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六零福娃娃-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要是别的地方的人,这么跟他说话,他肯定要毛。但这人操着一口京片子,不知怎地,声调怪好听的。听起来还真没骂人的味儿。
  弄得他也不知道是该气,还是该笑了。
  “同志,我想问一下这里有没有微生物研究所啊?”
  一个乡巴佬居然能说得出这个地方,门卫顿时对他另眼相看:“微生物研究所没有,但有一个微生物研究室。咋了?”
  “我想找微生物研究室的黄同志,你能不能帮我找找他啊?”
  门岗拿出一个簿子和一支笔:“你要找人,得先登记登记才成。”
  他一看,抬头写的是《来访人员登记本》。下面要填姓名、单位、住址、联系方式之类的。
  妈呀,跟查户口似的。
  但为了救灾,他还是硬着头发填了。
  他填完之后,那个门卫叮咛了他一声:“你就在这儿等着,我去打电话叫人。你要找的人叫黄什么啊?”
  李向阳一愣,红果儿没告诉他。
  门卫起了疑心:“要找谁你都不知道?”
  “我是XX县东方红人民公社的秘书,我来这儿,是想请教你们农科院的专家,看他们有没有救灾的法子。我们县遭灾可严重了,我这不是来向首都人民求救了吗?”
  李向阳最后那句话,说得也算是巧妙的。向首都人民求救,那不就包括了向眼前这位门卫求助吗?
  这隐形的马屁实在拍得让人舒坦,门卫的脸色马上就放缓和了。
  但他毕竟只是门卫,于是他跟李向阳说道:“你谁都不认识,这么贸贸然地跑过来,谁有空招待你,给你介绍救灾方法啊?这里的工作人员可都忙着呢。”
  李向阳叹了口气:“要不是实在没法子了,我也不会出此下策。”
  门卫一听,他说话还有那么几分文气,对他是公社秘书的身份就多信了几分。忍不住建议道:“要不然,你下班的时候过来?我倒不认识什么姓黄的,但微生物研究室,我倒是认识一个人。到时候我帮你问问?”
  李向阳赶紧千恩万谢地谢过了,再说了现在的时间,和农科院下班时间。
  门卫答复他,现在是9:40,他最好11:50就过来。
  他连忙答应了。
  心里面有了底,他就没那么慌了。去附近转了转,到一家油腊铺里看了看,找到一把小锁头,就拿去问售货员多少钱。
  “一块三,一张工业券。”
  这次出远门,公社里是给他开了介绍信的。家里伙食开得好,向来都不怎么动他的粮票。于是粮票就省下来不少。这回,他拿着介绍信和足足可以吃上一个月的粮票,去兑换了全国通用粮票。
  可以说,吃饭的问题算是基本解决了。
  但工业券?
  他还真没带……


第59章 令售货员震惊的中国好老爹
  只好出了铺子; 东逛西逛,走到一个胡同里的僻静处,偷偷从包袱里摸出几片火边子牛肉; 再从里面掏出一个本子; 撕了几页纸,把牛肉包裹好。
  然后他就东逛西逛; 等到离农科院相当远; 几乎都过了十条街了,他才又找了一家油腊铺进去。
  这铺子比较小,只有一个售货员。
  他直接就问人家拿了把铜锁; 然后压低声音告诉对方:“我没有工业券; 但我有几片牛肉; 你要不要?要的话,我就只付锁头钱。工业券你帮我垫上。”
  那名售货员眼神一亮:“拿出来看看。”
  首都的粮油供应比别的省市要略为充足些; 但人们一样吃不饱肚子,一个个面色都很难看。这时候的京市人民; 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填饱肚子。
  报纸上其实才登了,本市昨日一天抓到7万黑市易物者的消息。但听到有肉; 售货员还是按捺不住了。
  李向阳看了眼外面的匆匆行人; 对他道:“要不然; 我进来柜台里面吧?要有人进店了,你就说,我是过来探望你的亲戚。”
  售货员当然知道其中厉害; 赶紧应是。
  李向阳进来柜台里后,小心取出纸包里的牛肉,掰了一小块给售货员。
