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之情深不寿-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闫文席特意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诸位兄台不是说要斗诗嘛?可是出了什么好诗句,怎么都围在一块啊?到底是什么诗句,让小弟也跟着长长眼。”然后假装是才看见李清一般,“惊叹”到:“原来是十八殿下在这儿啊!怪不得大家伙都围在这儿呢!”他这样一句话说出口在场的所有人就都不开心了,这人什么意思啊,大家在此一起讨论诗句,怎么到他眼里就是咱们在巴结十八殿下了!
  当即就有一位不太沉得住气的陈姓学子反问道:“闫兄此话就唐突了,我等确实是在此斗诗,恰好十八殿下也喜爱诗文大家在一起探讨探讨又有什么问题?”闫文席听了这个话心里越加气愤,口不择言的就把心里想的话说了出来:“十八殿下才不过五岁,陈学年你居然说和殿下探讨诗文,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闫文席不屑于你这样贪慕虚荣,趋炎附势的小人为伍!”
  此时正殿的人们已经被偏殿传来的争吵声吸引过来,等这些人刚到偏殿就听见了闫文席的壮志豪言,然后就看到了十八殿下也站在偏殿中,不过就是脸色不太好看。…_…!在场所有人此刻的心理活动都是:“呵呵!”
  这个时候要是有个身份上压得住李清的人出来说句话,事情可能也就过去了,可是偏偏东宫唯一一个身份比得过李清的太子李鸿没在,为什么呢原来李鸿觉得玄宗才说要立武惠妃为后,自己这边就举办春日宴,到时候自己一定会被人嗤笑的!要不是高尚劝住了他,他可能连春日宴都要取消。。。。。。
  所以没有了太子压场,众人也都不敢开口,开口你说什么啊?这个闫文席虽然是在斥责陈学年,可是也间接骂了十八殿下年幼无知被人哄骗了嘛,你要是现在开口说什么都是错啊!
  要是你说闫文席不对,可人家是在愤世骇俗,你这么说不就是承认自己就是趋炎附势之辈了嘛?可是你要是说闫文席说的对,妈蛋,你不就是在打十八殿下的脸了吗?到时候人家亲娘做了皇后看你怎么死的!所以这一次大家又都有默契的保持沉默了。。。。
  再说闫文席,一开始他看四周没人出来说话,以为大家都被自己的话惊到了(确实是惊到了),所以他挺胸抬头,颇有一种“我就是正义之神,你们这等凡夫俗子理解不了我的伟大”的感觉;可是他到底不是傻到家啊,在众人诧异、看他好戏的眼神里也意识到不对了,然后他反应过来了,然后他后悔了,然后,额,没有然后了,李清不发话,他也想不出做什么事来弥补了,现在他只能祈祷李清是个真。脑残,会喜欢他这种传承自“奋斗型灰姑娘”的独特风格。。。。
  好吧,你真是想多了,亲~                    
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从今天开始,我更新的时间变了哦!

  ☆、春日宴进行中(下)

  好一会儿,李清才看着闫文席开口:“听这位闫兄刚才的言语,似乎是在批判本殿下的行为咯?本殿下自问是没有出口成章,七步作诗的本事,但看到这殿里有如此之多的文学之士难免也要被勾起兴趣;与诸位探讨探讨。本殿下敬重陈兄人品,愿与之相交似乎也碍不着别的什么人。至于你闫文席,既然你受够了这旁人趋炎附势,,那干脆闭门不出,立志做个当代名士好了,何必再来参加春日宴呢?说到底文人以学术相交,你既然自认为才高八斗,不如就当场赋诗一首以自证好了。”
  呵呵,殿下你真坏!一句话堵死了闫文席的后路,以后这个人要是真想考取功名,即使成绩再好,就凭今天这件事也出不了头。
  现在就看闫文席能不能出口成章做出好诗句来了,他要是做出来了,也算是挽回了一点颜面,要是做不出来,那他的名声在上流社会就算彻底臭了!
