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季家工坊院子里冷冷清清的,工坊众人都在堂屋和几间专门开辟出来上工的房间里做活。除了太小没有动手能力的孩童之外,其他稍大些的孩子学艺之余,都要参与手工艺品的编织。
季宣和不可能养一群大少爷大小姐出来,必要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还是要做的。不过孩子越小,学习的时间越长。孩子们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没有哪个会没有眼色的耍闹脾气。
季宣和开季家工坊,最初的目的是让他们打探消息。现在工坊日益壮大,如今这个目的并不是唯一,却也没有被放弃,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听到任何消息还是会上报给齐山。
消息有多重要,在小秋被拐的时候就得到了工坊众人的认同,就算季宣和要放弃,估计工坊众人也都不会同意。
季家工坊众人都是自由身,不过都和季家签了契约。老人青壮年和孩子的契约区别很大,季宣和拟定了不同的契约,老人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契约是由季家养老,那么每个月只根据他们编出的成品总价值给他们发放一定的月例银子,三餐和疾病诊治都由季家包了。第二种契约则是正常的雇佣,该给多少银钱就给多少,其他的季家一概不管。
青壮年则签的都是十年的活契,一种是只付银钱,其他季家什么都不管。一种是在季家上工期间,季家什么都包,只是这么一来,每个月能拿到的工钱就很少了。
孩子则与以上两类人完全不同。季家负责养他们到成年,到时候他们无偿为季家干十年活,当然每个月基本的月例银子会给他们,身无分文可不行,时间久了会闹大矛盾的。
待十年满后,何去何从,由孩子们自行选择。愿意留下最好,季家从不亏待人。不愿意留下也行,强扭的瓜不甜,不用担心季宣和会报复他们,他不是这么小心眼的人。
这些契约是后来才拟定的,最开始,季家工坊也等于无偿照顾他们,后来人多了,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这么消耗,何况季家并不是家大业大,负担不起庞大的开销,订立契约不过是顺势而为。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没得选择,要么不进季家工坊,只要进了就得签唯一的契约。
而老人和青壮年都是有选择的,多了没有,至少也是二选一。最早一批季家工坊人都是乞丐,他们遍尝生活的艰辛,毫不犹豫就选了依附季家,能保障他们正常生活的契约。后来人也是很明智的都如此选择,毕竟能进季家工坊的不是乞丐,就是流浪汉,无家无室的,一个人很难存活下来,和工坊众人生活在一起,不仅热闹,还很有安全感。
季家工坊青壮年不多,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编织手工艺品正合适他们。三年下来,工坊人员不少,第二进院落已住了大半,看起来倒是充满了人气。
白天众人都集中在几间有地暖的房屋内上工学习,晚上则各回各房,劳累一天,躺在暖暖的炕上,浑身舒泰,这日子跟以前简直不能比。
能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过,谁都不想再回到从前,露宿街头,三餐不继。想想那时的生活,工坊众人不由打了个寒颤。
别看季家工坊不是老就是少,人多负担大,季家却没在这上面赔钱,反而是盈利的,并且盈余一年比一年多。到现在,收益已经快赶上季家两个铺子。
看过季家工坊,季宣和同邵云辰又查看了云记杂货铺和云记布庄。因货源都很普通,两家铺子收益自也不会有多好。季宣和对此并没什么不满,两家铺子定位就是如此,想赚出花来,本就不大可能。
不过,比起同档次的店铺来说,季家这两个铺子还是要高出一筹的。季宣和是西林县知县,带来的隐形好处并不是没有,店铺生意比别家红火一些很容易理解。
“宣和,铺子什么的都还好说,田庄我们再买一个吧。那两个小田庄已经不够季家众人吃喝,这两年要不是有西山庄子分到的粮食供应和杨家埠庄子运送过来的粮食,估计咱们家就得买粮食吃了。”邵云辰最关心的还是粮食问题。民以食为天,只有粮食充足,做起事来才不用有所顾忌。如今杨家埠粮食可能断供,他不得不为以后考虑。
“嗯,买个大一些的。家里银子不少,之前只是没想过要在这里安家,置办的田铺也就只够一家人吃喝。现在情况变了,再买一个田庄就非常有必要。”季宣和也甚是赞同。古代吗,没有粮食在手,就没有多少底气,估计一遇上灾年,就得忍饥挨饿。当然,季家有钱,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但粮食还是越多越好。
☆、59|3。22
有了决定之后,邵云辰就开始让邱伯四处物色田庄。现在已近年下,最好赶在明年春耕前把田庄搞定,不然就要耽误一年的种植,那还不如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再买。
西山庄子的出产多数都在收获的时候分配完毕,剩下小部分放在年前分发,不过是图个吉利。县衙放假时官差能领回一大堆物品,可不就让人身心愉悦?
