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纪事-第9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红黄绿紫,看上去一团好颜色。其实呢,这是深宫,这是折磨人青春好岁月的地方。
四面花枝招展的嫔妃,是供这青红黄绿紫的好精血。
她们中有人能熬得出来,更多的人只是寂寞日光。
从这里面拼出来不容易,拼到六宫之鼎盛,还能想着幼年失散的家人,这一段思念风飘雨摇没抛弃过,蕴含的不仅是对家人的牵挂,还有着她自身的善良和美好。
这让家中曾兄弟分裂的龙四无地自容,又让他为太后必然有一段苦苦支撑的岁月,而湿了眼眶,哽咽酸涩到咽喉。
想一个离家日久,再没有受到家中照顾过的女子,心中照顾家人的念头一直长存。而自己兄弟,也难免就弱于小弟一头,要受他和弟妹的影响,把兄弟亲情方能恢复。
他袁家,本就是有这样你敬我尊的根源,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
太后是这样,千里万里寻袁家的根苗。小弟是这样,大好前程不要,弃官去往边城,只因为他觉得父亲需要他助一臂之力。
太后同孙子们的一问一答中,因孙子们又长高了而满意不断。龙四僵在赐坐的座椅中回首前情,陷入对自己和五弟的愤怒中。
直到孩子们欢呼:“去吃东西了。”龙四惊醒跟着起来,落在后面装着整装,拂去眼角收不回去的一滴子泪。
进宫前想到的皇家威严早就不在,换上来的是太后浓浓的亲情。这个巍峨的宫殿群中,哪怕现在让龙四到金殿上去,他心里也只有抹不去化不开的亲情。
来自于小弟。
来自于让孩子们簇拥的太后。
来自于妻子有眼色扶着的姑母,更来自于早已西去的祖父夫妻,先老国公和夫人。
……
绿柳如金,异花盛开,这是个花开明媚的季节。花香,更给龙四细剥往事的思绪注入丝丝芬芳。
他会想到先老国公夫妻,这是整个亲情恩情中不可缺少,理当受到尊敬的一对人。
龙四很清晰的回想这件事情,所以没把老国公夫人,小十的亲生母亲算在这恩情亲情之中。
姑母与袁家姑丈相见,确实是老国公夫人的所作所为。但如果没有先老国公夫妻疼爱娇女,在生前一直保护于她,袁夫人再大度再豁达,遇到固执,甚至是认为有损门楣的家庭,吃苦必不可少。
哪怕袁夫人独自撑起家业,一样能等到中宫的到来,在她的心里,也会有一段缺憾的亲情。
这不是让别人豁达大度能做到,这是龙四的祖父母,袁训的外祖父母,用自己的行为为女儿撑起安宁的天空。
这里面,老国公也功劳甚大。没有老国公的疼惜手足,就不会有陈留郡王这嫡长女。
龙四想到进京以后,郡王妃也依礼设宴邀请,并且请的是所有亲戚们数百人,给足养父和龙四、妯娌们面子。
龙四知道,姐姐只是给父亲面子罢了。
作为曾经糊涂的龙四,眼前出现的是爱惜丈夫的袁夫人,万里寻亲的太后,尽释前嫌的郡王妃,脑海里想的是祖父母和父亲,心一会儿温暖和熙,一会儿由自己以前,而在刀尖子上滚动。
他不安又庆幸,不安于曾经是那样过,庆幸于如今这样着。骄傲着太后赏下荷包,又默默的敬佩着袁训。
直到肩头让一碰,谢老爷和石老爷满面堆笑出现在面前,龙四百般纠缠的思绪这才离开。
“贤侄,等回家去,你的荷包给我们看上一看。”
谢老爷和石老爷不是孩子,因为没有,把他们眼馋的不行。在宫里有座儿就知足吧,也不敢向龙四讨要观赏。
人在这里走得散开,谢老爷和石老爷本可以等回到袁家再要,但按捺不住,羡慕的先来和龙四打个商议。
龙四不但答应,还帮他们出了个主意:“等回家去,显贵他们进过好几回宫,这荷包必然不止一个,讨两个给伯父们也就是了。”
这一番话把谢老爷和石老爷打醒,两个人连声说是,和龙四一起,把目光放到显邦兄弟们身上。
龙四想心事去了,谢老爷石老爷一面抓紧时间看宫里的景致,一面暗自庆幸众多亲戚们里,只有他们跟随进宫,来了两个儿子也没有进来。都没有看别人。
这一看,显邦等兄弟走在太后旁边,正在说个笑话。
太后是很喜欢,龙四眼皮子抽搐着,觉得丢足了人。他正在懊恼事先没有叮咛孩子们,妻子四夫人过来,低低的得意:“你儿子刚才也说了一个,又得了太后一个荷包,这钱如今都赚到宫里来了。”
“丢死人了,你还喜欢。”她的丈夫这样回话。
龙四夫人谨慎地问:“哪里不对吗?”
