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文工团-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九七三年二月的《人民画报》,封面是《草原女民兵》演出者穿着演出服在舞台上表演时的照片。
  《草原女民兵》是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在一九七二年创作演出的舞蹈,演出成功之后,便被其他各地区文工团学习效仿。
  周老师拿《人民画报》来的意思很明显,要安排人去北京把这场舞蹈学会带回团里。
  她把《人民画报》递到一个女兵手里,让他们传阅看一下,然后说:“这次我就不亲自去了,乐队会安排一个人去学习音乐,我们舞蹈队会派两个人。施纤纤是必须要去的,然后再选一个。”
  为什么施纤纤一定要去,因为团里就她最靠谱最不怕辛苦,也最愿意里外打点事情。有她在,不管去哪里,不管干什么,周老师都放心。
  施纤纤定下来后,那么剩下的那个名额就要推选和竞争。当然也有的人不愿意出差,觉得太辛苦,不如留在团里呆着舒服,毕竟对自己的文工团也熟。
  其实以前遇到这种去外地学习的事情,是不存在推选的。周老师会和定施纤纤一样,直接定下郑小瑶。而现在没有定下郑小瑶,每个人心里都知道,是因为蒋珂。
  所以说是推选和竞争,其实就是郑小瑶和蒋珂两个人的事。


第58章 
  等舞蹈队的成员把《人民画报》传阅完毕; 周老师站在队伍前,目光扫过眼前的男兵女兵,最后在郑小瑶和蒋珂的身上多停留了几秒; 说:“你们讨论讨论?”
  除夕表演评奖的事对郑小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周老师是知道的; 所以这件事做得就谨慎了一点。但她又不想因为照顾郑小瑶的面子和心情,直接把任务派给她。有些事情; 不能仅靠考虑这些外部的东西做决定。被人情牵绊太重之后,就会变味。
  出差去北京军区政治文工团学舞蹈这个事; 如果只考虑能力; 周老师更愿意派蒋珂去,因为她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和舞蹈功底都很适合学新舞; 会更节省时间和成本。
  但是,如果她直接定下蒋珂; 势必会对郑小瑶造成再大的心理伤害; 因为对她的否定又加深了一层。考虑到这一点; 所以她就把这件事留给她们自己做决定。
  如果郑小瑶不让; 那就郑小瑶去。郑小瑶去也是没有问题的; 舞蹈肯定也能学得回来。如果郑小瑶大度地让了,那么对于学舞蹈这件事本身而言,是最好的结果。
  在周老师抛出话以后,也没讨论多久。更多的讨论; 其实还是其他无关紧要人的窃窃私语; 根本没有实际参考意义。然后郑小瑶喊了声“报告”主动出列; 低垂着眼睑跟周老师说:“周老师,我主动退出,不参与推选和竞争。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次机会,留给更合适的人去做吧。”
  周老师看着她,在她脸上只看到垂眉耷眼的样子,看不出有什么表情情绪。她说完这些话以后,便又回到了队列里。
  周老师这就松了口气,心想经过半个月,郑小瑶大概也从落差当中走出来了。她迁就和考虑她的心情只能迁就到这种地步,不能完全失掉原则。
  所以在郑小瑶主动提出退出后,周老师便直接宣布,“另一个人就是蒋珂吧,和施纤纤一起收拾一下,两天后和乐队安排的同志一起坐火车去北京。”
  这样一宣布,舞蹈队里的议论声就更大了一点,也不知道谁,突然说了一句:“不公平,我们就不能吗?”
  周老师本来想让大家散了开始练功,结果听到这一句便又定住了步子。因为人声嘈杂,不知道是谁说的,她便问了句:“谁觉得自己可以去?站出来!”
