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有女重长成-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很快人就不会满足于将收入都寄在家里那一亩三分地上,现在已经开始有人出外干活就为了挣钱,可想而知,用不了多久这样的人只会更多,他们一家四口是不可能出外了,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需要花用的地方只会更多,现在靠着地里的粮食和他的工资还能勉强维持,可也没什么结余,有个急事都会捉襟见肘,到了韩路上高中,甚至大学时要怎么办?未雨绸缪是很有必要的。
  
  想法毫无异议地通过,接下来要想的事就是要做什么了。这句话似乎哪里有些不对?韩路星期六回来,一进家门就被告知了这件事情的结果时,也这么想,正常来说不都是想好要做什么,然后才决定开店的吗?怎么到了自家这里,都是倒着来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帮上什么忙?午饭还没吃完,就看到张英推着车子又要往镇上去,韩路赶紧把碗里的饭扒完,擦擦嘴,上前拉住了车子后座:“妈,我也要去。”
  
  “你去干什么?好好在家歇着。”张英皱眉,好不容易回来又跟着出去掺和。
  
  “我去帮你掌眼啊,我现在对镇上可比你熟。”韩路满脸正经。
  
  “你懂什么啊,还帮我掌眼。”张英好笑。
  
  “让她去吧,没准路路眼光跟你不一样,还能看出点什么呢?”韩海帮腔,他现在算是看出来了,自家闺女以后绝对是个扮猪吃老虎的主儿,现在就是一肚子的心眼,不过女孩子聪明总比太实在了好,心眼多就多吧!
  
  张英无奈,佯怒道:“赶紧的,走吧!”
  
  她前几天来来回回地跑已经看了几家店面,位置有好有歹,这次再去,就是想问问价格,再从中确定。
  
  现在的镇上虽不比后世的繁荣,但已渐有雏形,只是随着发展,渐有旧的东西淘汰,也有新的东西时兴。就拿现在的布街来说,可算是街上最热闹的地方了,不管逢集还是背集里面都是人满为患,可是用不了几年,就调零得只有老太太们才去光顾了,旁边一条本来人烟稀少的街却因为开了几家新潮的服装店而红火起来,后来街道扩建,布街因为老旧拆了修路,衣服街却被修得道路宽阔又干净。
  
  不过,就算是韩路知道后来有哪些地方会变得热闹也不会真的建议张英去租,毕竟那都是十几年后的事,现在把店开在那是想在门口逮鸟玩吗?在什么时候想什么时候的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母亲现在这么做,就已经很出乎她的意料,让她惊喜了!
  
  张英选中的几家店地理大小都差不多,就是位置都不同,有两家在主街道两边,问了下房租,韩路觉得真是便宜,不过看看母亲的脸色,知道按现在的物价来说,绝对不便宜。还有两家在和主街交叉的街道上,十字路口附近,不如主街热闹,但人流量还算不错,两边是一些摆摊卖鞋的和日常用品店,房租相比主街要少一些。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韩路在心里打着小九九,这条街她在学校空闲时已经逛了好多遍了,就连卖什么的比较多都有数。张英则是做着对比,并注意观察两边的店面。
  
  “妈,买袋洗衣粉吧?还有洗头膏,家里也快没有了。”转转眼珠,喊住前面的张英,韩路道。
  
  这时候的日化店就像是个杂货铺,除了不卖五金和文具,其余的都卖。长长的玻璃柜台围住后面的货架,想要什么说一声,老板站在里面给你拿过来。
  
  盯着后面的货架上看看,韩路没找到几个熟悉的名字,堆得乱七八糟的商品没有按品种摆放,她还在一盒牙膏的旁边看到一瓶杀虫剂,还有不知道多久前吃完饭没刷的碗,里面落了一层灰尘。
  