  闫文席也没想到李清会让他作诗,他都做好打算要是李清训斥他的话,他就立马服软,再说好话哄哄这个小殿下,事情说不定还有转机。
  可是现在居然要他作诗!!好吧,我们这么说吧,七岁前的闫文席确实算得上是个神童,不然也考不上国子监,但是七岁以后,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忌世妒能了,学业自然就拉下了,更不用说闫文席怎么算也才十多岁,虽然古人早熟,但这个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很差的,要他当众立马做出诗句来简直难为死他了。
  所以闫文席踱步在偏殿里走来走去,绞尽脑汁的想诗句,而旁边的学子们则一脸看笑话的眼神看着他作怪。
  “眼见花红绿,似有春风吹。。。。。。”闫文席勉强编出一句五言诗,可是却再也接不下去,只能尴尬的矗在那里,干干的低声道:“小生不才,今日教各位看笑话了。”
  在场的众人大多比闫文席大上两、三岁,也不是非要难为这个看上去年岁也不大的学子,看李清也没再发话,就你一句我一句的把话题岔开了,只是再也没有人上前和闫文席交谈,倒叫他孤零零的立在殿中显得十分不堪。
  且不说闫文席脸色如何难看,内心如何挣扎,这说此时太子李鸿在内殿也不好过。
  李鸿执意不想去前边招待客人,高尚则很是看不上他这种小家子气的行为,力荐太子,要他积极参加春日宴。这一对一直彼此依存的主仆第一次产生了激烈的争吵。
  高尚这边,他是觉得自己明珠暗投,找不到一个好主子,已经起了反心;
  而李鸿这边呢,他觉得高尚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了解自己,对自己是否还要再重用此人起了疑心。
  说起来原先的太子李鸿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李清出生之前,他表面上还是一个待人有礼的翩翩君子,不然玄宗也不会立他为太子。可是自年前太子被玄宗训斥以来,他就越发没有了自信。
  更何况现在玄宗有意立武惠妃为后,这等于是踩到了太子能承受的底线。从心理角度讲,太子这个时候已经接近崩溃了,他每天都在那种自己也许下一刻就会被废除的恐惧中度过,哪还有心思参加春日宴?
  难道他不知道这时候更是要稳住更是要交好这些世家吗李鸿他当然知道,可是他做了六七年的太子,从来都是别人讨好他,哪有他讨好别人的时候,乍一下子原先这些巴望着自己的人变成了自己的就命稻草,李鸿当然转不过弯来了。所以这时候高尚越是催促他,他就越不愿意去,他越不愿意去高尚就越要催促他,如此恶性循环两人的关系就愈发紧张了。好吧,我们的太子殿下此时就只是一个叛逆期少年,别搞我!
