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杨八娘-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夫人除了生气,竟然什么都不能做,自然是越发火大,见折氏终于送来帖子,又恼怒的砸了两个杯子,“是看风声没那么盛了,想再来扇一把火么?早干嘛去了?!!!”
折氏这边焦头烂额,将上学堂的六郞,七郞和八郞训了一顿,“潘家不可能没提及八娘九娘,你们在学堂里什么乱七八糟的消息都听到了,这么关键的怎么没听说过?说,是不是一起帮着瞒的?”
六郞等人齐齐喊冤,真没人说,“这么大的事,怎么敢瞒?”
“你们竟然真的没听到一丝风声?”折氏更怒,“你们平日都干什么去了?!”
六郞等人被折氏骂了一晚上,七郞八郞冲八娘和九娘说,“你们闯祸,我们比你们挨的骂还多,真是苦命啊。”
八娘九娘也觉得冤,谁知道打个马吊都能闯祸……八娘道,“你们沐休日去寺庙帮我们上上香,我觉得运气太背。”
九娘也点头,“我们只是去游河,没和人打架,没撞人船,什么坏事都没干,就声音大了点了……结果却这样,真是够背的。”
七郞想了下,好像是喔,于是爽快的答应了,沐休日一定办。
不想,两小娘子在家还没老实两天,宫里便来人了,说皇后要见见两位小娘子,折氏列席。
折氏的心都给提到嗓子眼去了,虽然寿王不是皇后生的,可寿王亲娘去世的早,一直养在皇后膝下,皇后自己又未曾生育,把寿王将亲儿子般疼,看来皇后如今才知道实情,怕是因寿王挨罚恼怒了……
折氏这边让人通知八娘九娘好好梳洗打扮,嗯,屁股上多穿点,膝盖上多绑点……这边又给来接人的公公塞银子,转弯抹角的打探,还好,公公收了银子,透了话锋,说皇后听闻两位小娘子马吊技术高超,想见识一二。
折氏一听,心里更是打鼓不已,绝对是给寿王找场子的!
折氏不由埋怨寿王,八娘九娘连叫都看不清,竟然还能赢寿王,寿王这是啥智商啊……
那边甘氏趁着八娘九娘梳妆打扮,流泪叮嘱着,“回回都当相公,知道么?”很怕皇后和寿王一个水平。
田氏也眼睛红红道,“皇后不是更气,这水平都能赢寿王,这不是让皇后脸色更不好看。”
王氏自告奋勇,“我扮作管家娘子,跟着进宫,你们看我眼色出牌。”
甘氏道,“你怕不能跟去。”
王氏道,“我去换衣裳,你们派人去给夫人通气,万一能行呢。”
八娘想拦,你们以为真的是去打马吊么,可说了更让人担心,便闭嘴了。
八娘九娘最后还是穿着正常的出了门,九娘说,横竖要挨板子,宫里的都是人精,给皇后一告状,说屁股带了夹层,本来挨10板子的,没准就成20板子了,众人深觉有理。当然,两人荷包都鼓鼓的,管他用不用得上,带钱总没错。
自家连一根汗毛都舍不得打的小娘子啊,可要遭老罪了,管家都忍不住想抹泪。
折氏带着八娘九娘还有王氏上了宫里的马车,此外杨家还派了两辆紧随其后,甘氏田氏则坐在马车上,拿着杨家的家传金创药和百年人参……
五郞骑马随行。
三郞在外办事,还不知道。
八娘和九娘则在车上低声商量,皇后是喜欢小声哭,大声哭,还是嚎啕哭,或者不哭……
折氏见两小娘子还有心思想这些,不由抚额,“也许打两小娘子一顿也不错?”