  东西买好了,母女俩又一路无话回到家时,刚刚黄昏。张英把东西扔到一边,就钻到厨房做饭去了,让韩路去看电视。
  
  吃过饭,张英宣布,她已经想好了,卖衣服或是日用品店,二选一。
  
  韩路对母亲做出的决定一点也不意外,只看她今天关注的店面就猜得八九不离十了,还有一分是因为张英的性格。或许是出嫁前的生活比较优渥,就算是现在的生活拮据,在吃和穿上不是很宽裕,但母亲总是尽量用有限的东西做到最好。她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以前过年时,没有太多的钱买菜,为了不显得寒酸,母亲就会把仅有的食材用各种方式做出来端到桌上,那时候她最好奇的就是明明家里就那几样东西,母亲是怎么做到一桌子菜的?
  
  还有衣服,家里一年到头也添不了两件新衣,但不管谁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没钱给韩路新衣,女孩子穿得太灰暗了又不好看,就买些绸带或流苏,做出各种花样缝在旧衣服上。
  
  不论再忙,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的,衣服穿得大方,从来不会蓬头垢面的出门,冬天没有热水,也不忘早晚洗脸,再抹上五毛钱一袋的雪花膏,就连眉毛什么时候也不会杂乱,结婚前的小眉夹一直用到现在。
  
  “我今天在街上逛时,仔细想了想,你还要去学校,如果开店也只能我一个忙,所以,需要力气的和用到各种工具的不适合,打个烧饭炸个油条什么的虽然好学,但那最少也得两个人,也不行,看来看去,就只剩下卖个衣服或是什么小东西了,这两样我也比较有兴趣。”张英慢慢地对韩海道。
  
  “租金问了吗?怎么说的?”韩海问。
  
  “都问了,相中了几个地方,你明天去看看,就可以定了。”
  
  “家里钱够吗?要是不够我去跟前面二大娘家借点。”终于说到了主要问题。
  
  “不用了,二大娘家用钱的地方也多。家里的钱先用来交定金,我前天已经给大哥打过电话了,把情况给他说说,他答应寄钱回来。”张英脸色也淡了下去,她这个出嫁的闺女不能孝敬父母,还总让家人接济。
  
  屋子里不再有人说话,一时陷入了安静。
  
  第二天,韩路大舅又把电话打了过来,支书家的喇叭喊着让韩路妈去接电话时,他们还正在吃早饭。
  
  张英匆匆地赶去,不一会儿满脸笑意地回来了,带了一个好消息:“大哥问了问街上的情况,我把想法跟他说说,他让我开日用品带化妆品店,说是他在省城的一个朋友就是批发这个的,可以从他那里拿货,进价可以便宜不少。”
  
  这可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再没有这么凑巧的事了。韩路看着父母讨论得兴致勃勃,也忍不住高兴,喝着稀饭,忖道:“莫非这就是否极泰来,重生的康庄大道要由此展开了?”
  
  其实她一直不解,太多的穿越小说里,主角前世穷困潦倒,或是不得志郁郁寡欢,怎么重活一次就无所不能霸气侧露了?仿佛到处都是机遇就等他撞到,满地都是黄金就等他踩到,待遇这么好,怎么她就遇不到?几岁十几岁的人就能开公司,成富翁,真的不是搞笑的?再说,又不是孤家寡人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他这么厉害他父母知道吗?不是所有重生者的父母都是极品,更多的是像韩海张英这样,为了孩子可以有无限潜力的,你都把事情做完了,让他们做什么?年纪轻轻就开始养老吗?
  
  最开始她也想过,是不是能利用先知,做些惊世骇俗的事?可是后来,看到只要她能让前世的轨迹稍稍倾斜,事情就能大不一样时,却觉得这样就好。她喜欢看到父母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去奋斗,去尝试些没做过的事,不是她不能让父母衣食无忧享清福,只是比起无所事事,这种去努力并得到的成就感更让人满足。
  
  把碗扔到一边,韩路打个饱嗝,觉得自己稀饭喝到脑子里了,才会想些有的没的。伸了个懒腰,好吧,她承认,说来说去她就是懒,外加想起那些有金身的同类们心理不平衡,嫉妒了!
  
