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之情深不寿-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瑁虽然自己不喜欢杨玉环,可是他也不能昧着良心说杨玉环的魅力不够,尤其是了解过历史上的杨家人仗着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嚣张到什么地步,还有什么安禄山啦,史思明啦。。。。。。深感时间来不及的李瑁更加觉得,应该趁玄宗还没有彻底昏头之前,将这些变数都掐死在摇篮里。
  所以,他要自己的太子册封典礼,变成自己的登基典礼!
  定下目标之后,李瑁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玄宗的龙虎万骑。之前的龙虎万骑队长因为李瑛谋反的事已经被撸下来了,但是李瑁没能趁机换上自己的人,因为有了李瑛的事之后,玄宗派高力士亲自选取忠心之人,坐上了队长的位置。
  可是高力士这个人吧,这么多年深受玄宗宠爱,早就被圣宠惯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了,他选的人,第一要够忠心,不但要忠心于玄宗,还要忠心于他高力士,这第二嘛,得和他高力士有利益联系,最好是互帮互助的那种。
  这样一来,新选上来的龙虎万骑队长看着还像那么一回事,实则就是个大草包,恐怕连最基本的排兵布阵,都说不出几种方法来,要不是有高力士帮衬着,恐怕早就被换掉了。其实这也是高力士想要达到的效果,只有能力不足,需要他帮衬的人,才可以永久的被他控制在手里。要知道,在后期,高力士干脆自己顶了这个队长的职务,以一个太监的身份,成了有实权的大将军。(此前高力士空有大将军的名号,却没有实权。)
  而李瑁就是看准了高力士的这些小九九,这些年你以为李瑁就看得惯这个以权谋私的老太监嘛,人家那是惯着他。你看现在的龙虎万骑,里边不是高力士选的无能之辈,就是李瑁有心安插在里边的钉子,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李瑁做的有多成功。
  但是龙虎万骑确实人数较多,幸好京郊还有一小队当初因为营救李瑁他们从泰山归来的,从河南道跟过来的兵队。这只队伍是真正上过战场的精锐,最最最巧的是,张勤的哥哥张珏当初就是外放到河南郡做官,有张珏那张嘴在,想要说服河南出身的这只队伍站到自己的阵营里,应该不难。
  而只要能拖住龙虎万骑和张九龄手上的长安设防部队一时,等到张勤带来的军队一到,李瑁的计划就算完成了一大半。
  没错,李瑁已经派人将密信送到了几个小伙伴的手里,所以张勤应该不日就会设法瞒过朝廷,开拔驻军,朝着长安的方向行来,与此同时,郭子仪的部队会从剑南赶到朔北,及时替补上张勤离开的空缺,不让北边的边防出现漏洞,郭子仪善用兵,带兵手法和张勤全然不同,相信吐蕃人就算察觉到大唐的军队动向,也不能在短时间里从郭子仪手中讨到好。李瑁时刻都记得自己想要那个皇位,只是为了更好的强壮大唐,要是得(dei)用边关失利来换取皇位,那他宁可不要这个皇位。
  至于担心清流们会有什么反应?周元杰已经秘密出京煽动天下学子去了,有时候读书人的笔比战士手中的刀剑还厉害,要是被他们冠上一个夺位的罪名,李瑁恐怕自己的名声也就臭了。谁说做皇帝不用好名声的?皇帝的好名声是对抗大臣的有力武器之一,不到万不得已,李瑁不会允许自己的声誉被破坏的。
  不过有周元杰在,这个问题应该不会出现,毕竟之前他们已经做下这么多铺垫了,而且现在玄宗因为杨玉环的事,在学子们中间的声誉已经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这样李瑁做起事来把握也大一些。
  再说李瑁可没有想要诛杀玄宗,他到时候会把玄宗将养起来,夺了他的权,让他安安分分当个太上皇,虽然这样做隐患会比直接杀了玄宗来的大,可是至少现在不会让学子们反弹的太厉害。毕竟是亲爹啊!
