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存[末世]-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是夜里,街道上还是有不少摊贩和行人,分批混入街道之后,就好不显眼了。
  他们连夜出了城。
  直到站在商道旁边的山坡上,俞蘅才真正吁出一口气。
  “嗷!”不少人发出尖叫,直接趴到地上,还打了几个滚。
  休息之后,俞蘅开始计算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短时间内,是不能再回到那片森林的,他需要带着家人在这里先落脚下来。
  而这首先需要学会这里的语言,以及搞清楚这里的势力状况。
  没办法,目前俞蘅并没有那个胆量去找这里的政府机构,请求得到援助。他们的来历不对头,他也没忘记屠宰场的人是怎么对待在森林中的人类的。
  他必须得先搞清楚被残害的缘由,才敢做另外的打算。
  他这边有十七个信任度较高的同伴,他们都说听他的安排。
  其他那一百来号人的打算,他也问了。
  人生地不熟的,大多数人都觉得不要分开,团结在一起的好。
  也有人觉得:“我们应该去寻找救济!我们是移民!我们是难民!”
  这些话得到不少外国人的赞同。
  “呃……”
  俞蘅问:“你们难道忘记了在山壁前的事情了吗?”
  “那、那不一样吧?我们可以去举报他们!他们那样是犯法的,是滥杀无辜!”
  俞蘅就将自己看见的关于屠宰场的消息仔细说了一下:“晚上大家跑得匆忙,没怎么细看,所以不知道屠宰场占地面积有多大,我现在就可以跟大家说一说。”
  那个坊市面积不小,几乎占了这个小城的一半,交易往来繁华至极。而那个屠宰场的面积,又占了坊市的几乎五分之一。
  “屠宰场的势力在这个小城绝对不容小觑。”
  不说进城去寻找救援,俞蘅甚至连这座城都还不敢待!
  这番话又让不少人动摇,最后仍然有小部分人决定天亮后进城去找政府机构救援,也有部分人选择继续留在这座城,剩下的是还做不了决定的。
  这应该就是雏鸟情节或者是第一眼归属感吧。
  而且他们对俞蘅的保守想法有些不赞同:不找救援就行啦,这里为什么不能住呢?别的地方都不认识,多危险啊。
  并不敢走。
  于是俞蘅他们一行二十一人,再带着其他四十一人想一起走的,连夜沿着商道离开这座城。
  好在商道夜晚仍然有人烟,沿路都有照明火把。等走得更远之后,四周都是山林,照明火把也没有了。
  “大家休息一下吧。”
  他们拐进山林里,熟门熟路捡柴火生火起火堆,再撒上驱虫赶蛇的药粉。
  “总觉得在做梦。”
  “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我们还能不能回家?”
  沉重的话题打开,大伙儿的心情也低落下来。
  俞蘅笑:“只要能活下去,去哪里不好?既然大家都睡不着,那就来学真蔚语吧,早点学会才能早点融入这里。”
  “真蔚语?难道是这里的语言?!”
  “你怎么会的?!”
  面对众人惊喜灼灼的眼神,俞蘅点头:“没错。你们等一等,我将声表抄几份发给你们。”并不说自己是怎么会的。
  “我来帮忙抄!”
  “我也来我也来!”
  俞蘅拿出纸笔,和其他人一起将声表抄了十几份,几个人可以合看一份。
  “他娘的,这也太难了吧!比英语还难呢!”
  声表拿到手,又听俞蘅读了一遍,哀嚎声也响起了。
  其中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苦着脸:“俺没想到俺活了这大半辈子,还要写外语,真想回老家种地。”
  他旁边是他老婆,瘦瘦小小的却很泼辣,闻言一巴掌拍他头上:“胡咧咧什么?那边俞老大都念第二十九个了,赶紧听!”
