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只是想卖个包子-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中年妇人瞪着丈夫,马上就开始捋袖子。
姜锦和赵二眼瞅着一场家庭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也不好再留,忙不迭的说有事先走了。
顺着路口到了石子路,赵二才松了口气,道,“那周大郎可真是糊涂,他那兄弟不靠谱,我都知道的,真给他兄弟住,过几年还真未必要回来。”
姜锦叹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不看看别家吧。”
赵二便又带着姜锦看了几家,都不怎么让人满意,在她承受范围内,位置好点的房子又太破,铺子看着好些,位置又差了。也有那样样都能看的过去的,在石子路那一头,要价却又高,一间半的门脸儿,要二百两。
姜锦手头也就是十两露头,买房还要去或当或卖了那玉镯。虽然长宁郡主说这镯子能值个好几百两,但是二百也几百,九百也是几百,姜锦也没有好渠道,卖出去的价钱肯定要打个折扣。
要是能卖个二百两的话,倒是正好够这房子钱,可是一家人吃什么?这还没把给中人的中介费,换契约要给官府的过户费呢。
再说,姜锦是准备自己做生意的,就算是暂时不请人,本钱总还是要的,还得简单的装修下,所以她算来算去,这钱怎么也不能超过一百五十两了。
若是租,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租房子做生意有个问题,若是生意做起来了,人家房东赶人,又是一重麻烦,且租金价格都不低,姜锦做的是小本生意,收益也不高,不想冒这个险。
没瞧见那周大郎家的茶楼一年才能挣不到十两么,姜锦虽然自觉手艺不错,却也担心自己在这古代水土不服呢。
若是自己买的房子,横竖也是可以住的,一年就算挣得少点,就是跟周家那茶楼一样挣十两,加上城外那十一亩地的收入,也可以过的比较轻松了。
因此姜锦心里打定主意,至少也是典个房子,免得日后搬家波折。
赵二也觉得有些遗憾,与姜锦道,“要说起来,周家大郎那房子还真是不错的,可惜那周大郎是个糊涂人。”
姜锦看了这一圈儿房子,也觉得那个看起来最合心意,可惜人家不卖不租,她也没什么办法,便让赵二继续留意下有没有合适的,便和赵二在石子路口分了手。
姜锦还想着昨儿晚上在孙老大夫家吃火锅,家里的柳叶和阿容还不知道吃了什么,今儿正好有空逛街,便干脆准备买些菜肉回去。
家里虽然没有孙老大夫家那样的铜炉火锅,但家里还有个可以煮汤的大陶罐儿,还是可以放在小炉子上煮来吃嘛。
这会儿街上人多了不少,卖菜的人也多了不少。
姜锦一路走过去,瞅见了卖酸菜的,那酸菜做的还真是挺不错的,看着色泽干净,味道也正,卖酸菜的也是个看着挺干净利落的媳妇。
姜锦便问那媳妇,“这酸菜是自己做的吗?”
那媳妇笑道,“你这话说的,不都是自家做些来卖么。你尝尝,我这酸菜味儿如何。”
说着拿了放在旁边的一个竹筷子夹了两根酸菜给姜锦品尝,姜锦接过来尝了尝,味道确实颇正,没有杂味,酸菜也切的够细,吃着十分爽口。
冬天做个酸菜火锅什么,好像不错啊,还有酸菜包子,酸菜饺子……姜锦觉得自己的口水要出来了,还是买几斤吧,天气冷了,这东西也耐放。
因此她就问那媳妇这酸菜怎么卖,“你这酸菜多少钱一斤?”
那媳妇要价倒是不贵,五文钱一斤。姜锦便买了三斤酸菜,准备去看看肉摊有没有卖的大棒骨,五花肉。
不想那边却过来了几位官差,都是骑着马的,一路飞奔而过,姜锦差点没闪躲及时。
旁边就有人问,“瞧着这几位都是穿红衣的,不是寻常的官差,是六扇门的捕快啊,这是有什么事吗?”
