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举兴家-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章元敬倒是很镇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好办事儿; 好歹他拿出来的办法都是经过时间的验证的; 也许因为技术的限制实现起来有些难度,但终归是有用的。
一开始的时候,章元敬其实是更考虑围垦,但后来回去一想却觉得不太现实,毕竟围垦需要将沿海滩涂将涨落潮位差大的地段筑堤拦海; 防止潮汐浸渍并将堤内海水排出; 造成土地用来种地,这个过程中需要在垦区内开挖河道; 并于入海口修建闸口; 防止海潮沿河倒灌,便于排除雨季渍涝和新围垦土地中的大量盐分。并需兴修灌溉引水渠系; 建立相应的排水系统引淡排咸,在围垦区内侧应开挖截渗沟,以防止海水对垦区继续补给盐分。
就算是在现代,围垦的成本也是极大的,虽说围垦之后宜农则农; 宜渔则渔; 宜盐则盐; 但是沿海淡水严重缺乏,滩涂改造成耕地成本高且效益低,越来越多的滩涂围垦丧失了造田的";初衷";,章元敬在计算了几日之后就放弃了这条路。
也不是完全放弃,距离淡水资源比较近的地方倒是可以用一用,但大部分滩涂还是走养殖的道路更好一些。
相比起围垦的大费周章,养殖就容易许多,只要利用海边潮间带的软泥和沙泥地带加以平整,筑堤、建坝就能进行海水养殖。
海水养殖的来源也好找,各种贝类,例如:贻贝、扇贝、蛤、牡蛎、泥蚶、蛏子,海藻,或者滩涂鱼都可以,这些东西沿海一带本来就多,相对而言成本就低。
章元敬考虑的深远,海鱼确实是稀罕货,但这东西并不好养,相反的,贝壳和海藻只要不要生病,几乎都是稳赚不赔的东西。
再有一个,海藻和贝壳都容易加工,只要晒干了也好运输,这些东西在沿海一带是廉价品,但运输到内地却是好东西。
毕竟海洋里头带出来的东西,怎么样都是咸的,在这个盐由国家控制,价格昂贵的年代,凡是带着咸味道的东西都比一般的受老百姓们欢迎。
听见孔文的问题,章元敬只是笑着说道:“能不能成,且看一年就知道了,咱们也没有投入多少的成本,就算是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孔文一听觉得也是,最多就是亏损一点人力成本,他手底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气,就算是弄不成以他们俩的家产,就是自己掏腰包填补空洞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么一想,孔文倒是镇定下来,还笑着说道:“倒也是,不急不急。”
不过看了眼在滩涂里头狂奔,短短一个月就晒成了一个小黑人的五皇子,孔文忍不住咳嗽了一声,低声说道:“不过姐夫,咱这么放羊五皇子真的好吗,这都成野孩子了。”
到了连海之后,章元敬时时刻刻将五皇子带在身边,走哪儿带哪儿,这倒也是情理之中,但只要五皇子不做危险的事情,还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这位就压根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
箫甯原本就还是个孩子的,这一个月简直是玩疯了,原本白嫩嫩的小脸都晒成了一片焦红,这时候皇帝看见的话,八成是要认不出来了。
章元敬倒是不以为意,笑着说道:“这有什么不好的,这段时间甯儿知道了不少事儿,有些东西可不是咱们待在家里头读书就能读出来的。”
孔文抓了抓头发,觉得自己大约是不懂读书人的想法,有什么事情能让一位皇子在滩涂地里头撒丫子乱跑,将自己晒成黑人呢?
不过章元敬乐意,孔文也无可奈何,只想着得给自己姐姐写封信让劝劝,别到时候将五皇子养成了个黑炭头,皇帝那看见能高兴吗?
