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富贵荣华-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希濂和沈世襄顿感头皮一紧,好像再过两天就是尚康下葬之日了。
锦荣也就随口一说,却不想宁希濂他们找到了正确的线索,一天就查出了真相,禀明了知府大人。
一切结束后,他们两个又跑到了面馆,还是两碗清汤面。
“宋大娘的手艺还真是好啊。”沈世襄满足道,“阿荣,你说我家厨子好歹也是扬州请来的名师傅,怎么就做不出来呢。”
锦荣嗤笑了一声,“算了吧,我们家小本生意的,可比不上通判府的大厨。”
“阿荣,你这话就见怪了,希濂,你说是不是啊。”沈世襄开玩笑道,还伸手肘捅了捅宁希濂。
宁希濂却处在沉思中,桌上的面一口也没动过。
“你不会还在想那个案子吧?飞燕的弟弟陈元鹏不是已经承认了,证据也都找到了。”
沈世襄对锦荣细细说了一遍来龙去脉,“还别说,真是飞燕的弟弟动的手,更让人没想到的,飞燕的弟弟居然也是泰远书院的学生。
尚康的父母不同意飞燕进门,结果飞燕自杀,尚家又买通了千霞楼的老鸨,对外声称飞燕回老家乡下了。可怜飞燕,她沦落风尘,也是为了供她弟弟陈元鹏读书,而且从不对人言他们之间的关系,连尚康都不知道。”
沈世襄唏嘘了一番,也没忘记说说他们一天之内破案的机智,查出了陈元鹏作案的手法,利用蹴鞠赛,甚至于背后伤人下场给他提供的时机。
锦荣又不是傻子,他们破案是真的,但顶着的压力也是真的。尚家恐怕宁愿儿子是因为服用五石散过多猝死,而不是因为负心薄幸,被人报复。
尤其和他相好的还是同在书院就读学生的姐姐。
若非宁希濂和沈世襄他们拿到了证据,请得渝州知府亲临尚府施压,这个案子也恐怕就石沉大海了。
锦荣轻笑道,“这一回,尚家还有泰远书院的人,怕是恨上你们了。”
一个案子,能同时得罪了受害者和凶手两方,他俩也是够厉害的了。
“唉,我爹罚了我两个月的银钱,还不准我娘补贴。”沈世襄将扇子敲打在手心中,叹气道。想起这个沈世襄就郁闷,被老爹说是做事欠妥当,他心中不以为然,再妥当就查不下去了。
他的桃花眼又盯上了锦荣,而且亮晶晶一片,“不知看在我们俩这么厉害的份上,能不能来你们家面馆蹭几顿。”
锦荣大方地点头道,“没关系,可以先赊着。”
“我知道哪里不对劲了。”宁希濂突然腾地一下站起来,恍然大悟道,
他扭头看向锦荣和沈世襄,眼眸一利,“遗书有问题,飞燕不是自杀。”
沈世襄一连受到了两次惊吓。
————
杀害飞燕的凶手也被宁希濂和沈世襄查出来了,不是别人,正是飞燕最好的姐妹,楚惜。
沈世襄也不能理解,锦荣倒是给他解答了疑惑,“因为嫉妒。”
“即便都是沦落风尘,但飞燕有弟弟,有爱她的情郎,尚康虽然没法给她名分,但也愿意为她赎身在外面安家,飞燕也是不介意的,但楚惜什么都没有。”
“这么一说还真是啊。”沈世襄琢磨了一下道,“女人的心思还真难懂啊。”
锦荣呵呵了两声。
宁希濂却开口了,“这也是人之常情,正是因为共患难,有过相同的处境,但别人能够幸运地离开时,才会那么不甘吧。”
楚惜,一时嫉妒之下的冲动杀人吧。
锦荣微微一挑眉,看来宁希濂也不呆嘛,也就是因为看的透彻,才会更坚定。
