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六零福娃娃-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稍后,他自己抱出一罐装满了绿色液体的玻璃罐,对大家道:“你们看,这就是繁殖好的小球藻了。一个小球藻只有3…8微米,肉眼基本上看不到。我们能看到的,就是无色透明的水,会变成绿色。换句话说,水体变绿就是收获小球藻的标志。”
  他等了一会儿,等大家都给自己分到的那个玻璃罐注入干净井水后,让大家再度排队,来领种藻。
  “李老师,你也太小气了,这么大一个玻璃罐,咋就给滴这么一小滴小球藻啊?”
  李向阳是拿着滴管,从他那罐“种藻”里吸取小球藻液的。吸了之后,再滴一滴到别人的玻璃罐里。
  听到抱怨,他头也不抬:“就这么多就够了,过几天,你整罐子的水都会变绿了,信不信?”
  “这么神?”
  “那是。要不然,国家怎么会推广这个法子?”
  一人一滴,井然有序。
  然后,到了黎燕燕来滴种藻时,李向阳一紧张,手一下子就抖了。
  好些人同时看到,他给她滴了两滴!
  “李老师,不公平!你给了她两滴!”
  李向阳解释:“手抖!我这是手抖!”
  “那你也给我多抖一下呗?”
  “就是就是。给咱们都多抖一下吧!”
  “不给。这些都是种藻。留着以后还有大用处的。”李向阳断然拒绝。
  结果嘛……
  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还是给每个人多滴了一滴……
  黎燕燕接了两滴种藻后,就退开了。看他有些狼狈地应对大家的要求,嘴巴微微向上翘了一翘。
  “大家回去之后,就赶紧制作营养液。这一回的营养液呢,就由我来提供。下一回,就只能看你们自己的了。”分完种藻后,李向阳又跟大家吆喝了一回。
  过了两天后,谭木匠的木制螺旋浆终于按图纸制出来了。而育藻池也早就砌好了,池子正中央的那根被打磨得上下一致,横截面为圆形的石柱也已经深埋在地底,并用水泥浇铸,稳固好了。
  再把螺旋浆套上去,就只剩等待水泥完全凝结了。
  不过,消毒这一步骤倒是可以在表面水泥干了之后,就进行。他们把消毒粉撒在池子的每一处,接着,又开始建另外的育藻池。


第67章 发起学生生产自救活动
  谭木匠那里; 也在加紧制作更多的螺旋木浆。
  由于一个育藻池往少了算,5…6天可产60公斤小球藻干粉,这些粉少说也可供12万人一天食用所需了; 所以李向阳给每个公社定了修10个育藻池的任务量。
  大家上午上课; 下午就回各自公社兴建育藻池。
  对每一个人来说,日子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而之前分给大家用来试养的种藻; 也很快繁殖成功。大家拿着一罐罐绿幽幽的小球藻水; 给李老师检察时,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不过,奇怪的是; 有人罐子里就只有半罐水。
  李向阳看着觉得奇怪; 还特别问了一句:“你罐子里的水; 咋比别人的少那么多?”
  那人搔了搔头皮,呵呵笑着回答:“我把它倒出来搞试验了。老师你不是说; 这东西制成干粉后,3…5克就能吃饱吗?我就试了试; 把它拿去煮水喝。结果昨天早上喝的,到现在,我肚子都没饿!”
  所有人听得哈哈大笑。
  有人戏谑地问那人:“3…5克就能吃饱; 你喝这么多; 没吃撑吗?”
  那人嘿嘿笑道:“我叫了几个哥们儿一起来搞实验的。今天早上我还问了他们呢; 他们也是,一直都没觉得饿。”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李向阳头大地对大家道:“既然你们手里现在都有种藻,也都知道怎么繁殖小球藻了; 从现在开始,大家就把重点转到给群众科普这个法子上面。还有……”
  他望了望那个偷吃种藻的人:“现在各公社的浮肿病人,都是收入公社卫生院治疗的。食用小球藻可以快速治愈这种病。希望你们繁殖出小球藻后,多往卫生院送去一些。救命才是大事情。”
  那人惭愧地低下了头。
  从那天开始,各个公社都在召开全员动员大会,要求家家户户都来搞小球藻繁殖。连树叶和树皮都开始吃的群众,听到有可以饱肚子的东西,怎么可能不积极响应呢?
