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芳华-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芳很是好奇,“那先祖就不怕得罪官员吗?”

    徐妈妈一脸自豪,“当时宁家也是江南大族,子孙上进,已经出了几个做官的。不过最厉害的还是咱们长房的曾老太爷,那年刚好中了探花,入了翰林院,可是风光得了不得!那官员欺负个商户无所谓,哪敢真得罪我们这样人家?便是再不高兴,也只得忍了。”

    宁芳心中暗暗点头,这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哪怕是个新鲜出炉的芝麻绿豆小官儿呢,只要人在京城,天子脚下,又有翰林院探花这样清贵无比的名头,就很能镇一镇这皇亲国戚了。

    “那顾家人,后来又如何了?”

    徐妈妈道,“那顾家人也算是有志气的,吃了这样大亏,卖了宅子便回了乡下老家,从此再不出来做买卖,而是置下田产,供子孙读书。十来年的工夫吧,便有些陆续考中秀才的。然后约摸二十年前,当时夫人也才十来岁,徐妈妈也还年轻着呢。顾家终于有人中了举,能做官了!特特请人敲锣打鼓,走街串巷的舞了一回狮子,几乎轰动全城。后头顾家人还特意来宁府答谢,把咱们老太爷都请去吃了酒的。”

    宁芳很是唏嘘,“可算是苦尽甘来了。”

    “可不是?”徐妈妈赞同的拍了个巴掌,“要说起此事,金陵的老人们都知道。都说宁家厚道,否则顾家当年连贱价都卖不起,必是要破家灭门的。不过他们家也挺念旧,原先咱们长房在金陵时,逢年过节总会差人走动。后来咱们老太爷和老太太过世,也都遣人送了礼。只这些年我们都在乡下,才渐渐断了音信。不过想来,也该过得不错。”

    宁芳点头。

    不忘祖训,不忘旧情。这样的人家,怎么也不会太差。

    只是再看看周遭这精致秀丽的花园,未免有些感慨。

    从来创业难,守业也难。

    象顾家先祖,肯定也是用了许多年的艰辛努力,才挣下这样一份家业。可一场飞来横祸,就把他们多年的努力化为乌有。就算是子孙争气,改换了门庭,可这祖宅又怎么拿得回去?

    宁芳突然就明白了,大舅舅在接手丝绸生意时的畏首畏尾。不愿占妹妹家便宜是一方面,恐怕更深的,还是怕太出风头,反而招祸吧?

    反观祖母,还有七堂叔宁珂,却从头到尾都没担心过这样问题。

    因为官宦世家的宁家,天然的就给了大家胆量。更何况,她们背后还有个英王府呢!

    宁芳想及此,对程岳的佩服更深一层。

    关于程家那些糟心事,宁四娘早跟孙女普及过了。

    身为嫡出的龙子凤孙,却落到一个草根出身的外臣家做继子。既没有得力的家世相帮,还处处遭天子忌惮。

    说来顾家惨,起码还有个奔头,可英王府能有什么奔头?

    再往上,就只能造反了。

    但这又是绝无可能的。

    若换个寻常人,肯定不是怨天尤人,怪自己投错了胎,就是一蹶不振。反正也看不出这破破烂烂的人生还能有什么奔头,干脆破罐子破摔得了。

    可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程岳却依旧那么云淡风清。就算是得了肺病,快要死了,可不管什么时候见到他时,他手边总拿着书。

    一本又一本。

    这样的人,无怪他能独占京城八斗粮,成为人人称赞的大才子。

    若设身处地想一想,宁芳觉得自己肯定是做不到的。

    反正读再好也没前途,学了又有什么用?