在宫门口,王氏果然被拦了下来,怏怏的跑到杨家的马车上,“以后小娘子们每天多花半个时辰更我学打马吊……”
第30章 进宫
皇宫给人的感觉很小巧,对,八娘的感觉就是小巧,完全没什么恢弘的感觉,不过倒也挺精致的。
皇后很端庄,也很和蔼,竟然是真的笑,反正八娘觉得不是假笑,让八娘不由对皇后的功力高看一筹。
“来,来,让我仔细看看,”皇后笑吟吟的招呼八娘九娘,对折氏说:“你家的小娘子多乖巧,多精神啊。”好吧,看来在大家眼里,八娘九娘和漂亮都不沾边。
皇后不仅没让人跪很久,竟然还一手拉一个,“听说你们赢得寿王完全没开胡?真的么?”皇后好像真的觉得好笑。
“是我。”九娘挺身而出,“我赢的最多。”
“是寿王让我们。”八娘睁着眼睛说瞎话。
“他让你们?那怎么会吵起来啊?”皇后笑道,“他打牌就是打得臭,赢得少,输得多,但完全没开胡,还真没遇到,哈哈……”
折氏惭愧,“孩子们不懂事,给寿王惹麻烦了。”
八娘九娘能说小眼睛太衰么,不能,只好干笑。
“听说你们都习武?”皇后唠起了家常。
八娘九娘谦虚的表示,瞎胡闹而已,没学到什么。
皇后便感叹了,说以前武将家的小娘子好多都会些拳脚功夫的,可这些年,武将家的小娘子都专攻琴棋书画去了,言谈间很是遗憾。
可皇后明明就是不会武的,皇后拉八娘的时候,八娘就注意到了,皇后的手保养得很好,不是练武的样子,不知她有什么好遗憾的。
然后,皇后便饶有兴趣的问,“你们是怎么进王府的,仔细说来听听。”
八娘心想,不知是潘仁美还是李先生告了状,看来今儿罪状又多了一条。
八娘急忙言辞恳切的承认了错误,然后就寿王被连累一事进行了深刻的检讨,再接着表达了自己的惴惴不安,想当面请罪却又不得其门而入,只好翻墙,思路不周,不是故意的,是情急之下错上加错……
然后和九娘一起跪下认错,“仗着寿王脾气好,知道被逮着了也不会有事,才敢的,潘大人府就不敢。”
皇后拉起两人,心想,坏就坏在你们没被逮着啊……
折氏对于王府的安保也很是诧异,八娘九娘才什么水平啊,竟然就畅通无阻的翻墙进去了,若搁在杨府,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可没渠道知道朝中形势,便没就此多说,不想,皇家最关注的就是这个,折氏也跟着跪下了,请皇后恕罪。
皇后叫起折氏,也不说怪罪还是不怪罪,笑吟吟对八娘九娘道,“详细给我说说,看小孩翻墙还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呢。”
于是,八娘九娘就只好从头到尾,细细说了一遭,没敢夸大其词,也没敢可以贬低对手,就那么平淡的叙述着。
可皇后却听的津津有味,不可置信,“就这么简单?没碰到一个人?”
八娘九娘摇头。
皇后直觉问题比自己想的严重,怪不得官家发那么大的火,皇后此时也开始担心皇宫的安全了,看着八娘九娘,心想,要不给官家说说,让这两小娘子也翻一下皇宫的墙?
皇后正纠结,却听宫女来报,说官家来了。
八娘想死的心都有了,想抱赵匡义大腿的,这下可好,人家给自己儿子讨公道来了……
能说杨家将自己和九娘驱除出府了么……
折氏也越发紧张,皇后的谈话对象是八娘和九娘,自己明显是陪衬,想请罪都难,皇帝如今又来了,还不知会如何呢……
皇后上前迎接官家。
八娘九娘跟着折氏磕头。
“起来吧,不必拘礼。”官家语气正常,嗯,声音有点耳熟。
三人站了起来。
“听说杨夫人武艺不错?”官家缓缓落座,终于先和折氏唠嗑了。
“略通一二。”折氏很谦虚。
八娘和九娘虽然都抬起了头,但都没敢直视官家。
九娘听着官家的声音怎么这么耳熟呢,好像在哪儿听过,不禁偷偷的瞄了一眼,然后傻眼了,八娘瞄到九娘的呆状,也不仅偷偷打量了一下官家,然后和九娘一样,成呆鸟了……
“杨夫人不必谦虚,听闻杨家小娘子的身手都是你一手教的。”官家继续唠嗑。
“妾身……”折氏还没答完,就听八娘九娘在那高呼,“皇上恕罪。”一瞅,两人又给跪下了,折氏眉心直跳,这两人还有什么祸没坦白?!
