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师重生在现代-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围的人见了,觉得萧瑶并不难相处,纷纷围了上来。
“瑶瑶,要不要吃水果,姐姐这里有水果,”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笑着递过来一个红润的大苹果。
“瑶瑶,姐姐这里有巧克力,吃巧克力吧!”
“我这里有奶糖,大白兔的。”
围上来的基本上都是饰演宫女的小角色,这些人早就看出萧瑶和吴导关系不一般,只是之前不知道萧瑶的为人,不敢贸然上去。
后来听了张心如和吴涵对萧瑶的诋毁更加不敢靠近萧瑶,现在真相大白,这些人巴不得能和萧瑶处好关系,说不定以后……
“不用了,谢谢,”萧瑶被众人围在中间,小脸平静,眨巴着大眼睛,冷静的处理“谢谢大家的好意。”
众人见萧瑶是真的不吃,这才泱泱的把东西收起来,但却不甘心的围在萧瑶中间,想着法儿的逗萧瑶开心,和萧瑶拉家常,希望以此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萧瑶虽然有些不耐烦,但她却也认真的回答每一个人的问题,让这些少女对萧瑶越发的喜爱。
第二天,这是萧瑶最后一次出场,之后太平公主就要长大了。
隋朝隋炀帝好大喜功,三征高丽。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王朝后,北击突厥,南灭陈朝,统一华夏。
隋文帝采取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等政策,促进了社会安定,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府库充实,国力大增。
而高句丽对隋朝阳奉阴违,隋文帝遂把目光投向一直未臣服中原的高句丽。
高句丽且在隋灭陈作战时,高句丽王担心祸将临头,积极备武积粮,就已引起隋文帝极大不满。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
据《隋书》记载,这次战役中,隋军损失90%。死亡二十多万人!
隋文帝死后,隋炀帝开通隋唐大运河征调了百万民夫,好大喜功,抽调隋朝最后一丝气运,几十万大军攻打高丽,最后,死伤无数,老百姓怨声载道,起义军层出不穷。
隋朝被杀士兵被高丽人当做战利品,在大王城,用无数人头尸骨垒成京观!
(京观:古代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
高丽垒的京观杀的虽然是隋朝士兵,但那是我汉族百姓,唐太宗贞观五年,帝诏广州司马长孙师临瘗隋士战胔,毁高丽所立京观。”
而《唐宫美人》的剧本为了增加电视剧的看点,改动了一点儿历史,京观并没有被毁掉,而是为了突出武则天的功绩,会把毁京观的功绩加到武则天的身上。
这次唐高宗四十五岁大寿,万国来朝,恭敬唐高宗万寿无疆!
高丽此次也派了使者前往,但高丽使者却言语骄傲,不断拿大王城内的京观刺激唐朝人。
但就算是双方交战也不斩来使,唐朝希望用光明正大的手段赢了高丽来使。
而此时来唐中,就有一位高丽的公主,希望能和大唐的公主一较高下!
第103章 朝觐
高丽公主李敏秀由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扮演。
小姑娘名叫谢铭,出身演员世家,从襁褓之时就已出现在屏幕上,演出经验丰富,演技娴熟,是家喻户晓的童星。
据吴宇说她本来想让谢铭演少年太平公主,虽然谢铭的年纪略大,但年纪太小的演技不行,又无皇家公主的威严和高贵!
见到萧瑶的演技,吴宇心里是极满意的,和剧中太平公主年纪相当,有气势有气场,特别是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的贵气更是难得,既然找到了合适的太平公主,那谢铭只能演高丽公主李敏秀。
谢铭之前在演另一部电视剧,因今天有她的戏,昨天晚上才到剧组,萧瑶也是第一次见这位小童星。
一张圆圆的脸,很可爱,皮肤很白,眼睛大大的,有些灵气,但在看到萧瑶的那一刻,眼中的笑意陡然消失,一抹阴骘在双眼浮现!