  各公社也积极想办法,来给农民配制养小球藻需要的营养液。毕竟营养液是需要用红苕、苞谷粒之类的食物来制造的,已经断炊的家庭根本造不出。而直接把东西发下去,让大家自己造。恐怕饥饿的人们,会直接把原料给吃了。
  但就是这样,家家户户院子里、门前屋后,也都用各种陶盆、陶罐盛了水,养起小球藻来。
  人们实在饿得厉害,不等水体完全变绿,就会倒一些出来煮水喝。结果,不到三天时间,人们的精神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
  浮肿病,也像断根了一样。一夜之间,公社卫生院里塞满了的浮肿病人,全数恢复健康出院。
  而李向阳给黄建邦打电话,汇报工作进展时,黄建邦还闷头闷脑就骂了他一句。
  “跟你说每周都要打一次电话回来,你看这都过去多久了?!你回去的路程就要五天功夫,再算上这些天的时间,都已经差不多半个月了!”
  “我是有……”李向阳想解释解释。
  不等他说完,黄建邦又是劈头盖脸地道:“你知不知道上面给了我多大的压力啊?一直在问你的工作进展怎么样!你又不打电话,我只好撒谎,说好得很,一切进展顺利!神TM顺利!”
  李向阳不说话了。这些日子,他忙得就没歇过气,整个人是连轴在转。再加上育藻池设计的改进,他就想把这个搞掂后,再统一跟黄建邦汇报。
  倒确实不知道对方顶着这么大压力。
  等黄建邦发泄完毕,他才道:“我们这边改进了育藻池的设计,把翻搅池水的木浆改造成螺旋木浆,池子也改成了圆形。今天已经实验过了,用牛来拉浆可以完全代替人力,并且对池水的搅拌会更彻底。”
  信息量太大,黄建邦愣愣地问他:“啥意思?没听明白。”
  “意思就是说,改进一下设计,育藻池里产出的小球藻量会更多,救更多人。”
  接着,李向阳就把池子的设计跟他讲了一遍。
  黄建邦大喜道:“这个方法好啊!这个方法太妙了!你知道吗?我们这边还在想,怎样才能实现小球藻的工厂化繁殖。你这个法子简直帮大忙了!”
  这回轮到李向阳不解了:“难不成,你们想在工厂里养很多头牛?”
  黄建邦笑道:“不是养牛,而是照你的设计,把螺旋浆改成电动的,让机械设备去搅动池水。唉,我咋就没想到把育藻池建成圆形的呢?”
  哦,就是把牛力,改成电力。李向阳听明白了,不由感叹道:“你知道螺旋浆和圆形育藻池是谁提出来的吗?是我们这儿一位县水利局的下放干部。唉,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啊,头脑都要比旁人好用些。”
  黄建邦听他这么说,也不由由衷地道:“那你可以转告那位下放干部一句,他提的这个点子,可以多救好多人了。我不跟你多说了,这个设计还真比你的工作汇报重要。我得赶紧往上报。”
  李向阳打趣道:“是不是过两个月,国家就该发小球藻票了?”
  现在是票证当道的年代,买好些东西都得靠票。
  “过两个月?你等着看吧,有了这个设计,说不定这个月,小球藻票就能发行了!”
  李向阳吃了一惊,牛气啊!
  ***
  在李向阳忙碌的时候,红果儿也没闲着。
  她爹去京市确实花了些钱,但依然剩了1054元回来。
  回来之后,她爹先拿了20元给她,当作零用钱,再把剩下的钱全部交给了她奶奶。
  这时期,零用钱的概念还不普及。那是只有城里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家庭的孩子,才有的待遇。而且就算有,也不过是几分钱,几毛钱。
  但她奶一点都不反对。甚至她自己也抽了16元拿给红果儿。
  为什么是16元呢?
