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乐-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09章 积善之家
  知州以及坝江县县令带着圣旨来到了平柳村,等于就是平底里打响了一个大雷,就连那些刚生下孩子正在做月子的产妇都忍不住了,扒拉着窗户听着外头的动静,一点都不怕冻着自己,更别提那些手脚俱全的村民了,恨不得将单家围地水泄不通。
  接旨那是桩大事,单单单家那堂屋,容不下圣旨的尊贵,因此在单家人忙着备香案以及沐浴更衣换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时,村长开了祠堂,将传旨的太监还有几位大人迎到了祠堂内。
  在平柳村,王家是大姓,其他姓氏的在村里并不算多,没有到达独立开一个祠堂的水平,因此从很早时候起,村里人的祖先牌位都是放在王家祠堂的,久而久之,王家祠堂也不叫王家祠堂了,而是村里大家的祠堂。
  单家的祖先牌位也在这儿,把宣旨的地方挪到祠堂,一点都不为过。
  虽说今天这桩喜事和村里其他人无关吧,但是在祖祠颁旨,那是光耀整座宗祠的大好事,以后这圣旨肯定也是供放在祠堂的,大家的祖宗都沾了单家祖宗的光,也能感受一下龙气滋养的好处。
  王村长算是这些人里最激动的,他可不仅仅是村长,还是祖祠钥匙的掌管人,有了这封圣旨,以后他就能够在其他村子的村长面前横着走,甚至镇上县城的那些有品阶的官吏,和他说话都得好声好气。
  老头子笑的牙齿都咧到嘴后了,此时此刻,他恨不得将单家人当作祖宗供起来。
  和蒋婆子的猜测没错,圣旨的来源,确实是因为单家捐赠的那些粮食。
  在得知了澜江灾情后,宗庆帝第一时间就拨下赈灾银两以及救济粮,只是要调动那样大批量的粮食,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
  尤其这一年晋朝的天灾有些多,除了澜江雪灾,冬春耕种受影响外,在前年夏季的时候,南边不少地方就闹过旱灾,收获的粮食也仅够当地人食用,产粮大省的粮仓内也挪动不了太多的粮食出来。
  荣膺作为荣家的子孙,聪慧的向祖父进献了一个法子,那就是以单家人为引子,使得那些手有余粮的豪商主动向朝廷捐献自己手里多余的粮食。
  一来显得陛下圣明仁慈,百姓拥护,二来也能在尽少动用国库根本的情况下,帮朝廷解决粮食紧缺这个问题。
  此刻圣旨来了,也就是说荣膺的法子被宗庆帝采纳了。
  收拾好自己的单家人一个个恭敬地跪在香案对面,而传旨的公公则是站在香案前宣纸。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特赐名积善之家,赏黄金百两,玉如意一柄,钦此——”
  太监的声音就像是被掐住嗓子的鸡一样,尖利刺耳,但此时没人在意他的声音好不好听,因为在单家人心中,这就是天籁。
  说起来,这次单家捐的粮食也不算太多,几百斤晒干的红薯,几百斤磨成细粉的苞谷以及苞谷芯子,还有一些大米和糠麸,粗粮和细粮混杂着,反正都是能够填饱肚子的,这个时候没人会计较这些。
  光是那百两黄金,就足够买下这些粮食了,更别提还有一柄看着就知道玉质极好,价值连城的玉如意,以及皇帝老爷亲口褒赞的积善之家了,可以说有了这些护身符,只要单家以后不做出什么违背晋朝律法的事来,那些眼红单家生意的人就拿他们没招。
  荣膺只是想要借祖父的口在皇帝面前崭露头角,却也实打实的帮了单家一个大忙。
  “单公,接旨吧。”
