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举兴家-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点头说道:“是啊,这世间情义最是难得。”

    顾廷安也想到了什么,他看了看已经成为皇帝的镇北王爷,张了张嘴却并未说话。

205。太子

    “章大人; 您早。”刚刚走进户部,一名官员就客客气气的问好,不同于以前的客套,这会儿的问好里头带着几分不露痕迹的讨好。

    章元敬微笑着点了点头,户部的人个个都是人精,之前钱玉铉不待见他的时候; 他们能巧妙的将他架空,这会儿钱玉铉改变了态度,他们的立场变得比谁都快。

    户部大约是六部里头最为忙碌的部门; 上上下下恨不得长出六条手臂来干活; 当然; 他们的油水也是极大的,即使不是故意贪污,每年的冰敬炭敬就不少。

    对此,章元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也懂; 若是眼里揉不得沙子,对于整个朝廷的运转不一定有好处,只要他们知道分寸,就是皇帝也会容忍。

    到了户部,章元敬照旧去向顶头上司问好,这件事他以前在做; 钱玉铉投向皇帝之后; 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态度; 倒是让钱尚书心里头好受了一些。

    对于章元敬而言,在官场上受几句冷话实在是不算什么,若是每日这么一招就能让钱尚书尽心尽力的话,他宁愿天天过来挨一顿。

    这一日过来的时候,钱玉铉却并未多语,反倒是将桌上的一个奏折递给他看。

    章元敬倒是也不意外,钱尚书平时对他没个好气,但公事上却向来谨慎,颇有几分公事公办,不干涉个人喜好的意思在。

    他伸手将奏折取过来一看,倒是微微皱起眉头来,低声说道:“立后?”

    钱玉铉点了点头,说道:“是礼部和翰林院的老大人过来通了气,陛下已经登基快半年了,后宫却还是无主,他们要推请陛下立后。”

    镇北王府的内眷早就已经抵达京城,住进了后宫之中,文九据说是自愧出生文家,在关山的时候就一病不起,却还是撑着身体想要赶到京城,最后在路上终于熬不住了。

    还未进京,镇北王妃就死了,这位王妃还是出生文家,不免让人想多了,只是这会儿也无人去追究文九的死因,百姓们更是只知道王府的内眷是扶灵进京的。

    文九一死,不管她背负了多大的罪孽都成了空,皇帝亲自下令将她以王妃的规格下葬,显然并未想要在这个时候追封她为皇后的一死。

    皇帝对嫡长子的偏爱是显而易见的,这位嫡长子虽然体弱了一些,却也聪明伶俐,出生也正统,很快就得到了不少传统派的认可。

    这封奏折里头却是鼓动文武百官一起请陈皇帝,追封原配发妻为后,让这个嫡长子更加名正言顺一些。但这么一来问题就来了,镇北王爷可是有三任王妃,虽然都已经过世,但除了文九之外,不管是出生还是人品都无瑕疵,封了第一个,那第二个第三个要怎么处理?

    章元敬心中还有更多的考虑,要知道他们家中还养着一个箫甯,箫甯也是嫡出的儿子,却是嫡次子,更糟糕的是跟嫡长子还不是一个母亲。

    唯一应该庆幸的大概是箫甯与小世子之间年龄相差了十岁,当年王妃与世子的关系也不算差:“虽说皇帝无家事,但联名上书的话,怕是不大好。”

    钱玉铉点了点头,也说道:“确实如此,陛下虽然宠爱嫡长子,但也不一定乐意看见文武百官推举太子,更别说后宫可不只他一个皇子。”

    除了箫甯之外,世子还有三个弟弟在,无一例外都是庶出,不过母亲的家世和分位都不算高,其余分位高的生的却都是女儿,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年镇北王有意为之。

    比起当年的世子来,他的这些弟弟待遇就差很多,镇北王爷对他们并不关注,虽然在王府之内不缺吃穿,也有专人教导,但比起世子来却差了不止一筹。

    以他们现在的情况来看,想要跟世子抢天下是不太可能的,但要知道皇帝还在壮年,他还能生,以后的事情谁又能知道呢?