谢铭穿着一身杏黄色细钗礼衣,和唐朝服饰几乎相同。
唐朝乃天朝,对高丽,倭国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小到:衣着服饰,家具饮食,大到:朝廷祖制,官员等级。
萧瑶自然感受到谢铭对自己的恶意,她只是淡淡看了一眼,就不在看,因为不在乎!
看到萧瑶嚣张的转过头,直接给了自己一个后脑勺,谢铭差点咬碎银牙,好啊,抢了自己的角色不说,竟然还敢对自己无礼,真是没教养!
谢铭很有人气,看到她不管是刘庆还是别的老戏骨演员态度都很温和。
那些演小宫女的演员更是围着谢铭叽叽喳喳,恭维赞美之语连篇不断。
谢铭人气不小,但能让这些人这么客气的主要原因还是要归结在谢铭的家人身上。
谢铭的父母都是演员且都是闻名国内的演员,如刘庆等演员待谢铭温和自然是看在她父母的份上。
至于那些小宫女演员则是真的想要和谢铭打好关系,或许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惊喜。
吴宇见之前还围绕在萧瑶身边的人都去巴结谢铭,摇摇头,叹口气,这些目光短浅的人啊,知不知道她们错过了什么?
这或许是她们唯一一次能接触到萧家这种庞然大物的机会!
不说,萧家推出的红星手机,现已经卖遍全球,就是刚刚推出的电脑,那也在国内产生震动,听说已经推往全世界。
萧家的政治身份让萧瑶和她们这些人的身份明确的区分开来。
不要说人人平等,世界上哪有真正的平等,只要人类存在阶级就不会消失。
萧家的政治身份不说,就说萧氏集团在萧总的带领下,就凭着手机红星系列和电脑,吴宇就知道,未来国际经济界,绝对有萧氏集团的一席之地。
拍摄开始;
唐高宗李治身穿龙袍坐在如云端般高不可攀的皇座上,离他最近的则是皇后武则天。
皇后所出的几位皇子则坐在两人下方,而小太平因年纪小,又受皇帝皇后宠爱,则获得和皇后同座的待遇。
“传高丽使者上殿!”
太监的声音尖厉而悠长,在空旷的皇宫中慢慢传开…
过了一会儿,就见谢铭扮演的高丽公主领着高丽使臣趾高气扬,昂头挺胸,由远及近而来。
“高丽国公主李敏秀参见大唐陛下,”李敏秀并没有跪下,而是微微墩身施了一礼,她身后的使臣也没有跪,而是抱拳弯腰,施礼。
高丽不过一小国,竟敢藐视大唐,朝堂上下顿时怒目而视,冷光乍现,如即将迸发的火山,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唐高宗李治虽然为人较为随和,可见此情景也不悦的皱眉,但还是道:“起吧,”只是声音有些冷。
“谢大唐陛下,”李敏秀也不在乎,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似不在意。
吴宇看着谢铭的表演,微微点头,表示满意,果然不愧是家喻户晓的童星。
“此番来到大唐,我父皇说大唐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小女子自幼学习琴棋书画,有些心得,想请大唐人才指点一二,不知陛下可否允许?”李敏秀满脸自信,毫不畏惧的直视李治。
“哼,自大!”有大臣看不惯李敏秀的嚣张,冷声道:“井底之蛙!”
“尔等琴棋书画也不过从我中原流传过去罢了,吾乃主脉,尔等为分支,谁主谁次一目了然!”
“不知所谓!”
“……”
朝堂上嘈嘈杂杂,众大臣女官对李敏秀都是怒目而视,冷笑不断。
唐高宗李治微微眯着眼,身体微微前倾,如即将发怒的老虎,皇后武则天,冷哼一声“高丽使者既然想请教,我大唐为宗主国自然该指点一下。”
指点?