  能够被皇帝派来传旨,那个体型纤瘦的太监就不会是那种没心眼的,虽然觉得就凭单家人的身份地位,可能唯一一次能够和皇族有交集的时候就在此刻了,可是太监依旧没想过看低对方,给自己招惹一个潜在的敌人。
  “皇恩浩荡,谢主隆恩。”
  单家人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单老头才上前,弯着腰,低着头,恭恭敬敬地从太监手中,用双手接过那封圣旨。
  这一封圣旨不仅仅惊动了平柳村人,县城以及周边县镇消息灵通点的人家,也都得知了单家被皇上点名褒奖之事,一个个嫉妒的红了眼。
  王懿这人头脑灵活,一眼就看出了皇上此举背后的深意,想也不想的,把家里能够拿出来的粮食备齐,还在其他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高价收了一波粮食,然后赶在传旨太监回京前,当着他的面,将那上万斤粮食送到了荣信的手里。
  紧随他之后的,还有那么三三两两几个人,但他们能够拿出来的粮食有限,谁也没有王懿拿出来的粮食多。
  半个月之后,京城又来了几道圣旨,献粮最多的王懿除了和单家一样收到了黄金和玉如意的赏赐,还有了一个许多商户都梦寐以求的恩赐,那就是准许王家的后代参加科考。
  晋朝的律法,商户不得参加科举,许多富户即便金银满山,可是在地位上依旧远不如那些官宦人家,在衣食住行上也因为商籍,有很多限定,其中不能参加科举这一条,更是限制了商户该换门庭的上升道路。
  王家和单家不同,单家做买卖猪羊鸡鸭等牲畜的生意,严格说起来还归在农籍,而王家的买卖就大了,家里好几条商船走南闯北的运货,他家的产业,即便是在清州府内也是排名靠前的,不论他想了再多的招都不可能在旁人的眼皮子底下,让王府里的子孙去参加科考。
  可以说王懿这一次献粮,比单家更值得。
  这下好了,他的成功戳动了许多商户的心,不仅是清州,这个消息传的太快,但凡澜江有点底蕴的商户统统尽可能的从其他地方收购粮食,然后以救济灾民的名义捐给朝廷,就想着能够如同王家一样,让家中的小辈能够拥有科考的机会。
  轻而易举的,征粮的事就这么解决了,朝廷给出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赏赐以及商户子孙科考的机会,不废一兵一卒,而捐粮的豪商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机会,更是对皇帝感恩戴德。
  作为出了这么一个好主意的人,荣膺顺利的在宗庆帝那里留下了名字。
  “富贵,说说你在清州的所见所闻。”
  清政殿内,一个满头银丝的老人坐在龙椅之上,一边批阅着奏折,一边对着身边的太监问道。
  “朕怎么觉得,你去了一趟清州,胖了三圈,朕要是没记错的话,朕让你传旨的单家以猪羊出名,传闻中单家猪的味道远甚于异域黑猪,看你这样子,传闻所言非虚啊?”
  宗庆帝的身上并没有太多威严压迫的气势,此时身穿常服的他看上去甚至就像是一个寻常富贵人家的老人,和蔼可亲。
  身边伺候的太监都熟知老皇帝的脾性,也知道皇上并不是那种暴虐喜欢随意惩治下人的主子,相处起来的时候,也有那么一丝亲近。
  “还真被陛下猜着了,奴才在清州啊,真是实打实的过了一个嘴瘾。”
  要是单家人在场的话,就能看出来站在宗庆帝边上伺候的公公正是那一次过来传旨的公公,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宗庆帝会派自己的心腹大太监来传这么一道可有可无的圣旨。
  “哦?”