  没人站出来,连嘈杂的议论声也在周老师这声问话里停止下来。虽然心里不痛快,但似乎她们心里也都明白,站出来就是自取其辱。她们现在越发看不起郑小瑶,怎么就这么轻松被个新人干掉了?还一点脾气没有,窝囊!要是她们,怎么也要争取每一个可以属于自己的机会。
  而事实是,只会动嘴皮子叨叨的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吠成狗,好像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替天行道,有骨气有魄力,其实就是一群失败的人给自己找存在感。
  这种找存在感的方式显得可笑至极,因为她们压根不会有机会,连参与到事情当中都不可能,因为不够资格。不够资格还不承认自己的平庸与失败,理直气壮以更高的标准去要求比自己优秀很多的人。觉得别人做不到她想象中的那样,就是垃圾。
  殊不知,自己才是真正的垃圾,而且是一辈子连身都翻不了的那种。
  没有人敢站出来,出差的事情以敲定施纤纤和蒋珂两人结束。
  确定下来后,大伙散开到毯子上继续练功,周老师带施纤纤和蒋珂去团长办公室。
  因为周老师不跟着去,所以很多东西就要在出发前跟她们多做交代。因为有施纤纤在,其实夏团长和周老师都放心,只不过该提点强调的,还是要说。
  蒋珂和施纤纤跟着周老师到团长办公室的时候,安卜已经坐在里面了。毫无疑问,乐队安排出差的人是他。因为《草原女民兵》要以长号起头收尾串起来,其中小提琴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安排安卜出差最合适。至于横笛古筝其他各类乐器的整合,回来再慢慢整理。
  蒋珂和施纤纤进门的时候打了报告,进去后夏团长就让她们在凳子上坐下,然后和周老师一起跟他们说一下出去学习这出舞剧的注意事项。
  夏团长先跟施纤纤说:“小施同志你最心细,由你带队,生活上的事情也都多照看照看,这要多麻烦你。”
  施纤纤听着话点头,“我会看好她们两个的。”
  夏团长笑笑,“小安同志我也是放心的,他什么情况都应付得来。就是这小蒋同志,过了年这才刚十八吧?又是新到文工团一年的,所以需要你多照顾一下。再有舞蹈方面,她学得快学得准,但不一定能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好,你多看着就行。舞蹈你们两个一起学,一定要记仔细,笔和本子都带好。至于歌曲方面,把歌词抄回来,基本学到调上就行。音准方面,让小安同志把握。”
  三个人听着夏团长说话都点头,等她把所有交代的都交代完,施纤纤和蒋珂安卜都表示没有问题。蒋珂是不敢确定其他方面会不会有问题,但把舞蹈学回来,分毫不差,她很有把握,一点问题也没有。而夏团长和周老师之所以考虑到让她这个没有太多经验的人去,也是因为这个。有安卜和施纤纤带着她,这个出差团队基本稳当当。
  交代完了出去后要做哪些事怎么做以后,周老师又强调了一点生活上的事情,主要还是对蒋珂说,“战友之间要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不要恃才为傲。学习上肯定会出现意见相佐的时候,不要独断专行,大家一起商量,多问多确认。”
  蒋珂觉得周老师嘱咐这话有道理,但总觉得没来由地突兀。但她在当时也没多问,点头应着就是了。后来还是施纤纤告诉她的,周老师这话意有所指,说的是郑小瑶。以前她们出去出差,郑小瑶甚至有跟周老师杠起来的时候。其实就郑小瑶的性格来说,她真的不是很好相处的一个人。
  这又是后来的话了,而就此刻,周老师和夏团长把能交代能嘱咐的事情都说完,夏团长还开玩笑似地跟蒋珂说了句:“你家是北京的,讨了便宜,没有探亲假也可以回家看看。”
  说到这个蒋珂也高兴,她刚才在排练厅没有出来说任何一句话,没有展示谦逊的精神让出这个任务给郑小瑶,其实就有这个原因。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舞蹈进步方面的事情,她其实都不想让。因为她觉得自己胜任得来,担得起领导给的任务,她不想考虑太多束缚住自己而丧失机会。
  而说到蒋珂可以回家看看的事情,就自然说到玩。都是十七八二十出头的人,根本没到稳重老沉的年纪,身为年龄上身的夏团长和周老师也明白这个年龄段男孩女孩的不安分。不过在她们眼里,施纤纤和安卜是不错的,比较成熟稳重。
  但再成熟稳重,还是要强调,跟他们说:“玩可以玩,但别忘了自己去干什么的。这回没有我们领着,就你们自己,算是团里对你们信任。如果这次任务弄砸了,你们脸上也不好看。玩可以适当玩,但不要散了心,一定不能耽误任务,知道吗?”
