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长孙-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手里的证据,可足以给二叔翻案?”长宁问。
  “加上你探子手里的那些,足矣了。”赵长淮收回视线,然后说,“将你的探子叫过来吧。”
  长宁不知道他要做什么,赵长淮就说:“我有些事不确定,所以想问一问。”
  探子很快就进来了,跪地行礼,赵长淮问他:“在你去程三老家调查的时候,可是有人在暗中阻挠你们?”
  那人回道:“的确有,虽然是穿的便服,但小的仍然能认出是锦衣卫的人,身手与前面阻挠我们的人无异。”
  “锦衣卫指挥使本就同宋家勾结,这倒是不奇怪。”长宁道。她一开始查的时候,锦衣卫就在阻挠了。
  赵长淮看了她一眼:“哥哥当真不觉得奇怪?我听说昨夜,陈昭陈大人在乾清宫外跪了半宿,如何知道哥哥会派人出去,还加以阻挠的。所以必定是别人吩咐的,哥哥以为是谁?”
  赵长宁被这么一点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品了片刻,顿时有些背脊生寒。
  锦衣卫是什么地位,除了陈昭能指挥,就只剩下一个人了……
  那人在场,他救了她,他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有他一人能指挥锦衣卫。”赵长淮说,“所以哥哥要三思而后行。不放过二叔的,也许……是皇上!”
  长宁沉默,但心里却是震惊,不过是被她压着看不出来而已。她知道朱明炽不想管这件事。但却不知道他想置赵承廉于死地!赵承廉可是背叛了太子来投靠他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对赵承廉?
  长宁突然起身,一阵一阵的寒冷浸透了她,似乎方才做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她朝外走去,随从随即跟上了她,赵长淮倒也没有跟她,又喝了一口茶,别说赵长宁了,其实他也不太明白。
  前面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池塘,长宁突然就停住了。她站在池塘前,看着日头渐渐地落下,霞光铺满湖面。当初朱明炽如此信任她,她却将他送入鬼门关,宫变那日,她看到朱明炽几披着血光出现在晨曦里,一步步走向高位。她心里明白朱明炽是恨她的,也做好了会落得不得好死的下场的准备。他这三个月来的所作所为,难不成没有惩罚她的意思。
  她只怕二叔是被她牵连的……
  她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当初做的事,她并不后悔,因为没有什么好后悔的,那个环境下她不得不去这么做罢了。现在也是一样的,人哪里有能自己决定做什么的时候。不过是被周围推着,不得不去这么做罢了。
  秋风终究是带着几分凉意,很快桂花便开满了京城。
  魏颐对赵长宁颇有些意思这个事并没有瞒很久,这厮就不是会瞒事情的个性,一开始魏老夫人听到风声的时候,以为魏颐喜欢的是赵家的哪个姑娘,喜滋滋地盘算着请哪个媒人,用什么嫁妆,把婚房布置再哪里,什么都弄好了才去问儿子看上的究竟是赵家的哪房姑娘。只要他喜欢,便是庶出她都认了,总还是正经的书香门第出身吧。
  魏颐被自家老娘逼得没办法,干脆几天不回府躲清静。魏老夫人便从下人那里打听到,魏大人不是对赵家的哪个姑娘献殷勤,而是对……赵家的大公子格外的上心。也就是说,她儿子看上了个男的。魏老夫人当然不干了啊。儿子前些天还说了要娶嫡妻回来生儿子,眼下怎么看上个蛋都不会下的。魏颐任由老娘在家里哭闹,坚定地劝她:“娘,咱们家真的不会绝后的,您要信我。”
  哇,这怎么信啊,魏老夫人拿出全身的力气都信不了啊。
  “你在外面搞三捻四的,娘都不管你,你可不能喜欢这样的。你这是要叫为娘的不活了啊!娘要是死了,怎么去地下见祖宗,现家里你做主了,你就无法无天了啊!”魏老夫人仍然是哭。
  魏颐有些烦,因为赵府已经被赵长宁下令了,不许他踏入。他虽然官职高,但又不能跟长宁对着干。眼下大概就剩个强抢的办法了,抢回来以后生了儿子,娘也就不会说什么了。但抢又如何是办法,头疼!