  玄宗全盛的时候都斗不过自己,等做了太上皇之后除了能用孝道指使自己做一点小事以外,李瑁不认为他还能有什么能耐。
  然后,李瑁想到了像是张九龄这样坚硬的保皇派,李瑁相信张九龄是对自己这个瑞王很看好的,但前提是玄宗心甘情愿让位给他,要是李瑁强行夺位,这个固执的小老头一定会第一个站出来指责自己。
  但是李瑁会怕他吗?当然不会,就算张九龄手里掌握着长安城的设防,李瑁也不会去怕他,张九龄是个好官,他愿意支持自己,李瑁当然欢迎,可要是想要和自己对着干,李瑁就算用阳谋都能整掉他。没办法,其人太不知变通了,又不是真的心无杂念,偶尔还是会权衡一下利弊,这样优柔寡断的执拗派就算有再多的才华,也不过是只纸老虎,不然玄宗为什么要提携干练的李林甫来弥补张九龄的不足?
  就拿上次泰山的事来说吧,张九龄嘴上说着支持玄宗,可又不是完全不害怕李玙,要不是崔玉媖进言,恐怕因为他的一时犹豫,此时玄宗早就治他的罪了。
  所以,嘿嘿,张九龄注定胳膊拧不过大腿,阻挡不了李瑁登帝的大业。
  再说了,不是还有裴桓芝这位神助攻嘛!你以为咱们裴哥这么多年都是白干的呀,裴桓芝的阴险,加上王虎晨的通天晓地,大唐朝堂之上那些自诩清白的实则不堪的大臣还不得乖乖的被这两只拿捏在手里啊!
  其实主要不是用众大臣的把柄威胁他们,这种下策裴桓芝是不屑于用的,裴哥放在现代妥妥的就是一影帝级心理学专家,他就是擅长和别人打心理战,拿捏着他们的弱点,击溃他们的心理防线。
  李瑁曾经通过王虎晨的口述,了解过裴桓芝是怎么对付户部郎中吉温的。
  吉温是出了名的狠角色,是李林甫的左膀右臂,后来还和安禄山关系很好,杨国忠之所以能升的那么快,原因之一是杨玉环得宠,原因之二就是他在吉温这儿学了一整套整人的本事。
  当年李瑁出游不在的时候,才刚被李林甫抬举的吉温就以一人之力,断掉了张九龄安插在户部的大部分棋子,凡是犯在他手里的人,就算想死,都得吐出点有用的东西来才行。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偏偏犯在裴桓芝的手里。王虎晨道上的朋友早就盯上这个小人了,好不容易探听到吉温在地方上贪污受贿的具体事情,就告诉了王虎晨,结果裴桓芝一出手,就让吉温吓破了胆。
  贪污受贿之事裴桓芝本来没有确凿的证据,可是人裴哥就是个影帝,三下五除二就让吉温深信自己的小辫子被揪在裴桓芝手里了。偏偏裴桓芝只让吉温知道自己手里有他的把柄,却不吩咐吉温为自己办什么事,日日有把钢刀悬在自己脑壳上边,吉温终于忍不住想要先除了裴桓芝。
  吉温不动倒还好,这一动,自然破绽百出,裴桓芝就是要让吉温自己先乱了阵脚,等到吉温对裴桓芝动手,他想要谋害朝廷命官的把柄不就现成的送到裴桓芝手里了嘛,这时候吉温再知道其实裴桓芝并没有自己贪污受贿的把柄也已经完了,谁叫他有个更大的污点让人家抓住了呢!
  凭借了裴桓芝和王虎晨天衣无缝的配合,很快,长安城里的不少官员显贵,都被整了个遍,反正裴桓芝和李瑁说了,王爷你就大胆的往前走,哥哥已经帮你开出了条血路啦,吼吼~(王虎晨小狗腿:“是的是的,裴哥说的对,瑁哥给摸摸头奖励一个!”)
