皇甫惟明情态沉静,完全没有得意忘形之色,长长的献俘队伍向朱雀门方向走去,用时良久,才过完。

朝廷在朱雀门肯定准备了欢迎仪式,很多百姓没看过瘾,中跟着献俘队伍向朱雀门涌去。

李昂懒得挤去看这些,朱雀大街解禁之后,便横穿而过,回崇仁坊去了。

经过汇丰钱柜时,李昂发现,钱柜内有好几个客人,柜治上堆着满满的开元通宝,李铁嘴和四个伙计在忙着数钱。

按官府规定,一千枚铜钱串在一起,是为一贯。但是实际上,因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货币,而大唐的铜产量很有限,因此钱荒现象很严重。交易时“短陌”的现象也就很普遍,往往一贯钱只有七百八枚,但在交易时大家还是承认他有一贯钱的购买力。

但那是用来买东西,到钱柜里存钱,那可不能这样,在钱柜里都是论文算的,你存进多少文就是多少文,因此李铁嘴他们每一贯都要认真数过才行。

成管从里头出来,看到李昂骑着骏马,紫帽貂裘,腰配横刀,驻马门外;

他连忙迎出来,施礼道:“郎君,您来得正好,前日有位邛州籍官员的管家来汇钱,谈到他家员外郎告老还乡,京中的宅子想卖掉,某琢磨着郎君来年春闱高中之后,可能就要在京为官了,总得有栋宅子。那员外郎的宅子就在对面一条街,某进去看过了,宅子很不错,要价五百贯,郎君要不要去看看。”

李昂想了想,这崇仁坊西面是太极宫,北面离大明宫也只两三里地,东南角就是东市,南面是平康坊,地里位置非常优势,不用想,这样的地段房子肯定很紧俏。

自己虽然不急于在京城买房,但要是物有所值,买下来也不错,过两年说不定还能升值呢。

想到此,李昂便说道:“成大哥,那宅子离此远吗?你带我去瞧瞧。”

成管笑道:“不远,不远,就在咱们钱柜后面一条街,郎君请随我来。”

坊内的街道没法与坊外那三十八条宽达一百多米的主干道相比,但坊内的十字街也有四五十米宽,再小的十米、二十米不等,也有一些很小的弄巷。

成管带着李昂,向东穿过一条两三米宽的小巷,小巷里不时能看一个小门,大致都是各家开出的侧门。

前行数十步,来到一条足有三十多米宽的大街上,成管指着一栋面朝大街的宅院说道:“郎君您看,就是那家。”

李昂望去,那宅子的院墙刷成了白色,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一个“艹”状的乌头门开在院子的东南角,所谓的乌头门其形式是这样:在两立柱之中撗一枋,柱端安瓦,柱出头染成黑色,有装饰纹刻。枋上书名。柱间装门扇,设双开门,门扇上部安直棂窗,可透视门内外。长安城内各家的大门,普遍都是这种乌头门。

李昂说道:“看着还不错,能进去看看吗?”

“能,刘员外一家已经返乡了,只有他的儿子和一名管家留守,咱们过去敲门就是。”成管说着当先过去敲门。

李昂也下马来,这里街道干净整洁开阔,门面是一排的榆树和柳树,离崇仁坊十字街心不过几十步,左边二十步处,还有一个小市场,各种肉类青菜,以及生活用品,都有出售,倒也方便。

这种小市场,各坊基本都有,而且往往不止一个,并非只有东西两市才有商留活动;

长安城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有没有公交、地铁的情况下,你能想象离东、西两市的比较远的坊,每天跑十来二十里买斤青菜,买个早餐吗?

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各坊内,其实都有些小的集市。需要难与东、西两市相比,但基本的日常用品都有。

李昂在观察四周的环境时,偶然回头,看到一个穿着男装的女子带着几个侍从骑马经过,那熟悉的容颜,让李昂不禁诧异地叫道:“萧鸾!”

。(未完待续。)

第0206章长安民居风格

萧鸾的神情复杂,有意外,也有惊喜,也有丝丝失落感,在剑南,那次两人夜游锦江,一场秋雨下,孤蓬对饮,她宛转求诗。

李昂送了她一道《锦江夜雨》:一船秋雨一孤灯,半杯残酒半销魂。本是云中飘零客,忍教相思误佳人?

这样的诗句,无异于拒绝了他,虽然很委婉。

自那夜之后,萧鸾就很少见他了。

长安城何其大,人口百万,一转身就不知道谁不见了。长安城又何其小,一转身就不知道又会遇见谁。

“萧娘子什么时候进京的?”李昂含笑问道。

旁边的垂柳叶已落尽,光秃秃的枝长上沾着一些雪绒花,被西风一吹,飞落蒙蒙。

萧鸾下马来,施礼道:“奴家前日进京,不想在此遇到李郎君,李郎君一向可好?”

“我很好。你呢?”李昂比较放得开,能在长安遇到故人,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喜事,“萧娘子也住在崇仁坊吗?你住在何处?”

萧鸾瞟了他一眼,答道:“奴家也还好,只是家中的生意出了些问题,才赶进京城来。如今住在西市东侧的光德坊,听说崇仁坊这边有个汇丰钱柜,可以从成都汇钱到京城,奴家便过来看看。”

“你要汇钱?”李昂指着自己过来的小巷说道,“那汇丰钱柜就在对面那条街,等下我带你去。”

萧鸾问道:“李郎君来此,不是访友吗?怎好麻烦你,奴家自己去就好。”

“不是,这宅子要出售,我来看看,合意就买下,萧娘子眼光独到,你要是不急,就随我一起进去看看,给我做个参考如何?”

萧鸾听他这么说,便含笑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乌头门内传来一串脚步声,有一名四十岁上下的人开门出来,见是成管带人来,便很热情地招呼起来:“成老弟,是你啊!”

成管笑道:“刘管家,我家郎君来了,想看看宅子。”

那刘管家施完礼,说道:“郎君请进!”

“有劳刘管家了。”

李昂牵着马,随着那管家进门,门边有一间颇为宽敞的阍室,供家中看门的以及护院居住,有客人来访时,通常也就是这阍室内等候。

这宅子有点象四合院,进门一个大院,左右各有厢房和回廊,大院的中间位置,是一间耸立在三级台基上的正厅,和四边的厢房、院墙,组成了一个“回”字形。

那刘管家说道:“马棚就在左侧,郎君请稍等,我替你们把马系好,再带你们进去看看。”

长安城的建筑风格,不象江南一带那样精巧繁复,特点是宽敞大气,这前院足有三四亩宽,马棚位于西南角。

院中有假山,栽着一些花卉,牡丹、芍药、兰花、盆松、梅花之类的,地面用夯土夯实过,回廊里以砖铺地,木制的栏杆上了红漆。

系好马后,刘管家带着李昂一行先往正堂行去,

正堂独立于院子中央,主要是用来会客的。高两层,屋顶呈悬山式,黑色的瓦面,上层四面无墙,只围以雕花栏杆,悬着卷帘,收起卷帘时,二楼就是一个大凉亭。

夏天时,收起卷帘,与三朋四友在二层宴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