沈世襄见宁希濂那么认真,郑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其实,你也不是什么收获都没有。”
“至少,你又多了一个讨厌你的对象,千霞楼。以后千霞楼的大门恐怕都不准我们进了。”
宁希濂嘴角抽了抽,锦荣也是忍不住笑了,他说的还真没错,花魁之间下毒手可是传遍了渝州城,让千霞楼丢了大丑,还不得不关门一段时间,光是损失的银钱就不少,可不是恨上了他们。
没找人套麻袋,那都是看在他们是夷山书院的学生还有通判大人的面上。
沈世襄又夸张地长吁短叹道,“可怜我,受你连累……”
“还有一件事,这回你们是谁赢了啊?”锦荣好奇问道,在查这件案子之前,沈世襄还兴致勃勃地说要和宁希濂分出个胜负。
越查到后面似乎都忘了这事。
提到这个,沈世襄就变得有些扭扭捏捏起来了,“这次,就算平手好了。”
宁希濂本就不在意,自然没话说。
锦荣笑了笑,“我看你们合作就挺好的。”
在翻看剧情时,可是写着两人后合作无间,有文有武,名声传遍天下,甚至杀伤力都波及到了邻国,简直是大晋双煞啊。
锦荣不禁为她那个未来的皇帝哥哥点根蜡。
第139章 沧海遗珠篇
闹得沸沸扬扬的蹴鞠杀人案很快便淡去了; 除了少数还为此介怀的人,渝州城的百姓更多放在了即将到来的花灯节。
渝州城地处偏远; 没什么大的节庆佛诞; 花灯节就是少有的全城欢庆的时候。
这天; 面馆也早早打烊了,在渝州生活了十多年的宋阿爹宋阿娘也入乡随俗,在屋檐角上系一盏结着红穗的彩灯。
这道传统由来各有各的说法; 有说是将军为保全城百姓平安; 也有说是女子盼情郎归,百姓盼儿女归; 还有说是为避邪祟。
锦荣原本和小易在后院里踢毽子; 你一下; 我一下; 踢的正来劲。忽然听见木板门被拍得响。
“谁啊。”锦荣放下了门栓,一打开面馆的门,对上的就是沈世襄那张笑脸。
还有宁希濂; 也对她露出了一个羞涩的笑容。
话说; 沈世襄一身白衣,面如冠玉,宁希濂,青衣如松; 挺拔英姿,黑眸熠熠。两人都是好相貌,走在这街上; 尤其是这花灯会,怕会引来不少姑娘家的香包香帕。
然而锦荣毫不为美色所动,抱着手肘道,“有什么事吗?”
沈世襄折扇一扬,眼眸含笑,“花灯节这样的好日子,待在家里多无聊啊,我还准备了好玩意。”
————
最后还是宋大娘拍板,她也觉得花灯节这么热闹,又是三年一次,锦荣待在家里太可惜了。
顺便又让小易跟上了,十一二岁的男孩,也是半个大人了,宋大娘怎么也不会放心让锦荣一个人出去,若不是沈世襄拍着胸脯保证,会平安把锦荣送回来,否则宋大娘也不会答应的这么爽快。
从宋氏面馆出来后,宁希濂有些疑惑,“你不是说宋大娘挺不待见你的吗?”
“不待见是一回事,信任是另一回事了。”沈世襄眉角微挑,“我还没和你说过吧,我和阿荣小时候就认识了。”
这说起来是个很长的故事,但宁希濂从沈世襄的话里挑挑拣拣,就明白了,原来沈世襄小时候有一回和母亲去寺庙上香,因为仆人不用心,他又贪玩,结果走散了不知道怎么回去了,然后意外碰见了在树下打瞌睡的锦荣。
最后,沈家人找的心急如焚,锦荣牵着沈世襄就回来了。
在旁边听着的锦荣嗤笑了一声,“你怎么不说,是你哭鼻子的声音吵醒我了呢?”