  然后的然后,在李瑁太子册封典礼之前的一个月里,在玄宗沉浸在杨玉环的温柔乡里的时候~
  李林甫忽然觉得自己的手下不好使唤了;T^T
  张九龄突然收到了不少官员明里暗里的罪状。(匿名的)然后张九龄开始潜心调查这些罪证,然后张九龄没发现自己管辖职责内的长安城设防默默滴改了;T^T
  孔崇基突然发现原本应该在长安的弟子周元杰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还带着一帮青春热血的学子;T^T
  剑南道的节度使突然被告知自己境内有大批军队移动,而一向来最最忠心,又愿意让功劳给自己的手下李硕突然发难,直接夺走了自己手上的权利;T^T
  然后~
  张勤很忙;郭子仪很忙;李硕很忙;张珏很忙;裴桓芝很忙;王虎晨很忙;周元杰很忙;
  李瑁,额额,很闲~
  (李瑁:“怎么了,没看见我为了册封典礼每天忙着试衣服嘛!!你以为我之前布局很容易嘛!!”遂关门偷笑“玉媖啊,快给为夫泡壶茶,咱们一起看那什么的话本~”)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哦二更,感觉自己因为疏影的两颗地雷炸的萌萌的,连写出来的文都没有原本应该有的严肃感了怎么办~嘤嘤嘤嘤嘤嘤嘤~

  ☆、所谓兵变

  大家伙儿忙忙碌碌了一个月,终于到了李瑁册封的那一天,宫里的含元殿一早就准备好了祭祖告天的祭品,殿里一应物品也按照要求摆放好了。武皇后憋着一口气要办好儿子的册封大典,东西自然只用最好的,所以最后出来的效果也最好。
  玄宗倒也不是不关心儿子的大事,只不过夜夜有杨玉环陪着,白天精力难免有些涣散,就算想管管李瑁的事,他也是有心无力。
  倒是杨玉环在宫里用得好,养得好,身边的人也都愿意奉承她,短短一个月,就把之前在忠王府减掉的肉都养回来了,整个人容光焕发,恐怕她现在唯一不满的,就是玄宗的“有心无力”吧~
  到了册封的那一天,李瑁一大早就起来收拾,有专人给他穿戴好暗红的太子朝服,他平时喜欢用来束发的玉冠也被宫里送来的潜龙戏珠金丝元冠给替代了,再由下人给修好面,一个气质稳中带贵的翩翩玉郎就出现在众人面前。
  至于崔玉媖,她过了今天就是真正的太子妃了,所以此时也是一身吉服。同李瑁站在一起,已经不会被遮掩的毫无光彩了。只是李瑁怜惜崔玉媖带着如此沉重的金头饰,便悄悄让妻子把头搁在自己肩膀上,以减轻崔玉媖的负担。
  按规矩李瑁要带着崔玉媖先去宫中觐拜玄宗,然后由玄宗带着去含元殿参加典礼。所以李瑁他们一路驱车到了宫门口,那里早有御赐下来的两顶四人撵轿等着了,两人分做一顶,李瑁去见玄宗,而崔玉媖则去了德福宫找武皇后。
  李瑁见到玄宗的时候,玄宗还挺高兴,就是眼圈底下有些青。但对李瑁说起话来,无不表现出自己对李瑁的拳拳爱子之心。好在李瑁不是轻易就会被感动的人,不会为了玄宗的几句话,就改变自己的计划,皇位他是要定了,倒是如果玄宗愿意,他可以让玄宗和杨玉环“相守到老”,反正武皇后也不稀罕这个男人了。
  等两父子说完话,那边崔玉媖已经拜见过武皇后了,德福宫里今天齐聚了后宫中有份位的所有嫔妃,以后崔玉媖就是太子妃了,那些嫔妃自然不敢怠慢了她。就是一向只躲在太真馆的杨玉环今天也穿着一身纱段到场了,不过这么大喜的意思,你穿着白色的道服出现真的好吗?反正武皇后是越看杨玉环越觉得不顺眼。。。。。。
  此时朝臣们也在太极殿列好了队,只等玄宗和李瑁出来就能跟着一起去含元殿。
  男宾是宁王带着的,到时候只有属于宗室的男宾可以跟着玄宗进含元殿,毕竟这是人家祖宗牌位供奉的地方。而朝臣们就得在殿门外等着。至于武皇后那边,女眷自然也是进不去含元殿的,所以武皇后带着崔玉媖这个准太子妃,管着众嫔妃也站在殿外。
  到那时,含元殿里会有礼官进读祭文以及李瑁的册封文书,然后由玄宗领着众人给祖宗牌位磕头。。。。。。。等一切程序走完之后,皇族的宗长会在族谱上李瑁名字的旁边,写上他太子的封号,这时,李瑁就是被礼法认可的太子啦。
  所以等李瑁从含元殿里出来的时候,门外的朝臣和嫔妃,就齐齐向他行礼,口呼:“见过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位请起!”距离太远,崔玉媖看不清楚李瑁的表情,而李瑁背后的玄宗,则看着太阳照耀下,儿子挥臂的身影眯起了眼睛。
  而就在这时候,情况突变,一直没有出现在玄宗身边的高力士匆匆跑来在玄宗耳边交代,龙虎万骑发现宫门外有一队身穿铠甲的步兵赶到,现在龙虎万骑已经想办法拖住对方,但对方个个武力不凡,龙虎万骑居然还有一部分叛变,恐怕贼人突破宫门只是时间问题!