  三人听了话都点头,跟夏团长说:“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而夏团长给他们的任务定下了时间,最多不能超过两个月。时间上自己要把握,学习好了带回来,团里还要进行音乐和舞蹈的排练,都需要时间。夏团长的要求是,时间越短越好,舞蹈排练起来,她们文工团也就多了一个新的表演节目。
  蒋珂、施纤纤和安卜在团长办公室把任务领下来,出办公室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
  因为排练厅的人大部分都走了,她们三人结伴去到饭堂。到饭堂后,蒋珂在饭堂里扫了几遍,还是没看到郑小瑶。于是三个人找到昌杰明的坐的桌子坐下来,吃自己的饭。
  昌杰明看到她们三个还有点不高兴,跟她们说:“你们要去出差,要把我一个人丢团里?”
  “那不然呢?”施纤纤夹米饭,“上回去北京招新兵,你就是看我和安卜去,软磨硬泡了周老师带你的。这回你磨谁,磨夏团长去呀?以前有周老师带着,还不怕你跟着,她可以约束你。现在没有领导,就我们,你去领导也不放心,你去不了。”
  “怎么就不放心了?”昌杰明不高兴,“上回去北京,我是不是跑前跑后忙这忙那,小同志还是我追着她告诉她考上了的呢。还有,小同志的行李也是我扛回团里的,从北京一路扛回的南京,假不假?”
  “谢谢你啊。”施纤纤没能接话,安卜掀眼皮看他一眼开了口,“我扛了三包比你大的。”


第59章 
  昌杰明被安卜堵得说不出话; 有些讪讪,半晌又嘀咕一句:“反正你们去我也要去,我才不一个人留在团里。你们都走了; 待会我被人欺负了,都没人给我撑腰。”
  施纤纤嚼着米饭看他; 看了半天问了句:“团里有人敢欺负你吗?”
  昌杰明又被堵住了话,身为干部子弟老爹就在军区; 能被人欺负吗?然后他清清嗓子,什么理由也不找了; 直接说:“我不管; 我就是要去!”
  安卜和施纤纤都不再说话搭理他,因为他去不去他们都决定不了啊; 管他干嘛。
  蒋珂就更不管了,一直埋头吃饭; 吃得饱饱的; 心里期待着回北京。
  在动身离开之前; 三个人一边还参与团里的各种事务; 一边也都在各自准备自己的行李包裹。
  这一趟去北京不像招兵那次只去几天; 而是要大段时间留在那里把舞蹈学完学会才能回来,所以东西要带充分。当然,如果有足够的票证和钱,也不怕有什么东西买不到。
  蒋珂自从接受任务以后; 便没有分出多余的心思想别的; 一心只准备着回北京。
  她和蒋家的人分开有一年了; 在这一年里一直书信联系,不管在蒋珂心里还是李佩雯的心里,都已经不再纠结魂穿这件事情,不拿彼此当外人。不管是是半路的还是生来就有的,她在这个世界的家人,就是那几个。而她,就是跟李佩雯有血亲关系的母女。
  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相处久了,感情上蔓生出枝枝脚脚缠绕在一起,就会自然生出信任和为对方考虑的心思。蒋珂和蒋家人之间,就是如此。她很清楚自己是以蒋可儿的身份与他们建立起的感情,所以更坦然自然些,也更真诚不掺杂质。
  在这场穿越事件中,她失去了所有亲人,蒋家人失去蒋珂一个,然后家庭重组,找到新的存在形式。
  到如今,蒋珂对蒋家人已经没有任何防备和芥蒂,妈妈就是妈妈,弟弟就是弟弟,奶奶也就是奶奶。
  她觉得回北京就是回家,回去看望的,就是家人。
  蒋珂收拾好了行囊一切准备妥当后,便等着出差的日子到,一早起来跟着军区的车去火车站。