“你从来都是消息灵通的,竟然也不知道这事?”另一个人道,“昨儿不是走水了么,就不说下了大雪,那房子还烧成那样,就说救了火才发现,那家里人一个都没逃出来,一家上下七口,一个没剩。”
第36章 疑心
这附近的人基本都已经知道了着火这回事, 昨晚上动静不小,但大多数人还是不怎么把这事当回事。
毕竟, 冬天大家都要烧柴火取暖, 也偶尔听说谁家一个不小心走水的事情。虽然下着雪着了火有点怪, 但是下了雪这火势也比较好控制, 蔓延不到别家。
因此所有人都没想到昨儿竟然死了人, 还是灭门案, 一时震惊。周围的人包括姜锦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看向说话的那人。
那人见众人都看过来了,叹道,“一家人都没留个活口, 眼瞧着又是个灭门, 六扇门还能坐的住吗?又是在京城, 糊弄不过去, 好歹还是要出来看一看的。”
这倒也是常理,大家便点头, 又有一人问,“到底哪家出的事啊?”
“周二郎家。”
姜锦总觉得这周二郎似乎有耳熟,一时还没想起来,就听到最早说话的人道。
“他家为人不甚好啊,说不准还真惹了什么仇敌。”
另一人道,“这可真难说,尤其周二郎那个媳妇,不是一般二般的坏。”
“这就不好说了, 寻常妇道人家,惹出来这样的麻烦也不容易。我觉得还是周二郎在外面做了什么事,惹了仇家。”解释了六扇门捕快们来意的人道。
在场的众说纷纭,各个化身侦探开始猜测到底周二郎一家做了什么事情,惹出这样的灭门大祸。
姜锦凑热闹,听了两耳朵,虽然心惊古代的治安,但毕竟也事不关己,很快就放到脑后了。
拎着三斤酸菜,她先去了肉铺。今儿来的早,刚刚送来的半片猪,还刚刚分割好。
姜锦便挑了一块好五花肉又买了个大棒骨,五花肉十六文一斤,买了两斤半,花了四十文,棒骨八文一斤,三斤二十四文,那肉铺卖肉的屠户见姜锦买的多,便鼓动她把前排也买着,也跟棒骨一个价,附近江郎中家把大部分都买了去,只剩了这二三斤,江郎中家采买的家人嫌弃上面肉少。
姜锦其实也想买,毕竟排骨这个价格可不算贵,平日里也要八文钱一斤,天气也冷了,也不怕坏。可她今儿出来可不是买菜的,也没带个篮子,就空手,那酸菜还是那媳妇给了个小蒲包,方才装上的。
那肉铺的老板见她意动,想了想,从里屋拿了个篮子给姜锦,“这篮子我借给你,回头你再来的时候,可得记得还我。”
姜锦笑道,“放心吧,我总不至于贪你个篮子。”
一时让陈屠户称好肉和排骨棒骨,又让他帮忙剁好包起来,算了算钱,姜锦这一共是买了八十一文的肉,陈屠户还给抹了个零头。
姜锦觉得这陈屠户做事还是不错的,虽然生意人的精明有,但是总体还算是够爽快,日后真开了包子铺,倒是个常来往的。
一面想着,姜锦一面把钱给了陈屠户,方才挎着篮子继续在街上逛。
果真有了篮子就方便多了,姜锦挎了篮子又买了些山药,这会儿天彻底冷了,新鲜蘑菇没有了,也就放弃了。
要说酸菜锅里面放些海米淡菜倒是好,可惜那些东西在古代都是十分珍贵的东西,姜锦买不起,也只能望洋兴叹,买了些虾皮做替代。
古代的虾皮也不便宜,一斤要三十文,当然也是京城毕竟不是沿海的缘故,这玩意在古代还算是稀罕物,姜锦买了十文钱的,瞅见了又卖海带的,又买了十文,海带就便宜多了,十文钱能买接近一斤干海带。
一时采买的差不多了,姜锦便往回走,路上又遇见那些红衣捕快骑着马飞奔而过,让姜锦颇为羡慕。
古代一匹马怎么也要四五十两,更别说养马了,比现代养车还废,而且越是好马越是难养。她这个一穷二白的无产阶级,目标一时半会儿根本不敢把目标放在马上,一年后能有个小毛驴骑骑也不错啊。
若是有个小毛驴,这来往泉水村和京城之间也就没那么不方便了,一天步行一个多时辰,那可是快三个小时,姜锦现在饭量比起之前大了不少,人还一点没胖……