    可程岳却用他看过的书,梁溪县志告诉她,读书还是有用的。

    他用书上的知识给夏珍珍找到解决赌约的办法,也给上下溪村的老百姓,找到生财的门路。

    后世的宁芳,只是一个普通中等人家的女儿,所以她更能体会到桑蚕生意,将要给大家的生活带来的巨变。

    有钱人家挣一百两银子,无非吃顿饭而已。可若是寻常人家得了这一百两银子,却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好比这家有个儿子,原本是读不起书的,可若有了一百两银子,便可以送进学堂,好歹认识些字。将来再出去做工或是遇到什么事,就不至于目不识丁,上当受骗。

    万一运气好,考中童生或是秀才,在乡下就会很得敬重。回头说亲事,就能说个好些的姑娘家。往后再教养子女,成材的机会就更高了。

    若运气再好些,能中举做官,那简直就可以扭转全家人的命运。

    所以宁芳坚信,等蚕丝生意顺顺当当做起来,再过二十年,上下溪村绝对有人家能改换门庭!

    或者就看如今,要不是程岳带来的蚕丝生意,帮着解决了夏珍珍的赌约,宁守信能那么痛快的让出半爿花园给她们一家住?

    而没有蚕丝生意,夏珍珍又拿什么回报娘家人?

    而她若没有跟夏家的和解,宁芳如今又怎么能得到大舅舅的指点,做起高粱饴糖的生意?

    一环一扣,皆有始终。

    在别人的命运不知怎样时,宁芳忽地意识到,她的命运因程岳的出现,正发生着不易察觉的变化。

    还全是好的。

    顾家受了宁家恩情,隔了多少年,都记得要报,可如今她从程岳身上收了这样大的好处,可要怎么报答?

    在宁芳歪着小脑袋发愁的时候,远在京城里的人,却也在担心着她。

 第87章担心

    京城。

    英王府内两位夫人本带着丫鬟婆子来给小叔子量冬天要做的新衣裳,忽地收到宁芳来信,便一起坐下听一听了。

    这信是宁怀璧刚归家时,命女儿写了替他报平安的。因两家认亲,全因这个女儿,宁芳年纪又小,故此只要没什么大事,书信来往倒多由宁芳执笔。

    只是江南到京城路途遥远,宁家又没什么门道去走官道加急。故此等京城收到时,已经是宁芳一家都搬到金陵的时候了。

    大夫人裴氏对宁怀璧印象不错,听着掰了掰手指头,“算算日子,如今怀璧也该去赴任了吧?芳姐儿信上可有说,要不要带她们母女同去?”

    程岳摇头,“不去,他分到的可是个穷县。横竖离得近,常回去看看也就是了。信上倒是提起,她们家想搬回金陵去。”

    他说着话,已微微皱起了眉。

    裴氏没留意,只是笑道,“也是,乡下日子苦,还不如回金陵。既能开眼界,亲戚又多,相互之间也能有个照应。”

    可二夫人谢氏却是冷笑,“亲戚多就有照应?怎么我在京城这些年,却没人来照应咱们家?还有芳儿她爹路上救的那个谢家孩子,虽迁到临海了,却也是咱们山阴谢氏没出五服的正经本家呢。可遭了这么大难,都逼得要跳河了,怎么就不敢回去求助?”

    大户人家,对外时虽同气连枝,可内里斗争却错综复杂。

    裴氏家世单纯,娘家又和睦,对此没什么体会,可谢氏却是深受其害,“要我说,三弟你赶紧去个信,还是劝她们一家留在梁溪乡下吧,至多将来几个女孩的亲事,咱们也帮着想想办法。否则真去了金陵,别眼界没开到,却尽给人下绊子了!”

    程岳方才就是想到此层,才会皱眉。

    宁芳母女虽有些小脾气,却都是良善之人。尤其夏珍珍,性子绵软得简直可以都有些怯懦。可在大户人家里,若为母不强,怎能护得住孩子,尤其还是女儿?

    不过此时去信恐怕为时已晚,以程岳对宁家,尤其是对宁四娘的了解,估计还是考虑孩子们的前程更多。如今只能去封信,提醒宁芳那丫头要多加提防了。

    正当此时,一个下人忽地匆匆来禀,“皇上派了小太监来,请三公子即刻进宫下棋!”