分配比例是一早就定好的,根据职位高低,官差分到的东西也有多有少。
季宣和作为西林县级别最高的官员,分到的物资必然是头一份的,其次是夏县丞和方主簿。看着这三人领了一堆东西回家,其他职位低的差役看了,要说没有羡慕嫉妒恨,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不过抛开这些私下的情绪不谈,县衙每个官差拿到自己那一份额外的物品,一个个也都喜笑颜开。
官差分到的东西一年比一年多,也意味着他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过得红火。这可是正当所得,比拿那些昧良心的钱物要愉快多了。
可惜,从明年开始,西山庄子就得交税了。避税的办法多的是,只是本来就挂靠在县衙底下,不交税容易被别人抓住把柄,遗憾归遗憾,交税免灾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众官差赞同归赞同,对于到手的东西再从手里漏出去一部分,该有的叹息还是不能避免。
皂隶在锦朝虽然不属于贱籍,薪俸却不高,每年县衙下发的节礼是他们很重要的一部分收入。以往苏知县在任时,虽说没怎么克扣,东西也就朝廷规定的那些,贴补家用有限。现在时不时有西山庄子补贴,过年过节又能分一份额外的节礼,皂隶的日子比以往可要好过多了。
年礼是最重要的节礼,季宣和让人去临州府采买了一些实用物品。县衙中官员不多,大多数都是皂隶,太过贵重的物品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还不如粮食布匹来的有用。
“爹,娘,快看,今年儿子分到的东西比去年还多还好!”王威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就像个移动的小山包,人都快看不清路了。
听到儿子透着喜意的声音,不只王老爹王老娘,但凡在家里的人都跑出房门一看究竟。今天可是县衙发放年礼的日子,众人可都盼着呢。
“威儿,都分了些什么?”王老娘上前翻看,不忘让其他小辈帮忙将东西卸下来。
“娘,喏,一小瓶芝麻油,一大瓶大豆油,还有猪肉一大块,鸡鸭各一只,牛肉五斤,肉肠一挂,精米白面各十斤,粗棉布一匹,细棉布一匹,粗粮几十斤,糖果糕点也有好几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老大一堆呢。”王威一边说着,一边将他说到的东西一一指给家人看。
王威在周捕头面前是挂了号的,比一般捕快地位稍高一点,分到的东西也好上一筹。纵使如此,他得到的薪俸也非常有限。养两三个家人还好,再多就得省吃俭用了。好在王家人大多数人都足够勤劳,日子过得还算凑合。
自从西山庄子开始有收获之后,王家的日子渐渐好过起来。因着苏知县为官比较清正,底下官差行事颇有些章法,仗势欺人的事至少不敢明目张胆的干,这也导致了差役油水不多,日子不比普通百姓好上多少。
往日王家人想吃一顿肉,都得好好斟酌算计一番。现在可好,堂屋里那一大堆肉晃花了一众人的眼睛,孩子们更是馋的嘴角似乎都挂起了哈喇子。
“娘,咱们这边羊肉比较多,我就没选,要了比较便宜的猪肉,也让孩子们能多吃几顿。”王威解释道。
“威儿,牛肉价格更高,怎么不把牛肉换了?”王老爹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眼带疑惑地问道。
“这不是家里基本没怎么吃过牛肉吗?我挑了让大家都尝尝鲜,牛肉味道可好了。”王威在县衙里吃过,只是没好意思带回家,今年看县衙分的年礼中有牛肉,二话没说就选了这个。今年县衙分配的年礼都是提前拟定可选物品让他们自己挑,等确定完毕,才根据各人选的开始置办。
鸡鸭猪肉不管人们有多穷,总有尝到的时候,羊肉和牛肉就未必了。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吃到,不是他们连一丝一毫都买不起,而是在家境不好的情况下,没人会想要吃这些比较昂贵的肉食,就算嘴馋,也就馋点猪肉吃。
“威儿,这牛肉怎么吃?”王老娘拿起那块牛肉,神色有些忐忑。
“娘,儿子问过怎么做,您就像炖猪肉一样炖着吃,或者炒肉片一样炒着吃都行。咱家人多,还是加点土豆或芋头炖吧,这样能多吃几餐。”王威如此提议。
“成,就听威儿的。媳妇们,将东西收收,粮油肉食都放厨房,布料孩子们小的一人一身,大些的一人一件外衣,再给老头子和儿子们一人做一件外褂,若还有多的,咱娘几个也时新一回。”王老娘将东西一一分派好,脸上的笑意掩都掩不住。
听了王老娘的话,不说孩子媳妇,连几个儿子黝黑的脸上都能看出喜色。王家只王威在县衙当捕快,其他人也就接点零活,一年当中,最多只能置办几个人的新衣,像这样几乎全家人都有新衣穿的时候可是从来没有过。
官员权力大,薪俸高,得到的油水也足,就算分到的东西比较多,对他们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差役则不然,他们薪俸低,赚外快的机会少,额外得到的年礼在他们的生活中就占了很大的比重。若是少了这些,对他们来说,不亚于降低了生活品质。