    章元敬脑中飞快的闪过镇北王原配的家世,当年老皇帝为几位皇子选择妻子的时候,可见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依稀能看出当年老皇帝的所想所图。

    不说文九,镇北王爷的两任王妃,原配高氏出生显贵,父亲曾是边疆大将,大兴大名鼎鼎的永宁侯,当年正是因为这位侯爷战死沙场,镇北王爷才不得不挂帅出征。

    这场赐婚与其说是门当户对,不如说是当初老皇帝在证据之下不得不做的事情,永宁侯一死,兵权必定旁落,有什么人比娶了高家女的儿子更合适呢?

    而镇北王爷也确实没让老皇帝失望,永宁侯身后有六个儿子,最后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的也有两个,但镇北军却慢慢被他完全控制,以至于永宁侯府贵而无权。

    即使如此,作为小世子的亲舅舅,老牌的勋贵永宁侯必定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即使这些年来他们往来稀疏,但血缘决定了永宁侯的位置。

    此次封后和立太子的呼声之中也没少了永宁侯的动作,就章元敬看来,他倒是觉得侯府太着急了一些,原本就是意外之喜,这么着急反倒是容易坏事。

    再看镇北王爷的继室纪氏,那时候镇北王爷已经掌控了镇北军,却因为脸上的疤痕失去了角逐皇位的资格,不知道是出于补偿心理还是什么,老皇帝为他赐的这门亲事更加不错。

    纪家在大兴的地位十分微妙,纪家入仕的人并不多,但家中各个都是读书人,或者立书为著,或者教书育人,更有走遍大兴疆土整理民俗的。

    说直白点,纪家就是一个以文化人为主的家族,虽然手中权利一般,但在读书人和民间的名声是极好的,纪家的女儿更是人人求取,当年若不是皇帝赐婚,纪氏真不一定愿意嫁进镇北王府当继室。

    相比起永宁侯府的上蹿下跳,纪家却显得安静的很,除了纪氏的老母亲带着女眷亲自过来章家探望过箫甯一次,纪家几乎是忘记了这个远嫁的女儿和身为皇子外孙的存在。

    章元敬又看了一遍奏折,忽然笑着问道:“钱大人,您看这奏折是谁起的头?”

    钱尚书也是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谁起的头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人必定不会放弃的,说不定他们还以为自己揣测到了圣意。”

    章元敬也没追问,跟着笑道:“那大人打算如何?”

    钱尚书直接把那个奏折扔开了,淡淡说道:“老夫年纪大了,这样的事情还是少掺和的好,再说了,圣上正当壮年,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有些事情不用急,也急不来。”

    章元敬也笑了笑,在他看来早早的成为太子其实对小世子并无好处,但显然永宁侯府并不这么想,只是不知道这次的动作里头有没有小世子的手笔。

    就如他们猜测的那般,在这一日大朝会上,一大片的大臣都跪倒下来,敬请皇帝立后,又有人提出早日确立太子一事。

    皇帝的脸色变幻莫测,让人看不出丝毫的痕迹来,他一眼扫过站在最前头的儿子箫靖,只见他似乎一脸担忧的模样,一双眼睛朝着自己看来。

    想到这孩子身体才刚刚痊愈,原本有些不满的皇帝倒是微微叹了口气,心中对永宁侯府却更加的不喜欢,他心中原本也有立太子的想法,但这事儿让大臣们提出来,一来让他倍感被动,二来也是挑拨他们父子亲情。

    皇帝眯了眯眼睛,开口问道:“靖儿,你怎么看?”

