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富贵荣华-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后和太子也没拦她,还派了不少侍卫随行。至于宫宴上的朝臣家眷会怎么想,那就不是她会理会的了。
“你还真大胆啊,倒也没怎么变。”沈世襄抽了抽嘴角,想起过往的相处,是没变。
宁希濂却注意到了锦荣说的前半句话,目光微敛,望向她,“宫里有大事发生?”
难怪一路行来,公主府的守卫似乎过于森严戒备了些。
“没,不过应该快了。”锦荣从锅里捞了一根青菜,随口道。
淑贵妃杨丞相的临死挣扎,绝处反博一击就在今晚了。
谁让杨丞相已经被太子逼到死处了呢,和红罗教勾结,暗中支持,排除朝堂异己,光是第一项,就足以杨家满门覆灭了。
皇后和太子虽没告诉她,但不代表锦荣一无所知。
所以她也更放心,今晚的赢家已定。
“和你们说说也没关系,和你们也有点关系。”
锦荣唤来一侍女,打开她手中的锦盒,取出里面的手谕来,递给宁希濂他们,“打开看看吧。”
沈世襄:“……”说好的宣读圣旨,要摆香案,三叩九拜呢,弄得他一点都紧张不起来了。
“从六品侍郎中,从六品轻骑都尉……”宁希濂展开手谕,念出了上面所写圣旨,竟是对他和沈世襄封赏官职。
沈世襄也看了一遍,确认是玉玺所印后,忽然有种被天上的馅饼砸中的感觉。
他其实对仕途没什么兴趣,只是想和宁希濂争一个状元而已,结果现在还没科考就已经当官了。
他爹现在还是个五品呢,虽说他这空有爵位比不得通判的实权,但说出去也是值得炫耀的事,每月还有俸禄赏赐。
锦荣解释道,“希濂在清剿红罗教一事上立功,俞将军在折子上也写了,这封赏也是应得的。”
“那我呢,我也没立什么功吧。”沈世襄摸了摸鼻子,宁希濂跟着俞将军到处跑时,他还在沈府养伤呢。
锦荣笑眯眯道,“你不是救驾有功吗?我特地向父皇讨来的。”
“我那是随口说说的。”沈世襄讪笑道,又忍不住道“这不会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吧。”
锦荣面无表情道,“你们要自比鸡犬,我也不介意。”
宁希濂下意识拉着椅子和他隔开了几步。
锦荣又道,“这东西本来就是要给你们的,用处不大,但暂时能保命。”
宁希濂心下了然,红罗教一事牵扯甚多,他和沈世襄二人初来,不过一小小学子,但若有了皇帝亲下的封赏手谕那就不同,官位虽低,但代表的意义不凡。
关键时候,说不定还能拿这圣旨出去挡灾。
锦荣瞥了一眼手谕,“以后,你们的成就也不会止于此。”
当然这两个在仕途上没多大奋斗精神的,日后官位也高不到哪去。
手谕又被内侍默默收了起来,深怕一不小心被公主和两位公子扔到锅里煮了。
公主府里三人围着桌上的披霞供,一片温馨宁静,而皇宫中此时却是才刚刚掀开了血腥的面纱。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完结这个单元故事
其实是女主没有宫斗的
第147章 沧海遗珠篇
任何一场宫变都不可避免伴随着鲜血的; 皇后带着太子妃和两个皇孙留在了正宁宫,万无一失; 静候着太子的消息。
今晚过后; 再无人能伤害她的儿女一分一毫。
淑贵妃与其父杨丞相野心勃勃,私自调动军中的嫡系入宫; 意图谋反逼宫,甚至都准备好了一个假皇子; 好取而代之。
却不知这其实皇后和太子联合起来给他们下的一个圈套; 用来铲除他们的借口。
等到杨丞相和他的嫡系官员入宫; 便已是瓮中之鳖。
“禀告太子殿下,已拿下逆贼杨奉。”
听到这句话的太子冷冷道; “杀。”
一声令下,曾经权势赫赫气焰嚣张的丞相杨奉人头落地。
“宫中定还有逆贼余孽,宁可错杀一百; 不可放过一个。”皇后厉声道。
即便已经除掉了心腹大患; 皇后和太子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在这一夜间展开了宫廷内的大清洗; 任何与杨奉淑贵妃有关人等; 皆杀无赦。
期间; 淑贵妃也‘自尽身亡’。
外头洗都洗不尽的血腥味都飘进了永章殿里; 章景帝挣扎着从龙床上起来; 对一旁的崔恩道,“这是什么味?”