沈世襄自然不肯承认这种窘事,“你听错了,我是吃多了打嗝。”
宁希濂抽了抽嘴角,这么大的人了居然还计较孩子气的事。
沈世襄有意转移话题,拍了拍小易的脑袋,豪气道:“你想要什么,世襄哥哥给你买。”
“不用,我有钱。”小易摇了摇头,掏出他的钱袋,里面好几十个铜钱,隐约还能见到些碎银子。
沈世襄一拍脑袋道,“唉,我忘记宋大娘的性子了。”
依着锦荣小时候送他回来的恩情,沈家和宋家虽然有门户之差,但也能结下不小的情谊。没想到,宋家当时只是开了个小面馆,却对沈家毫无攀附之心,反倒有些拒而远之,连送来的礼物都通通还回去了。
沈世襄又因为功课繁忙,母亲疼爱看得紧,也就几年都没再见过锦荣了。
直到他去夷山书院读书,偶尔到了宋氏面馆,才发现锦荣就是小时候帮过他的阿荣。因着沈世襄一个人来,又是为了吃面,宋大娘和宋大叔也没多阻拦。
一路走来,花灯盏盏,灯火阑珊。
锦荣还给小易买了串糖葫芦,又给宋阿爹宋阿娘买了些花灯糕。
和锦荣所料不差,沈世襄贵气俊美,宁希濂秀气挺拔,引来了不少女子注目,光是走过放河灯的桥上,香包香帕就扔了好几个、十几条。
锦荣特地拉着小易与他们隔开了好几步,理由还正当,“没办法,味道太浓郁了。”
宁希濂本就嗅觉敏锐过人,浓郁的脂粉味在他闻来更是重了好几倍,等走过了桥,遇见的姑娘不多了,他就立刻把怀里的香包香帕一股脑丢给了沈世襄。
也没什么心理负担,他方才还瞧见一个姑娘分别给他和世襄扔了香帕和香包呢。
沈世襄倒是来者不拒,还有心情和锦荣开玩笑道:“你做的香包呢,这花灯节上,你是找不到比我和希濂还好看的男子了,看在你我的交情上,我绝对不乱扔你的香包。”
宁希濂顿时黑了脸。
锦荣却淡定道,“不好意思,我没做香包。”
沈世襄瞪大了眼睛,“宋锦荣,你居然没做香包。”
花灯节前三日做香包也是渝州城的习俗,就是要在花灯节时送给心上人,若是对方有回赠玉佩,便是两情相悦。
所以,花灯节也是难得一个能让女子大胆表白的日子,且不用担心有误名声,极受欢迎。
沈世襄诧异于锦荣什么都没有准备,难怪之前似乎也没打算出来逛花灯会。
来之前宁希濂也听沈世襄说过渝州的风俗,知道那些姑娘家扔香包是什么意思,收的坦荡但也不轻易回应。也因此对锦荣有了一个新认识,倒是真性情,不同于别的女子。
面对沈世襄忽然变作老妈子一样操心碎碎念,锦荣却理直气壮道,“我又不会绣香包。”
沈世襄再次被噎到,过会后不禁面露沉痛,“阿荣,你说你又没学会宋大娘的好手艺,又不会女红,以后可怎么嫁得出去啊。”
锦荣呵呵了一声,“不用你操心。”
敢嘲笑她嫁不出去,她可是记得剧情结局,宁希濂和沈世襄三十多岁了,还单身呢。
“前面可是沈公子。”忽然一道有点印象的轻柔女声响起。
虽然这次没戴帷帽,也没坐在车里,光凭声音,锦荣还是认出了来人,林家小姐林语桐,这还是第一次见她的模样,也不算负了渝州城第一美人之名。
林语桐显然眼里只看到沈世襄,柔柔一福身,“雨桐见过沈公子,多谢当日送小女子回府之恩。”
沈世襄俊美的脸庞微微一僵,他好像只是让沈安送了一回,林小姐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他刚想措辞,林语桐却被身边的秋昙拉了一下衣袖,指了指锦荣和宁希濂。
林语桐眉间微蹙,语带歉意道,“原来宋姑娘和宁公子也在,语桐失礼了。”
锦荣和宁希濂早就瞧见林语桐眼里除了沈世襄,没别人了,也乐得当个被忽视的看客。
“为答谢沈公子恩情,语桐在明光楼设宴一桌,也权当向宋姑娘和宁公子赔礼了。”
林语桐也是为了沈世襄而来,花灯节这样的日子,她当然更想和心上人一起过,所以早早地就在酒楼上等着,听下人说,看到了沈公子一行人,就急匆匆下来,连帷帽也没来得及戴上。
可惜沈世襄是不懂这一片芳心了。
“不用了,我和阿荣,希濂他们还有其他地方要去。”今天沈世襄可是准备了好久,带宁希濂好好见识一下渝州城最热闹的时候,还有阿荣。要是答应了林语桐,那不就白费他心思了。
沈世襄拒绝的干脆又不失风度,而林语桐却是心碎不已,顺带哀怨地看了锦荣一眼,她身边的秋昙也是愤懑不已。
锦荣:“……”
“恐怕要辜负林姑娘好意了。”宁希濂忽然出声道,还有意挡住了林语桐的视线。
林语桐眼眸微垂,“那不知雨桐可否随几位一同游玩?”