  宗庆帝原本只是说了一句玩笑话,他这大太监富贵从他登基时在他身边伺候,陪伴他也有三十余年了,御膳房的手艺他有哪个没尝过,甚至有些珍馐美食,后宫的妃嫔未必有份,富贵却能沾他这个主子的光吃上几口,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还夸赞清州的美食。
  这么一来,宗庆帝是真的好奇了。


第110章 儿女婚事
  “挖完这最后一个冰窖,咱们也得回乡去了。”
  随着朝廷赈灾渐渐步入正轨,破庙里的那些流民也得随着官兵返回自己的原籍了。
  对于这些难民来说,平柳村的村民固然在为难之时给予了他们救命之恩一般的帮助,可故乡终究是故乡,他们的房子田地在那里,他们祖祖辈辈的坟墓也在那里,现在朝廷的赈灾粮到了,灾银也拨了下来,自然得赶回去重新收拾自己那个被毁坏的家园了。
  村里人也早早做好了准备,可是几个月的相处,现在忽然间要分开了,多少都有点舍不得。
  “回吧回吧,好好过日子,咱们也别再见了。”
  一个老人坐在一旁的木凳上,叹了口气,然后紧接着笑着说道。
  对他们而言,这辈子估计就是在村子里度过的,他们能够想到自己会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或是城里了,哪一天如果他们再相见,估计就是哪边又一次遭灾了,不得不背井离乡地逃难。
  所以老人说别再见了,大伙儿平平安安的,才是最好的。
  有点感性的妇人抹了抹眼泪,这一别,真的就是永远了。
  “奶,我想和你说个事儿。”单福才有些扭捏地找到了奶奶,他要说的话似乎很难开口,磨蹭了好半响,依旧没说他想说的到底是个什么事。
  蒋婆子最近越发忙碌了,因为天气渐渐好转,许久没有开张的单家饭庄再一次宾客盈门,或许是许久没有尝到单家饭菜的缘故,这一次的生意几乎比饭庄刚开业的时候还要火爆。
  还有牲畜棚那边,雪灾冻死了不少猪羊鸡鸭,现在棚子里空了大半,她还得四处张罗着收那些猪羊崽以及鸡鸭苗,好把那些空置的棚子装满。
  这个时候的她,还真没有多少闲工夫听孙子唧唧歪歪的。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又不是她的宝贝乖乖,蒋婆子对上孙子可没有那么好的耐心。
  “就是,就是我的婚事。”看奶奶不耐烦了,单福才这才开口说道。
  看孙子确实不是因为小事拦下她的,蒋婆子的耐心好了很多:“怎么,你有自己看中意的姑娘了?”
  之前就有媒婆上来说和过这个小孙子的婚事,人选还十分不错,是邻村一个小地主家的孙女,蒋婆子让人问了,那姑娘脾性不错,模样也端庄,只是那时候她把这个消息和二儿子那边透底,嘴后被小孙子以二堂哥没有成亲,他也不急为理由拒绝了。
  看小孙子没有那个心,蒋婆子也就没有勉强,暂时将这个孙子的婚事放在了一边。
  现在看来,对方是有了心上人了。
  “就是,就是……”
  单福才的脸红的像是刚煮熟的虾子,红彤彤的,随时都能热爆炸了。
  “行了啊,当自己是小姑娘呢,拿出点爷们的气概来。”蒋婆子就不耐烦看孙子们露出这样的羞态,在蒋婆子看来,男人就该是山生那样的,又高又壮,男子气概十足。
  丝毫没想过严山生在自个儿孙女面前是什么德性的老太太在孙女和严山生的事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就已经十分适应的将自己的偏心眼顺延到了她中意的未来孙女婿身上,现在在她的心里,孙子什么的,还真没有孙女婿来的顺眼。
  “我看中了一个姑娘。”
  单福才盯着自己的脚尖,说出这番话,可真是羞死他了。
  “看中了哪家的姑娘?”
  蒋婆子还是挺信任自己这个孙子的眼光的,他不像他那个妈那般糊涂,也比他那个老实爹多了一分机灵,他看中的姑娘,蒋婆子虽然不知道是谁家的,却已经有几分满意了。
  “按理说你的亲事,该由你爹娘做主的。”
  单家毕竟分家了,梅娘和兰娘的婚事当时她横插了一手,虽然有王春花不得用的原因,但多多少少也给她留下了一个手太长的名声。
  现在要是再绕过王春花处理孙子的婚事,按照蒋婆子对那个儿媳妇的理解,恐怕对方又要闹上一场了。
  所以照她想来,最好让孙子自个儿和他娘沟通,只要闺女没问题,想来王春花也不会违逆了她这个宝贝儿子的心意。
  “怎么,是那姑娘有什么问题?”