  “娘,总会有孙子的,你要相信你儿子。”魏颐让丫头把魏老夫人扶回去休息,再让家里的婶婶嫂嫂的好生去陪她,缠着她打马吊,总之别来烦他就是了。
  正当魏颐思索着下面该怎么办的时候,宫里传来了消息。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宫中要举办宫宴,邀请文武百官参加。
  另外还有一道圣旨,北调魏颐为什么大同总兵兼骁骑营指挥使,节后上任。
  魏老夫人自然破涕为笑。而魏颐想不想去都不要紧,皇命不可违。
  不过魏颐却是想着,终于能把赵长宁堵着了,这几天她躲他躲得巧,简直是机关算尽啊!把赵大人堵在宫里好生作弄一番,想想他就激动。于是魏颐穿上自己的武官朝服,戴五梁冠,中秋宫宴那日大步入宫去了。
  赵长宁为大理寺丞,自然也要赴宴,这次二叔和七叔都不在,长宁就跟赵长淮一起赴宴。从宫门沿着偏路进去,宴席设在御花园东北角的宫殿里,羊角琉璃灯笼高挂,觥筹交错。两人虽不是一个部的,落座的位置也不一样。
  右寺大理寺丞向长宁敬酒,长宁与他好些,便端起酒杯也向他回敬。赵长淮在与别人说话的时候无意看到了,顿时眉一皱,她一个女孩怎么能喝酒呢!
  赵长宁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手上的酒杯就被人夺去了。
  循手看去可不是自家二弟赵长淮吗,他微笑着举起杯:“哥哥不胜酒力,这杯我代她敬大人。”
  赵长淮在官场着实是有些名气的,那人也认得他,笑着站起来回酒。那人还拍了拍长宁的肩:“赵大人可是有个好弟弟啊。”
  长宁嘴角微动,接下来一轮敬酒都让他给挡了。赵长宁只是想说,她虽然酒量一般,但总比赵长淮好吧,这家伙一喝酒就容易发病。
  等敬酒的人都散了,余下的也三三两两的去外面赏月了。赵长宁才坐下来,筷子一齐开始吃菜。宫宴奢侈,每桌坐四个人,考得咸香酥还流油的羊腿,整只加鸽蛋炖的鳖,每人一盏火腿咸燕窝,半只糟卤鹅,又正是出螃蟹的时候,每人再分得一只大母蟹,绑上腿也有半个盘子这么大。肉长宁不爱吃,喝了燕窝,她开始吃自己那只螃蟹。
  一只只地卸腿,拆出肉放在盘里。打开螃蟹的盖儿,顿时便看到了金色流油的蟹黄。淋了两勺姜丝醋,便让人食指大动。
  赵长宁正要吃,螃蟹却被人夺走了。“螃蟹性寒,你本就体虚,不能吃这个。”
  赵长宁正要发动,她剥了半天的螃蟹啊!却见赵长淮自己将蟹黄两口吃了,夹起了那锅炖鳖里面的……一块山药,放在她嘴边:“吃这个好,养胃。”
  养你个头,还我大螃蟹!赵长宁笑了:“赵长淮,你若是犯懒,跟我说一声就罢了,何苦找借口。”
  螃蟹也被人吃了,她起身就要离席,却被赵长淮拉住手:“你要去哪里?”
  赵长宁忍了忍道:“外面。”
  “我头晕,不想出去。”赵长淮抓着姐姐的手,“你也不许出去。”
  果然酒一喝多就开始犯病了,赵长宁倒是不想理他,但又挣不脱他,只能坐下来,漠然地看着他。赵长淮看到她坐下来,才将另一盘自己的螃蟹推到她面前。
  长宁沉默:“……做什么?”
  “还想吃,再剥。”赵长淮慢慢说。
  长宁却不动,赵长淮又说:“剥了就让你出去。”又再把盘子推近了点,加了句,“你剥的螃蟹香。”
  长宁嘴角微动,只能继续给他剥螃蟹。而赵长淮则在旁边一动不动地盯着她。不知道为什么……长宁突然觉得赵长淮这个眼神……怎么就有点像赵长旭呢?当年她无意帮过赵长旭,他便如被自己驯服了一般,时常跟着自己身后转悠,看得长宁以为他要生出条尾巴来摇了。
  她剥了一会儿,突然听到赵长淮开口说:“……可能是母亲早逝的缘故,我一直很想有个姐姐。好生照顾她,保护她,不让别人欺负她。”
  长宁手一顿,将剥好的螃蟹放下。淡淡问:“我是你哥哥,所以你便欺负死我,是吧?”
