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安茹的六十年代生活-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另一边,安庆昌和大嫂告辞后,就回家去了,进了院门,安老爷子就叫住了二儿子。
  安老爷子身材高大,正坐在院内核桃树下的小木扎上,脸上布满皱纹,眼睛犀利而有神,不时还闪过精光。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
  “二啊,过两天抽个空,你妈让你去你大姐家,拎上10斤粮食,他们家现在估计也不好过!正好借着你大哥的光,给他们送一点过去”
  大姑爷家一家子全是种地的,壮劳力也少,工分挣得也就比别人家少。往年一年到头也剩不下多少粮食。从来都是紧吧着,从来都比不上安家的条件。
  安老爷子想了想又小声嘱咐“可别叫你媳妇知道了”。
  老头子虽说是个男的,但不迂腐,懂得做媳妇的小心思。他知道要是往姑娘家送东西,儿媳妇知道了不好。可是这个姑娘是几个孩子中过得最不好的,他也心疼,帮衬一把也是应该的。
  安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也个□□,还参加过抗日当过领导的警卫员,也听过战友们诉说婆媳之间的小八卦。就是在一次战役中为了保护他们团的团长,被一颗子弹打穿了肺部,之后体力就跟不上了。
  这才退伍回到了家乡,在大家的推荐下,当上了大队书记。老爷子快50的人了,总认为岁数大了,体力脑力跟不上了,想把职位让给年轻人。
  可是村里人出于对安老爷子的信服(因为安老爷子是□□,当过大领导的警卫员),相信安老爷子能带领大家更好地过活下去(识字有文化、能力强),也就一直在大队书记的位置上做着。
  “知道了,你放心吧爸,保证办的妥妥的”安庆昌清楚,媳妇虽说不是个小气的人,但是总是接济大姐家也是让她不快,为了家庭和谐,只好瞒着她了!
  大姐小的时候也很疼安庆昌,所以他也没反对。
  回到屋里,看见媳妇正在织布,也就没打扰她。
  安奶奶是个开明的婆婆,儿媳妇自己织的布从来不用交公。
  只要是手脚勤快的,到了年底花点钱把布染好色,就能给自己男人或者小孩做件体面的衣服。就算卖了换成钱,也可以买点肥猪肉,给大家添顿荤腥。
  安老爷子干完手里的活计,寻思着大队里的事,过些天就要春种了,他要和社员们商量春种的事情,同时传达一下县领导们的指示。
  虽说春种每年都有惯例,但是前几天去县里开会时,县领导们说今年为了支援国家建设,支援同盟国,交的公粮肯定要比往年多。
  交的公粮多了,社员们剩下的粮食就少了,支援国家建设是必须的,为了不让一年到头辛苦种地的社员们饿肚子,他还是要亲自盯着才能放心。

☆、第1964章 年

  玩完游戏后,没等到天黑安茹就在大哥安国的护送下,回到了家中。
  回家之后安茹看到了亲哥哥安谨。安谨对待自己很关心,拉着她的小手领到了奶奶的屋子中。
  安奶奶今年已经40多岁了,头发出现了丝丝缕缕的白发掺杂在黑头发中间,很是明显,所有的头发被整齐地挽在了脑袋后面。
  “快过来让奶奶看看,二丫今天玩的高兴吗?”安奶奶关切的问道。
  “高兴高兴,大哥他们玩打日本鬼子,我当人质。”
  奶声奶气的声音从我嘴里发出,听得安奶奶合不拢嘴“安国那个臭小子,领着妹妹玩这点还像个样子。”
  “奶奶,奶奶,我也很乖的”安谨急忙说道。
  “是的,是的,我们小谨最乖了。”
  看着小哥哥安谨在奶奶身边撒娇卖乖,把奶奶哄得心花怒放,安茹心中一阵佩服,心头涌上淡淡的羡慕。根据安茹的观察安谨是个聪明的机灵鬼,小眼珠子转的贼快!