  内殿里的两个人气氛搞得如此之僵,东宫的宫人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后高尚对太子实在失望,便自己起身去前边打探消息,才结束了两人间的对峙。。。。
  高尚刚到前殿,就敏锐的感觉到气氛不对,正想找个人问问,那边闫文席看到崇拜的高先生,就想看都了救星一样,飞奔到高尚身边,拉着袖子就要哭诉。
  高尚当即就火了,怎么一个两个的都这么不让他省心!对着太子他是没办法,难道对你这样一个小小棋子他还要忍着?!于是高尚一把将闫文席拉倒一旁,将事情问了个明白。 
  得知事情经过的高尚第一次对自己指定的战略产生了怀疑。原本他以为十八殿下才是个刚开蒙的小儿,好哄的很,可是现在看来,这个小殿下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至少从今天的事中就可以看得出他处事很有条理,也容不得别人在他眼前放肆。(高尚并不知道当日老六老八挑衅李清的事情经过,只知道李清受了老六老八的欺负,玄宗为小儿子出头这样的大概)
  高尚瞄了一眼还在那哭诉的闫文席,心里明白这颗棋子怕是废了。也罢,没了他闫文席还有别人,只要十八殿下一日在国子监,他就有机会找人接近这个小殿下。
  不说高尚将闫文席劝回了家,李清此时正在周旋于一群世家贵族中间。
  这群世家子最小的都比李清大了八岁,已经是准备步入成人世界的青年了,有个别的身上都已经有了功名,他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们家族的态度,所以李清得小心对待他们。
  好在原本这些世家就没打算得罪李清,就是李清真的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他们也有办法把话题接上,更不要说李清内里的灵魂是个成年人了。
  如果说寒门学子们接受李清,是因为李清的热情好学;那么世家子们接纳李清,则是因为他的政治觉悟高,内心承受力大。
  你可别说李清还只是一个黄口小儿,能看出他什么品质来,有句古话说的好,三岁看八十。一个人的学问可以靠岁月的流逝沉积下来,但一个人的心性却在小时候就大致成型了。
  你看太子,都已经十七了还是改不掉自己性格中的轻率;可李清呢,虽然才五岁,但是在受到质疑的时候不急眼;处理事务的时候有条理;与人交谈的时候放得开。从这三点来讲李清就有资格受到大家的尊敬。
  更不要说才五岁的李清身上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威严,而且小小年纪已经开始关注国家大事,他知道朝中三大宰相将要退下两位,他也知道这两个宰相位子的候选人都有谁,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还有最后一点,便是李清明知道自己的母妃有机会成为皇后,但却不骄不躁,稳得住。
  李清这样的品质,让在场的那些人们开始重新估量“武惠妃和十八殿下”这一对母子的战斗力。
  等到了宴会的最后阶段,大家还是没有见到出来宴客的太子,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意这个问题了,大家都清楚,今天的主角是十八殿下,虽然他没有做什么特殊的事,但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见识。
  在今日之前,人们尊他一声殿下,是因为他有个当宠妃的母亲,但是今日之后,大家敬他,却是因为真的认可他。几乎所有人都明白李清今后大有可为,相比起已经雕琢好的美玉,才刚进国子监的李清更像是一块皇家出品,还没完全开发的璞玉。
  春日宴之后,各家的长辈们都得到了自己去参宴的小辈发回来的“参宴感悟”,而每份“参宴感悟”里对李清的赞赏也加重了武惠妃夺冠的砝码。
  “大哥,你今日去春日宴又遇到好玩的事吗?”张珏刚从父亲的书房出来,就被自己的弟弟张勤拦住了(这个张勤就是年节时候和李清打架的那只熊孩子。)张珏被这个从来都无法无天的弟弟用小狗视线看着,一下子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说吧,想从我这儿打听什么啊?你个小鬼头,从来都不关心这样的事,今天怎么主动询问起我来了?”张勤不好意思的闹闹后脑勺,继续看着他家大哥说:“大哥别说我了,我就想知道今天十八殿下去春日宴了吗?”
  张珏惊讶的看着弟弟,问道:“你从来不喜欢和不熟的人打交道,怎么关心起十八皇子的事了?”随后张珏想起了父亲说过的年节的时候弟弟和十八皇子打架的事。于是皱起眉头,板着脸地对张勤说:“你该不会还想从十八殿下那找回面子吧?你糊涂啊,虽说咱们爹爹是当朝平章事,可是那是个皇子啊,你要是真去找麻烦家里可护不住你!”
  张勤一听便知道大哥是误会自己了,连忙解释道:“大哥你错怪我了,我才不是想找十八皇子的茬呢,我只是,我只是~”“说,在我面前你还敢说谎话,当心我告诉爹爹,让他关你禁闭!”张勤急了,只能无奈的说出实情:“不是的,只是,只是年关的时候我输给了十八殿下,回来后我百思不得其解其中原因。我从小跟着爹爹学习兵法,自觉打架从不会输,怎么那日就败在了小我两岁的殿下身上了呢!所以才想问问大哥今日见到十八殿下,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嘛!”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小李清,我把你未来的死党放出来了!