  售货员一尝味道,简直惊为天食,几乎是用抢的,把李向阳的火边子牛肉抢过去了。
  李向阳成功买得铜锁一把。
  把锁买好了,他又走回农科院附近,找了家国营旅店住进去。然后,把铜锁挂在了门口,又把钥匙取了下来贴身收好。
  这次来,他的主要目的是把救灾方法带回去。但这个救灾的法子,要是人家专家早就研究出来了,那么他们县肯定也一早就开始推广了。
  他要等着一个都还没被研究出来的法子,这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呢。既然一时半会儿回不了家,那么住在这里,防盗问题就挺重要了。
  红果儿给他准备了这么多牛肉,他总不好天天背着牛肉跑的。给自己住的房间加把锁总是安心些。
  不过,他刚刚买锁的行为,说起来也算是黑市交易了。自然要跑远点儿交易,安全一些。
  他其实已经挺累的了。但怕错过农科院的下班时间,于是干脆又跑到了农科院大门口的岗卫室处侯着。
  门卫诧异地问他:“你咋又来了?现在才11:30。你这会儿就来等,得耗好一阵儿功夫呢。”
  “心里不踏实,家乡的乡亲们都饿着呢。来早点等着,心里反而舒坦。”
  这么朴实的情怀令门卫都有点儿感动,他招呼李向阳到岗卫室里坐着慢慢等。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终于到了下班时间。
  门卫赶紧站出去,不断眺望下班出来的人。
  由于是下班高峰,李向阳又不认识微生物研究室的人。全靠门卫一个人盯着看。都过了十几分钟了,门卫才突然高声跟某人打招呼:“陈老师,下班啦?”
  李向阳一看有戏,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门卫身旁站定。
  那个陈老师简单地答了一句:“诶,下班了。”
  “陈老师,这里有个XX县过来的同志,说是要找你们研究室的黄老师。”
  陈老师望了李向阳一眼:“那可真不巧了,他比我还早一步下班呢。”
  门卫没忍心看李向阳满脸失望的样子,又对陈老师说道:“诶,你们研究室的黄老师是叫什么名字来着?”
  “哦,他呀,他叫黄建邦。”
  等陈老师走后,门卫安慰李向阳道:“至少你知道人家叫什么名字,该找具体哪个人了啊。下午下班再来吧。不过,你连名字都不知道,是从哪儿听说人家的姓氏的?连我都不知道微生物研究室有个姓黄的呢。”
  李向阳干笑一声:“我也是在路上听人家说的。”
  “咦?这个黄老师这么有名吗?外省人都听说过他?”门卫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李向阳只好装傻:“可能刚好是认识他的人吧?谁家没几个亲戚呢?”
  把事情办完,他马上回旅店里自己入住的房间,关上门随意吃了几片牛肉。倒在床上和衣而睡。
  由于太累了,这一睡,竟睡过头了。
  他醒过来的时候,天色都已经黑了。
  他懊恼不已,在床上坐了一会儿,又吃了一点牛肉片。心情稍稍平复,就干脆锁门出去了。
  首都好东西肯定多。反正已经错过时间了,不如出去逛逛,给他娘和红果儿买点好东西带回去。
  男人逛街肯定不是像女人那般,到处走走停停的。他走到旅店前台的时候,直接就问人哪儿的百货公司品种最齐全。
  照着人家的指点,他很快就去了附近最大的一所商场。
  等到了那处商场时,李向阳直接傻眼了。
  这是百货公司吗?
  这里怎么看上去像是卖货一条街啊?
  和县城里的百货公司,平时没多少人逛不同。这里的每一个商号都简直是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
  有小吃店、饭庄、茶社、洋货店、照相馆、咖啡馆、书店还有电影院等等。关键是,这些字他都认识,但这些商号到底是干嘛的,他好多都不清楚。
  真神奇!