  “哦。”男人一手摸着头,一手在纸上找第二十九个在哪里。
  “第一百零一个读……大家都去睡吧。”
  俞蘅停下,笑着将纸叠好收起来,拿出被子枕头,将靠在一起睡着了的父母分开,将人放在枕头上。
  其他人好多已经睡得四仰八叉了。


第132章 现实世界09
  俞蘅整晚都没有睡; 天刚亮,他就领着人在山林逛,采下一大堆东西,有果子、野菜和一些山货。
  都是新事物,大家第一次见,还是俞蘅领头吃; 真没出问题,他们才敢下嘴。
  “连一只小兔子都没有。”
  “你吃肉还没吃够啊?”
  “那肉不是更扛饿嘛哈哈哈。”
  “没想到这种小小的果子也挺好吃啊,好甜啊。”
  吃了全素的早餐后,他们开始今天的工作。
  俞蘅的建议是:“咱们摘点果蔬继续往往前走; 等到下一个城市还可以去摆摊,也不显眼。”
  “怎么带呢?咱们又没车。”
  “编点筐就成,每个人背一个。”
  他已经看中一样可以做编织材料的藤蔓植物,现在就能去采摘。
  编织这项活儿,俞家和崔楠都是做熟悉了的; 其他人当中; 也有会这项手艺的,因此互相教授,很快就人手背了一个半人高的筐。
  他们边走路; 看到能用的就边采摘。
  白天商道上人又多了起来; 今天他们还遇到了骆驼队,铃声从远处荡过来; 充满异域风采。
  他们一行六十来人背着藤筐走在宽阔商路的边边儿; 也算挺壮观的; 堪比一队中小型商队了。
  还真有人以为他们也是商队,过来一看,也没啥东西,就是带的果蔬挺新鲜。还买了一些。
  这让众人非常兴奋,围着俞蘅转:“老大也给我看看。”
  刚刚是俞蘅跟那些人交涉的,用的是一字一顿的真蔚语,最后卖出去近三分之一的果蔬,收到两枚贝壳。
  因为不懂行情和本地风情,对方给多少,俞蘅就收了多少。从那人的表情上看,自己肯定是亏了的。
  “这个贝壳,就是这里的通用货币吗?”
  “挺好看的!”
  “哎哎也给我摸一摸。”
  这一单生意让大家的心落到了实处,真真切切有了归属感。
  “咱们可以多摘点!”
  两枚贝壳被俞蘅收了起来,这是他们的第一桶金啦~
  即使以后他们知道这边的物价,知道这两枚贝壳的购买力跟老家那边的两毛钱差不多,也无法消除当时那股激动欢喜的心情。
  而他们离开几天之后,北仓城发生一件大事,北仓城屠家的产业——最大的野生屠宰场被人袭击了,守夜的家人全部遇难。
  屠家家主震怒,发动人脉大力追查。
  那个时候俞蘅他们已经远在他城,竟然还在茶寮中听行商说起这事儿,让大家不禁有些后怕。
  “怎么办呢?”
  “用真蔚语,不要说母语。”俞蘅低声提醒。
  徐玉曼咬唇,用生疏的真蔚语问:“怎么办?”
  俞蘅摇头:“不能怎么办,咱们继续走吧。”
  “那、墙那边的会不会被发现?”
  “如果他们离开,闪避躲到林间,可能不会被发现?”
  这都是临走之前分析得透透的事情,就看留在那边的人是怎么选择的了。
  只是照俞蘅看来,在里头肯定伴随着危险。里头三拨人都被他们灭了,屠家怎么可能没发现异状?