  安茹一直是个书呆子,人情往来什么也不懂,上辈子最羡慕的就是八面玲珑的人了。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这时安茹才清楚的了解安家到底有多少人。
  在座的人有安爷爷安奶奶、安茹一家四口、安小叔一家三口,不算安大伯一家人,和外嫁的女儿,一共是9个人,真是名副其实的三世同堂!
  第一次看见这么多人的安茹,偷偷打量着安家人,安爸长相随了安爷爷,是高个子、国字脸。而安小叔像安奶奶,有那么几分眉清目秀的书生样子。
  安妈长的很是艳丽,是个御姐型的人物。而安小婶长的不是那么突出,也是个小家碧玉的佳人。
  安家现如今最小的孩子,就是一岁大的安皓轩,正是吃奶的时候。
  晚上吃的同样还是稀粥,而且还限量,每个人只有一碗。
  爷爷、爸爸、小叔除外,安茹心中猜测可能是因为男人们干的是力气活,所以要多吃一些。
  除了稀粥,这回比早上多了一些野菜。
  安茹昨天吃的都是稀粥,而且一点菜也没有,真是想念以前的红烧肉、水煮鱼和n多的零食啊,想吃多少都有的日子真是太幸福了!
  不过她连穿越都遇上了,怎么没有那些小说中的什么随身空间呢?如果有个万能的空间,那不是想要多少大米白饭都有了,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嘿,看来她是没有金手指那个命的啦!
  “快点吃,天都快黑了!否则一会还得点煤油灯”安奶奶瞅瞅外边的天色,连忙催促大家道。安家现在没有电灯,用的都是煤油灯。
  安茹心想,有煤油灯都不用,应该是为了省钱吧。
  在俺奶奶的连声催促中,安茹快速的吃完了晚饭。
  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趁着天还没黑收拾完家务之后,一家子人就**睡觉了。
  ——————
  这一天的安谨出去和小伙伴玩泥巴,安茹嫌弃玩泥巴脏,一个人正在院内发呆。
  经过这些日子和安谨安妈妈他们套话,安茹终于确定了一些事。
  这里就叫安家村,是h县城的一个有些偏远的大村子,距离h县有20里地。
  村子背靠着绵延百里的大别山,山中野兽繁多,虎狼等大型野兽虽不多见但也是有的。
  清水湖流经h县,千百年下来养育了不知多少h县人。历年干旱少雨、粮食收成不好的时候,人们就是靠着清水湖才能活下来的。
  前几年闹灾荒,人们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多亏了大别山中的草根树皮和清水湖中的鱼虾,不知拯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那3年人饿的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大别山中的狼声听不见了,清水湖中的鱼虾也快绝迹了。
  但是上面那些不是最重要的,最为关键的是今年是1964年,刚刚经过了传说中“三分天灾、七分*”的3年自然灾害的1964年。
  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安茹处在各种物资供应匮乏,粮食紧缺,买东西要票据的时代。
  这代表着2年后那个十分动荡的年代就要快来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里生活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儿。
  安茹虽然没听说过,但是上辈子见到的一些老人也是经历过的。
  机械研究院有个老教授叫做吴慎之,家里有海外关系,听说是姐姐在国外结婚生子的。
  运动开始就被打成“阶级分子”,是个臭老九。每天不是被□□就是做检讨,连女儿也和他划清界限,安茹听到都感到可怕!
  家里的小洋楼被抄没了,珍藏的玉石字画也都被人杂碎、撕碎了!
  后来吴慎之每每想起他的古玩,就是一阵肉疼,那么多的国家遗留下的珍宝就这么损坏在红卫兵手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那十年是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摧残,是对人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折磨,是教育的缺失,是对一代人耽误。
  安茹还记得上辈子网上有一段话让她印象深刻:
  当我们长身体时,赶上了三年灾荒;
  当我们需要读书时,赶上了十年浩劫;
  当我们就业时,赶上了下岗裁员;
  以上就是现在的她将来要经历的真实的写照,每一件都是影响人生的大事儿。
  三年灾荒已经过去了,2年后马上就是十年浩劫了!