崔恩连忙道,“定是宫人打扫不干净。”说着还对边上站着的小太监道; “还不去把熏香点上。”
那小太监应诺,立刻去寻熏香,却被章景帝给拦下了,淡淡道“不用了,朕还不是掩耳盗铃之辈。”
此话一出,包括崔恩,殿内的所有宫人皆跪地垂首。
“是老奴等有罪。”崔恩惶恐道。他不敢说,今晚宫中出了大事,更不敢说,太子派了禁军守在永章宫外,却禁止有人出入。
“陛下怎么起来了?”一道冷淡的声音响起,只见皇后难得着她的朝服,缓缓走进来。
章景帝看着这样的她,有些恍然,仿佛看到了当初大婚时的皇后。
“朕有多久没见到你了?”章景帝叹道。
皇后唇角微勾,讥讽一笑,“陛下身边那么多人伺候,怕也不缺臣妾一个。”
见到皇后与他离心,章景帝又是一叹,他知道,这么多年,皇后心中对他有怨,有恨。原以为锦荣回来,一切尚能挽回。
看来,一切都是奢望。
章明帝对崔恩道,“你们都退下吧。”
见帝后要单独说话,宫人等也都乖觉退至殿外。
章明帝先是握拳咳了好几声,面色更加灰败了,只有眸中还清明一片。
“杨奉死了吧。”
章明帝仿佛在说起一个毫不相干的人。
“是,他死了。”皇后坦然回答道,
“嘉煜做的比我好,我也可以放心把皇位交给他了。”
皇后不为所动,今时今日,该是她儿子的,谁也夺不走。
“忘记告诉你了,淑贵妃那个贱人也自尽了,本宫真可惜没多折磨她些时刻。”
章景帝眸子定定看着她,“淑贵妃这些年确实过分了,她罪有应得,但朕希望,你能放过华凤。”
他自然不会傻的相信淑贵妃是主动自尽了,只是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和皇后争执,但华凤毕竟是他的骨血,他不希望看到华凤也同淑贵妃一样‘自尽身亡’。
章明帝继续道,“贬为庶人也好,幽禁也罢,留她一条性命吧。”
皇后听了连连冷笑,继而怒道,“那个贱人的女儿享受了这么多年的荣宠,那本该是属于我的锦荣的。”
委曲求全多年的皇后已经有些扭曲了,曾经贤良淑德的她也学会了尔虞我诈,双手也沾上了鲜血。
“咳咳咳……”章景帝用手帕捂嘴,猛烈咳嗽了起来,只见明黄色的手帕满是血渍。
————
公主府甚大,又有很多客房,锦荣就让宁希濂他们今晚在公主府歇了。
“多谢公主。”宁希濂带了几分苦笑,现在就是锦荣赶他们走,他们也不敢走啊,外头在调动军队,定是发生了宫变,这会出去,一不小心把命丢了岂不冤枉。
连着三日,宁希濂和沈世襄在公主府待着,又是陪锦荣下棋,又是看书。
公主府的藏书也颇多,而且多是来自太学国子监等地方的,宁希濂他们都只听闻但未曾见过。
没有母后或太子兄长派人召她进宫,锦荣也就安分地在公主府待着,顺便保住这两个好友的小命。偶有一些宫里和朝堂上的消息由公主府詹事带进来。
杨丞相与红罗教勾结,还意图联合淑贵妃逼宫谋反,被当场斩杀,淑贵妃畏罪自尽,杨家满门斩首,株连九族,家财没入国库。
和谋反勾结红罗教有牵连的人等,皆难逃罪责。
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人心惶惶,这场由宫廷开始的清洗也蔓延至朝堂。
嘉煜太子也成功建立了他的威信,掌握国家大权,加上章景帝病重,嘉煜太子无名却有实。
因杨贼一案牵连甚广,许多官员为自保除了站队之外,还送礼,给皇后娘家,太子妃娘家,还有一个不能忘记的是,深受帝后宠爱,当今太子唯一同胞手足的荣宁公主。