    裴氏谢氏皆是一愣,好端端的,永泰帝招她们家小叔子下什么棋?就算如今太医院诊断程岳痨病渐好,也不再那么禁止出入宫禁,可还是要细心保养的。

    但皇上召见,能不去么?

    程岳很快换了件衣服,随那小太监走了。

    等到了宫门口,那小太监才觑个空档,悄悄耳语,“三公子勿要担忧。只因江南连日暴雨,前朝吵得厉害,却又拿不出个象样的赈灾章程,皇上心烦,才请您进宫下棋解闷的。”

    程岳微微颔首致谢,手一翻便递了个装银子的荷包过去。

    可小太监却不肯要,“小的师傅,连材公公已经收了公子一份大礼,如今小的不过带句话,可不敢收。”

    程岳一听,却更加执意把荷包递了过去,“你不敢收,便给你师傅买点心吃。你们身在宫中不容易,快拿着吧。”

    他前几次进宫,颇得皇上身边的大太监连材照应,后留心打听到连材有个风湿腿疼的老毛病,便寻了瓶好药油送去。没想到这么快,人家又来还人情了。

    因怕人瞧见,小太监只得接了他的荷包,只眼中却差点掉下泪来。

    倒不是为了这点银子,而是他们这些阉人,素来最受轻贱。若得了权势还好,象他这样的无名小辈,平时连个好脸都难得,何曾得人这样一句暖心窝子的话?

    怪不得师傅愿意跟人交好,实在是个值得交往的。

    小太监感念这份人情,忍不住又大着胆子多说了句,“方才小的在出宫传话时,曾见胡昭仪命人送了碗甜汤到御前。”

    程岳顿时眼神一顿。

    胡昭仪是前两年才新入宫的一个年轻妃嫔,很受皇上宠爱。只可惜永泰帝年纪大了,至今没能生个一儿半女,否则封妃指日可待。

    而她的娘家叔祖,正是户部尚书。

    心念电转间,程岳已明白了一些事情,也决定了一些事情。望着小太监再度颔首,也不客气,他跟人进了御书房。

    等永泰帝一面跟他下棋,一面抱怨国事艰难的时候,程岳便大胆提了个建议。

    “既如此,皇上何不派人南下巡查一番?且看看灾情到底如何,再把银子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否则恕臣说句不敬的话,只怕灾民得不着,却又要喂肥一群贪官。”

    永泰帝一怔,随即大赞,“好主意!朕,朕就是担心这个,所以迟迟下不了决断。”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国库空虚,户部尚书既拿不出钱,也拿不出粮。可若要惩罚胡尚书,胡婕妤这些天又做小伏低,送汤送水,弄得他下不了狠手。

    若此时能派人去查看灾情,再视轻重程度给予一定补助,那朝廷的压力就大为减轻了。

    尤其眼下正是夏收的时节,只要拖上几个月,等粮食入了仓,他再来做“爱民如子”的好皇上,岂不也容易些?

    就算当中若有什么差池,此刻提出建议的程岳不正是最好的替罪羊?

    所以永泰帝满心欢喜,棋也不下了,将棋子扔下便道,“正好三郎你没有正经官职,旁人也不会防你。又刚去过江南,对那边情况也熟,索性就由你就去替朕当了这趟差!为防打草惊蛇,朕就不传圣旨了,回头挑几个侍卫给你。你回家收拾收拾,赶紧带着人就出发吧!”

    连材在旁边快听不下去了。

    人家去江南,可是养病的,又不是游山玩水,能有多熟?

    况且连道圣旨也没有,只派几个侍卫,那是去帮忙啊,还是当监军?

    这也太欺负人了!

    可程岳跪下说了“谨遵皇上口谕”,又提起一事,“臣从野史上看到,说南方沿海极热之地多有可裹腹的粗粮。想一并去寻寻,若真有,也能造福百姓,不知皇上准许否?”

    “准了准了!你细心些,多找找。若真能找到,朕记你一功!”

