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富贵荣华-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锦荣笑道,“等我的公主府建好了; 再请你们过来做客。”
宁希濂心中微暖,想到对方如今虽贵为公主,但在这偌大京城之中; 却少有认识的人,连过去相依的‘亲人’也未能同来。
他温柔笑道,“一定会的。”
“就是就是; 说不定我还能尝到御厨的手艺呢。”沈世襄嬉笑道。
仪仗车乘缓缓驶入京城; 并两旁开道,旌旗招展。未有任何停留,直向皇宫。
最后,停在了永章宫前。
锦荣从舆驾上一下来; 就有名笑容和气年纪较老的内侍迎上来; “老奴崔恩见过公主,公主金安。”
拜见之后,崔恩便笑道; “陛下知道公主今日回京,一大早便起来了,在元明殿等着见公主。”
锦荣微感讶异,她原以为回到皇宫第一个见到的会是皇后,毕竟除了剧情中她对自己的思念,便是回京城一路的人手都是她细心安排的。
不过见见这位描写甚少的先帝也好,也不知道他对自己这个在民间生活多年的女儿是什么态度。
“自陛下得知公主被寻回,还差点遇险,就日日念着公主。”
说着崔恩语气还带了些唏嘘,现在朝内朝外谁都知道,陛下是拖着病体数日子了,连朝政都交由太子处理,过往尚在襁褓的大公主‘失踪’一事,他也知道些许隐秘,陛下这些年也不容易啊,他这位伴君多年的老奴也为之心疼。
锦荣随崔恩进了元明殿,而俞将军则在殿外候着。
见到靠在榻上的这个身体真正的父亲,也是当今的章景帝第一眼时,锦荣就知道他已时日无多了,甚至比外人猜度的还要少。
明明不过五十,却苍老不已面容,在他身上,能看到的似乎只剩下疲倦和沧桑,“是荣宁吗?”他轻声唤道。
眼里透着并不作假的温情。
相比起来,锦荣似乎要冷淡的许多。她缓缓走了过去,坐在宫人搬来的凳子上,对着她的父皇,轻轻嗯了一声。
章景帝似乎没有学会皇帝的唯我独尊,亦或者是如今他已经忘记了。
他温和地笑了笑,“我忘了,你母后给你取了一个名字,锦荣。”和这个他们夫妻曾寄寓了太多美好祝愿的名字相比,荣宁显得太过仓促了。
皇后应该很不满吧,在她眼中,什么样好的封号都不足以弥补她对这个流落民间多年的女儿的补偿。
他又何曾不亏欠这个女儿。
“你出生时,朕为帝堪堪一年,根基不稳……”章景帝似乎又忆起了过往,或者说是在对当年的事向女儿解释。
锦荣心中微叹,虽说又要再听一遍她已经知道了十多年的事,但看着眼前老人的真心,还是不打断了。
在章景帝的叙述中,更偏多于对自己是个无能君主的愧疚。
说完,章景帝还咳了几口血,却是毫不在意,又笑着问起了锦荣在民间的事。
锦荣想了想,开面店日常没什么好说的,干脆就拿宁希濂和沈世襄顶包了。
“红罗教在各地猖獗作犯,是有人暗中支持啊……”章景帝若有所思道,“是父皇无能,让你受苦了。
其实锦荣真没觉得受什么苦,这世上能让她受苦的人恐怕还没有。
若不是红罗教那档子事,她现在还好好在她的面馆里待着呢。
章明帝却是心更软了,怜惜包容地问道:“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
虽然缠绵病榻,时日不多,但章景帝依旧还是这个国家名义上的掌权者,也就意味着他的承诺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所以,锦荣也很认真地思考了他的话,作出回答,“我想要见任何人都不用行礼。”