  赵长淮没有回答,却看着她帮自己把螃蟹都剥好了,整齐地放在螃蟹盖里,浇了姜丝醋。
  欺负个女孩子,说出去都丢人。以前欺负她这么久,以后就勉为其难地保护她吧,赵长淮在心里说,毕竟她还给自己剥螃蟹呢,不坏的。她还过得这么苦,简直是四面楚歌,帮帮她也没什么。
  “我不会欺负你的,我会保护你的。”赵长淮看着她,语气竟然有些认真,“你看,我比你高很多。”
  是啊,这个弟弟是更高更壮,可以媲美武将了。而且城府也够深的。
  “不给我添乱就谢谢了。”长宁终究是起身离席,在走出去的时候,看了长淮一眼。
  慢慢走在挂满灯笼的路上,长宁还是觉得赵长淮应该是看出点什么了,正当是她想的时候,却看到前面的景致豁然开阔。是个凉亭连着阔地,挂着许多精致的纸扎灯笼,千姿百态应有尽有。官员们正在观赏,多是穿青袍的小官,这灯笼上写的是灯谜,这些年轻的官员一般是前两届的进士,希望能解出难的灯谜,在皇上面前长脸。
  长宁再循着光看过去,果然是看到他坐在凉亭里,宫人、侍卫簇拥着,旁是乔伯山、魏颐等人,与他说话。
  长宁前世的时候,总以为皇帝只有个明黄可以穿。实则大明的衮冕服,服制非常多,也不止明黄色,最常见的是玄色、深紫、藏蓝这几个。朱明炽用玄色最多。不过他高大健壮,无论如何穿都英武不凡就是了。
  赵长宁先是给朱明炽请安,朱明炽淡淡地看她一眼,行动似乎是已经利落了,伤应该没有大碍了。便说灯谜会:“……还是礼部的主意,你是探花郎,去看看说得出几个来。”
  魏颐有些按捺不住,跟朱明炽告退,便要跟上来,长宁干脆就在灯笼之间走,她不离开,魏颐大庭广众之下也只能跟着她转悠。
  别的小官都是进士出身,未必认得穿武官袍的魏颐,却肯定认得探花郎赵长宁。起哄要她解灯谜。
  长宁也不推辞,笑着应了,一边走,只看了一眼就缓缓说答案。“一入西川水势平,便是个酬字。”看到要猜诗句的,“旧,便是‘孤帆一片日边来’”,再有“刘备闻之则悲,项羽闻之则喜,便是个翠字。”
  她说的别人未必不会,奇就奇在她是只看一眼就出答案的,身边聚了不少人。她每说一个,就有人拍巴掌叫好,还有个宫女跟着,她每说一个就在碗里放一枚铜钱。
  她被众人簇拥着。繁灯如华,明亮得照着她的侧脸,就算笑着都仍然是有些冷淡的。一如当年她高中探花,他从二楼俯看她的情景。
  那个探花郎,众星捧月,才华横溢,清秀妍丽如女子一般,偏生的淡漠。看得他心里就有了些许的异样。
  朱明炽笑着淡了,他喝了一杯酒。
  等赵长宁回来请安的时候,乔伯山就笑着说:“还是赵大人厉害,今儿可给陛下破财了!”
