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花团锦簇-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事没事,我发现些事儿而已。”呦呦连忙摆手,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忍不住,又低头看看手里装了土豆泥的碗,捏着勺子又舀了一口吃了,不禁再次点头,没错了,就是黑胡椒。不过听说黑胡椒都是生长在南方的,不知道如何西北也有的。
  呦呦又吃了几口,将小碗里拳头大小的一坨土豆泥吃完了,也就不想再吃什么了,就放下了筷子,告诉谷子找人去厨房说一声,等的口了让吴嫂子来一趟。
  谷子答应下来,叫了小丫鬟来收碗碟,等收好了,才把香炉搬过来放到桌角,往里加一块梅香饼,香饼很快就燃起来,袅袅香烟从香炉镂空的缝隙里钻出来。熏了一阵,呦呦就叫人挪了出去。
  “总是不如梅花来得清香,祛祛饭菜味儿就行了,撤了吧,可惜这宅院没有梅树,等到天暖和了,去哪里移栽一棵过来吧。”呦呦想了一遍,“也不知能不能活下来。”一年只有三四个月好天气。
  “其实是有的。”谷子把香炉挪出去又进来,“只是不是咱们家的梅树。在咱们家后面的街口有一株老梅树,伸了两支进了院子。”
  “真的?”呦呦兴奋地问到,“走,咱们看看去。”说完立刻挪了身子下地,让谷子给穿了鞋披了披风往后院去。
  一出门才发觉,今天的风可真大,吹的人睁不开眼似的,呦呦仰起头看看天,西北边似乎要起风雪了。
  “夫人,要不咱们改天再去吧?风这么大。”谷子也没想到午时天还好好的,不过一个多时辰天就阴了起来,风也烈了。
  呦呦抬手把风上的帽子戴上,“没事,走吧。”披风成亲新做的,用的是两张狼皮,外头罩了大红色满绣的绸子,风雪帽上的边沿镶嵌了一圈雪白的狐狸皮,中间坠了一块琥珀压帽,帽子戴起来的时候这块琥珀就垂在额间。
  冒着风走到了后院,站在了墙根下倒是没什么风了,东西两侧是府里的库房了,北墙的东北角处两支的梅花枝从半空中伸了进来,在风的吹动下左右摇摆着,花瓣吹落了满地,这才叫“梅花残、满地伤”呢。
  呦呦失望了,原本以为回事两株好看的梅花,可以折了下来插了花瓶放在屋里,没有了水仙牡丹木芙蓉等花木,闻一闻梅花香也很是不错,可惜都被风吹败了。
  呦呦失望地从后院回来,不急着回正院,先去了客院看怀瑾。怀瑾似乎是出去了才回来,披风就随意扔在外厅的榻上,撩了帘子进了内室,第一眼并不见人,看了一圈才发现,怀瑾正枕着自己的双臂在脑后仰面朝天地睡在炕上,也不算是睡,眼睛还睁着呢。
  呦呦对伺候的丫鬟摇头,不让她们出声,自己站在地中间盯着怀瑾看,想看看他会什么时候才能发现自己。
  等了一时片刻,见怀瑾只顾着发呆,嘴里似乎又开始念念有词,呦呦仔细听了才听出来,念的是《洛神赋》里“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两句。
  呦呦心底暗暗吃惊了,他这是开始春心萌动了?这是见着哪位女子了,居然开始背《洛神赋》,是讲自己比作了襄王?这么想着有偶就忍不住皱起眉头,怀瑾才过完年才十四,古代虽然是可以说亲的年纪了,但是在呦呦的眼里也不过才是个初中男生,现在开始早恋,早了点吧?
  这么想着,呦呦就忍不住出声咳了一下,“咳咳。”
  怀瑾被这一声咳给惊到了,立刻从炕上坐了起来,因为起得太猛,坐到一半的时候又倒下了,然后才手脚并用地爬坐起来,看到站在地上的呦呦,这才放心下来似的,“二姐,是你啊,你进来怎么不出声?”然后皱了眉,“外男的房间不要随便进。”
  呦呦挑挑眉头,哟呵,开始教训我了?虽然他说的不错,男女七岁不同席,更何况进卧室,不过,“你瞒着我做了什么不让我进你房间?”怎么昨天进来都不曾说什么,今天就不能来了?