  而她因为这件事情心里而产生的高兴,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郑小瑶再度坐到了她的饭桌上时,熄灭了七分。
  郑小瑶很久没有以这样的方式再出现在蒋珂面前,平时在排练厅排练,见了面话都说不上几句,都是各忙各的。又因为两人之间尴尬,郑小瑶不主动找蒋珂说话,蒋珂便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态度语气找她说话,所以一直这么冷冷淡淡的。
  郑小瑶再次坐到蒋珂旁边的时候,蒋珂有一些讶异,同时跟着讶异的还有施纤纤安卜和昌杰明,因为他们都在。不止是他们四个,连别的人看见了,也都忍不住往他们桌子上多看两眼,看不懂什么情况。这种事情,在文工团可以说是最稀奇的事了。
  在郑小瑶坐过来后,蒋珂四个人连吃饭都放慢了动作。还是蒋珂先回过神来,招呼了她一句,“小瑶姐。”
  安卜不看她,也没有端饭盒走人。他要是有什么动作,倒显得自己心虚一样。他低着头吃饭,只当这件事情不存在。
  而平时最会调节关系的施纤纤,这时候也不知道该以什么表情语气和郑小瑶说话,她懵了。
  昌杰明看看郑小瑶看看蒋珂,又看看安卜,他选择一个字都不说。
  他们都不出声,面上都有尴尬在遮掩,只有蒋珂还稍微算正常一点。
  郑小瑶手扶饭盒,脸自然也转向蒋珂,跟她说:“明天你们就要走了,我来给你们践行。”
  蒋珂咬一口馒头,话不敢随便说,看了其他三个人两眼,便也不再出声。
  谁都不知道郑小瑶现在到底什么心理状态,是真来给他们送行,还是干什么的,看不出来。
  郑小瑶当然也能感受出来面前这几个人因为她的出现而感到尴尬,她为什么入不了安卜昌杰明和施纤纤的圈子,现在的状态就能说明问题,他们在面对她的时候总是没法放松。
  这几天她已经从神坛跌了下来,也自我调整好了心理状态,现在已经比以前平易近人了许多。但就算是变了一些,他们还是跟她相处不来,看见她跟看见什么似的。
  郑小瑶苦笑一下,看他们都不说话,只好自己开口又说:“你们不用这样,我又不是来搅局的。”
  然后施纤纤安卜和蒋珂都没出声,昌杰明突然冒了一句,“郑干事,我有点怕你……”话一说完就被施纤纤在桌下踢了一脚,他只好抿起嘴不再说话。
  气氛不能再尴尬地僵持下去,所以施纤纤强行笑起来,假装放松,和郑小瑶开始说话,问她:“要蜜饯吗?”问完不等她回答,就把自己饭盒里的蜜饯挖了一勺倒到她饭盒里。
  施纤纤给她倒完蜜饯后,郑小瑶就低着看着自己饭盒里的清粥加蜜饯,看了许久,然后突然说出一句话来,惊得在坐的四个人都停住了吃饭的动作。
  然后她看他们好像都不太相信,又重复了一遍,“我真的要结婚了。”
  第二遍说完施纤纤才反应过来,问她:“跟谁?”她不是一直喜欢安卜吗?
  郑小瑶看向施纤纤,“装备部刘部长的小儿子,刘汉青。”
  在郑小瑶说出这话以后,安卜昌杰明和蒋珂都抬起了头来看着她,都在意外的情绪里。然后郑小瑶把目光转向安卜,和他四目相对。她上一次和安卜目光相触,还是她“表白”的时候。
  距离现在,已经快两年了。
  郑小瑶的目光与安卜的目光只对看了几秒,便移开了去,然后她继续说:“他一直对我有好感,我决定接受他了,过两天就打结婚报告,拿到介绍信就去登记。如果顺利的话,你们回来的时候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