章元敬还不知道自家妻弟准备打小报告,两人视察了一番试点,正要离开呢,却见一人急匆匆的进来禀报:“章大人,孔将军,孟大人求见。”
孔文一听就嗨了一声,笑道:“我就知道这家伙耐不住了,总算是找上门来了。”
对此章元敬也觉得在意料之中,他笑了笑,让孔文在这边继续盯着,以免箫甯那孩子玩疯了掉进还里头去,自己收拾了一番前去见这位孟知府。
章元敬走到海关衙门里头,就瞧见孟知府脸色不大好的坐在公堂之上,他似乎十分气愤,手边的茶水也没有喝过一口,只是脸色阴沉的等候着。
看着章元敬进来,孟知府猛地站起身来,急吼吼的说道:“章大人,下官听闻”
章元敬指了指茶杯说道:“孟大人,有话咱们慢慢说,不如先喝口茶润润嗓子?”
孟知府却根本不接受他的好意,拍着桌子说道:“章大人,你别转开话题,老夫这次过来是为了那什么围海养鱼的事情,章大人有何解释?”
章元敬笑着喝了一口茶,还说道:“孟大人真的不尝一尝吗,这是连海自己产的海茶,口味与绿茶红茶截然不同,一开始喝的时候有些不习惯,喝的久了,倒是觉得别有一番滋味。”
孟知府自然也知道海茶的,不过在他看来最好的自然还是龙井碧螺春那种名茶,海茶真要是好喝的话怎么会籍籍无名,再说此时此刻他也根本没心思喝茶。
再次拒绝了章元敬的好意,孟知府似乎更加恼怒了:“章大人,事关重大,请别顾左右而言他,这招数对本官是无用的。”
章元敬却拍了拍孟知府的肩膀,笑着说道:“孟大人何必这么暴躁,有话咱们就好好说,您亲自过来,不管是什么话本官都会好好听完的。”
他的态度越是和善,孟知府却越是生气,若不是还有几分理智在,怕是要站起来怒吼了。他好不容易压制住自己的怒气,才说道:“章大人,本官听闻你让沿海一带的渔民围海养殖,这不是乱来吗,大海那是什么地方,浪潮一冲,百姓们的辛苦不就白费了?”
章元敬却笑着说道:“孟大人不必担心,此事由本官一力负责,绝不会苦了百姓。”
孟知府却骂道:“既然明知道是乱来,章大人怎么能一意孤行?您这是用百姓的苦难,满足自己的欲望,若说的难听点,这就是鱼肉百姓。”
听到这话,章元敬的脸色也阴沉下来,他慢慢放下茶杯,冷冷的看着孟知府,一直看到孟知府冷静下来,才冷笑了一声淡淡说道:“孟大人,饭可以乱吃,这话可不能乱说。”
在孟知府面前,章元敬第一次露出冷酷的表情来,甚至带着一种尖锐:“本官拿出自己的银子来,愿意让当地的百姓在闲暇时间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此事何错之有?”
“孟大人,你自己拿不出银子来补贴百姓,莫不是也不允许本官这么做?”章元敬冷笑了一声,继续说道,“围海一事的风险本官自然知道,但既然百姓只得到了好处,亏损一概由本官承担,你又有什么好说的,莫不是孟大人也愿意出银子搭把手?”
一连串的话让孟知府面无人色,这章元敬几乎是踩着他的脸面在骂人,一边是说他家里头没钱,一边又是讽刺他帮助不了百姓。
孟知府气的脸色发白,偏偏章元敬还不依不饶的说道:“本官知道孟知府一贯是清贫的,但清贫了自己,好歹也得让百姓富裕起来,否则你就是饿死了全家人,又有何用?”
“咱们为官之人,总得为百姓们做一点实在的事情,如今我乐意话自己的银钱,为连海当地的百姓找一条生路,孟知府莫非还要阻着拦着不成?”
章元敬眼中带着讥讽:“若孟知府执意阻拦的话,本官怕是要认为,知府大人为了自己的清名,竟是连百姓都不顾了,竟是个沽名钓誉利欲侵心之人!”