  势必会再次派人进去。
  而且经过这阵子对真蔚语的学习,俞蘅从身边这些被抓住过的人口中得到一些消息:当初他们被抓,时常听到那些屠夫谈话,有些语句词汇当时听不懂,不过一些高频词却记住了。
  “妖修……内丹……”
  这是那些屠夫口中说得最多的词儿,边说边盯着人们的肚子。
  俞蘅将词翻译过来之后就有些担忧。
  究竟是为了什么屠家进到森林中的人会将他们错认为妖修?还想挖他们的内丹?而到了外头的世界,反而这样的危险。
  无法直接去问,俞蘅就只好想着离得越远越好、再远更好。
  那些留在林中的人、被抓住的外乡人……力所不能及,只能在心里祝福他们能安然无恙罢了。
  一群人经过三天的风餐露宿,还在商道上。
  今天他们遇到一处茶寮,在听了一些消息之后,俞蘅进去了解物价。
  在所有人当中,他的真蔚语是学得最快最好的,现在已经能够听得到日常话和进行日常交流了。
  结果就是这次,俞蘅才了解到这个地方的物价水平。
  他手头的贝壳,在真蔚语中叫作贝币,是最低等的货币。
  “我这儿一壶茶都要五枚骨币啦~”
  十贝币才能兑换一骨币。
  除了贝币、骨币,往上还有晶币,一百骨币兑换一晶币。
  俞蘅苦笑:“谢谢大姐,我们是从山里来的,我们山里从来没见过钱的,没想到被……”
  他知道自己亏了,就是不知道这么亏!
  老板娘同情地看他:“太可怜了,你们出山来,要先搞清楚外头的物价,卖了那么多东西才得到两个贝币,被坑惨啦!”
  “实在太感谢您了,这是我们刚摘的果子和蔬菜,给您添个菜吧。”
  俞蘅将一篮子果蔬送给了老板娘,老板娘有些惊喜,没想到这村里村气的山里人这么会做人情,顿时笑起来:
  “哎呀哎呀你太客气了!”
  之后被编织细腻的篮子惊了一下:“这篮子编得真好,挺贵的吧?”
  “不贵,是我们自己编的。你看,这是用路边那边常见的藤蔓做的。”
  “哟,挺厉害的,真好看。”
  俞蘅就走出去,让人再送了七个进来,都送给了老板娘:“凑八个篮子,祝您生意发财。”
  这奉承让老板娘很高兴,她让伙计给外面俞蘅的同伴送了一大壶茶:“自家熬的茶,解暑!喝点儿别客气。”
  于是等俞蘅从茶寮里出来,大伙儿都灌了一肚子茶水。
  “怎么那么久?”
  大家都坐在大树下乘凉,看俞蘅出来了赶紧问他。
  俞蘅说:“聊了会儿天,跟老板娘打听了一下这边货币的兑换问题。”
  将打听到的说了。
  “那咱们现在不就两块贝币,最多只能买一颗糖?”
  “对。我仔细算过了,贝币不值钱,一个骨币能买一个素馒头,一两百个晶币能买一匹马或者一只牛还能剩十几骨币。咱们这些果子蔬菜听说还挺好卖的,以后一斤果子卖三骨币,一斤野菜卖四骨币。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吧!”
  “行!”
  俞蘅又说:“我问过老板娘了,沿着这条商道再往前走,就会有一座城,叫北云城。”
  “哇,那太好了!”
  “那咱们得赶紧存些货。”
  “也不能太多,不然怕坏了。”
  “那就存些好存放不易坏的怎么样?”
  心里有盘算的已经盘算开了,俞蘅喊:“休息够了就收拾东西走吧。”
  他看在眼里也不在意,等到了北云城,这四十来人肯定会走很多。
  他们果然摘了更多的野果子,大部分都是生的,还挖到了竹笋和其他山货,每个人的背篓都是满的。
  等到了北云城,就要交入城费了。
  这让大家有些着急,俞蘅说:“先在城门外摆摊儿吧,看能不能卖出一点。”
  这座北云城非常大,城墙高耸,箭塔林立,上头铁光闪闪。
  可见防卫之重。
  在城门外摆摊的人不少,俞蘅主动去找那些人交流,知道他们也是附近山里的居民,进城来卖特产的。
  他们的真蔚语说得也不标准,带着浓浓的口音,俞蘅需要用'全语言汇编'时时翻译,才能够沟通下去。
  “入城费要两骨币咧!随便卖卖就能卖出去啦。”
  俞蘅还打听一下城里的情况,他腼腆地说:“我们家太偏僻了,这是第一次进城呢,前几天在路上卖水果,还被骗了。这城里会不会也欺负我们山里人呀?”