    箫靖微微一愣,抬头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父亲,即使世人都说父亲宠爱自己,但他心底还有几分畏惧在,这是在他年幼时候看着镇北王爷亲自斩杀将士留下的。

    考虑再三,箫靖才终于开口说道:“作为儿子,靖儿自然是希望母妃能够得到荣光,不过太子一事事关重大,父皇不必急在一时。”

    皇帝眯了眯眼睛,看不出来对这回答满不满意,忽然转头看向其余人等,最后视线落到了章元敬的头上,问道:“章爱卿,你对此事怎么看?”

    章元敬心中咯噔一下,不知道皇帝为何突然点名自己,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后宫之事,乃是陛下的家事,微臣不敢对后宫有所看法。”

    皇帝冷哼了一声,吓得下头的人纷纷低头,忽然又笑了起来,指了指他说道:“你啊,真是个滑头,成了皇帝之后朕哪里还有什么家事呢,怕是连后宫都自己做不得主。”

    这话却有些严重了,尤其是诸位上奏的大臣纷纷跪倒下来请罪。

    皇帝也不喊起,只是摆了摆手说道:“罢了,此事早就该办好的,原本就是被诸多国事耽搁了。”

    “高氏,朕龙潜之原配发妻也。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倐尔薨逝,朕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加之谥号,谥曰孝俪懿端仁和温睿穆明宪敬皇后。

    继妃纪氏养育子嗣九人有功,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因叹朕伉俪之缘,殊为不偶。朕仰承慈谕,特用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

    “嫡子箫靖,天资粹美。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箫靖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206。家族

    封后典礼和太子的册封仪式举办的十分盛大; 甚至比当初皇帝自己登基的时候还要用心一些,也是; 那时候小皇帝刚死,京官杀了一批又一批; 萧叡自己也觉得不需要大办。

    但这一次却不同,他已经稳稳的控制住了朝廷,自然腾出手来举办典礼,礼部的人也不敢有任何的疏忽,幸亏时间不赶,两位皇后的许多东西也不需要定制; 倒是能忙过来。

    不过即使封后和太子的册封典礼闹得轰轰烈烈,对于户部的影响也很小; 毕竟这部分的事务礼部担着,偶尔几次礼部尚书上户部的门; 也是朝着钱尚书要银子。

    还是钱尚书的口袋可不是那么好打开的,该给的他不捏着; 不该给的一点儿也不漏出来,每次礼部尚书都是笑意盈盈的来; 灰头土脸的走。

    对此; 钱尚书还颇有几分得意,笑着对章元敬说道:“这老匹夫; 自己想要讨好皇上; 还想让我出钱扛; 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做什么白日梦呢。”

    至此,章元敬对这位钱尚书的抠门程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要回到这用的还是国库里头的银子,还不是他自己个儿的呢,若不是年少轻狂留下了烂摊子,皇帝想要捏住他更不容易。

    两任皇后同时上任,倒是让朝廷再一次热闹起来,比起纪家的沉默和低调,永宁侯府门前车水马龙,俨然是一副国舅爷的作态。

    即使永宁侯屡屡闭门谢客,也挡不住有心人的逢迎,侯府出了个新帝原配,又有一个当太子的外孙,似乎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把这些年的没落一扫而空。

    不过这些事情都与章元敬无关,他与永宁侯府并不矫情,即使这位侯爷有露出交好的意思,章元敬也从未想过接过橄榄枝。

    在皇帝还年轻力壮的时候跟太子的外家交好,那不是老寿星上吊嫌自己命长吗,相比起来,他倒是觉得纪家才是有大智慧,太子,皇子那都算什么?