就算是为了能多分些西山庄子的出产,他们也会大力支持季宣和。没有季知县,哪来他们如今美好的生活?没看差役们闲了都喜欢往西山庄子跑吗?不看着点他们不放心啊。
“宣和,西山庄子置办的不错,不仅安排了大量穷苦百姓,连差役都对你大为感激。”邵云辰看着齐山送过来的消息,眼睛都亮了几分。
“上面写了什么?我看看。”季宣和拿过册子一看,也不由笑了。
快过年了,季家工坊众人有些碰到拿年礼回家的差役,将他们的表现都报给了齐山,最终这些消息到了季宣和夫夫手里。
“宣和,闽知府那送了礼,安王那咱们要送吗?”邵云辰拿不定主意。
“先别送吧。虽说咱们猜测安王应该对我有些印象,这无缘无故上门却是无甚好处。”季宣和思考再三,还是觉得顺其自然比较好。既然安王没搭理他,那他就没必要上赶着投其所好。
“成,听你的。”邵云辰没有异议,“这样也好,省的送了东西反倒送出问题来,指不定咱们的东西能不能送到安王手中都还是个问题。”
“云辰,你说咱们以后就这样?跟无根的浮萍一样,飘来飘去的,没有着落,终归不是回事啊。”季宣和自己倒无所谓,他考虑更多的是以后。
“哦,这个,我一时也没什么想法。咱们现在哪有选择的余地,等以后安定下来之后,再来考虑,你觉得呢?”邵云辰也没辙。现在看着天下太平,实际上跟个油锅似的,一点就炸,就看什么时候会被引爆,到时候能自保就不错了,其他的他们无能为力。
“你说的也对,是我想多了。咱们能力有限,现在只能看一步走一步,要求再多就是强求了。”季宣和自认为还算聪明,却也抵不过大势所趋。
“宣和,本来我想派人去康平县看看的,后来一想,还是算了。如今看着没有战事,治安却不比以前了,派人出去危险性大为增加。人派少了不安全,派多了浪费钱财,还不能保证他们能顺利回返,万一被扣住了,也是一场风波。”邵云辰对于落在康平县的田铺,说一点都不痛心那是瞎话,只要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他总要试试。
“云辰,别为这个费心了。我相信二舅会处理好的,就算田铺全丢了,家里银子也不少,这点损失咱家还承受得起。”不说还好,一说起这个,季宣和脸上的笑意也散去不少。在锦朝,就是这些太没保证了,只要上面一个不乐意,就能随意罚没底下人的家产,还不能申诉,更不能抱怨,想想就令人觉得不忿,怪不得人人都想往上爬。
“宣和,我新绘制了一些图样,你看看。”邵云辰没再说这个话题,若不想受制于人,只有称王称霸这一条途径。无论是做个微末小官,还是努力往上爬,位极人臣,甚或开启一个王朝,都要有合适的契机,不然光靠他们自己,很难有所作为。
“这是什么机器?”季宣和看着手中的图样,很是好奇。
“纺纱机和织布机。”邵云辰开始侃侃而谈,“来到这里之后,粗活有专门仆妇做,段妈妈她们有了不少闲暇时间,段妈妈就想起进季府之前她曾经纺过纱织过布,便跟我申请置办了纺纱机和织布机。我看着新鲜,就上去试了试手,感觉纺纱织布速度不快,就想着是否能改进。我琢磨了很久,才画了这两张图纸,你看可行否?”
“行不行的,我也不知道。这事不急,让邱伯去买几个工匠回来,到时候让他们做一个看看不就知道了?”季宣和没想到邵云辰的爱好如此广泛,他对这些机器不了解,却也不会打击邵云辰的自信心。
☆、60|3。22
“云辰,这与现在的纺纱机和织布机有什么不同吗?”季宣和对这些没有了解过,自然是不清楚如今的工艺水平,既然邵云辰拿出了新的图纸,想必定是比现在用的效率要高出一筹。
“按我的估算,纺纱机效率应当能提高一成,织布机吗,织布效率只略微提高了一点,主要改善的是织条纹的难易程度,若设想成功的话,织起花纹来应该会更简单一些。”邵云辰顿了顿,继续说道,“纺纱机比较简单,改进纺纱效率也相对容易一些,相较而言,织布机来的更麻烦一些。我就在现有基础上,想着如何减小提花的操作难度。其实换而言之,织同样的花纹,织布效率也有所提高。不过我的目的并不在此,新改的织布机能织出更繁复的花纹。”
季宣和学的是理工科,对这些也有个大概的了解,只是并不擅长,他听了邵云辰的介绍之后,又拿着这两张图纸仔细翻看起来。
由于没有参照物,季宣和也就看个大概,哪里好他也看不出来。季宣和想了想,开口说道:“云辰,这图纸先放我这,明天早上再给你。”
“好。”邵云辰以为季宣和要拿去研究,并没有反对。
一番洗漱之后,两人很快就上炕休息。大冷天的,又是晚上,季宣和早就习惯了早睡早起,这天也没有例外。
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季宣和一如以往那样,将心神沉入写手系统。只是这回有一点和以往不同,季宣和将邵云辰画的两张图纸都带进了写手系统。系统可一点也没有通融,不属于写手系统出品的东西,一旦要带进系统,收取手续费那是丝毫不手软。好在薄薄两张纸,存放费用对于现在的季宣和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季宣和将图纸带进写手系统的目的,就是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