  怀瑾却是闭了嘴什么都不肯说,呦呦问了两次见问不出来,就威胁他,“不说是吧?不说我就写信告诉娘,你在扬州的时候偷偷跑去画舫!”
  “你……你怎么知道?!”怀瑾瞪大了眼睛,“我明明买了点心做掩饰了!”
  呦呦翻了白眼,解了披风交给身后跟的丫头,自己在炕上坐了,提起水壶倒了茶水出来,水倒是热的,但是并不是滚热,立刻叫了小丫鬟进来换水,“时时记得要滚烫的知道了吗?”小丫鬟领命而去又换了水回来,呦呦点头表示不错了才退下去,然后她又抬了眼看怀瑾,“回来的时候身上一股脂粉味,以为自己瞒的挺好呢吧?”
  怀瑾垂头了,没想到就那么一会儿也沾了满身的味儿,“我就去看看,什么都没干,就是看看。”说了两遍“就是看看”。
  “我当然知道,你要是真干了什么,你觉得你现在能悠闲自在地在这儿念叨《洛神赋》?早打得你三个月起不来床了!”一个十三岁的毛头小子,居然自己跑去了秦淮河的画舫,要是被谭丽娘知道了,非得好好收拾他一顿不可。也幸亏他就是看看见识一番,喝个茶听个曲,别的什么也没干。
  怀瑾抬眼看了呦呦,见呦呦虽然语气随意可是脸色却是不好看的,知道她不是说假话,就低声应是,表示再也不会了。
  呦呦得了他的保证,就不再追究,就是刚刚的《洛神赋》也不再追究了,让他取了近几天的功课她看了,看是看了,当然挑不出什么毛病,不是她不会而是一来却是没什么问题,二来这种科考的八股文章,她一向做不好。
  “你姐夫最近有点忙,今天又出关去查看了,”这是萧沐仁昨晚跟她说过的,“等他闲下来了,再来给你看文章。”萧沐仁虽然没有参加殿试,但是乡试院试都有着不错的成绩,也算是文武双全的。
  “知道了,姐姐不用理事?”怀瑾整理着厚厚的一沓稿纸,“每日睡到日上三竿,虽然是自己当家,也还是要注意一些吧,这是嘉峪关,不是京城。”
  “知道了,用你说。”呦呦就下了地穿鞋,走之前又叮嘱他缺什么要什么只管去找小荣子或者四喜或者谷子,“不好意思跟他们说的话,就直接来找我吧。”
  这才出了客院正房,然后让谷子叫了客院的洒扫婆子过来,“舅爷最近有什么异常吗?”
  洒扫婆子头一次跟夫人说上话,满心里都是激动,“没有没有,”顿了顿又点了点头,说有,“舅爷今天早上换了铺盖,还不让奴婢拿去清洗。”
  呦呦心念一动,点头说自己知道了,让她继续做事去,自己回了内院。心里却在偷乐,怀瑾长大了呢。
  呦呦扶着谷子的手回了自己的院子,才进门就有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挺大的一片,差不多有指甲盖大小了,然后顷刻间,鹅毛大雪就落了下来。
  这是呦呦他们到嘉峪关之后看到的第一场雪,可是时间都已经是三月下旬了,这要是在京城,都可以出游踏青了,这里还在大雪纷飞呢。
  呦呦站在门前看了大雪搓绵扯絮一刻不停地飘落,片刻间地面上就已经是覆了一层了。呦呦叹了气,也不知道萧沐仁如何了,返程了没有,雪下得这样大,油衣穿了没有,路上不知道好走不好走。
  “夫人别担心,爷说了,晚饭回来吃的,一定能早点回来。”谷子在身后劝慰道。
  呦呦点点头,什么也没说,解了披风递给她自己上了炕靠在了大迎枕上,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又叫了谷子进来。
  谷子进来的时候端着一盘点心,“厨房新做好的,请夫人品尝。”
  呦呦捏了块点心吃了,觉得不错里头有一种酸酸甜甜的果酱似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不过不急着问,她现在要问一件重要的事。