众人心中佩服,这个词用得好,只有长辈对小辈,能人对蠢人才能用指点。
李敏秀说指点只是客气,没想到皇后竟然真的说要指点,哼,她可是高丽最有才气的才女。
高丽使者脸色微微带着愠怒,却被面色已变得平静的李敏秀拦住。
“那就请了!”李敏秀挥手,身后一个高丽使者忙弯着腰把背在背后的一个长形木盒恭敬的递给李敏秀。
李敏秀打开盒子,露出里面一把古琴,古筝,筝体乌黑发亮,散发着一种莹莹古韵,竟是上好乌木金丝楠木,上前雕刻着精致的花纹,一看就知不凡。
皇后武则天,挥挥手,而后宫女鱼贯而出,给李敏秀准备了一张小榻,软垫。
李敏秀言行落落大方,礼仪周到,带着一种端庄之感。
李敏秀五指细嫩白皙修长,落在蚕丝的琴弦上,显得格外晶莹水润,美丽无比。
“叮…”
是一首轻快的古曲,《醉渔唱晚》中的一段。
吴宇虽然想把电视剧制作的精致,但也绝不会真的去找一首古代高丽的曲子给谢铭弹。
再说了,中国古曲比高丽古曲高的可不是一个层次,电视剧的剧情发展需要罢了,若真的找一首古高丽的曲子,那简直就是对中国古曲的侮辱。
但为了突出李秀敏的出色琴技,吴宇本想让谢铭做做样子,然后放一首古曲,应付过去。
可谢铭自幼学习古筝,非要自己弹,吴宇只好答应,但如果弹得不好肯定要换。
《醉渔唱晚》是唐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所作的琴曲,全曲描绘了渔翁豪放不羁的醉态,素材精炼,结构紧严,是一首精致的琴曲。
谢铭弹得还不错,至少没有弹错音节,顺利弹奏下来了,虽然和真正的古曲没法比,但全国观众,有多少真正懂音乐的?
当然了,为了配合剧情,所有人都要装作一副如痴如醉的模样,仿佛谢铭弹得有多好似得!
连剧组的工作人员,都暗暗惊叹,谢铭果然多才多艺,弹得真好听!
但这曲子在萧瑶耳中,却真的有些难以入耳,简直愧对这名曲!
第104章 完胜
一曲弹完,满朝皆惊!
众人自然是故意装作被震住的模样,彼此面面相觑之间,满眼无奈。
而李敏秀则慢慢站起身,满脸骄傲的看着众人。
这是剧中李敏秀公主应该做的表情,却也是谢铭自身最真实的反应。
她能把一首名曲演绎成这样,自然应该骄傲!
皇后武则天面色凝重,视线在朝堂上一扫,“诸位卿家,有谁想指点一下高丽公主?”
众大臣对视一眼,心里没底,没人出头。
李敏秀和她身后的高丽使臣面上更加得瑟,眼神桀骜,满脸得意。
“母后,高丽不过一小国尔,孩儿虽年幼,但足够指点高丽公主了,”太平公主站起身,对着皇帝和皇后微微躬身施礼“请父皇母后应允。”
“好,”唐高宗李治高兴的大喝一声,满眼欣慰的看着太平,他是真心喜欢太平这个女儿,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就展现了大唐公主的贵气芳华,比儿子强多了。
皇后也笑着微微点头,“好,那就让他们好好看看我大唐公主的绝世风采!”
众大臣见关键时刻竟是年幼的太平公主站了出来,面上惊讶的同时又有一丝佩服!
“哼,”李敏秀轻哼一声,居高临下,高傲的看着慢慢走下高台的太平公主,眼神格外不屑。
这是李敏秀的反应,也是谢铭的心声。
“卡!”
吴宇叫了停止,威严谨肃的朝堂顿时传来一阵阵舒气声,似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世界,
而后皇上,皇后,小宫女,大臣一脸疲惫的找地方做,喝水的喝水,擦汗的擦汗,如热闹市场。
当然还有不少人围到谢铭的身旁,不住的恭维赞美。
“哎呦,铭铭你竟然会弹古筝啊,弹得真好听!”