“这个笑话是在老太太和姑母面前都说过的,哄过一道儿钱。既然要往太后面前说,怎么不好生准备一个,我不看他们,我这脸上臊的慌。”龙四索性往后又退几步。
龙四夫人却觉得不错,自语道:“好歹我儿子这算见过宫里的世面。”她跟上去,还是得意的。
谢老爷石老爷意识到跟着龙四比较不会出错,三个人一起走着。加寿回来,脆生生道:“四伯父,你累了吗?倒落在最后,还是要看什么地方的花草呢?”
谢老爷和石老爷忙着堆笑,前面那是宫中实际上尊贵第一人,太上皇和太后。面前这个是宫中得意第一孩子。
龙四更生暖意,也不肯怠慢:“有劳寿姐儿来陪我。”加寿翘翘鼻子:“四伯父不用同我客气呢,您是我请来的客人,理当我招待。要是今天看不足,改天再来吧。”
龙四还没有答应呢,谢老爷和石老爷满面春风应声:“那太好了,要不是托赖寿姑娘,可怎么能来呢。”
加寿神气的回答:“这没什么,要让舅祖父满意呢。”
谢老爷和石老爷对看一眼,都想这孩子聪明的,把这人情加在老国公身上。按说她离开的时候一周岁出去,哪里还能记得老国公。这是家里大人一直在提醒才是。
龙四暗暗得意,看看我有个好父亲,在宫里也是一样的有颜面。
这就加寿陪着走到小镇上,龙四三个人一起惊呼:“天呐,一模一样,”除了小些,小镇和袁家小镇没有区别。
太监站街,宫女当垆,二层的酒楼招牌是透出老字号,谢老爷抓耳挠腮,石老爷步步不安。
看出他们的心意,龙四轻声道:“舅爷们好好考功名,自然有能照顾的地方,这小镇并不只是为寿姐儿起的,还有安慰太后的思乡情。”
在太后的心里,当年的中宫就是为寿姐儿不想家。她接来孙女儿为疼她,不想她想家哭成撕心裂肺。
在太上皇的心里,当年的皇帝则是为中宫的思乡情,皇帝二话没说答应起这个小镇,一切心思为妻子。
树立在秀景佳色中的小镇,亦是情意的化身。
二楼上坐下,龙四等人又吃了一惊。多出来一个衣着气派的妇人,太子侍立在她身边。
她发上凤饰,衣上彩凤展翅,不用指点,也看出这是皇后娘娘。
袁训匆匆过来,低声道:“来拜见娘娘。”龙四反倒趁心意,他不想露脸面,也不想回家吹嘘,他和老国公有一样的心情,皇后如今还喜欢寿姐儿吗?
皇后笑容可掬:“罢了罢了,是加寿的亲戚们,闲了再进来坐坐,陪太后说说家乡的事情。”
看上去和气,四夫人是多了一层脸面,龙四是放下一层心。
“给,我招待你。”小小俊秀的公子,柳云若送上茶水。小小柳公子面对他心目中的神箭手龙四公子,和孩子们的争斗点滴没有,满面的腼腆。
加寿也不同他客气:“云若,大弟二弟六弟也会来帮忙招待,四伯父也交给你了。”
“行。”柳云若对这差使很中意。
谢老爷和石老爷见他衣着不凡,在这里随意,腰上也得了太后一个荷包,怀疑是皇子殿下,跟龙四打听:“这位是?”