章明帝答应了,甚至还觉得不够,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要求。
于是,锦荣在京城的公主府也有了,只因她说,不习惯住在皇宫里。
章明帝如今的身子支撑不了多久,与锦荣这个无奈离散的女儿说话,已经用尽了他一天的精力,他挥了挥手,“去看看你的母后吧,她等你很久了。”
离开时,崔恩还掩袖抹了抹泪,“老奴好久没见陛下真心笑了。”
来到皇后的正宁宫,和章明帝的含蓄温柔不同,皇后直接扑上来抱住了锦荣,然后哭成了个泪人,看的一旁的太子妃不知该如何是好。
被紧紧抱着,锦荣心里微微叹息,开始安抚起了她的母后。
许久,皇后才松开了抱住锦荣的手,又拉着她坐下,一遍又一遍仿佛看不尽般,锦荣被盯得有些发麻。
太子妃却在一边瞧着惊奇,她夫君的这位妹妹倒是与旁人格外不同些,淡定至极。她原本还担心母后和公主都会哭得不已,惹得夫君责怪于她,没想到反而是从民间回来的荣宁公主安慰起了母后。
这善解人意,恬淡安静的脾性,可比淑贵妃的那位华凤公主要好太多了。
太子妃心下稍安,毕竟这位公主是太子唯一同母妹妹,又有失散的经历,母后和太子必是怜惜,她也得好好照顾这位公主,现在看来,相处不会太难。
太子妃很快不用考虑相处的事了,因为锦荣说起了父皇已经恩准开辟公主府的事。
皇后第一个听的就急了,“你才刚回来,怎么就要住在公主府?离母后那么远,母后又如何能放心?”
过往都是公主及笄或成婚才会开公主府的。
锦荣淡定道,“我就住在京城的公主府,母后召见,我也能随时进来。”
她不喜欢皇宫,即便皇后他们对她再好,也改变不了她的心意。哪怕父皇没有答应,她也有自己的法子能达成目的,只是如今是省下了许多工夫。
唯一差的就是劝说母后了。
好在皇后对这个失而复得的女儿宝贝得不行,是真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摔了,锦荣坚持,她又怎么舍得让女儿不开心呢。
太子妃在正宁宫陪了一会儿,就知趣地告退了,让皇后和公主好好一叙母女之情。
皇后同样问及了锦荣的民间生活,和章明帝对平民市井生活感兴趣不同的是,皇后深深觉得女儿在渝州吃苦受累了。
凭什么那个贱人的女儿在宫中享受了这么多年独一无二的荣宠,她可怜的锦荣却过着那般寒酸的日子,还险些遭歹人给害了,皇后在心中恨恨道。
一想到那日传来的公主涉险的消息,皇后差点没吓得失了半条命,她已经失去她的女儿十八年了,不能连她的面都没见到就听到这样的噩耗。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大局未定,她也执意要接回锦荣的原因。
凭着细微表情猜出母后的想法,锦荣不禁嘴角抽了抽,但她并没有要插话解释的想法。
这宫里没什么人是善茬,更不是她几句话就能改变的。
之后又提及了宋氏夫妇,皇后虽然感念玉容和张素的忠诚,但也半点没有想要他们回京城的意思。
锦荣也不多说,大不了以后去渝州看他们。
待用晚饭时,太子偕太子妃,还有两个皇孙过来了。拉着这个同胞妹妹,太子也是说了一大堆话,锦荣被送出宫时,他已是记事年岁,还有险些中毒的经历,未见过胞妹几面。
这些年,在淑贵妃的搅风搅雨下,宫中少有皇嗣降生,包括她自己,也只不过养育了一个女儿。对于那个仇人的女儿,连封号也是被用来挑衅母后的华凤公主,太子可是从未在心中承认过,当然华凤公主对他也是两看相生厌。
期间,淑贵妃倒是有来登门拜访,说是来见见回宫的荣宁公主,却被皇后直接拒了去。
淑贵妃也不气,笑道,那就等改日再见好了。
皇后听了侍女的传话,连眉毛也未动一下,转头对锦荣道,“不用担心淑贵妃,有事母后替你应付。”