  不对!蒋婆子看着孙子为难的样子皱了皱眉,如果那姑娘家世人品样貌什么都好,孙子完全不需要绕开他娘来告诉她这个祖母,想来是那姑娘某一处有什么短板,让孙子觉得他娘一定会拒绝他娶那女孩。
  想到这儿蒋婆子就有些好奇了,孙子喜欢上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女孩。
  “就是老根叔家的大娘子槐花。”
  单福才口中的老根叔就是破庙那些难民的头头,当初决定留下男人,和顺三等人拼命的也是他。
  至于槐花,是白老根亲大哥的女儿,当初逃难的时候,他大哥一家为了省出粮食养活孩子,都饿死了,逃难的路上,白槐花最小的弟弟受不了冻,一场风寒后也早早夭折了,现在那一房就白槐花一个孩子,跟着三叔白老根过。
  这是个可怜的姑娘,但她双亲缘淡,姊妹缘薄,对于一部分人而言,这就是一个命硬的女人,恰巧王春花就是那么一个迷信的女人,她连严山生都芥蒂,更别提白槐花这样爹娘姐妹全无,跟着叔叔生活的孤女了,恐怕再王春花心里,这就是一个克夫克子的天煞孤星,哪里会愿意让儿子娶这样的女人呢。
  “这事可不好办了。”
  蒋婆子隐隐对那闺女有点印象,只是她记得那闺女长的黑黑瘦瘦的,福才这个年纪的孩子,难道不该是最爱俏的吗?
  “槐花人好,干活卖力,即便遭遇了这么多打击依旧活的很积极,我就喜欢这样的姑娘。”
  单福才知道他娘疼他,可是有时候他也受不了他娘整日的自怨自艾,总觉得他爹对不起她,觉得大姐二姐对不起她,觉得娘家负了她,却从来没想过去改变。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单福才喜欢的是那种性格坚韧,打不到压不弯的坚强女孩,而白槐花几就给了他这样的感觉。
  但是单福才也知道他娘肯定是不会愿意的,所以才来找老太太支招。
  在过不久,破庙里那些人就要随着军队返回原籍了,一旦错过了,他和白槐花这辈子都无缘了。
  “你让我想想。”
  蒋婆子有些头疼,这一个两个的,就是不给她省事。
  帮了孙子吧,王春花又得闹,不帮孙子吧,蒋婆子又觉得孙子有些可怜。
  “没用的东西,净想着给我找麻烦。”
  想的头疼的蒋婆子抬手狠狠往孙子后背拍了一下,然后瞪了他一眼。
  “谢谢奶,我就知道奶最好了。”单福才咧着嘴,不知道是疼的抽气,还是高兴的。
  但是他知道,既然奶这么说了,就表明他的事,奶奶已经放心上了。
  “你娘那儿暂时不通气,你爹那儿你总得说一声的,这些日子,他也在愁你的婚事呢。”叮嘱了一句小孙子,蒋婆子就得往饭庄赶了。
  这一路上她哀声叹气的,子孙多了真让人发愁,二孙女那事还没完,小孙子又给她找了一个麻烦。
  之后还有二孙子的婚事,一件件都是让人发愁的。
  果然还是她的福宝儿最乖,不用她愁就已经有了一个靠谱的夫婿人选,不愧是她的乖乖心头肉,没白疼她。
  想了想自个儿小心肝白白胖胖的小脸蛋,蒋婆子的心情又好了起来,也不叹气了,哼着小曲儿走路贼带劲。
  “你们干什么!”
  镇上的李家黄羊汤面馆外围了一群人,一个个看热闹地冲着屋里指指点点,小声交流着,而屋内的人则是惊恐地看着上门的衙吏,纷纷尖叫着反抗。
  “再躲小心我抽你。”
  衙吏们可不是好脾气的,他们知道李家是犯了什么罪被抓,对这样的人怎么会心软呢。
  “冤枉啊大人,小的冤枉啊。”
  李家的男男女女不躲了,一个个跪在地上,似乎不知道衙吏为什么抓他们。
  “和县令解释去吧,那些匪贼可都招供了,是你们让他们去洗劫平柳村的,你们就是顺三那伙儿人的同谋。”
  衙吏没听他们的辩解,这一家子的良心坏透了,好歹单家和他们沾着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