  老人家迷信啊。
  嘴里说着咱们要相信社会主义,只要被社会主义的光芒照耀,就什么也不用怕。
  但20+16=36,36这个数字多吉利啊!
  当然,怎么个吉利法,侯秋云也是不知道的。反正建国前,那些算命的老说这个数字好。
  “这是社会主义的36!”侯秋云笑眯眯地把两堆钱放到一起,然后放到红果儿的帆布小书包里。
  结果有了钱,第一件事,她就把牛春来给瞄上了。
  六月中旬末,公社小学就放假了。但期末成绩却得晚几天领。在老师们给大家定好的,返校取成绩单的日期,小学生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地,像上学一样去了学校。
  一放暑假,黄老师的心思也没在学校里面了。手里拿着成绩单,走进教室,直截了当地道:“吵什么吵?都回座位去。发成绩单了。”
  孩子们赶紧坐回座位,只等拿了成绩单就开跑。
  成绩照例是按名次来念的。只是,这一回黄老师竟没念李红果的名字,而是念了……牛春来的名字!
  “我们班这次考试的第一名,是牛春来同学。大家要好好跟他学习。他从两门课都是0分,变成双百分的好成绩,非常不容易。”
  其实,要考双0分更不容易。单选题随便选一个,总也能蒙对一道题的。可见牛春来以前对学习有多么不上心。
  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的时候,他要不然就玩自己的手,要不然就把试卷拿来画飞机、坦克。
  得了0分,他还会夸耀一番,说他得双0分的机率,比人家得双百分的,还要低!
  虽说大家都知道他成绩后来变好了,但看到他一下子从倒数第一名,一跃成正数第一名,大家还是都惊呆了。
  大佬好厉害啊……
  牛春来自己其实也吓了一跳,第一名一向都是红果儿的啊。他咋成了第一名了?
  他忍不住转头去望她。
  红果儿却笑眯眯地看着他,带头为他鼓掌。
  牛春来顿时有些飘飘然起来,连自己怎么走到讲台那边领成绩单的,都没注意到。
  整个教室里遍布着热烈的掌声。
  黄老师也笑着道:“加油,牛春来。争取下学期再考第一名。”
  这句话让牛春来一下子回神了,他问道:“黄老师,第一名从来都是李红果啊,怎么会变成我?”
  这句话提醒了黄老师,她问红果儿:“李红果,期末考试的时候,你明明是参加了考试的。怎么我这儿没收到你的试卷?”
  红果儿笑眯眯地对她道:“我改名字了,黄老师。你看看试卷里,是不是有一份姓名栏填李懿君的?”
  “哦,你就是李懿君?我阅卷的时候,看到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别班的试卷混进来了。你咋不告诉老师一声呢?”黄老师责怪了她一句。
  红果儿笑笑:“对不起,黄老师。”
  不过,黄老师心里还是开心的成分比较多的:“李红果,不,李懿君,你这次的考试也得了双百分。所以,你跟牛春来这回是并列第一名。”
  她班里有两个双百分,这不是挺值得开心的事吗?
  这回,是黄老师带头为他俩鼓掌了。
  被老师和同学们或赞赏,或崇慕的眼神望着,听着那热烈的掌声,牛春来又有些飘飘然了。
  特别是,红果儿竟还主动开口,跟他说:“恭喜你考了第一名。”
  他笑着回答:“也恭喜你。你也是第一名。”
  说完这一句,他藏在鞋子里的大拇趾,激动得抠住了鞋垫!
  天呐,他的研究完成了!
  要怎样跟红果儿自然地搭话的研究,完成了!
  呃……虽然是她先开口的……
  可红果儿不讨厌他诶!
  他这段时间一直都跟她冷战,她也不讨厌他诶!