  长宁还不知道这话从何说起,刘胡就接着解释:“赵大人不知道,陛下方才说,答一个灯谜奖励三年的俸禄,您方才一口气答了三十多个,便要给您近万两呢。”
  赵长宁听了也惊,一个灯谜三年俸禄,怎么早没人跟她说,知道就不说这么多了。这么多银子!也不怕惹得皇上不高兴。
  她就半跪下:“微臣解谜助兴,未奢求钱财。微臣听说甘肃刚受过灾,倒不如全数用来赈济灾民。”
  朱明炽看她跪下了,把着酒杯说:“朕即叫你去解灯谜,银子是给得起你的。起来。”
  魏颐是跟着赵长宁过来的,见她要起,伸手虚扶了一把。赵长宁退到旁侧,魏颐就同她说话:“夜寒露重,晚上我送赵大人回去吧,上次之事还没有说完。”
  “不必了魏大人,我有马车。”
  “本大人乃京卫指挥使,亲自送你还不好?”魏颐挑眉。
  “魏大人怕是忙人,我绝不敢耽误了您。”赵长宁旁边跟魏颐打太极。
  朱明炽听了会儿,喝着酒倒也没说什么。喊了声起驾,便是圣驾华盖地走了。赵长宁看着他早早离席,正想着如何应付魏颐的好。只见到端着拂尘的刘胡折回来了,给她行了礼道:“赵大人,皇上说您上次递上来的折子有些地方……他想问问您。”
  如此一来自然不用再管魏颐的难缠,只是前面又未必是个平静的地方……
  长宁心想拿了他近万的银子,怕什么,就走到了前面去。
  刘胡跟在他身后,心道这是个祖宗。方才布置了灯谜,答一个灯谜得三年的俸禄,但谁敢多答几个,就不怕惹皇上不高兴?偏这位祖宗过来,皇上叫他去看看‘能答上几个’,他一口气答了三十多个,皇上也不惊讶也不恼,近万两银子就这么送出去了。
  早准备好给这祖宗送钱的吧?刘胡一边走一边猜,走到了乾清宫寝殿门口,他就站住了。
  赵长宁一看就知道不是议事的书房,她也没说什么,宫人把门推开,低头不敢看穿着朝服的少年大人,他就进去了。
  里头朱明炽却好生穿着方才的衮冕服,盘坐在罗汉榻上剥螃蟹吃。
  宫里刚上的螃蟹,满满的两大盘,膏肉又肥又满。他放下螃蟹说:“……过来给朕剥蟹。”
  又是剥螃蟹,他怎么就不叫个内侍帮他呢,这乾清宫里不加上侍卫,伺候他的可有八十多个。
  赵长宁不敢说皇上,走过去也没行礼,给他剥螃蟹。这个时候朱明炽不会在意有没有行礼这种细节问题的。他擦干净手说:“都察院的时候朕就说过,等你病好了朕再来收拾你。”接着道:“……这两大盘子,不剥完不许睡。”
  长宁一愣,然后问:“皇上,剥两盘您……吃得完?”
  朱明炽看她一眼,淡淡说:“朕拿来做蟹黄油。”
  好,是他赢了,她剥还不行吗。
  朱明炽在旁边看着她剥蟹,突然说:“朕幼时不受宠,你可知道?”
  自然知道,他生下来自小被送给别人养,抱回去的时候母妃又势弱,过得卑微寒酸。他偏厉害,蛰伏忍辱的,当时就连许配给他的人家也可以推拒他。这么多年也让他得以继承大统了。性子似乎跟原来一样的,对人事一贯阴沉冷漠,而且勤俭,不喜奢侈。
  这么想想,好像有点什么丝逆袭的味道。
  当然长宁不敢这么说他,她只是想想而已。只见朱明炽目光变得深远了,接着说:“宫里的螃蟹是一层层往下分的,分到延禧殿时的时候便是个小缺腿的,直接吃味道不美,伺候我的嬷嬷便用来做蟹黄油,我用来拌饭或是拌面条吃。”
  他用的是‘我’,当皇帝压力很大的。朝廷上虎视眈眈,能威胁到他,不听从于他的人也不少,加上太后又那么傻白甜,估计皇帝跟她有点交流障碍。大概只能同她倾诉一下了。赵长宁便挺捧场的问:“倒没见到您身边有嬷嬷伺候。”
  “朕九岁的时候她就病去了。”朱明炽合上折子,看她,“好了,你把螃蟹剥出来,朕去里面批会儿折子。”
  说来说去就是给他剥螃蟹嘛,何必再讲个故事出来。长宁其实还想问二叔的事,自那日过后他仍然在都察院关着,不过是换了好些的牢房。只是想到朱明炽也在里面有参与,她就谨慎了许多。
  赵长宁继续剥螃蟹。豆釉青花口白底的大碗,装了整整的一碗,两大盘子呢,她剥得快也要一个时辰才剥完。一手的螃蟹味儿,又不敢现在去洗手。长宁便往内殿走去,想问问他自己能不能退下了。
  朱明炽刚登基,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