  祝大家光棍节快乐~

  ☆、立后拉锯战

  张珏看着自己跟前那个垂头丧气的弟弟,只觉得又好笑又好气:“人家殿下当然比你强了,你看看你自己,只是打架输了就这么在意,怎么也过不去自己心里那关,还像个样子吗?反正今日为兄在春日宴上看到的十八殿下不会像你这样莽撞。要我说,你虽虚长人家殿下两岁,但是很该学学人家的稳重才是。”
  说着张珏想到了刚才在书房里,父亲明显露出了看好十八殿下的意思,便揣度这说:“依我看,你便去问问爹爹,若是爹爹同意,你如今人也进了国子监,虽说不和十八殿下一个苑,但也可以和殿下交个朋友,不求你图谋什么,只是两个人一块玩耍,也好磨磨你自己的脾气。”
  于是兄弟两又一同返回了书房,去请示他们的爹爹——当朝宰相张说。
  张说这个人,和死对头张嘉贞斗了这么些年,两边各有胜负,但是他有两个好儿子这一点确是张嘉贞永远比不上的。现在张嘉贞退位在即,张说对两个儿子更是难得的和颜悦色,不过等到两个儿子说完他们请示自己的事,张说整个人就没有了刚才的轻松。到底要不要让小儿子与十八殿下交好呢?这是个问题还真是需要认真考虑呢!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太子那边是越来越不景气了,让人感觉到战争还未正式打响,太子就已经丧失了信心。而相对的,武惠妃那边确是形式一片大好。看!生个好儿子就是这么幸福!
  但是武惠妃也有致命的问题,就是她的姓氏。要是在则天女皇时期,这个姓氏就是她武惠妃最大的倚仗,可惜啊,如今武家早就没什么人了,这个武姓却成了武惠妃前行的最大障碍。张说几乎可以预见到朝堂之上会有多少自诩为卫道士的谏官因为这个姓氏反对武惠妃称后。
  罢了,张说又想起了刚才大儿子对十八殿下的评价,冲着十八皇子他也不想错过这个机遇,不是说富贵险中求嘛,他张说今天就赌这一把!
  随后,张说自然是同意了大儿子的建议,让小儿子张勤接近李清。同时,他也开始联络自己一系的官员,把自己的决定说与他们听,看看大家都有什么的意见。
  花开两表,这边张说开始忙碌了起来,那边武惠妃也没闲着。
  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生活在后宫的女人,武惠妃怎么可能对那个皇后宝座不动心啊,她太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凤袍加身,统领后宫了。此时是仅剩的一点理智才能使她保持住自己的仪态。但在激动的同时,她又想到了自己那个有主见的儿子,不知道为什么,她迫切的想要征求李清的意见。
  所以当李清回来的时候,武惠妃就连忙叫住了他:“清儿,快来尝尝母妃让人特意做的雪梅糕。”当然武惠妃不会单纯的叫住李清只为了叫他吃点点心啦。等李清进了屋,武惠妃就屏退了左右,拉住李清坐到了榻机上。李清一边拿起案几上的糕点,一边用眼神问武惠妃有什么事。
  武惠妃看着粉雕玉逐的儿子,嘴角的笑怎么也压不下去,最后干脆也不压抑着笑意,开心的问李清:“清儿可知道你父皇要立母妃为后的事了?清儿可愿意母妃做皇后啊?”李清看着异常兴奋的武惠妃突然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难道要直接告诉她她没有活着当皇后的命?
  好吧,还是委婉一点开口,或者找个别的说法规劝一下好了。“母妃,清儿想来,若是您能当上皇后,那自然是最好的。可是母妃也知道前朝对此事大多是持反对意见的。若是他们反对的是别的方面,那咱们倒是能给改回来,可是他们反对的是母妃的姓氏,这就不好办了。”
  李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