  “新建了府,事情多,你和四喜肯定忙不过来,而且只有你们两个大丫鬟也不像样,我刚想着了,你回去和四喜说,我准备再挑两个一等大丫鬟,二等丫鬟现有四个,凑齐八个吧,剩下的小丫头再添四个,你们四个大丫鬟一人添两个。”呦呦仔细跟四喜交待了,“这样既省得你们忙不过来的忙不过来,闲着的又太闲了。”
  “那感情好,多一个人总是能多些分担,家里也不至于养闲人。”谷子笑着说,然后投了一把热帕子递给呦呦擦手,“这样要是有一个有事不在,也好再有个大丫鬟在您跟前支应着。”
  “就是这么说的。”呦呦点头,接过热帕子擦了手,拧开一盒润肤霜挖了一块在手背上擦,“我看你一天跟着我,连口水都不敢喝,怕去方便,总是对身体不好的。”
  谷子没想到这么小的事呦呦也注意到了,当下又是十分感动,弯下腰来对着呦呦行礼,“多谢夫人想着,我代四喜姐姐一并谢过夫人。”
  呦呦笑了,好像这个时代做主子的多关心一下下人,就是天大的恩赐的似的。其实她是愿意拿四喜和谷子当朋友的,可惜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阶级礼教是不允许的,想一想自己来到这个社会,以前还有陶陶能说说心里话,陶陶出嫁后认识了几位小姐姑娘,偶尔也能说得上话,可是都不贴心。呦呦有时候也纳闷,古代这些女子都没有朋友没有玩伴的吗?那那些小说电视剧里写的闺蜜好友又是怎么回事?
  呦呦让谷子起来,去把内院管家容妈妈叫来,等容妈妈来了,让她挑了两个老成的大丫鬟过来,再挑十来个小丫鬟。容妈妈出去一阵再回来,带了十二三个人。呦呦和谷子一起挑了,先挑了两个年纪的一点儿的,又挑了六七个小丫头,并不说是几等,只让她们跟着容妈妈和京城来的李妈妈一起学规矩。
  半个月后这些丫头再出现在呦呦面前,规矩礼仪就都是上等的了。两个大丫鬟随着四喜和谷子改名叫了五福和麦子,从此就跟着四喜和谷子一起伺候呦呦了。                        
作者有话要说:  螃蟹真好吃啊。就是不太好扒,太慢了,一顿螃蟹吃了一个半小时。
提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快快乐乐团团圆圆,如果不能和家人一起过,也要打个电话哟。

  ☆、第一五八章

  第一五八章
  挑完了丫鬟让人下去学规矩了; 谷子重新添了茶水点心在炕桌上; 见夫人又握了一卷书开始看,就默不作声地退了出去; 在门口一边做针线一边等吩咐。
  等到谷子出去了,呦呦就把手里的书放下来了。她并没有真的看书,不过是握着一卷书坐着装装样子罢了。她靠在迎枕上; 目光却落在厚重的玻璃窗上。
  呦呦有一段时间很是好奇; 怎么这个世界玻璃这么普遍,不是说一直到了雍正年间玻璃才从西洋传入中国,而且还都是贵族使用的; 被普及到普通人家恐怕都要到建国时期了。可是呦呦记得他们在栎阳,住在镇子上的时候西院就是玻璃窗呢,虽然不够透明明亮,但是真的挡风保暖。
  不过; 不论玻璃是如何进入的大鸿朝,又是如何被普及开的,呦呦才不管那些; 她自己有的用就是好的。
  现在的呦呦想的不是玻璃的事情,她是透过厚重的玻璃窗看出去; 外头的雪已经越来越厚重了,院子里的水缸沿上已经积了差不多一寸厚。若是在冬天的京城; 看到这么大的雪,呦呦说不定还要叹一句“瑞雪兆丰年”,可是这里是嘉峪关; 现在是三月。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依呦呦看,这嘉峪关也好不到哪里去。
  只是这雪越来越大,而且起了风,西北风呼啸着拍打着玻璃,听着就让人心寒。也不知道萧沐仁走的时候穿了多少,会不会冷,估计野外也没什么吃的,带的干粮只能就水咽,水怕是都已经凉了,想想就让人心疼。现在学越下越大了,也不知道返程了没有。这么大的风雪,路上一定不好走。