虽公主府詹事应公主要求,闭门不见客,但送来的礼亦是络绎不绝。
那些官员也是借此向皇后和太子表忠心,起码让他们知道后觉得满意。
看着一箱箱,几个库房也装不下的珍宝奇玩,沈世襄见了也不禁咋舌,感叹道,京城果真是这天底下最富庶,财富聚集之处。
在公主府短短几日,他们也见多了朝堂官员的百面,能屈能伸,巧言令色。本就不多的仕途之心就更淡了。
沈世襄摇了摇扇子道,“还不如和希濂一起查案来得有趣。”
宁希濂也跟着点了点头,“朝中也有几个专职刑狱案件的司衙,要是能进去倒不错。”
想想又是一叹,今年春闱怕是有变,许多举子也因为曾受杨家恩惠或攀附杨家,而被司狱给抓了,甚至还有无辜牵连的。
若非他们在公主府,少不得也要遭罪一番。
没想到来京城这些日子,承了锦荣不少情。
锦荣倒是淡然,“省得我还要去司狱把你们两个捞出来了。”
京城的官场震动,影响至天下各地,沈世襄的父亲沈通判还传信来,担忧他在京中状况,虽未提及自身,但沈世襄也感觉到了父亲的不安。
锦荣便让他用了公主府的信鸽回信,沈通判这个官场的老油条,也应该放心了。
对于公主和两位旧友亲近,公主府里无人敢说什么男女大妨,何况这些礼教向来不是约束皇家公主的东西。
哪怕是皇后知道了,也只会说一句,锦荣高兴就好,她知道锦荣在民间生活多年,随性惯了,疼宠还来不及,也更不舍得拘束她。
皇后和太子的强势登位,掌控权柄,不仅外头的风向在变,府内的风向也在变,倒的也更彻底,只有讨好了公主,才有他们的好。
谁敢多言,惹公主不高兴。
在清理了杨家叛逆后,嘉煜太子才开始了对朝臣的怀柔,大量空出的官职由跟随他的人顶上,或是让在除杨家中及时站队效忠的人晋升。
其中得益最多的,莫过于太子东宫。
皇后娘家本就势弱,再者当初皇后和太子在宫中情势危急,娘家也没出什么力,皇后也让他们继续荣养,压根没和太子提要拔擢舅家的事。
太子生母皇后的娘家都是这般,太子妃的娘家自然没得什么好,皇后和太子又忌惮于外戚,太子妃娘家也只能庆幸太子妃地位稳固了。
正当形势大好时,一个噩耗传到了公主府。
皇后身边的内侍来传,“陛下驾崩了。”
“给我换素净的衣服入宫。”锦荣轻叹了一声,吩咐侍女道。
并不意外的消息,要说有多难过,那是不可能的,相处不多,也就是一个真心对自己好的人离开了的感觉,就此而已。
到宫里时,锦荣感觉得到宫中似乎少了很多人,再因为帝崩,显得萧瑟寂寥。
皇后,也就是她的母后,神情也憔悴了许多,锦荣上前扶住她,她拍了拍锦荣的手背,“别害怕,一切有母后在。”
“我没事,母后节哀。”锦荣摇了摇头道,这灵前悲伤最轻的人是她。
节哀?皇后心中叹了一声,她的夫君死了,但她不哀,因为,她早就知道,从他当上皇帝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她的良人了。
从今往后,笑看这片江山的人,是她和她的儿女。
作为旁观者,锦荣也是最看得清这个事实的人,所以她是安慰了母后一句,就不再多说。
“太后娘娘。”宫里的人最会见风使舵,哪怕太子尚未登基,已经有宫人称太后娘娘了。
“何事?”皇后冷冷道,有着从未在锦荣面前显露过的威势,
宫人垂首道,“是、是华凤公主不肯进食,说要来灵堂尽孝。”
皇后冷冷道,“若是她死了或是出了华仪宫半步,华仪宫的人也都不需要活着了。”