心里有些胡思乱想,多少就有些走神,姜锦也没怎么注意到自己走到了哪里。
结果等她注意到的时候,已经走到了那些红衣捕快不远处,然后他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好像是来过这里。
上次她和柳叶走散了,然后捡到了阿容,似乎带着阿容的时候,就从这附近经过。
这也让她来了兴致,上次阿容的衣服被那撒泼的中年妇女给捡走了,姜锦当时不好和她争辩,只顾着救人了。现在她手头倒是比之前宽裕了些,若是可以的话,还是把阿容的衣服饰物找回来。
如今和阿容也相处了差不多一个月了,姜锦也不是傻的,也猜出了当日里孙老太太的猜测基本上是无稽之谈,阿容那么聪明,也不过是顺水推舟误导了她们。
毕竟平日里就能看出来,阿容的举止很优雅,没有刻意的端着,但是比起一般的孩子来,也可以看出良好的教养,而且阿容识字,文化水平还不错。姜锦之前还说送阿容上学,可是前儿看伤寒论有一次有字不认识,还是阿容告诉她的。
早期的时候他的说话举止,也有些刻意的显得幼稚些,姜锦若真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兴许还能被他给瞒过去,可是姜锦不是,姜锦穿越前已经二十八岁了,一个人在外闯荡多年,什么没经见过?一开始还没注意,之后就感觉到了不自然。
更不用说,那晚上,阿容被噩梦魇住,喊得那几句梦话了。
不过姜锦也不是一个半大的小姑娘了,一则人已经住进来了,她是狠不下心来把人赶出去,二则,怎么说也相处出感情了。姜锦也不想问阿容为何沦落如此,横竖也是过日子多个伴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此只装作没看出来。
姜锦想了想,便不再想这些了,反而回忆了一下当日的路,便往前走了一段儿,想往那个小巷子走,她还记得那家的后门。
然而前面的景象却让她惊得手中篮子都松了,险些落在地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揉了一下,还数了数那个门大概的位置,心中顿时一片冰冷。
那一家子所在的地方已经被烧没了,有几个穿着青黑色官差在那地方站着,还有几个穿着红衣的六扇门捕快在查什么东西。
到了这会儿,姜锦还有什么想不到的,被烧死的周二一家,正是当初剥了阿容衣服的那个中年妇人的那一家。
姜锦这会儿也想起来了,那家子的确是说,她有五个儿子,五个儿子,加上夫妻两个,确实是七口人。
看着被火烧的已经塌陷的房顶和灰黑色的墙壁,姜锦突然觉得有种说不出来的后怕。
也许是她多心了,毕竟那一家剥了阿容原本的衣服,也是一个月之前的事了。那周二郎一家行事不好,兴许是惹了别的仇家,这场灭门和阿容的关系并不大。
可这还是不能让姜锦彻底安心,她心中总是忍不住会联想一下,这事和阿容到底有没有关系?
她也不是瞎,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有时候比她这个二十七八的还成熟,阿容的出身其实就很值得商榷。
姜锦本来只猜测阿容可能是哪个斗争失败的家族的孩子。古代朝廷上的斗争太厉害,经常牵扯满门,这么大的孩子逃出来也是有的。
然而这可能涉及到命案,姜锦就没法那么处之泰然了。
不过她还是比较警醒的,因为她站的时候有点久了,眼见着那边的官差有带着审视的眼神看过来的,她反而镇定了些。
她也没匆匆忙忙逃走,反而往前走了几步,然后有个差役过来拦她,“六扇门办案,闲人免近。”
姜锦有些怯怯的看着这个黑脸的年轻官差,做出一副鼓足勇气的样子道,“听说周二嫂家出了事?可她还欠了我银子呢,这可怎么办?我问谁讨去?”