  “谷子!谷子!”呦呦朝外头喊。
  谷子立刻撩帘子进来,“诶,夫人,夫人有什么事?”怎么听着语调慌慌张张的。
  “去告诉小厨房,热水备着,爷回来说不定要洗洗。”呦呦说着掏出一块怀表看了看时间,才申时,下午三点的光景,因为外头下着雪又刮了风,天色早早就已经暗下来了。
  “晚饭等爷回来一起吃,先准备两样热粥去,要一直滚着才好。”等人回来先喝上一碗热粥暖了身子,然后才好吃别的。
  谷子一一记下来,表示一会儿就去厨房,然后想了想还是劝了呦呦一句,“夫人还是要按时吃饭才是,不然饿到了爷回来也不会高兴的。”
  “再说,再说。一会儿让舅爷不用过来,晚饭直接送去。”呦呦敷衍了两句就挥手让谷子下去了,谷子知道犟不过她,只好先退下去,等到吃晚饭的时候再说。
  如此吩咐下去了,呦呦再往外看,雪似乎又大了些,被风吹的左右激荡,时不时还卷起地上的雪花吹出个旋儿。玻璃窗上映出自己的影子,昏昏暗暗,看不清面容。
  呦呦转回头看拾起桌上的书接着往下看,却看不安稳,看两行书就瞅一眼窗外,翻一页过去,就张望一下。等到她发现一刻钟过去,书本却仍然只看了两页,最后干脆放了下来,不看书了,改抄写心经。
  以前心不定的时候,呦呦就习惯抄写佛教,《心经》和《地藏经》是最常写的两本。
  这个习惯是从萧沐仁失踪的消息传来开始养成的。在那之前,呦呦觉得自己只是把萧沐仁当做玩伴,如果成熟一点说,可能主要是当做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也是在那次开始,呦呦才发现自己是在乎萧沐仁的,虽然无法跟家人相比,但是除家人之外,她摸着心底自问,确实萧沐仁的地位最重。
  抄写完一遍《心经》又一遍《地藏经》,看看时间已经是申时末酉时初了,外头天早就暗了,就是房里谷子也早就送了灯进来,可是萧沐仁还没有回来。
  “外头雪多厚了?”呦呦写完最后一个字,落了笔,看向一旁的谷子。
  就是谷子这时候也皱了眉了,“差不多有一尺厚了,比咱们那年去王府的温泉,庄子还厚呢。而且雪不见停,到了晚上怕是越下越大。”
  “舅爷那里送饭去了吗?”呦呦突然想起来,自己要等萧沐仁,可是怀瑾还在长身体的时候,不能饿着。
  “送去了。”谷子应了一声,“雪一下起来夫人就吩咐过了。”
  “哦,对。”呦呦也想了起来,“你去吧小荣子和容妈妈叫来吧。”说着自己挪到炕沿要下地,谷子帮她穿了鞋,又递了白铜手炉给她抱着,等呦呦在厅里榻上安坐了,这才出去叫人。
  片刻后容妈妈先到了,她穿着防雪的油衣,在廊下解下来交给小丫头,然后跺跺脚把脚上沾的雪剁掉了,进来外间先烤了会儿火,倒不是她贪暖怕寒,是谷子说的,让她暖一暖在进去,省得带了冷风给呦呦。容妈妈也是头一回听说,想来是京城的习惯。
  不大一会儿小荣子也到了,也是除了油衣后扫了脚上的雪,在外间暖了冷风吹过的身子,这才一起往厅里去见呦呦。
  “你们来了,坐吧。”等两个人在小丫鬟搬来的杌子上坐了,才继续说:“这雪下了半下午了,晚上怕是还要下,你俩一会儿带上人四处巡巡,各处房子看一看不要压塌了,及时扫了雪。还有炭火木柴什么的都要备齐了,一下雪没有柴烧可怎么好。各处除了值夜的,晚上就不要出来了,屋里暖和就在屋带着二吧,也不许聚众赌钱。另外厨房的东西可还够,能坚持几天?这大学封门,恐怕东西不好买。”
  容妈妈就立刻站起来答了,“厨房是今天早上才去采买了回来,土豆买了一车,白菜地窖里还有不少,肉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