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举兴家-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6。名字
等张文能够扶着墙走几步的时候,天气已经大冷了,他是二月二龙抬头生日,日子是顶好的,正巧黎明十分落地,当时接生婆婆可是说了满屋子的吉祥话。
只可惜他出生之前亲爹就死了,不管是洗三还是满月百天都没办,家里头两个寡妇,只是门房紧闭的过日子,不说寂冷但也清净。
眼看着进了腊月,地上已经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雪,姜氏和孙氏都不太让孩子往外跑了,生怕他着了凉生病,实在是这年头孩子的夭折率大的惊人,他们这可是一根独苗苗,真要是有点儿什么事的话婆媳俩个都不用活了。
张文也是个惜命的,这可不是感冒发烧打了针挂个瓶就好的年代了,真要是发烧的话,不死也得去掉半条命,为此他十分懂事儿,每次只在被炭火熏得暖洋洋的屋子里头玩耍。
不过他从未丢下锻炼身体的决心,每天必定要活动一番身体的。
看着乖孙甩动着小胳膊小腿,姜氏看的心满意足,笑盈盈的说道:“我家乖孙就是懂事儿,以前多爱出门的人啊,现在也不闹着出去了,这孩子从小就听话,懂得体贴人。”
在姜氏的眼中,恐怕孙子就是无一处不好的,恨不得把他夸到天上去。
偏偏唯二的听众都十分赞同这说话,孙氏说:“可不是吗,从来没看见这么体贴人的,招娣小时候还要闹夜,这孩子只要吃饱了,都是一觉到天亮。”
章招娣也不在意自己被打趣了,笑道:“这是我弟弟,肯定最乖啦。”
祖孙三人达成了一致,倒是看起来和和乐乐,这种围在一个屋子里头做针线说笑的日子,就是当年章明亭还活着的时候也是少有的,毕竟姜氏那时候颇看不上孙氏。
在地上学习走路的张文暗暗翻了个白眼,觉得自己要不是穿越者,上辈子还是吃过半辈子苦头的那种,说不定很快就要被三个女人宠坏了。
姜氏到底是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做了一会儿针线就放下了,章招娣还没有学到家,做一会儿就得逗一逗弟弟,看着就知道没用心。
只有孙氏的动作最快,就一会儿功夫就做好了一个荷包,手工精制,上头还特意的绣上了喜鹊登梅的花样子,拿出去卖也能卖上一个不错的价格。
姜氏看了一眼,心中也微微满意,当年她是看不上孙氏那门第的,主要是孙家人也靠不住,他们家原本就是三代单穿,自然想要结一门有力的亲家。
只可惜儿子喜欢,哭着喊着求她,后来她也是看孙氏本人还算利索,这才闭闭眼答应了。
孙氏小心翼翼的放好荷包,打算攒一攒到时候一块儿换银钱。转身又拿出一个络子来,刚打了几下,就想到什么,抬头看了一眼姜氏说道:“娘,平安也这么大了,大名您想好了吗,快到年底了,到时候也得上族谱吧。”
这年头并不是生了孩子就会上族谱的,毕竟开祠堂一次成本高,孩子也不一定能立得住,像是一些大家族甚至都是等孩子三岁之后才上。
章家不过是个县城的小家族,往上一共也就四代人,所以每年开祠堂的时候就顺便会把当年出生的孩子都上了族谱,向来也没有那么大讲究。
姜氏一听,倒是也把这事儿放到了心上,一日没上族谱,他们家就不算有男丁,没有男丁,就支撑不起门户来。
老太太心思一转,立刻说道:“这也没多少时间了,得起一个好名字。”
说完这话,她又有几分可惜的说道:“如今王氏也不上门了,他家倒是有个秀才,算是有几分才学,比我们多几分墨水。”
随即她自己想了想,摇头安慰自己道:“也没啥可惜的,品行不好,让他起名也不成。”
孙氏张了张嘴巴,心知自己是没有起名权的,便旁敲侧击的说道:“娘,相公还在的时候倒是起了几个名字,不如你听听看合不合适。”
姜氏瞥了她一眼,淡淡说道:“都是哪几个字?”