  玄宗闻言一惊,也不知是刚才的情绪影响还是怎么地,他瞬间就怀疑到了李瑁身上。可是事情还没有完,就在玄宗叫来张九龄的时候,又有小太监来报说宫门外聚集了大批学子,在宫门外静坐,龙虎万骑忙于应对那群铠甲兵,实在抽不出人手驱赶学子们。
  “张九龄,你还不快调来城防部队,朕倒要看看,是什么人整出这些幺蛾子来!”玄宗怒到,他心里不愿相信一直表现的和个孩子一样的李瑁是这次事件的策划者,可是又忍不住怀疑李瑁,对李瑁的好感也降低了一半。
  现在玄宗只能让张九龄派城防部队支援,先将宫门口的乱战压下去再说。但张九龄那边明显也进行的不顺利。
  首先,张九龄发现平常最得力的几个守将突然都被外派去京郊练兵了,留下守城的兵力是平时的一半不到。正待张九龄要召回在外的将领的时候,突然发现长安城的西南方出现了军队的身影。刚开始,张九龄还以为是他的手下回来了,可是等那边的军队再移近一点,张九龄就看出那身行头不是守军的,却原来是张勤的大军赶到了。
  “快关门!快关门!”张九龄一个文人根本不擅长作战,如今只能先将城门关上。
  可是那一点点的守城兵怎么敌得过张勤带来的铁血大军,张九龄就算再下死命令,也难改变长安城门被攻破的事实。
  此时长安城的街道上早就没有一个行人了,仿佛原本为庆祝太子册封的热闹都不曾存在一般。住在皇城脚下的老百姓就是敏感,宫门口一闹起来,他们就知道出大事了,再等到张九龄急匆匆出宫往城门方向赶去,老百姓就更加确定要变天了,那还不赶紧回家躲起来,难道还要留在外边等着被误伤嘛!
  所以等张勤的大军破了城门之后,就能直通无阻地快马赶到宫门那里。张勤得大军一来,那帮龙虎万骑就吓破了胆,河南兵则越战越勇。此时一直躲在学子们之中静坐的周元杰忽然站起来大喊:“今上无道失德,吾等请立新帝!”
  有了周元杰带头,那群热血的学子们无不附和,呐喊声穿进宫墙,连在含元殿的众人也能依稀听到些声音。
  “荒唐荒唐,宫门之外,岂容尔等喧嚣!高力士,你速速给朕去查清那群学子在鬼哭狼嚎什么!”玄宗气火攻心,多日的疲惫再加上现在受了极大的刺激,一时站不住,他只能被扶到了座椅上。此时玄宗看着李瑁的眼神,就好似看着死人一般冰冷,他是要李瑁死!
  “来人,”玄宗还没有吼完,却看见含元殿外,站出好几个大臣,齐刷刷跪下,大呼:“请陛下顺应民意,退位让贤,吾等请立太子殿下为新帝!”“请陛下顺应民意。。。。。。”“请陛下。。。。。。。”
  李林甫看看周围有那么多同僚跪了下去,连自己最亲近的手下也在其中之列,又看到就站在自己身后的裴桓芝,面带自信地也跪了下去,脑子一思量,便不管上边玄宗看着自己那希熠的眼神,也随大流跪了下去。此时张九龄不在,李林甫就是百官之首,现在连他都跪了,其他剩下的那些官员依然也开始动摇了,连着跪下了好多个。
  李林甫本就是善专研的小人,有如此行为自然在李瑁他们的意料之中。可是玄宗不这么想,他看见连李林甫都跪下去了,恨不得一口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