“哈哈……”官家呵呵笑起来,“不知者不罪,起来吧。”
八娘九娘乖乖起身,垂手站立,要有多规矩就有多规矩。
见折氏一头雾水,官家还主动给折氏解释了,“她们听说孤是寿王的长辈,就以为是潘大人,哈哈……”
折氏傻眼了,合着八娘吼寿王是当着人亲爹的面?!这倒霉孩子!
折氏立马又要下跪,官家给阻止了,“不要跪来跪去的了,随意些。”
皇后立马说,官家是最和蔼可亲的。
然后赵匡义还和折氏赞了一番杨父,让折氏转告杨父,自己是非常信任他的,让他不要背历史包袱,好好干。
折氏又是一番感谢。
八娘急忙表白,“官家,我真没口出怨言。”
官家摆摆手,“知道知道,你是想早些归宋嘛。”
“官家英明。”八娘赶紧拍马屁。
折氏又懵了,看来这两孩子真的要打一顿才行,竟然还有事情瞒着!
八娘九娘是没敢给折氏说,可给杨父写信了,在信里给杨父全交代了,说是不愿折氏着急上火,所以没给折氏说。
然后赵匡义便问折氏,两个小娘子的功夫如何。
折氏中肯的告诉官家,八娘一般,九娘是个好苗子。
官家对九娘道,“嗯,怪不得立志要从军报国,好样的。”然后还对八娘说,“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勤能补拙嘛,好好练,孤看你气势就是个女将军的料。”
然后官家便问折氏,杨府的守卫是怎么安排的,“杨大人不在府,一家老小的安危可不能大意。”
折氏忙表示,家中儿郎多,安全不成问题。
官家见折氏好像没懂自己的意思,有些郁闷。
赵匡义是文人,虽然御驾亲征,但和他哥不一样,并不能上马杀敌,因此,对于安保一事,只知皮毛,不懂内里。
虽然侍卫头头保证他们加强了纪律教育,巡逻方针也是万无一失,可赵匡义就是不放心。
但派一队侍卫进行测试,确实后患无穷,日后真有刺客,大家当作测试,那可就闹大发了。
于是,赵匡义憋啊憋啊,便想将福宁宫布置一番,让杨家两个小娘子去试试,至于日后家家户户是不是防火防盗放杨家小娘子,那可不在他的考虑之列。
但转眼一想,杨家两小娘子肯定不傻,没准就故意被逮呢……
因此,这主意不行。
于是,赵匡义便琢磨了,琢磨来琢磨去,觉得可以咨询一下折氏,听说折氏也是很厉害的。
当然,要让折氏来部署皇宫安保,赵匡义肯定是不放心的,但可以咨询一下嘛。
不想,折氏竟然没听懂,也不知是真不懂,还是不接话……
第31章 歪
杨家自在汴京城安家,便再无甚社交活动。
好在家里人丁兴旺,自娱自乐倒也不觉无聊,还省下了许多社交银子,只是找不到儿媳让人发愁。
相应的,汴京的武将圈子里,知晓杨家的也不多,即便杨父雁门关大捷让一干武将很是震撼,可内眷依旧对杨家一无所知。
文官的圈子更是和武将不搭边。
可杨家一夜之间火了,名声远扬,飞进了汴京城文武百官的府邸。
“那杨家,真是心眼不少啊……”
“胆子够大,竟然踩着韩国公府往上爬……”
“说不定过一阵,宫里就多出个杨妃了……”
“哎呀,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潘家怎么可能忍气吞声……”
“杨家这主意打的可真精呀……”
……
“噗哧,”寿王喷了双寿一脸的粥,“你说什么?杨家有好几个娇滴滴的娘子?”