“是啊,铭铭还真是多才多艺呢!”
“就是,铭铭不但演戏好,还会弹琴,真是比我们强多了。”
“是啊,是啊…”
吴宇则是走到萧瑶身旁,轻笑道:“瑶瑶接下来,你只要装作弹琴的样子就好,我们后期会把音乐加上,你不要紧张。”
萧瑶诧异的抬头,看着吴宇“我会弹,为什么要假装?”
“额?”吴宇一愣,随即瞪大双眼看着萧瑶,满脸不可置信,但那眼神传出的信息,萧瑶却是读懂了。
‘你也会弹古筝?你几岁啊?’
“我会弹,”萧瑶肯定的点头“我要自己弹,”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让她堂堂国师造假?萧瑶表示,这事儿太掉分,她绝对不干!
吴宇头疼的看着倔强的萧瑶,他心里真没觉得萧瑶会弹古筝,一个才六岁的小姑娘,就算学过一点儿,也不一定能把整首曲子都弹出来吧?
可吴宇也知道,别看小姑娘人小,但小姑娘决定的事情,他也劝不住。
谢铭正趾高气扬的站在包围圈,享受着众人的恭维,突然听到自己的经纪人说,那个抢了她角色的小姑娘竟然也要亲身上阵,弹古筝。
呵!真是不自量力,以为古筝是谁都可以弹得吗?
知不知道她学了多长时间才能把这一古曲顺利演奏?足足练了一年时间啊!
可那个叫萧瑶的才多大?就算学过古筝,她能顺利的弹奏吗?
哼,不过看到她演奏,嫉妒罢了!
这次不只是谢铭对萧瑶表示怀疑,就是剧组的人看向萧瑶的目光中都带着一丝轻蔑,小姑娘真是太任性了!
每个人都觉得是萧瑶看了谢铭的表演后,一时羡慕嫉妒,而后非要自己弹。
哎,真是,人家谢铭可是家喻户晓的童星,多才多艺,家学渊源,哪里是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可比的?
拍摄再次开始,众人收敛心神,重新投入到拍摄中,但很多人双眼却是眨也不眨的盯着萧瑶,就怕萧瑶把拍摄搞砸了。
只见一内监弯着腰把琴放到长案上,这琴尾竟然微微焦黄,似被火烧过似得,虽看着普通,但却蕴含着一股古韵。
高丽那些使者,一个个目露不屑,报以轻视,哼,没想到大唐帝国竟然连一张好琴都找不出,堂堂公主竟然用一把烧焦的琴,简直丢人!
但高丽公主李敏秀却是个有眼光的,因为她认出,这琴乃是中原古代的名琴,焦尾琴!
焦尾是东汉著名家、书法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
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音质不凡。
因琴尾尚留有焦痕,便取名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扬名四海。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
焦尾琴战乱之时,遗失,没想到竟然在大唐宫中。
萧瑶手一扬,动作潇洒不羁,体态优美的跪坐在案几前。
后背挺直,坐姿优雅,神情闲淡,年纪虽小,但礼仪浑然天成,一股无形的威压慢慢在朝堂上弥漫…
“嘶!”有剧组人员忍不住倒吸一口气“小姑娘礼仪真好!”
“是啊,看着好有气势!”
“小姑娘之前练过吧?”
吴宇对萧瑶最满意的除了演技,就是萧瑶的礼仪,不过他把这一切都归功在萧瑶出身名门上。
萧瑶手指短,让她不适应,但当她摸到古筝时,一股熟悉感袭上心头。
萧瑶上辈子是国师,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天下难遇对手,她要是比不上一个死记硬背,毫无感情弹奏的谢铭,那真是笑话!
萧瑶动了,萧瑶的小手微胖,小手上还有小小的漩涡,但白皙细腻,没有意思瑕疵,比上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