“你,你,你!”孟知府几乎是跳了起来,怒骂道,“你这是污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陛下也不会相信你的妄测之言,本官要上奏陛下,请陛下主持公道。”
章元敬却并不如孟知府期待那样的惊慌,反倒是淡淡说道:“公道自在人心,孟知府想要做的话就去做吧,本官就不留客了。”
两个人不欢而散,章元敬却并不在意,反倒是孔文听说了之后有些担心,低声劝道:“虽然这个姓孟的有些烦人,但官名却十分不错,若是他真的上奏朝廷,陛下说不定会听进去,这样岂不是对咱们不利?”
章元敬笑了笑,只问道:“是他了解陛下,还是我更加了解陛下?”
孔文一听,自然说道:“那当然是姐夫你了,朝中谁不知道,您跟顾廷安顾大人,那就是陛下肚子里头的两条蛔虫,有啥事儿跟着你们走准对。”
章元敬瞥了他一眼,孔文连忙嘿嘿一笑,假装方才的话不是自己说的。
章元敬也就没有追究他把自己比作蛔虫的事情,继续说道:“既然我更加了解陛下,你怎么知道,我是不是故意气他,让他写奏折参我一本的呢?”
孔文两只眼睛都在冒圈发蒙,奇怪的问道:“姐夫,你这不是自己找打吗?”
章元敬拍了一下他的额头,也没解释自己为何要这么做,只是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阿文,你要记住,在官场上有人参你不可怕,可怕的是陛下让人参你。”
219。参你一本
自从章元敬离开京城; 每三日一次的小朝会似乎变得更加热闹起来,谁都知道这位章大人能辩,会辩; 如今他不在了; 他们可算能畅所欲言了; 不怕什么时候就被人抓住了小把柄。
而这一次; 朝堂更是热闹起来; 只因为在上朝之后居然有人直接参了这位前往连海的章大人一本; 义愤填膺的遣词用语简直刷新了他们的印象。
那位御史大人一口气不带喘气的讲完; 心中颇有几分得意,谁知道抬头一看,却见朝上的大人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的架势,没有一点儿同仇敌忾的意思。
御史大人心中咯噔了一下; 没有抬头也能感受到皇帝锐利的视线,他一时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紧张的满头都是大汗,几乎差点跪倒下来。
皇帝却只是轻飘飘的扫了他一眼; 轻轻咳嗽了一声,问道:“按照王御史的意思; 这章元敬乃是罪大恶极了,方才朕打了个瞌睡,劳烦王御史说说看; 这章元敬到底是犯了什么律例?什么罪过?说话可得有真凭实据才行啊。”
一听这话; 王御史就知道这位皇帝铁定是护着章元敬了; 随即有些懊悔自己冲动了,明知道章元敬是皇帝亲自派过去的,这么快的挑刺那不是给皇帝找不痛快吗。
心中已然有些后悔,说话便也有几分底气不足,他低声说道:“这,这倒是没有。”
皇帝忽然笑了一声,指了指下头的御史说道:“既然没有,那你方才在喊什么呢?”
王御史哆哆嗦嗦的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有些拿不准皇帝的心思,但还是说道:“但是,这章元敬自从到了连海,没做过半点实事儿,反倒是用度奢侈”
皇帝像是听见了什么笑话一般,呵呵了两声,继续问道:“哦,这章爱卿家资颇富却向来不在乎吃用,常有一件衣裳穿好几年的时候,如今去了连海倒是完全变了个样子,到底是怎么个奢侈的法,说来让朕听听。”
那王御史更是双腿战战,来不及被擦干的额头冷汗一颗颗落下,直接在大殿的大理石砖上映出水痕来,只是这一刻王御史也无心顾及,只得硬着头皮说道:“章大人自从到了连海,先就买了宅子,后来又雇了许多仆人,三餐必定是山珍海味,竟然还花钱让老百姓在滩涂上头给他耍着玩,虽说他花着自己的钱,但终归影响不好。”
皇帝却眯了眯眼睛,淡淡问道:“原来如此,那章爱卿的宅子买的多大?具体雇佣了多少仆人?山珍海味又是什么?为何花钱耍弄百姓?还不一一道来?”
