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撒个渔网捞相公-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郡主,奴婢真的冤枉。”碧桃小声求饶道,“奴婢跟萧将军真的啥都没有。”
“碧桃,我知道你有个弟弟在宫里当差。”秦溧阳用剑尖轻轻挑着她的衣领,意味深长地看着她,一字一顿道,“要不要我把他带到你面前,然后让他亲自问你?”
“郡主饶命……”碧桃再也顶不住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出了缘由,连连磕头道,“求郡主放过奴婢弟弟,他什么都不知道啊!”
她跟随郡主多年,深知郡主的性子,动手杀个人,那是眼皮不带眨一下的。
“你看清楚了,那个小太监真的是皇上身边的人?”秦溧阳闻言,脸色铁青道,“也是那个小太监亲自给你的药?”
“的确是的,他说,他说他是皇上的人,还给我看了看令牌。”碧桃泣道,“奴婢要不是受人要挟,就是借给奴婢一百个胆子,奴婢也不敢加害将军的,求郡主赐死碧桃,保全奴婢弟弟,奴婢家里就弟弟一根独苗,求郡主不要迁怒于奴婢弟弟……”
“这么大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告诉我?”秦溧阳气急败坏道,“我自认待你不薄,却不成想,你却事事瞒着我,我告诉你,这也就是萧景田没事,若是萧景田真的中了你的软骨散,你和你弟弟,一个都别想活命。”
“郡主饶命。”碧桃吓得只是哭,“奴婢并非有意要瞒着郡主,而是实在是不敢说。”
“好了,你下去吧,大过年的,我也不想手上沾了谁的血,我要一个人呆会儿。”秦溧阳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子,望着漫天灿烂的烟花,想到她跟萧景田这十年来的种种交集,最终颓废地跌落在椅子上,久久没有动……三更。
第187章 小姑子的亲事
过了年以后,麦穗便开始琢磨她的鱼罐头。
如今鲜鱼市场都操控在龙霸天手上,干海货那边,徐家则是老大,两家都财大气粗,且在当地根深蒂固,她没本事跟他们抗衡。
想了半天,她觉得唯有鱼罐头可以一试。
无论是龙霸天的鲜鱼还是徐家的干鱼,卖的都是生鱼。
而她做的却是熟的,随时随地都能吃的鱼。
想想就很有挑战性。
前世超市里卖的鱼罐头大都是用玻璃瓶或者是密封铁盒装的,可无论是玻璃还是密封铁盒,这里都没有,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得用泥罐来装比较好。
就像装虾酱一样来装鱼。
只是虾酱装进罐里的时候,是生的,而鱼罐头里的鱼则是熟的,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麦穗把想法告诉了无所不能的萧大叔。
可惜萧大叔口头上表示支持,便没有下文了,其实这也怪不得他,这几天潮水好,千崖岛附近出现了一大波鱼,村里人疯了一样前去捞鱼,作为最先发现鱼群的带头人,萧景田自然也顾不上跟她捣鼓她的鱼罐头。
麦穗知道,萧景田把她的鱼罐头看成她闲时的消遣而已,并没有真的指望她挣钱,在他眼里,女人就是应该呆着家里绣花做饭看孩子的,挣钱是男人的事情。
甚至,连孟氏也感到奇怪。
明明她儿子这么能干顾家,怎么媳妇还成天进进出出地捣鼓什么鱼罐头,心里就想着赚钱呢?
难道生孩子不是首当其冲的大事?
但她又不好经常催问,只得由着媳妇折腾。
新房那边已经完全收拾好了,就等着在木匠铺里定制的那套桌椅床什么的了,等家具做好以后,就能往新房里搬了,想想就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老宅那边地方小,麦穗就在新房里捣鼓她的鱼罐头。
为此,她还专门去镇上定制了一口平底锅,专门用来煎鱼。
做罐头用的鱼得提前煎好才行。
她决定先做十瓶鱼罐头实验一下。
巴掌大的小黄花鱼,去头去尾去内脏,然后洗干净用盐腌制一会儿,在平底锅里放少许的油,锅热后,就把鱼放进去,两面都煎成黄色,用筷子夹到泥罐里,数了数,差不多每个泥罐能放十条鱼左右。
接着再把葱花姜蒜,各种调料放进泥罐里,浇在鱼身上。
用蒲草封口,缠住,再放到锅里蒸,也就是高温消毒。
约莫着两盏茶的功夫,鱼罐头就出锅了。
待凉透了以后,麦穗喜滋滋地拿到老宅那边,让婆婆和小姑子尝尝。
萧景田出海没有回来,要不然,她肯定会首当其中地缠着他,让他给自己当评委的。
“三嫂,真的好吃,你怎么做的啊!”萧芸娘尝了尝,大呼小叫道,“快教教我,我也学着做。”
“不告诉你。”麦穗神秘道。
她倒不是真的要防备小姑子,而是不想让外人知道而已。
“味道还不错。”孟氏见泥罐里的鱼,味道鲜美不说,颜色也很好看,四下里配着的佐料倒也齐全,但听说麦穗想拿出去卖,又觉得很是担忧,眼看天越来越热了,这鱼能放住?
再说,这能卖了吗?
谁买这种做熟的鱼?
反正她没见过。
“哎呀娘,您放心,现在就是考虑味道行不行,至于怎么存放,我自有办法的。”麦穗胸有成竹道,“别忘了,上次卖的那些虾酱也是用这泥罐保存的,还不是照样都卖了?”
“虾酱是虾酱,能跟这个一样嘛”孟氏担忧道,“人家那虾酱是生的,又是放了盐腌制的,你这个可是熟的,又不是很咸,若是卖不动,再坏了怎么办?”