孙氏自己并不识字,只是她跟章明亭的感情十分好,那时候也有过一段红袖添香的日子,所以倒是也还记得一些,这会儿缓缓道来:“一个是直,取之正直为正,正曲为直。相公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成为正直的人。”
姜氏一听,却摇头说道:“世间是是非非,哪有那么明确的是非曲直,难不成以后我乖孙也要变成不知变通的顽固模样,读书虽然好,但要是读成了书呆子,那可是大大的不妙,亭儿当年啊,就是亏在一个直字上了。”
见她不满意,孙氏又道:“还有一个通字,我只记得相公说了一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不过应是大文豪文章里头有过的。”
姜氏连忙摇头说道:“又是鸡又是犬的,不好听,咱们也不是乡下人家。”
孙氏其实也不太懂大文豪的审美,就她看来乡下的鸡鸭狗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她努力回忆了一下,才说道:“倒是还有一个德字,这个字意思应该是好的,好的意思都含在里头了,具体的话怎么说我倒是忘了,好像是有成家立业的意思。”
姜氏想了想,却还是摇头说道:“大房的小孙子就叫阿德,又是同一个辈分的,总不能重了,还有其他的吗,哎,这名字啊,以后可是要跟着平安一辈子的。”
孙氏也觉得头疼了,她也不是读过书的人啊,能记住那么几个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老太太见状,提出自己的意见来:“我倒是觉得敬字不错,亭儿没过世的时候,有一日我听他念书,念到敬贤礼士这几个字,当时就在想啊,若是将来我有四个孙儿,用这四个字排辈分也是顶顶好的,只是可惜了。”
她这般说着,孙氏哪里能够反对,再说她私心里觉得敬字也似乎不错,就点了点头说道:“倒是也可以,不愧是娘,想的名字就是不错。”
姜氏笑了笑,抬头说道:“虽说没什么见识,但到底是多活了纪念,多吃过几碗饭,平安是元字辈,以后就叫元敬吧。”
孙氏立刻笑着捧了老太太的臭脚:“我们家正是因为有娘在,所以日子才过得稳当呢。”
姜氏笑了笑,也没在意媳妇这话是真心还是假意,她伸手搂住朝着自己走过来的乖孙,笑盈盈的说道:“乖孙,以后你大名就叫元敬,好不好听啊?”
张文对此是满意的,叫章元敬总比叫什么章招娣好吧,跟自家姐姐的名字一对比,他的名字简直是业界良心了。
反正张这个姓氏也是孤儿院给予他的,张文并不眷恋,事实上一开始他以为章家是张家,后来才渐渐知道原来是立早章,不得不说这要是一种缘分。
章招娣在旁边听了,也为自家弟弟高兴,笑着说道:“弟弟的名字可真好听。”
孙氏看了她一眼,又瞄了眼心情正好的婆婆,低声说道:“娘,招娣的大名是不是也改一个,到底是大了,以后出了门总不能也招娣招娣的喊着。”
姜氏听了却混不在意,淡淡说道:“招娣有什么不好的,一听就有福气,再说了,谁家的女娃娃不是随口起的名字,就隔壁他家,爹还是秀才呢,三个女儿一个大丫一个二丫一个三丫,还不如招娣的名字听着好。”
时人多不重视女孩儿,有时候为了方便就是这么混叫着,有时候出门一喊大丫,半条街上的女人都要应一声。
姜氏见孙氏有些不赞同,又说道:“女人有名字又有何用,在家的时候都喊小名,出门就是别人的娘子,以后就是孩子他娘,放着名字自己叫吗?”