  
作者有话要说:重生必走之路——发家致富开始了!!
好吧,我承认,写得真是文笔差又没新意……


42。 又见开业

现在时间是刚收过玉米,把冬麦播种到地里后,正是家里最清闲的一段时间,所以村里人看到张英天天的往镇上跑,也觉得很正常,毕竟韩路在那上学呢,没想过要问什么。直到见十天半个月还不消停,才好奇地问出口,张英也没瞒着,反正早晚都是要人知道的,干脆地道,她要在街上做些小生意,就近照顾闺女,现在店面已经找好了,正在整理。
  
  众人哗然,习惯面朝黄土背朝天追求安稳的村人对做生意的人有种不由自主的敬畏,总认为太过冒险,人都想着赚钱,可哪有什么事是稳赚不赔的,万一赔了可就什么都没了,还不如有钱自己放着安全又保险。
  
  听到张英居然决定做生意,羡慕者有,说酸话者有,不看好者也有,不过她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下了决定任谁说也不动摇。
  
  期间,一直很少再到韩路家来的韩德正听到了村里人的闲聊,知道了消息,怒气冲冲来证实,确定是真的后,勃然大怒,指着张英说她心太野,一个女人家不好好在家种地带孩子,净想些不着调的事,抛头露面的到街上做什么生意,韩海当老师的脸面都让她给丢尽了。
  
  当时,张英正忙得不可开交,韩路大舅给她寄回来了一些照片,全是省城日化店里的样子,她正根据家里的情况让人看着整,根本没有心思跟韩路爷爷说什么,更没闲心让人再看笑话。韩德正说的话她左耳朵听,右耳朵就冒了,反正他也不可能让韩海和她离婚,想说就随他说吧,就算他真能提出来,也得看他儿子会不会照做。
  
  韩德正看张英居然都不说话,火气越来越大,甚至扯到了韩路身上,说她一个闺女家,要上学随便上上也就算了,还跑到镇上去,现在连张英也跟着走了,下一步是不是也把韩海拉着,让他们老两口无人送终?
  
  张英看他越说越不像话,也不跟他争论,二话没说就叫出了韩海,然后说有些地方还没弄好,匆匆走了。
  
  韩德正有些尴尬地看着面无表情的韩海,一肚子火像是被泼了碗水,只余一股黑烟。
  
  店面没选在主街,选在了十字路口,上面住人,下面开店。当时韩海来看过后,也没立即下决定,而是看了看周围环境,又问了问韩路的意见。
  
  韩路道:“当然是选路口,离学校近,我上学放学也方便,而且到时候,妈你进些好看的小饰品什么的,我让我的同学们都过来。”主街热闹但卖什么东西的都有,太过杂乱,十字路口没主街热闹却是年轻小媳妇们来得最多,而且路口出去不远,就是学校所在的街道,刚开始知道臭美的小女生可是有钱又有闲,只要店里的东西可以讨她们欢心,天天上门都不是问题。
  
  “那就路口了,相信我闺女的眼光。”韩海拍板。
  
  “妈,我看到隔壁也在出租,你干脆两间都租下来,咱们文具饰品衣服洗衣粉什么都卖,肯定会有人来买的。”韩路眼闪闪地道。
  
  “你心真大。”张英点点她额头,“我也考虑过,可是只有我一个人,哪看得过来这么大的地方,还是先慢慢来吧,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韩路不语,差点忘了这一茬,现在雇人来帮忙的还很少,都是忙的时候让家里亲戚闲了过来帮忙,父亲现在是正式老师,别说现在生意还没开始,就是生意红火,母亲也不会同意他不教学了来做生意。算了,就先这样吧,等到母亲尝到嫌钱的乐趣,不用她说,自己都会想办法的。
  