陛下不是让她答应留着华凤的命吗?皇后眸子阴沉。
这些腌臜事,皇后也不愿意让锦荣见到,早在宫人来时就让她去陪太子了,她的女儿,只要等着享受尊荣就好。
新帝登基,奉生母为皇太后,太子妃晋为皇后,胞妹荣宁公主晋为长公主。
……
一下子从公主升级为了长公主的锦荣算了算,好像还不到两个月吧。
公主府又一次被宫里的赏赐还有百官络绎不绝的礼品也给淹没了。
第148章 沧海遗珠篇
嘉祐三年;
宁希濂入大理寺; 拜司直,掌出使受理州府疑案。
闻锦城吴县发生琼花案; 由上官指派宁希濂和沈世襄二人前往督办。两人带着几个大理寺的捕快,刚和上司同僚告别完; 就看见了停在城门处虽外观低调但徽记却格外熟悉的车架。
车门前的帘子被挑起,露出一张令宁希濂和沈世襄头疼的熟悉的面孔。
“公……公子怎么在这儿?”
考虑到对方男装打扮; 宁希濂聪明地改口道。
锦荣微微一笑,“真是缘分所至,听闻两位好友要前往蜀地,正好顺路,不如同行。”
缘分个毛线,一看就知道在这等他们了。
宁希濂和沈世襄互相看了一眼; 心有灵犀地头疼了起来。他们不怕带锦荣一起去,但怕那位护犊子护得厉害的太后娘娘。
要知道因为锦荣常与他们来往的缘故; 那位太后娘娘就把他们召到了未央宫; 不仅让他们战战兢兢地喝了两三个时辰的茶水,还把他们的祖宗八代从出生到现在的事都翻了个遍。
最后还是锦荣淡定地过来把他们领走的。
总有种怪怪的感觉。
反正要是让太后知道,他们‘拐带’了公主离京。宁希濂和沈世襄下意识同时摸了摸脖子。
谁叫新帝登基时,太后和新帝杀了那么多人; 血腥上位,不得不令人心有余悸。
然而有件事情叫做好的不灵,坏的灵。
宁希濂斗胆出言道,“太后和陛下可知道?”
锦荣傲然道; “我要去哪,是我。的自由,谁人能管。”
“不过……”锦荣话锋一转,眉眼瞬间笑的弯弯,看得让人不禁炫目神迷,“作为孝顺的儿臣,怎么会不和母后,皇兄打声招呼呢?”
“所以,好友放心吧,我已经留信说我要和你们去锦城了。”
宁希濂和沈世襄:“……”好想把公主好友这顶帽子拽下来丢掉啊。
无奈很可能背上‘拐带公主’罪名的二人在锦荣的催促下踏上了离京的路。
有了位身份为公主的人物加入,宁希濂等人的旅途单是待遇就上了好几个层次,先前原定的虽是大理寺公费出行,但大理寺也不是油水多的衙门,但锦荣一来,就直接变成了公主府出钱。
想想公主府那数个大库房满满的财宝珍玩,还有富庶的封邑产出,宁希濂和沈世襄也就乖乖闭嘴了。
他俩也不傻,看得出锦荣的目的,况且锦荣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想出去玩。
依着太后娘娘护犊子的习惯,还有一个爱护妹妹的皇帝陛下,身为荣宁长公主的锦荣要说想离开京城,还不得弄的声势浩荡,那游玩都快变成南巡了。
这回,也就拉宁希濂当挡箭牌了。
锦荣也不怕母后和皇兄误会,先不说宁希濂的桃花已经死绝了,就是误会了也免得母后和皇兄总向她推荐前东宫俊彦,世家公侯之子。
她已经腻了那些无趣的宴会。
找宁希濂却没找知道黑历史更多的沈世襄,单单是在京城两年就混出了五柳公子名声,五柳,京城最出名的几所风雅以及风流风月场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