“皇后娘娘的侄子,国舅柳至的独子。”
谢老爷和石老爷再次起敬,算起来从他们进宫的开始,起敬了好些回。
小镇的特色就是山西的食物,但招待的是来自山西的人,加寿特意加上各式宫肴,大家都吃得很香。
只是碍于太上皇太后、皇后和太子在座,才没有赞不绝口。
龙四眼角不时在袁训身上,见他终于给自己一个隐晦的眼色,龙四的心狂跳起来。
扶着桌边才能站稳,对上谢老爷、石老爷询问的眼光——他们是越来的越拘谨,孩子们太小觉得不靠谱,步步跟着龙四最安心——龙四尽量自然的颔首,不愿意他们看出自己的去向。
“就来。”
都以为是净手,谢老爷、石老爷释然,眼光随着龙四走到树丛里,期待的才收回来。
袁训在几步外等候,龙四深呼一口气,追上去跟他并肩。
……
不起眼的宫室,完全隐藏在景致中。但这里是皇宫,一个草根子在外人眼里也有荣耀,何况里面的人是谁,袁训已知会过,龙四肃穆。
白玉台阶之下,最后一声温和的叮咛:“进去不要怕,慢慢的说。”
龙四用力点头,学着袁训的模样,半垂着身子,双手放在两侧不敢乱晃,踩着袁训脚印来到殿室中。
半旧而古朴的摆设,古董的意味十足。半倚半坐的一个身影,因为龙四低着脑袋,只见到衣角上威仪冲天的飞龙。
“臣袁训见过皇上。”
“臣龙怀全见过皇上。”
皇帝目光在袁训身上掠过,若有若无的有一丝笑意,但随即板起脸,他还正跟忠毅侯生气呢,淡漠地道:“平身。”
并没有赐座,袁训和龙四静静起身。
“龙怀全,老国公身子还好?”
龙四扑通重新跪下:“父亲身子好,只还是起不来。”
皇上语带调谑:“你既进京,让忠毅侯往太医院弄点儿好药,”眉头轻动:“哦是了,前福王府里有个药材库,朕并没有收回。”
龙四得到这样的垂问,感激莫明,眼眶微微的红了。他想到病卧在床的父亲,自有他病人的一番艰辛,当儿子的一旦体谅父亲,他的苦全在眼中。
但有皇帝的这几句开场白,不但龙四心头的苦去了一大半儿,他还代老国公心里一宽。
这代的毫无道理,但龙四就是背上一松,觉得父亲和自己心里对世事的难,原本重如泰山,现在轻如小山。
还有话要回,龙四才不敢完全放松。
他本应该这就回皇帝,说小弟送回不少药材。但袁训抢先一步回道:“回皇上,福王府里却没有文房四宝库。”
“朕那日无事,翻了一翻旧年的事情,梁山王府里还存着不少的好笔好书册,朕也纳闷,历代梁山王都征战在外,先皇和太上皇赏给他们丹青给谁看呢?听到你的话,朕可算明白了,先皇和太上皇都知道你要跟梁山王府斗气,满京里都说你仗势欺人,好在梁山王府库藏丰富,才没有让你斗下去,而你这不长进的东西,落上一个贼名声。”皇帝鄙夷。
这一番话是袁训自己招来的,龙四不回话。袁训带着不服亲家,而且事情始末,在皇帝面前,袁训早就洗白自己好几遍。
今天也不例外,袁训陪笑:“当贼原是阮英明。”
“都不是东西!书画成癖,为纸作贼。丢人。”皇帝斜睨了一眼,目光微转,放到龙四身上。
龙四感觉到,人不由得一哆嗦。
“龙怀全,郡王与国公们,相处的好吗?”