  哎,安家村马上就要迎来下乡接受农民再教育的知青,被□□下放劳动的人们以及见人就要说毛的语录行为。
  还好现在安茹家祖上是根正苗红的贫农,爷爷还是个老□□,大伯在军中当兵。只要她好好的,将来就不会面临被批(斗)了。
  想到这里安茹心中很是纠结和复杂,还有一些茫然无措。
  如今的她才3岁大小,是个小娃娃,2年后也不过5岁。5岁大的孩子能干什么呢?
  她既不能改变历史,蝴蝶掉那十年,也没那个能力改变领导人的政策,拯救千千万万个受苦受难的人。
  她也无法向身为大队书记的爷爷说明这一切的事情,消息来源更是解释不清楚,你一个三头身的小娃娃说的话,又有几个人会相信呢?
  安茹自是在这里苦恼着,不过她的思绪也影响不到任何人,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
  对于安爷爷这个大队书记来说,现如今最重要的是加紧传达公社领导这次在开会中的精神指示。
  这天一大早,安爷爷就把生产队的队委会成员都叫到了队部来开会。
  生产队的队委会成员挺多的,乌泱泱围着桌子坐了一圈。安爷爷坐在上头,用烟锅子敲了敲桌子,就开始讲话。
  “你们都听好了,前几天我去县里开会,公社的领导们讲了一些话,我这两天整理了一下,现在传达给你们”安爷爷环顾了下手的人,继续说道。
  “第一,中央开展了一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咱们大队可不能被别的大队比下去。丢脸的事儿在我老安头这可不能干!”
  安爷爷还没说完,郭前进就抢先说道:“安书记,你就放心吧,我们生产队从来都是争先抢第一,那思想觉悟从来都是高高儿的!”
  “恩,很好!”安爷爷被人抢白了也不生气,表扬完了又说:“在咱们农村要‘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务’,主要就是为了杜绝有人投机倒把、贪污盗窃,还有一些严重的铺张浪费,严重的违法乱纪等行为。”
  说道这里安爷爷的表情开始严肃起来,“为了防止大家监守自盗,我决定从明天开始和大家一起审查咱们大队的工分、账目、仓库、财务等情况。”
  安爷爷知道水至清则无鱼,所以他从来都不会把人逼得很紧。而且他也相信长产队没有坏分子。
  “好,第二点,就是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公社领导指示我们大队今年要比去年多交3000斤粮食。”
  安爷爷心里猜到了大家的想法,毕竟谁都不想饿肚子。所以只能期望今年是个好年头,社员们再加把劲,到了年底才能分得够吃的粮食。
  “好了,大家不要多想,我们紧一紧,国家才能富!”安爷爷深知,这时候就要给大家鼓起劲儿来,如果领导们都丧失信心,更别提社员们了!
  “现在的天气逐渐回暖,过两天就可以春种了。我想了想,大家从下周开始召集社员们耕田松土。咱们大队两头牛还是老规矩,轮流使用,一会儿你们自己抽签排除个先后顺序。以后用牛都按照这个顺序来!”
  安爷爷作为一个老大队书记,种地所需的东西心中都有数,所以分配工作才能做到驾轻就熟。
  “各个生产队长从现在开始就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别忘了3000斤的公粮。相信大家也不想辛苦一年到头,还要让自己的一家老小饿肚子吧!”
  在队部开完会后,所有人都散了。安老爷子一个人慢慢的往家走,思考着如何才能给给社员们创收。

☆、第4章 工分

  这天广播声音突然响起,把睡梦声中的安茹吓了一跳。
  此时的安爸安妈已经利落的起床,洗漱过后,安家人汇合到一起,就在安爷爷的带领下出门了。
  安茹很好奇,他们这是要去哪里?