那官差本来还想着她能说出什么有用的线索呢,没想到竟然欠了点银子这样狗屁倒灶的事情,顿时不耐烦了,驱赶姜锦道。
“去去去,这是你靠近的地方吗?你一个村妇,她能欠你多少,人都死了,还能怎么得?”
姜锦就势离开,心里暗暗的松了口气,准备再也不靠近这里了。
那官差见姜锦识相,也走回去,一个红衣服高个子的年轻捕快看了过来,问道,“那女子说了什么?”
那官差笑道,“村妇舍不得那几两银子,过来问这家人欠了她银子怎么办。”
那六扇门的捕快却皱了皱眉头,“她在那里站着的时候,我也看了一眼,她一开始的表情可是有点害怕,我觉得她没说实话。要不,把人再找回来问问?万一有什么线索呢?”
第37章 冻梨
姜锦还不知道自己险些露馅。
出了那巷子, 姜锦瞧见了一个老汉正挑着担子卖冻梨。她有好久没见过冻梨了,前世里就有两三年没吃过, 更别说穿越到定南侯后院那一年, 别说梨子, 梨子核都没见过, 顿时颇感兴趣。
问了问那老汉梨子价格, 六文钱一斤, 便停在那里,挑了六个冻梨。
年轻的红衣捕快见姜锦正在挑梨子,心中怀疑自去了几分,哪个重案犯在犯罪现场附近还能这么优哉游哉的买菜?
不过他还是过去询问了一番, 姜锦之前就有些警觉了, 而且毕竟也是成年人, 倒是很自如的应付了过去。
年轻的红衣捕快略有些不甘愿, 回了那烧毁的地方,另一个红衣捕快见他没什么收获, 很却不以为意的道,“一个村妇看到这样的着火死人的宅子害怕也正常,你也瞧见了,那人不过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妇。”
“我不是想着说不准有些线索么。”
那捕快看一眼已经烧没了的房子,冷笑了一声,“你还是太年轻啊。”
京城不比别处,水太深,敢在京城做这样的事情, 上面还没责令一定要限期破案,还不知道是哪位主干的呢。
那边姜锦惊险过关,提着篮子回了孙家医馆,心里还有些心神不宁。
从来涉及到人命的都不是小案子,何况还是灭门案,姜锦虽然没有证据说这事和阿容有关系,却也没证据说他和没关系。
何况,阿容过于出众的相貌,也不能不让人怀疑,甚至是姜锦最为怀疑的地方。
虽然这么说有点现实的残酷,但是在姜锦二十几年的经验里,不管是容貌,家世,智力都十分出众的人,没谁真的特别默默无闻的。
阿容这样的外貌,生父母应该都是美人,至少其中一个肯定非常的出众,而这种人,在贫穷人家养不住,他的出身肯定是有问题。
若之前,她还没想那么多,但是现在把这一系列串起来,姜锦无法不怀疑。
心中有事,这一日的午饭姜锦做的就极其简单,只拿排骨煮了个酸菜排骨,蒸了饭。
不过酸菜炖排骨的味道倒是一如既往的不错,酸爽的口感去掉了肉类的油腻,确实是不一般的下饭。
姜锦被美味给拉回来神志,又觉得自己其实也有些想多了,反而容易泄露机关,横竖那家已经死了,线索其实也算是断了,自家小心点就是了。
就是孙老大夫处……当日知道这些事的,除了她和柳叶,也就孙老大夫夫妻了,自己要不要说?
姜锦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闭嘴,老两口正准备回乡呢,眼下离农历十一月也没两天了,过了十一月,老两口就要动身,正好能避过去。
不过姜锦还是在饭桌上提了几句那家是灭门案之类的话。没想到孙老大夫听了竟也不奇怪,反而道,“那周二一家作孽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惹出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