王御史总算是明白自己走了一步差旗,他双腿一软跪倒在地,竟是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一直游离世外的顾廷安忽然上前了一步,咳嗽了一声才解释道:“陛下,王御史所言言过其实,据微臣所知,章元敬抵达连海之后购买的家宅不过是小二进,所雇佣的仆人一个个都是海军伤病残将,人虽然略多几个,却是想给这些人一些生路。”
“至于山珍海味,那就更加言不符实了。”顾廷安笑了笑,提醒道,“连海靠海,这地方别的没有,山珍海味数不胜数,据闻当地最便宜的就是这些山珍海味,反倒是新鲜的蔬果更贵一些,地处不同,想必与京城的风俗也是大大不同的。”
“说起来,我倒是听说连海的孟知府向来只吃青菜豆腐,对最便宜的咸鱼视而不见,大约是读书人嫌弃那股子的鱼腥味。”顾廷安点到即止的说了一句,又继续说道,“而耍着百姓玩儿就更不可能了,章大人是什么样的人,在场的大人想必都是了解的,她见连海的百姓生活辛苦,愿意自掏腰包做各种实验果,不管结果如何,这份心思实在是难得。”
说完这些话,顾廷安再一次退了回去,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而那位王御史却伏在地上不敢抬起头来看一眼皇帝。
皇帝很快就下了决定,淡淡说道:“既然如此,此次弹劾也是空穴来风,下次王大人切记不可偏听偏信,罢了,有事启禀,无事退朝。”
果然,这次无人再多嘴,皇帝施施然的起身离开,还带走了顾廷安顾大人,显然朝臣们都已经习惯了皇帝这种做法,依次从大殿退出。
顾廷安对后宫也熟悉的很,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说话,看起来倒是完全没被方才的事情影响到心情,反倒是有几分兴致勃勃的样子。
顾廷安的话并不多,看起来显得有些沉默,时不时就会咳嗽一声。
皇帝走了一会儿,忍不住问道:“廷安,怎么这次咳了这么久,要不要再让太医给你看看,这虽然是小毛病,但一直咳着也不是事儿。”
顾廷安笑了笑,就在这个当头又咳嗽了一声,等平息了才摇头说道:“陛下,不必麻烦了,这都是老毛病了,每年都得来这么几次。”
皇帝却不答应了,说道:“就是你老不当一回事,这才养不好,这次非得压着你好好养,把这毛病治的断根了才好。”
顾廷安咳嗽了一声,无奈说道:“这怕是不大容易,陛下也别为难了太医。”
皇帝挑了挑眉头,见他并不往心里头去,心底也有几分真心担忧和烦躁,顾廷安就是如此,看似平和其实内心执拗的很,平时倒也罢了,偏偏不把自己的身体当一回事。
眼看气氛越来越僵硬,顾廷安忽然笑着说道:“章元敬过去才不到三个月,这位孟知府就忍不住上了奏折弹劾,看来两人怕是水火不相容了。”
皇帝被转开了话题,也只得勉强接了一句:“可不是,这可不像是章元敬的性子。当年他在户部被为难,前后那么长的时间都能忍着。”
顾廷安笑了笑,倒是说道:“这也不奇怪,今非昔比,章元敬是正二品的大员,孟知府不过是五品的知府罢了,两人原本就该是互相牵制的处境,但若是孟知府一味强硬的话,章元敬自然也不会一直退让,反倒是失了风格。”
皇帝看了他一眼,笑道:“照你这么说来,章元敬也变了。”
顾廷安听了这话反倒是笑了起来,笑容带动了咳嗽,他忍着压抑了一会儿才平息,这才说道:“是人都会变,若章元敬还是当年的章元敬,陛下也不会放心让他去连海。”
这话倒是真的,皇帝笑了笑,又说了一句:“左右你与他交好,总是为他说好话的。”
顾廷安笑着反问:“陛下难道不喜欢他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