  路上汇聚的人越来越多,安爸爸怕安茹被挤到,索性一把把她抱到怀里。
  安茹猛然变高,高兴地漏出了的自己的小虎牙。“爸爸,咱们是去哪里啊?”
  身前的小婶抱着被包的严严实实的四娃回过头“二丫,这是不记得了,咱们是去大食堂吃饭啊,去年你还来过的呢!”
  一旁的沈翠翠抿了抿被风吹乱的头发“哈哈,小孩子都是不记事的。二丫啊,妈妈告诉你一会吃饭的时候你快点吃,吃完后妈妈送你回家,好不好!”
  “好的呀”安茹连忙点了点自己的小脑袋。
  安庆昌一看女儿可爱的模样,揉了揉安茹的头发,笑容满面。
  大食堂就在村子中央,人们到达地方后,就在排队处领取自己的粮食,连小孩子也不例外。
  生产队如今有个大食堂,一共4口锅,等到大家一起上工的时候,才会开火。
  原来安爷爷作为大队书记吸取了前几年的大锅饭吃完粮食的教训,并没有让大家“敞开肚皮吃饱饭”。
  而是在农忙的时候支起大食堂,给每个人都限量供应粮食。
  食堂的每顿的粮食由事务长算计人数和粮食后,把做饭用的的原料发放给厨师。
  食堂就供应早上和中午两顿饭,男人每顿3两,女人每顿2两,孩子都是1两蔬菜一份,汤随便喝。
  说是汤,其实就是水,根本没有什么滋味,也就为了解渴罢了!
  这些吃食都是要送到地上去的,节省了时间,可以让社员们好好的休息一会。
  有些人不够吃怎么办呢,那就从家带点窝窝头添补一下。
  有那种会过日子的,为了省一些粮食,从来都不吃完,把剩下的粮食用布包起来,待会家去。
  吃饭的时候安茹就看到有个妇女把女儿没吃完的饭菜放在瓷缸里,准备一会带回家中。
  吃完饭人们逐渐散去,安茹也回到了家中。
  没多久广播中又响起了音乐,这回安妈妈跟安茹说“这首歌叫《东方红》,听到这个大家就要到地里上工去了。妈妈也走了,你在家乖乖的和奶奶待在一起哦!”
  “恩恩”
  这些天家里的大人都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
  安茹也知道这是春种了。
  1964年的时候人们上工都是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一起工作,他们每天工作都由记工员记成工分。
  工分是报酬计量单位,用于计算人民公社社员工作量和劳动报酬。
  因为在公社中分配各种粮食、蔬菜、财务都要用工分计算,所以老话才说“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
  计分基准以每个“标准工作日”一般最多定为10-12分,安家村生产队就是12分。
  一般男壮年劳动力12分;一般男性劳动力则定为9-12分;
  女性壮年劳动力为7-9分;一般女性劳动力(中年家庭妇女)为6-7分;
  所以如果谁家男性壮劳力多,那可是很受羡慕的。
  安家还好安爷爷是大队书记,本身就有12个工分。而且老头身体还能动,也不愿意在家闲着,遂也是到地里上工挣工分,也有8个公分。
  安庆昌、安庆荣不必说,都是男性壮劳力,工分也是最高的12分;
  而沈翠翠和赵小花妯娌俩是女性壮劳力,有9个工分;
  而像安奶奶这样的老人,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工分是4-7个不等;
  如果像安国这样的10几岁的孩子,也算半个壮劳力,6-9个工分。
  儿童也有1-3个工分。
  这个时候除了身体残疾的,都是家里老少齐上阵的,实在上不了,只能去干一些公分少的轻巧活。
  等到晚上再放音乐后,安茹就知道了这是要下工了。
  安家人现在除了腿脚不便的安奶奶也就只有安茹一个人了。
  就连6岁的安谨小朋友也不例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