龙四脑子嗡的一声,千万头绪,过往的片段,加上他能荣幸的为家里做个辩解,在脑海里翻腾开来。
说好,不对。如果好,就不会有梁山老王帐下,几位国公跟随定边郡王造反。
说不好,不对。他的姐丈就是一位郡王不说,也不能把各家郡王一起黑。
这个回答,如果不是事先推敲过的,龙四知道自己今天过不了这一关,只怕回的颠三倒四,皇帝听不进去。
但好在,镇南王事先打过招呼,袁训事先知会,龙四很快把乱腾劲儿压下来,必恭必敬地回了话。
“风调雨顺之时节,皆大欢喜;遇旱遇涝,可以支撑。”
说来说去,郡王和国公之争,为的是田地,田地是钱。
国公们手中有余钱能支应,可算无事。当年遇灾,郡王们索取不能满足,不满从琐事到大事,从家外到家里,这就不能消停。
皇帝一听就明白,略带忧愁的道:“这哪一年没有灾呢?”不是这边淹,就是那边旱,期盼雨水有雨,小雪全国有雪,这几乎不可能。
“总是,都为军粮充足,边城靖宁。”龙四说的咬着牙,让他不带出对任何人的恼怒,对他是个考验。
如果真实的回话,说这事情从郡王们掌兵权后面开始,就是把太上皇请过来,也说不明白这事。
而梁山老王,至今人人怀恨,他也是一代一代接下来。
龙四面色灰暗,他自从心依顺家里,小弟又与梁山王府结亲家,又有太后,他和老国公都有澄清这事的想法,也就尽力的往前面了解很多。但越了解越复杂,复杂到一个脑袋变十个大,也理不清这一出。
十大国公守十大边陲重镇,国公们后代不继,出一个斗鸡走狗的,倒了国公府是小事,边陲重镇失于安宁。
郡王们不管真的有亲,还只是同姓,因为开国功高,开国皇帝有猜忌之意,把他们分封在国公们中间,一是不许他们在京中,依仗功高对皇室有威胁;二是以国公牵制郡王,以郡王监视国公。
唯一留在京中的三大王府,镇南王府忠心不二,开国的那位王爷,他的族兄族弟有亲戚,他跟随造反因为兄弟们的邀约,论起来他这一族,是亲戚。他与皇帝完全没血缘关系。
梁山王府忠心耿耿,只看他们代代王爷的相貌,就知道跟皇帝挨不上边。跟镇南王一样,论亲戚关系,这一族是亲戚。
忠勇王府因为首任王爷战死,照顾王妃的心上,把她留在京里,总不能把一个寡妇打发出去独自照管封地。招赘忠勇王忽然恢复原姓,这是个意外。
原本安乐于封地的郡王,后来有了兵权。自认为龙子龙孙,垂涎各国公的地界。
他们能守边城,为什么还要国公府存在呢?
梁山王代代在军中,代代因为粮草和国公们摩擦,郡王们都助一臂之力。
国公们日子难过,委婉的,与郡王们联姻。骨头硬的,硬扛到底,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如造反的几位国公,再不反没活路。让深谙内幕的定边郡王说服。
这些话龙四不能回,他只能从军粮和风调雨顺上去回。
皇帝陷入沉思,这件棘手在他登基后,一直想解开,却处处是结的为难事情,又一次让他为难的不行。
掀掀眼皮子看一眼袁训,表弟和梁山王定下向各国讨债之仗,军中粮草大半由户部支应。户部尚书不能给,也有他的道理。以往军粮,先由各国公府支应。
袁训以此仗发动大军,是从没有过的。经历时间之久,也与以前不同为理由,差点把户部尚书打了,这粮草才要到手。
袁训这样做,他早知道就地支应粮草的不容易。
也有他的私心,他为了他的舅父。这一条,让皇帝恨恨。正烦着呢,把袁训斥责起来。
“这些话,你难道不知道吗?早你怎么不回!”
袁训不慌不忙:“回皇上,臣幼年离家,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