    章元敬从心理上偏向于纪家,并不仅仅是因为箫甯,而是他的夫人孔令芳算起来也是纪家的外孙女。孔令芳的母亲大纪氏也是纪家女,不过却是庶出,当年被作为牺牲品嫁到边疆,对纪家颇有几分埋怨,这些年来并无往来。

    但镇北王妃嫁到关山之后,却与自己的这位庶出姐姐相处的不错,两个人颇有几分相互扶持的情谊在,在大纪氏过世之后,镇北王妃对孔令芳也多有怜爱。

    那时候纪家的当家夫人似乎才想起来孔家的存在,这些年不咸不淡的联络着,一直到孔令芳随着章元敬进京,膝下又抚养了箫甯,关系这才亲近了一些。

    孔令芳是个聪明人,并不因为当年母亲的几句抱怨而对纪家心生怨恨,在她看来,当年纪家虽然推出了自己母亲,但也是无奈之举,皇帝赐的婚,难道纪家要为了一个庶出女儿抗旨不成,看嫁妆的话,纪家对母亲其实不薄了,再有就是镇北王妃起到的作用了。

    孔家老夫人也是个聪明人,当年的事情她自问无愧于心,但对于大纪氏年纪轻轻就抑郁而亡,她心底还是有几分愧疚的,连带着对孔令芳也宽容许多。

    双方都是有心,又有血缘作为纽带,关系很快就亲近了起来,甚至有一次纪老夫人还带着孔令芳母亲的姨娘来过一趟,示好的意味显而易见。

    纪家是一个极大的家族,光是嫡脉就有许多,更别说那些旁支末系了,幸好纪家似乎内部沟通过,除了纪老夫人之外其余的人并不上门。

    后院的交际,孔令芳也会告知章元敬,主要还是怕自己收了不该收的礼,走了不该走的亲,也是夫妻俩个关系好,相互之间并无多少隐瞒。

    纪家这边好处理,只要维持正常的人情往来就好,让人有些为难的却是青州来的亲戚。

    是的,在关山的时候,章元敬并无这些烦恼,即使他是关山知府,但正常人都不会想要从山清水秀的青州去穷山恶水的关山,但是现在不同了,他进了京,还成了户部左侍郎。

    这消息是瞒不住的,更别提章元敬在出发之前就将信送到了青州姐姐的手中,三四年不见,不管是姜氏孙氏还是章元敬自己,对章铃兰都有些思念。

    章元敬的意思是等京城这边稳定了,他抽空能请个长假带着家人回家祭祖,别的不说,孔令芳和章静姝可还从未拜过祖坟。

    但京城的事情一直未了,前头的事情刚处理好,后头的又接踵而来,导致他一直抽不出身来,又不放心家里头老人女人孩子自己回去,这才一直拖了下去。

    另一头章铃兰也担心家人的很,这从每一年她费尽心思送到关山的年礼中不难看出,也是幸亏丁家是厚道人,章铃兰又连生了三个儿子站稳了脚跟,这些年才能过的舒心。

    接到弟弟的信之后,章铃兰兴致勃勃的回去收拾了家里,但坐等人不来,右等人还是不来,不免有些心急。虽然她日子过得不错,但没有娘家在身边难免有些寂寞。

    最后还是丁家老爷子大手一挥,说道:“家里头孩子们都多年没有拜见过舅舅,反正我还年轻,家里头的事情可以照料的过来,不如让聪儿陪你上京一趟。”

    章铃兰听了自然是心动的,但她也知道这么做不大好,不过丁家老爷子倒是想得开,当年他为什么为独子娶章家的女儿回家,还不是看中她这个能读书的弟弟。

    这些年来章元敬也没让他失望,不但考中了状元郎,还一步步升到了正三品的户部左侍郎,要知道这个高度多少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

    就算是章铃兰不乐意,丁老爷子也得哄着她赶紧去跟这个弟弟亲近亲近,虽然是亲生的姐弟,但长年累月的不见面感情也会冷淡下来。

    这可是户部左侍郎啊,天大的官儿,就算章元敬不乐意看顾丁家,在这面大旗下面,他们家也能兴盛起来,更别提章元敬与章铃兰的感情极好了。

    丁老爷子自有自己的一番打算,第二天就让人给儿子媳妇收拾行礼,丁聪倒是依旧傻乎乎的,老子说什么就听什么,媳妇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去见小舅子心里头也挺乐意。

    章铃兰一边觉得不大好,怕打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