    永泰帝心中越发高兴,心想这还真是个书呆子。人家躲事都来不及,他倒好,还给自己找事。

    原先还怕他回来的太快,如今既要寻粮食,就必得在外头多呆些时日。最好拖到各地运送上京的粮食都入了库,百姓也死去一批了,到时赈灾也能少分些口粮。

    况且南方瘴气重,万一程岳这大病初愈的身体挺不过去……

    那他心里的刺,也能多拔去一根。

 第88章摘花

    程岳去江南查看灾情之事就此定下,等从宫里出来,自去准备。

    且不提家中兄嫂如何担心,这边宁芳还在勤思亭里思量着如何报恩,自家园门前忽地来了一群不速之客。瞧着紧闭的大门,顿时吵嚷起来。

    “怎么好端端的把门锁了?快些打开,我们要过去!”

    守门的婆子听着为难了。

    当初为了能招赘上门,宁四娘不得不忍痛放弃了大房在祖宅的房产。如今宁府从东到西,依次是二三四房的地盘。

    二房因大老太爷宁守仪得力,和三老太爷宁守信两兄弟占了东边最大最好,将近一半的府邸。

    三房五老太爷宁守俊占了西边那三分之二,剩下一半是家族共用的祠堂不能动,在西北角隔着一道夹墙的另一边,才是四房六老太爷宁守佺的居所。

    如今宁守信借给宁芳家的,是位于宁府北边,宁府花园当中一块儿。说来比四房还大,景致又好,还紧邻一条小巷,出入便利不说,来往几房都很便利。

    只是宁怀璧在收拾房子时,却把与其他几房相邻的园门全都锁了,只留下前后两道门出入。横竖他家只借个屋子,一应柴米用度俱自给自足。少些走动,也少些是非。

    今日宁四娘进府,见得了这般待遇,便让人把前门也关了,只推说要休息。原本这也没什么,因为花园里又不止这一条道。若要来往,从她家门前绕绕,也多走不了两步路,可偏偏有人就不高兴了,跑来生事。

    宁四娘派来看守前门的,是两个从乡下挑上来的粗使婆子。为人忠厚老实,却胆小了些。从门洞里瞧见几位插金戴银的小姐,便有些犹豫。

    想想一人赔笑道,“几位姐儿勿怪,因远道而来,夫人累了,便吩咐关了门休息。还请几位姐儿高抬贵脚,且绕一绕吧。”

    谁知后头顿时冲上来一位十四五岁,穿着葱绿褙子,两颊略有些麻子的小丫鬟,指着二人破口大骂,“都瞎了你们的狗眼么?这可是府里的小姐!这样大的日头,难道还要姐儿们晒着日头走回去?还不快把门打开?回头若让姑太太知道,必也要先治你们的罪!”

    两个婆子不知府中内情,也怕当真一来就得罪了亲戚,到底把门开了。

    还好心的指着旁边的抄手游廊,“几位姐儿从这里走吧,都是刚打扫过的,干净得很,又晒不着日头。”

    谁知一行人进来之后,那小丫鬟竟是洋洋得意冲她下巴一扬,“要你这老奴多事!几位姐儿这边走,那新移来的黄角兰就种在那边,前几日奴婢才看过,开的花可香呢。”

    两婆子一听不对,这园子里的花可是宁怀璧特意为了母亲妻女准备的,怎么这几位借道是假,想来摘花是真?

    “几位姐儿,那花可是我们二爷买了孝敬太太的,她还没去赏玩过,请你们高抬贵手,改日再来吧!”

    可那小丫鬟却毫不客气将她推开,讥诮道,“不过几朵花儿,小气什么?姑太太只说要休息,可有说不许家里侄女儿们来赏花的么?”

    于是,当宁芳还在亭子里喝着茶,听徐妈妈指认哪是祖母从前住过的地方,哪是曾祖曾经读书的地方时,忽地就见宁茵呜呜哭着跑回来了。

    “二姐,她们,她们抢花……”

    看她呜呜咽咽的说不清楚,宁芳赶紧牵她去了事发地,就见她娘正带着两个弟妹,被人围攻。

    “……都说二堂嫂出身商户,还担心你行事难免小家子气,必不会心疼几朵花儿的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