  果然不愧是首都啊!
  正想着呢,就看到两个女同志,一人拿着一个长方形的大冰块在舔。
  咦?首都人民喜欢吃冰块儿吗?
  大约察觉到他的目光,其中一个女同志善意地对他道:“你是想买冰棍儿吧?这个是在那边买的,你看,就是那儿。白冰棍2元钱一支,绿豆冰棍3元钱。这个拿票买不到的,只有高价品。”
  李向阳惊愕不已,首都人民不仅喜欢吃冰块,还喜欢花大价钱买冰块!可冰块这种东西,北方不是一下雪,满地都是吗?掰根屋檐下的冰棱子咬不就得了?
  要嫌不够好吃,把古巴糖拿去熬成浆,刷一层上去呗!
  他摇头叹气,真奢侈。
  不过,等他再多逛逛,他才发现到不对。
  哪儿不对呢?那些经营小吃、饭庄等吃食的地儿,人数比别处多两三倍。像一些饭庄前面,甚至是排着长队的。人们都焦虑地等待着。
  他过去一问呢,这些吃食竟都只卖高价品,根本没有拿票买的平价品。
  有些被他攀谈的人,甚至不断叹气:“现在食品供应太紧张了。大人倒是好说,小孩和老人实在饿得受不了了。这不,带他们来吃点高价食物,也解解馋。”
  “唉,工资就只有这么一点儿,这回吃了,下回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
  “这些东西也太贵了。可你又有什么办法呢?不吃就得挨饿。还不得掏腰包。”
  李向阳震惊了,没想到首都人民竟然也在挨饿了!
  他一下子就没了逛街的心思。
  但想着可爱的小红果儿,还有他老娘,他又甩甩头,把不愉快的情绪扔出脑海,继续逛。
  他每处都问了一下价格,发现除了吃的东西外,其余商品都是全国统一价,而且都必须凭票购买。
  像有些橱窗里东西特别精美的,甚至连进门都不让他进。说是只供外国人或是持有啥侨汇券的同胞购物。
  TNND,居然还搞歧视。
  李向阳满肚子的气。
  好在这个商场里的东西是真的又精美,种类又多。有钟表啊、玻璃花瓶啊、钢笔啊、毛巾啊、搪瓷碗啊等等。
  看得他眼睛都差点花了。
  经过一个商铺时,他发现商铺的墙上竟挂着几件成衣。其中,有一件红色列宁装,还有一件军绿色列宁装。还都是女式的。
  像他这样革。命觉悟高的人,一眼望过去,眼睛就被吸住了。再也转不了弯。
  “我家红果儿穿这衣服……一定好看……”他喃喃地道。
  一晃神儿,脚就自己迈到商铺柜台前方了。
  由于挤在这儿看布料看成衣的人还挺多的,李向阳还排了一阵儿队,才轮到他。
  排的过程中,他还挺担心那两件衣服被人买走的。谁知道,排队的人竟一个都没买。看样子,就是单纯来逛逛。
  他一琢磨,也是,大家的钱肯定是要省下来买吃的。
  但是……不买又要逛是个什么鬼?
  他看着那些对着布料和成衣,品头论足的女同胞,感觉跟她们好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当然,假如红果儿在这里,她是能充分理解的。
  女人嘛。
  售货员大约见多了女同胞只逛不买的情况,对她们的要求几乎没兴趣配合。只偶尔心情好了,答理两句。但她一看到李向阳这个男同志,马上态度就好起来了。
  “这位同志,你是要买布料呢?还是买成衣?”售货员热情地问道。
  “你墙上挂的那两件列宁装多少钱啊?”
  “那两件啊,都是一个价,4元6角。你是要买给媳妇儿穿吧?”
  这里难得有男人过来逛。售货员有种强烈的感觉,这个男人肯定会买的!他要买了,这就是商铺本月卖出的第一件成衣!
  李向阳大为惊讶:“怎么这么贵?我们那儿县城里,白衬衫才2块多钱!”