孙氏一听也有些泄气,她其实也就是顺口提一句罢了。
倒是张文,刚刚改名为章元敬的小家伙蹦跶起来,抓着姜氏的手说道:“我,我叫。”
姜氏被逗得噗嗤一笑,捏了捏他的脸颊说道:“你可不能叫,招娣是你姐姐,得喊大姐。”
章元敬不同意,他得抓住这个机会帮她大姐摆脱乡土味十足的名字啊,想想大姐嫁了人之后,夫妻俩个行闺房之乐,结果姐夫开口就是一句情意绵绵的招娣,那不是什么感觉都没有了,想的十分长远的章元敬肯定不能答应。
“名字,好听,姐,姐姐,也好听。”章元敬连忙说道,又拍马屁说道,“奶奶,取的好听。给,姐姐,也取一个。”
姜氏耐心的听着,听了这话先说道:“我家乖孙了不得,这还不到一岁,就能说话了。”
这还是不是单纯的会说话,而是会表达自己的意思,谁家孩子能这么早开窍呢。
姜氏一边高兴,一边毫不犹豫的满足了孙子的愿望,搂着章元敬笑着说道:“既然平安觉得奶奶起的好听,那奶奶就再起一个。”
只可惜给章招娣起名字的时候,姜氏完全没有方才的重视,看了看还算眉清目秀的孙女,几乎是立刻说道:“不如就叫铃兰吧,这名字不常见。”
孙氏一听,第一个表示了赞同:“这名字不错,好听好记,花儿也好看。”
章元敬都没能发表反对意见,章招娣自己就乐滋滋的接受了:“太好了,我也有大名了,铃兰,铃兰,这名字真好听,奶,娘,以后你们都喊我大名吧,一听就跟别人的不一样。”
姜氏孙氏笑着应了,章元敬也笑了笑,他们三个都开心就好。
7。林二
这一年的腊月特别冷,每次看到外面的积雪家里头女人们都很担心,对于青州来说,这样子的大雪已经十分罕见,就连姜氏也说从未见过。
虽说瑞雪兆丰年,但这年头下了大雪,对于穷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幸亏到了腊月十五大雪就渐渐停了,太阳再一次出现在天空中,章家从小到大,从老到幼都大大的松了口气,就是章元敬也不喜欢每天每天的被关在家里头不能出去啊。
只可惜雪虽然停了,但化雪的时候更冷,姜氏可不放心他出门,这会儿看的更紧了。
章元敬对此无可奈何,就他现在这行动速度,想要避开一家老小的看管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看在院子里头那几乎圆滚滚的雪人份上,他也就不折腾了。
不紧不慢的日子一直到了除夕,虽然还在守孝不能热闹,但章家里里外外也多了几分喜气,一大清早的,孙氏就把孩子叫了起来,给他穿上了前几日才做好的新衣裳。
小孩子自然是穿大红色的好看,但是一来他爹过世才一年,二来红布也价格昂贵,那等质地不好的倒是便宜,只可惜染色不均看着让人寒碜。
孙氏最后挑选的是一块蓝布,上头裹了月牙白的边儿,衬的章元敬更加的粉雕玉琢。
孙氏看着爱得不行,搂着孩子亲了几口,才舍得带他出门,刚到正堂,姜氏就伸手把孩子搂了过去,笑盈盈的说道:“我家乖孙今日可真精神,原我还觉得你娘浪费功夫,这么一裹边儿看着倒是确有几分别致,就是费工夫了一些。”
孙氏一听,笑着说道:“能废什么功夫,我手脚快,也就是顺手的事情。”
说话间章招娣也来了,她也穿了一身新衣服,不过是青色的底子,用蓝色的裹了边儿,一看就知道也是孙氏的手艺,章招娣显得十分高兴。
姜氏伸手将俩个孩子拉到身前,左看右看,笑着说道:“要说模样,整条街的孩子也没有我们家的出落的好,不说平安,就是招娣也甩他们一大段。”
自从章招娣表现出十分护着弟弟的一面,姜氏老太太也不介意多夸夸她了。
章元敬靠在姜氏的怀中,也笑了起来,没想到自家小姐姐还是个自恋狂呢,听着夸奖的话牙齿都笑得露出来了:“姐姐,好看。”
姜氏一听,忍不住醋道:“就姐姐好看,祖母不好看吗?”