  张英一天几趟地来回跑,要盯着装修还要到市里看各种货架,饭都吃不好,很快有些瘦了,但眼睛却亮了很多。韩路觉得她姥姥那边的血液里肯定都有工作狂的基因存在,她,母亲,还有大舅就是最好的例子,就像张英,平时看不出来,也就是干活麻利些,可碰到有事情需要忙时,那真是越忙越精神,丝毫不知道累。当初她刚开始创业时,也是这样,别人看她都觉得累得够呛,只有她知道自己有多亢奋。
  
  等到韩路再看到店面时,已经装修完毕了,万事俱备只等商品到来上架。只能说母亲和大舅不愧是亲兄妹,平时看不出来,但看到里面的装修,就知道有些人做生意的眼光是与生俱来的。
  
  大舅寄过来的照片她也看过了,就是后世精品店的雏形,十几年后到处有监控电子码的时候可以实施,现在全部照搬有些不切实际,所有东西都摆在手边任人挑选这种事,还是不要轻易考验人的自觉性的好。
  
  张英也很聪明,有了对比就不会两眼一抹黑,也不会一味地跟现在镇上的店面千篇一律。大舅寄回来的钱也让她底气很足,店里根据卖的东西不同,选了各式各样的货柜和架子,还有些造型别致的桌子,贵重且需要人讲解的还是在玻璃后面,精巧的小东西选出样品固定在架子上,看她眉飞色舞地讲解着,韩路突然觉得老感安慰——这什么鬼?虽然还有不足,但绝对是她现在想到的最好的。就是看母亲花钱豪爽的样子,她是真的相信了姥姥说的闺女出嫁后就没享过福的话,什么精打细算会过日子根本不是她的本性好吗?只是被逼无奈罢了。
  
  张国梁有自己的货车在天南地北的送货,他知道自己妹妹没有经验,就让他的朋友选出一批卖的好的东西,送到货车上,顺路送到了县城,让张英去取,省下了不少事儿。
  
  除了这些,取货时,张英又顺便在县城逛了逛,选了些日常用品让人打包,直接雇了辆车,一起送到了镇上。
  
  利用星期天,一家人全都上手,就连穆卿也来凑起了热闹,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把商品往货架上摆。韩路打磨了十几年的审美终于派上了用场,本来她是负责递东西的,不一会儿张英发现经过她调整的摆设都非常顺眼,只觉得自家闺女眼光真不赖,就让她站在一边负责动嘴,顺便看着韩栋别让他乱碰,他们三个大人上货。
  
  忙了一天,才算是把所有的东西各就各位,把地上扔的绳子袋子包装纸什么的收拾干净,然后所有灯都打开,照在四面刷得雪白的墙上,映得屋里一片明亮。张英嫌灯泡的光太昏暗,就在天花板上东西南北各装了一个日光灯管,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她的巧思,就算有日光灯照着,可是边边角角里还是有阴影,这时候的家里又没有小射灯,张英在市场上看到有各式各样的小台灯,灵机一动,卖了一堆回去,当时正好正在扯电线,就加钱让人给多排了几道,加上开关,现在摆好了商品,再根据台灯不同的样子放在边角上打开,瞬间让人眼前一亮,既是装饰,有人相中了还可以卖。
  
  “我说嫂子,你这小台灯是专门用来照明的吧?别说,你这样一摆,我都想买了。”穆卿看着干净亮堂又别致的店面,手也有些痒了,直顾着忙活,也没仔细看,现在整体瞧下来,先不说东西,就看这摆设也让人忍不住进来看看。
  
  “咱这小地方比不了省城,自己瞎折腾的,你要是喜欢哪个,尽管拿去。”张英不好意思道。
  
  “可别,咱这还没开张呢,不能说这样的话。”穆卿忙摆手,接着问道:“价钱你都记住了吧?明天就要开业了,你一个人能忙过来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