  “同志,这个是咔叽布料的。来,我取下来给你摸摸,你就知道布料有多好了。”她取下那件红色的列宁装,递给李向阳,“你看,这料子多厚实啊。虽说也是全棉布,但在国外,这可是拿来做军装和非正式场合西装的料子。”
  李向阳摸了摸,确实厚实,面料表面摸起来又很舒服,比土布可强得多了。关键颜色染得特别正。
  “还是贵了点儿……”
  “不贵不贵,这衣服你要买回去给你爱人,她肯定高兴!到时候晚饭都会给你多蒸个高梁粑。”
  “谁说这是要给爱人买的?”
  售货员一愣,不是爱人?这么贵的东西,难道还是送给女朋友的?那多不划算啊。能不能结婚还两说呢。
  “我是买给我闺女的。”
  闺女?她把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你……闺女多大?”
  “八岁。”
  “……”
  你在逗我玩呢?!给八岁的女娃买起码得十几岁的姑娘才能穿的衣服?
  李向阳看她眼神怪异,解释道:“孩子总会长大的嘛。等她长大了再穿呗。”
  他这辈子可能都不会有机会再来首都了,不趁现在买,啥时候买?
  “……”售货员已无力吐槽。
  李向阳翻翻看看,终于说了句正常的话:“你们这儿有没有八岁小女孩穿的衣服啊?”
  售货员这才觉得靠谱了一点:“你是要看哪个季节的?夏装,还是春秋装?”
  “这种咔叽布的有没有?夏装你也拿给我看看吧。”
  售货员马上拿出好几件花花绿绿的小衣服、小裤子出来。有小圆点的,有大圆点的,有印了菊花纹的,有印了清爽小花的,等等。一眼望去,能把人的眼看花了。
  可这些衣服在李向阳这个直男眼里,简直不能忍:这料子都花成什么样子了?穿出去能好看吗?丑死了!
  售货员看他表情不对,又赶紧拿了一件军绿色的小军装出来:“都不喜欢吗?那你看看这件,这件也是时下流行的童装款。”
  唉哟,那可不要太流行了!
  这年头,谁不推祟军人啊?
  李向阳终于笑了:“这个好!这个漂亮!”
  售货员松了口气,介绍道:“这个小童装要2元8角一件。小孩子长得快,我建议啊,你最好买大一号,多买两件,可以穿好几年呢。”
  说完,又问他:“你还要不要给你闺女看夏装?我们这儿有辅绸的料子。这种料子又透气,穿着又舒服,质地跟绸料相似,但又不像一般普通绸料那样没有垂感。这是做夏衫最好的料子了。”
  “拿来看看。”
  好东西跟差的东西,有时候光凭眼睛就能分辨。李向阳等售货员一把东西拿出来,他还没上手摸呢,就觉得那衣服不一样。
  要不是样式是普通白衬衫,他差点以为是旧社会富家小姐穿的衣服呢。
  光泽度、垂感、柔软性都不一样。
  他很想买件大红的衬衫给红果儿穿。红果儿名字里不就有个红字吗?
  可想到自己之前给她买的铁锈红的土布做的衣服,她根本就没穿几次。唉,还是顺着闺女的喜好买吧。
  “这个能不能订做啊?有没有军绿色的?”
  售货员直想翻白眼,咋什么衣服都要军绿色的……他闺女还真可怜……
  其实,李向阳虽然是直男审美,但这会儿却是有些歪打正着的。这个时代衣服的剪裁风格,在十几、二十年过后的人们眼里,那是相当土气的。而目前城镇里流行的小花布布料,配上这种剪裁,很容易就显得女孩子们特别土气。
  反倒是纯色布料穿在身上,更加洋气。在纯色布料中,军绿色又是持久色,而且不挑人,很能衬托出穿者的气质。
  即使在后世,这种颜色也经常成为流行色。
  “这个有军绿色的,你等下,我拿给你看。”
  东西一拿出来,唉哟,一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