  淳朴的大叔赶紧安慰他:“别怕别怕,你要勇敢一点,要有大山的勇气和胆量!我跟你说,城里不可怕的……你看啊,比如说我卖这些大米,我就先去米铺看看米价,这样对着卖就不会被骗啦!有人想欺负你,你就喊,就哭,北云城管理很严格的,只要你交了税,巡管大人就会为你支持公道的。”
  说完拍拍俞蘅的肩膀:“我看你们那边人很多,那就更不用怕啦。只要你们别闹事,一定能安安全全地卖上好价钱的。”
  这席话可以说是推心置腹,是朴实的山里农民自己的经验总结,俞蘅感动地点头:“谢谢,谢谢大叔。”给他尝自己自己卖的果子。
  “我不要我不要,你还要卖的。”
  最后俞蘅硬是塞了几个给他:“解解渴。”
  之后他还打听了自己一直很在意的户籍问题,没想到大叔惊奇地说:“那是啥子?”
  得了,他们也没有户籍,那就先不用再着慌。
  北云城人很多,他们到的时候正好是早上开城门的时刻,排队的人特别多,日头上来汗水夹背,俞蘅他们这些果子酸酸甜甜的很解渴,卖得倒不错,俞蘅干脆论个头卖,一个也不特别大,一个就卖两贝币,销量好得不得了。
  每个人都开了张,卖够入城费。
  接近中午的时候,他们终于全部都进了城。
  北仓城繁华,北云城更甚,店铺鳞次栉比、摊位你挤我攘、满满当当。
  不比北仓城放养的状态,北云城管理极为规范,入城就有巡管人员引导,将他们引到集市去,顺便办理了摊位许可,交了一骨币,每个人都得到一张木牌作为凭证。
  他们办得最低等的摊位——空地,因此要席地而坐,也没有个遮挡的地方。
  俞蘅他们每个人都戴着自己编织的藤帽,实在热得受不了了,还往头上插叶子,多少再遮挡一点。
  这里的摊贩特别多,比如说买蔬菜果子的,竞争力激烈得要命。而且人家的果子蔬菜是自家栽种的,品相更好看,因此生意更好。
  没办法,俞蘅他们最后只好降价销售,一斤果子只要九贝币,野菜一斤只要五贝币,才稍微多了些生意。
  “这能吃?”有主妇翻着野菜,皱着眉头质疑:“别是有毒的吧?可不能黑心地随便摘些乱七八糟地出来卖啊。”
  林鸣雷结结巴巴地用真蔚语说:“不、不会,真能吃、能吃。”
  主妇更加皱眉了:“你这是心虚?算了不买了。”
  林鸣雷一急,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客人离开。
  “唉。”
  董建兰安慰他:“别着急,你一着急就更结巴了。”
  “哎知道了。”林鸣雷羡慕地看向隔壁的俞蘅,那边又做成了一单生意。
  “我得努力学真蔚语啊!”


第133章 现实世界10
  俞蘅的生意确实不错; 几个将真蔚语说得比较流利的人也是这样。
  到了中午,巡管队来收税了; 是收人头税,每个人五骨币。交不起的人会被搬走跟五骨币差不多等值的货物。
  俞蘅家的货物卖得很好; 他还在整理箩筐的时候,从储物戒指偷偷拿新的货物放进去; 到了中午已经收入二十七骨币十九贝币。
  “我去买午餐。”
  对面那边也有不少食物摊子; 香味一直往鼻子里钻。
  俞蘅挨个看了看; 也都问了价钱,最后买回来四碗杂粮粥,一碗要两骨币; 超大海碗,杂粮香气扑鼻。
  他们虽然不缺吃的,但是确实挺久没有吃一顿好粥米了。
  看父母都吃得很高兴; 俞蘅自责自己没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崔楠将粥喝完,也掏出骨币买回来四个包子,分给俞家人一人一个。
  周围响起不少咽口水和肚鸣的声音,俞蘅将包子吃完后擦擦手; 对父母说:“爸妈; 我去附近瞧瞧,一会儿就回来。”
  “好好,别迷路了!”
  俞蘅通过问路; 找到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