  要是他那语文、算术的双百试卷就在他面前,他一定会忍不住把它们捧起来,狠狠啵啵上几口的!
  发完试卷,黄老师简单地说了几句。无外乎是,注意安全,不要下河洗澡之类的。
  当她宣布放学,转身离开时,红果儿尾随着她走到教室门口。
  黄老师莫名奇妙地回头望她。
  她却笑眯眯地对她挥爪子:“老师再见。”
  “哦……再见。”
  话音刚落,红果儿就把教室门给关起来了。
  什么情况?
  黄老师忍不住走到窗户处,往里嚷嚷:“你们把教室门关起来干什么?”
  红果儿却对牛春来道:“春来哥,跟他们讲讲,咱们进城买玻璃瓶种小球藻去!大人们都在种,没道理咱们小孩子不种。”
  嗯?
  不管是黄老师,还是同学们,都愣住了。
  只有牛春来高兴得不行。
  红果儿跟他求助了!
  嗯,他一定要好好完成,这样红果儿妹妹就会对他另眼相看了!
  于是大哥大站到板凳上,大声道:“大家都听到了吗?不想饿肚子的,咱们一起进城去!”
  牛春来可是班里的精神领袖,他振臂高呼,大家能不响应吗?
  “好!”
  “跟着牛哥混,有藻吃!”
  “不饿肚子,不饿肚子!耶!~”
  叫好叫得最凶的,是那些天天传抄他作业的家伙,以及以前跟着他群挑高年级熊孩子的……熊孩子。
  黄老师一看,“自力更生,艰苦朴素”是我国的一个优良传统和美德啊。当下高声喊了一句:“你们去归去,注意安全。过马路的时候,先左看看,再右看看。千万别被车子撞到了。”
  孩子们一看黄老师松了口,纷纷提起要求来:
  “黄老师,种藻种得好,有没有奖励啊?”
  “能不能把我的成绩加几分呢?只要及格了就成。”
  “黄老师黄老师,看我看我!我种了藻,给你送几瓶过去,你帮我加几分呗!”
  黄老师把语速放得极慢:“哥吾恩——”
  有人立即把拼音拼出来:“滚!”倒变成像在骂黄老师一般。
  黄老师气得指住那个人的鼻子:“你给我出来!你骂我什么?!”
  那人吓得大叫:“我没骂你!我真的没骂!你在念拼音,我就是习惯性地把它拼出来!”
  全班同学立即感受到一股熟悉感扑面而来:这种唱对台戏的方式,不是牛春来最爱用的吗?哦,也不算是。至少牛春来比他硬气多了,才不会怂成这样呢。
  而牛春来现在在干嘛呢?
  他正抱着手臂,笑呵呵地看着这一幕。
  啊……牛哥变化好大啊,他居然没趁机洗涮黄老师……
  几十个孩子在牛春来的带领下,跟着红果儿直奔县城废品收购站。
  这时期人民的物质生活并不丰富,连累废品收购站也收不到什么好东西。而且,你绝猜不到这时期的废品收购站会收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除了后世也会收的废纸废报纸旧书外,这里还收碎玻璃,人们吃剩的骨头,破鞋烂套子等。只要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东西,没有不拿来卖的。
  像碎玻璃,进厂之后可以当造玻璃器皿的原料。吃剩的骨头,多半来自于公家食堂。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乐于从废品收购站里购买,然后拿回家二次加工,熬个骨头汤,补补身体。
  不过,现在闹饥荒,公家食堂已经不会把骨头拿出来卖了。炊事员多半会自留下来,给家里人改善伙食。
  这时期的玻璃瓶,普通人家轻易是不舍得拿来卖的。它可以用来打酱油、打醋、打油,甚至人们买啤酒都喜欢买散装的。
  能买整瓶装的人,已经算是“富户”了。
  故尔,玻璃瓶的收购价也特别高。红果儿问了问价格,人家告诉她,就算她买得多,1个瓶子也得出1角钱。
  1角钱算什么呢?红果儿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