章元敬连忙说道:“祖母也,好看,额额也好看。”果然不管是几岁的女人都很难讨好。
姜氏一听这话才笑了,笑道:“我家乖孙最好看。”说了这话,又抬头看了看孙氏母女,又道,“不愧是你亲生的,看到的都是你们娘俩的好。”
姜氏如今带着的抹额是章招娣亲自绣的,这也是这一年来他们祖孙俩的关系反倒是缓和了,要是往年的话,章招娣不会送,送了姜氏估计也不能带。
孙氏笑着迎合道:“这孩子记性好,不过平安向来最喜欢粘着娘,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姜氏颇有几分自得,笑了笑说道:“那可不是,也不枉平日里那么疼他。”
平时说到这个话题,姜氏肯定是要搂着章元敬心肝宝贝的喊一会儿,不过这一日她只是略略的说过了几句就罢了,反倒是提起另一个话题:“祭祖要做的事情,你都教了吗?”
提起祭祖的事情,孙氏也显然紧张起来:“该教的我都教了,只是我也从未参加过,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不过平安还小,也不需他做什么吧。”
祭祖从来都是男人的事情,别说孙氏,就是姜氏也从未参加过,能够教孩子的就是听话,跟着大人做之类的话罢了:“无妨,我托了隔壁的林二,让他看顾一些平安。”
孙氏听了这话就放心了,林二也姓章,叫做章明林,只是家中排行第二才有了林二这个称呼,以往跟章明亭的关系十分不错,虽然只是从堂兄弟,但也算是比较近的关系了。
姜氏也搂着章元敬最后嘱咐道:“平安,到时候别害怕,跟着你林二叔就是。”
章元敬自然是不害怕的,相反,他对古代人的祭祀活动十分感兴趣。
章家并不算大家族,不过祭祖看起来也是有模有样的,一直到除夕的正午时分,姜氏和孙氏才亲自把吃过午饭的孩子送到了隔壁,一个壮硕的男人正在门口等着。
章明林大约三十出头的样子,却与一般的章家人长得不太一样,人高马大不说还特别的魁梧,身上腱子肉几乎都要蹦出衣服来。
看见他们三人,章明林当下就哈哈大笑了两声,声音跟打钟似得大声:“三婶子,这就是平安吧,放心吧,有我看着肯定一根毫毛都不会掉。”
姜氏看着更加不放心了,但不放心也没有办法,她不但是女人还是个寡妇,自然是进不了章家的祠堂的,只能小心翼翼的把孩子送到了章明林的手中,口中还得客客气气的说道:“明林你向来是个沉稳的,平安年纪还小,你可得耐心着些。”
章明林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了,抱着孩子在手里头掂量了一下,还笑着说道:“得嘞,三婶子您就放心吧,我带孩子有经验。”
一想到隔壁经常被揍得哇哇大哭的那几个娃娃,姜氏都恨不得把孩子抢回去。
章明林摆了摆手,也没有跟她们再多说什么,直接抱着孩子就走,那健步如飞的模样几乎要跑起来,章元敬不得不伸手搂住他的脖子以免自己掉下去。
后头的姜氏看的心惊肉跳,孙氏一边担心一边还得安慰婆婆,忍不住怨怪起来这世道,女人难道就不是章家人了,为什么就进步的祠堂。
无论两个女人如何担心如何腹诽,那头章明林已经抱着章元敬飞快的追上了大部队,这绝对不是夸张的形容词,跟章元敬家三代单穿人丁单薄不同,章明林的老娘十分能生,光他们兄弟就有五人,如今又都是娶妻生子,光男丁加起来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章明林腿长走得快,三俩步就追上去了,那头他家老大回头一看弟弟抱着小孩儿跑的飞快顿时唬了一跳,连声喊道:“你慢着点,别把人家孩子摔了。”
章明林却已经跑到了他面前,笑道:“哪儿那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