双寿心想,早知道就躲远点了,边擦脸上的粥边继续八卦,“是的,说是不日就要进宫呢。”
小眼睛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杨家的知道了,那脸色肯定好看,可惜啊,看不到,哈哈……”
小眼睛笑了一阵儿,吩咐双寿,“你去杨府问问,去问问,是八娘还是九娘要成奸妃啊,哈哈,去,去,顺便将她们的脸色记清楚了,一五一十的告诉我,哈哈……”
“我出不了府啊……”双寿可怜巴巴道,“我不会翻墙。”
“叫双禄去,快,快。”小眼睛急不可待,太想看杨八娘的表情了。
“王爷还真是闲啊。”李先生幽幽道。
小眼睛低头,府里的确是该整顿了,为什么李先生进来都没人通报,自己这王爷是摆设么?
然后,小眼睛就悲催了……
八娘和九娘的禁足生涯就滋润得多了,隔三差五的被接进宫去,别说,有一回还真和皇后凑了一桌马吊。
皇后惊的下巴都掉了,冲九娘道,“真的是你赢的寿王?你仔细想想,真的是你?”皇后不禁有些怀疑九娘是不是在给潘家打掩护了。
“那天运气太好了。”九娘点头,自己都不敢相信那么好的运气呢。
八娘也作证,“九娘那天实在是太厉害了。”
“看来过几天得让寿王去上个香。”皇后觉得寿王太背了些。
自然,进宫去回回都能碰上官家,起初官家还和皇后一起逗逗小娘子,后来官家就和折氏单独聊天,皇后则请小娘子吃点心。
过了两天,小眼睛的屁股终于好了,李先生自然是变本加厉的将课业加了又加。
小眼睛找了个机会跑进皇宫找亲爹诉苦,结果发现大娘娘和杨家两小娘子在外屋喝茶,官家和杨夫人在里间,不知干嘛。
小眼睛呆懵了半天,趁皇后去院子里和心腹悄声交代任务,小声问:“官家在打你阿娘的主意?”
这下换八娘和九娘呆懵了,回过神来后,九娘忍不住连翻了三个白眼,“傻成你这样,也挺难的。”
八娘暗笑,将佘太君和赵匡义扯一起,这得要多大的想象力啊……
“他们俩有什么可聊的?”小眼睛认为杨家两小娘子太单纯,不知人心险恶,尤其是帝王之心,赶紧提醒,还不住的眨巴眼睛。
“知道你蠢,真不用这么卖力的证明了。”八娘讥讽道,觉得小眼睛大概是遗传了他亲娘的基因,赵匡义多精明的人啊。
赵匡义和他哥赵匡胤不一样,他是文人,不是武将,虽然也御驾亲征,可那只是在中军大帐里运筹帷幄,并不能亲自骑马杀敌。
这也是为什么他收复了刘汉后非常自负,因为周世宗和赵匡胤这两位马上皇帝没能办到的事,他办到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牛啊。
可是,在军事上,赵匡义私下不得不承认,许多东西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因此,他觉得皇宫不安全,可是侍卫头头们拿出的方案,好像都面面俱到,他挑不出毛病,视察值班人员,人员都到位,个个都似打了鸡血样,他也挑不出刺来,但是,他就是不放心,总是疑心有漏洞,可没任何依据啊。
请教朝廷的武将?赵匡义可不乐意。
赵匡义登基有着些流言,但大宋的官员都保持了沉默。
赵匡胤是柴荣的心腹大将,他上位,其他心腹并没誓死护着幼主,多少对柴家还是有愧疚的。
等赵匡义登基,原来柴荣的心腹自然不会跳出来为赵匡胤的儿子主持公道,说这是官家的家务事,他们不搀和。赵匡胤的心腹也选择了沉默,兄终弟及,确实是太后和赵匡胤一起定下的,他们有什么立场反对?
因此,赵匡义登基时,以及登基后,都没遇到什么大的阻力。
但是,在幽州城下,所有将军都没事,就赵匡义一个人负了伤,这让赵匡义很是窝火,认为武将没尽责,存有私心,否则为什么独独自己挨了箭?!!
因此,赵匡义对这帮武将,尤其是开国功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