这样一来,皇后倒也觉得锦荣住在公主府不错了,免得淑贵妃有什么机会下手。
晚上,皇后直接把锦荣留在自己宫里了,“你公主府还未建好,先留在这里陪母后吧。”
锦荣哭笑不得,“随便指做府邸就好了,我又不在意。”
皇后却道:“你的府邸怎能随便,我知道你不想住在宫里,但挑公主府也是要费工夫的。”
锦荣也只好暂依了。
这一拖,就拖到了向天下人正式宣告荣宁公主身份的重大典礼。
第146章 沧海遗珠篇
听说典礼一事是淑贵妃提出来的; 说以荣宁公主归来,当昭告天下。
虽怀疑淑贵妃意图,但皇后也更愿意让自己的女儿享受到应有尊荣; 所以默认了。
比起这些繁文缛节,锦荣更在意自己的公主府挑好了没有。
为了应对那天的典礼,皇后还精心挑选了几个教养嬷嬷过来教导公主礼节。
这些嬷嬷原本还担心荣宁公主学不会所需的重重礼节; 像寻常教导处罚什么的想也不用想,公主皱皱眉头,皇后也不会轻饶了他们。但若大典上有了差错; 陛下娘娘怜惜公主,受罚的也是他们。
在这样战战兢兢下,嬷嬷们开始了教导; 令他们又惊又喜的是,荣宁公主几乎是一教就会,那浑然天成的气度; 谁敢说不是金枝玉叶。
嬷嬷们庆幸之余; 在皇后面前也是夸了又夸。她们也知道投其所好,没见皇后的赏赐比平时都厚了好几倍吗?
锦荣也能感受到皇后的欢喜,因为多世的历练,她的记忆力比常人好了许多; 学起东西来也容易; 虽不喜那些繁文缛节,但也不会在这点小事上拂了母后她们的心意。
其余,不过是装个公主样子; 让母后他们开心一下罢了。
华丽精致不输于皇后住处的华仪宫内,
一粉衣宫装少女掩不住眉目间的骄纵,“母妃,你怎么还主动提出给那个丫头做脸面?”
半倚在榻上的淑贵妃揉了揉太阳穴,道:“记住,在你父皇面前,要叫她皇姐,你父皇对她很怜惜。”
华凤公主目中透着轻蔑,“什么皇姐?以前也没听说过,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野丫头,父皇也是的,查也不查,也不怕让人混淆了皇室血脉。”
淑贵妃冷冷道,“她自然不是假的,这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便是我……当初也被他们给骗过去了。”
什么所谓的寻回公主,共享天伦,父女团聚,昭告天下,只是个幌子而已,明明一直被他们藏在渝州,恐怕这些年来一直被蒙混在鼓中的人是她。
“就算是皇姐又如何,怎么敢和我比?要不是她躲在正宁宫里不出来,我早就让她知道,谁才是唯一的金枝玉叶。”
华凤公主可以说是整座皇宫里最恨锦荣的人了,因为她的回来,华凤不再是章景帝唯一的公主,曾经享受的独宠也被分去了大半。
她还未建公主,凭什么那个霸着皇后位子的女人,她女儿的一句话,便让父皇答应了。
看着女儿目中无人的样子,淑贵妃不禁叹了口气。
生下她时,淑贵妃还念着生下皇子夺嫡,并不在意这个女儿,甚至向陛下求的封号也是用来挑衅激怒皇后。但随着这些年福薄,肚子迟迟没有动静,她也就越发宠溺起了华凤,有求必应。平时惹的祸也帮她摆平了,这才养得她不知天高地厚,愚蠢骄纵。
毕竟是唯一的女儿,淑贵妃教导道,“今时不同往日了。”
“哼,有外公在,谁敢欺负我们。”华凤公主不以为然道。
“对啊,你外公还在,我们未必没有机会。”淑贵妃目光微沉,眸中透着一丝狠厉。
大典之日,朝拜过皇室列祖列宗,还有正式上封号赐封邑,一整套流程下来,锦荣也有些疲乏,深觉得她掌权时,简化众多礼节真乃明智之举,这种事经历一回就够了。