这回是沈世襄:“……”何苦相互折磨?
他还想多意劝几句,把林小姐给劝回去,但林语桐经过方才的拒绝,似乎态度坚定了许多,“花灯节热闹非凡,语桐也很少出门见识。”
瞧她语气,沈世襄丝毫不怀疑,就算他们拒绝了,林语桐也会在后面跟着。
沈世襄忍不住扶额一叹,“那好吧。”
秋昙对林语桐耳语道,“小姐,那明光楼那桌宴席呢?”
“退了。”林语桐果断道。秋昙想想有些心疼,这一退白花了那么多钱,不过反正林家有钱,也不差这一桌菜。
锦荣和宁希濂仿佛心有灵犀般,主动和沈世襄拉开了距离,走在前面。也没管沈世襄那沉痛的目光,甚至私下开起了他的玩笑,
“蓝颜祸水啊。”锦荣叹道,
宁希濂点了点头,表示英雄所见略同。小易没懂这话什么意思,但想来姐姐说的肯定是对的,也跟着点头。
多了林语桐和她的侍女家仆,唯一的好处就是没有哪家大胆的姑娘敢扔香包香帕了,就是要扔也被林语桐的侍女给吓回去了。
至于宁希濂和锦荣一起走,也被误以为名花有主,倒也没几个人扔了。
第140章 沧海遗珠篇
当然; 沈世襄感觉自己被好友给抛弃了,于是灵机一动,指向某个地方; “我们去猜灯谜吧。”
看着那边人声鼎沸,热闹不已,林语桐面色一青,她身边的侍女秋昙脸色也有些难看; 那么多人,还都是些平头百姓,粗手粗脚的,平日里小姐哪会去参与这样的事。
沈世襄也见多了这样的千金小姐; 也知道她们讨厌什么,所以才故意这样提议; 想让林小姐知难而退。
谁知林语桐却固执道; “也好,我只在家里猜过灯谜。”
沈世襄摇了摇扇子,也不再顾林语桐,直接就往猜灯谜那处去了。
锦荣和宁希濂互相看了一眼; 与林语桐更是拉开了距离。
“真是讨厌。”秋昙跺了跺脚,有几次她想挤兑一下宋锦荣这个野丫头,却被那个长的也好看的宁公子挡着,连宋锦荣的面也没对上。
“猜灯谜,赢灯笼。”里面有个中年着锦衣的男子,面容普通; 笑呵呵的,
“谁都能猜,猜中了拿走灯笼。”
锦荣和宁希濂进来一看,发现这灯笼不仅种类多样,有纱灯,绢灯,彩灯,花灯等等,摆得也别是出心彩,如塔如迷宫状,越往里面的灯越大越精致。也就是说,只有把外面的灯猜中了,才能猜里头的灯笼。
因此周围还看到几个儒生打扮的人,应该是在等到后面别人都猜过,再出来挑里面的灯笼猜。
看到各色的灯谜,沈世襄方才的郁闷也一扫而过,兴致一来,摇着扇子道,“希濂,不如我们比一比如何?”
“好。”宁希濂也不怯,爽快答应道。
沈世襄又看向锦荣,桃花眼含笑道,“阿荣,你有没有哪盏花灯看中了,我保给你赢回来。”
可惜锦荣没给他面子,“不用了,我自己猜就好。”
这时,好不容易隔开了人护着小姐进来的秋昙听见这话,语气恶毒又带着酸味道,“沈公子好心给她猜,还不领情,真是个没福分的。”
锦荣冷笑一声,“我有没有福分,那得问我爹娘了,还不用秋昙你多管闲事。”
她还冷睨了林语桐一眼,“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看这话未必没有道理。”
秋昙牙尖嘴利道,“什么墨啊黑啊的,分明是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