期间皇后太子都盯紧了每一处,小到容易被人动手脚的公主礼服,深怕有淑贵妃的暗手。虽说,朝堂之上杨丞相几乎被太子压的死死翻不了身,但淑贵妃在后宫经营多年,连皇后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依附于她。
好在,没有出现什么差错。
礼一成,锦荣就是本朝正统的章明帝长女,享有封号和封邑的荣宁公主了。
这种身份的证明,代表着日后哪怕是降罪,也需经过宗人府,皇族犯法,不可动刑,罪重不过圈禁或贬为庶人。
锦荣倒是没怎么记,谁让教养嬷嬷天天在她耳边念叨。
“皇儿,到朕身边来。”章明帝眸中透着满满的慈爱。
目睹这一幕的大臣们都感叹于陛下对这个长女的宠爱,陛下左右尊贵,除了皇后和太子无人能坐,今日这样庄重的日子上,陛下此举足见爱女之深。
淑贵妃气息也是微微一滞,按住了旁边欲发作的华凤公主。
锦荣闻声抬眸,看到章明帝面相,却是心中一惊,回光返照之像。
坐在章明帝身边,能将殿下众人面貌神情皆收入眼底。她虽暂失了测算天机之能,但也能察觉到今日不同,包括她的母后和太子兄长,恐怕也准备了许久。
罢了,和她终究关系不大,何况,他们不愿她被卷入这浑水之中,她当作不知便可。
————
“京城果然是藏龙卧虎,繁华灵秀之地。”沈世襄摇着扇子,颇为神采飞扬道。
“看来世襄你是乐不思蜀啊。”宁希濂没好气道。
沈世襄扇子一收,“或许这也是你我一展才华之地。”
两人注意到京城内街道多处悬挂彩灯,缀红穗,人也格外多些。
宁希濂疑惑道,“今天是什么日子?这么热闹。”
“你不知道么?”沈世襄讶异道,“是阿荣,哦,不对,该称荣宁公主受封的日子,宫中大宴,外面也不设宵禁。”
不过几日的时间,再听到这个名字,宁希濂仿佛隔了很久远的时光,经沈世襄一解释,宁希濂也明白了今晚外面这些热闹的缘由。
“可惜没能对她说一声恭喜。”他微微叹道。
沈世襄爽朗笑道,“总有机会的,反正都在京城。”
在坊市里逛了一圈,沈世襄提议去城楼上观赏,“京城万家灯火,我还未曾一见呢。”
“想必定是令人惊叹之风光。”宁希濂欣然道。
两人却未想到,风景没看到,倒是看见了一个本不应该在城楼上的人,锦荣。
只见一身绣着金线的锦衣,束玉发冠,好一副风流贵公子的模样。
沈世襄张口半天也不知说什么,锦荣身侧的数名侍卫走上前,欲对眼前面露惊诧似是知晓公子身份的人出手,以免危及公子安全。
却被锦荣拦下了,
“无妨,认识的人。”她淡淡道。
“你……怎么在这里?”沈世襄都感到有些荒唐,堂堂的荣宁公主,不在宫宴上受万千尊荣,怎么扮成男子微服跑到这了。
相较于被吓了一跳的沈世襄,宁希濂淡定多了,似乎毫不意外锦荣这不同寻常惊人之举。唯一生出的念头就是,阿荣姑娘的男装也好看极了。
锦荣勾唇一笑道,“和你们一样,来看京城风光的。”
沈世襄一噎,话说的让他不好辩驳,而且这里人多口杂,也不方便问。
不想锦荣又笑道,“我的府邸也已经挑好了,当初之约,不如今晚就兑现了吧。”
沈世襄还想故作矜持,但那些随行的侍卫就盯的他说不出话来,至于宁希濂,早就跟着锦荣走了。罢了,定要好好吃回来才行。
于是,半个时辰后,三人就在公主府里吃起了披霞供。
“你还没说,这样的日子你怎么从宫里跑出来了?”吃了会热乎乎的肉,沈世襄也随意多了,问起他之前很好奇的事。
锦荣随意道,“这宴也不是给我设的,我待着也无趣,跟父皇说了一声就出来了。”
母后和太子也没拦她,还派了不少侍卫随行。至于宫宴上的朝臣家眷会怎么想,那就不是她会理会的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