媳妇到底是年轻了,做事容易冲动,她当婆婆的,不能坐视不管,毕竟她儿子挣钱也不容易。
“三嫂,这是又做什么好吃的了,我在家里就闻见香味了。”牛五笑嘻嘻地走进来,看见泥罐里还冒着热气的鱼,眼前一亮,忙顺手拽了一根,放在嘴里嚼了嚼,赞道,“三嫂,这肯定是你想让我三哥带到船上去吃的,是不是?这也太好吃了,只是怎么放泥罐里了?”
“是三嫂做得鱼罐头,三嫂想拿出去卖呢!”萧芸娘说道。
“拿出去卖啊!”牛五愣了一下,本能道,“能放住吗?”
“你看,连牛五都怀疑呢!”孟氏劝道,“媳妇,娘看你还是不要折腾了,做这鱼罐头,还不如晒点小干鱼拿去牧场卖。”
麦穗顿感无语。
她做什么婆婆都要阻止,真是够了!
正说着,大门响了一下。
六婆笑眯眯地推门走进来,甩着帕子道:“哎呀,你们家这又是准备做什么大买卖啊,这老远就听见你说晒鱼去牧场卖这卖那的,你们家可是要发财啊!”
“六婆来了,快屋里坐。”孟氏听了这话很受用,笑容满面地招呼六婆进屋。
牛五若有所思地看了看萧芸娘,讪讪地笑了笑,挠挠头,抬腿就走。
六婆上门,除了提亲,还能有啥事?
以前没觉得有啥,现在只觉得心里堵得慌。
萧芸娘见牛五不声不响地走了出去,也闷闷不乐地回了自己屋,思绪万千。
自从那天牛五跟他表白了他的心思以后,她也不是没想过跟他的事情。
她一直拿牛五当邻家哥哥一样看待,从来没有往那方面想过,说穿了,他其实并不是她心目中的那个人,至于她心目中的那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她一时也说不清楚,大概是个能为她挡风遮雨的人吧!
而牛五,则不能给她这种感觉。
但她瞧着牛五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又很不是滋味。
……
六婆坐在炕上,开始唾沫横飞地跟孟氏说话:“原本这事我以为就这么算了,可是不成想啊,过年那几天,吴家是一个劲地往我那里跑,非要跟你们结这门亲哪!”
“可是吴家那门亲,我们已经回绝了的。”孟氏惊讶道,“你也知道,是我家老头子跟我家老三不同意,我心里虽然中意吴家的家境,可是我也说了不算哪!”
“他婶子,姻缘这种事情,不是你想拒绝就能拒绝的了。”也不知道六婆收了吴家多少银子,一个劲地说合道,“这吴家的家境你是中意的,咱们就不多说了,单单是这吴公子,那也是百里挑一的人物,若是真的错过了,那可就真的把闺女耽误了。”
一番话说得孟氏又动了心。
她觉得六婆说得对,若是仅凭吴家对麦穗母女的态度就说人家家风不好,未免有些过了,再说了,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就连他们本家也说不清楚,旁人又怎么知道到底谁是谁非。
“那就等我家老爷子回来,我们再商量商量吧!”孟氏道,“毕竟这事我一个人也做不了主。”
“那行,你们商量商量,过几天我再来听信。”六婆扭着腰肢走了。
一更。
第188章 鱼罐头
萧宗海从地里回来得知此事,气不打一处来:“说好了的事情,你怎么又牵扯起来,我告诉你,芸娘就是嫁不出也不能嫁到吴家去,这事以后不准再提。”
“芸娘今年也十七了,不小了,再不赶紧给她找婆家,若是耽搁下怎么办?”孟氏不太敢跟萧宗海硬抗,细声细语道,“看看三姑娘就知道了,二十五岁才嫁出去,都老姑娘了。”
还是给人做小。
“芸娘的事情,我心里有数。”萧宗海蹲在井边洗着手,肃容道,“你以为我不关心闺女的事情吗?去年我就托人给芸娘物色婆家了,只是那家祖父去年正月的时候刚刚去了,家里不便说亲,得等月底满了一年才行,估计再等几天,他们家就会托人上门提亲了。”
“是哪个村子的?”孟氏忙问道。
“南山头村的。”萧宗海起身进了屋,拿起水壶给自己倒满水,仰头咕咚咕咚地喝了一气,用袖子擦了擦嘴角,又道,“他家两个儿子,大儿子也是个出海的,二儿子则跟他爹一起开了个铁匠铺,听说生意很是红火。”
“就是在官道上的那家苏记铁匠铺吗?”孟氏知道那个铁匠铺。
“就是那家。”萧宗海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孟氏,叮嘱道,“所以你以后少跟那个六婆在一起瞎嘀咕,闺女的事情,由不得你来做主。”
“你要是早点跟我说这些,我也不会对这事留了活口。”孟氏委屈道,“芸娘总是我的闺女,难道我会害她不成?”
“我不是你,八字没一撇就乱嚷嚷,我自然得等事情有把握才行。”萧宗海脸一沉,抬腿就走。
公公婆婆对小姑子的事情可真是上心哪!
不像自己,被人一袋白面就送了过来。
哎!
命运不公啊不公!
麦穗在院里听了老两口说话,心里很是感慨了一番。
算了,不想这些了。
还是想想怎么赚钱吧!
鱼罐头的原材料好解决,自己家门口就有片海,而且夫君还是个出海的,泥罐也不难,小孟氏她那个兄弟做的罐子就不错,以后就用他家的罐子就好。
关键问题就是销路。
在哪里卖好?
京城太远,暂时不考虑。
她知道能卖的地方,就是镇上,千崖岛,或者是在南山头村村后的那条官道。
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去千崖岛大集试试。
毕竟那里来来往往的船只很多,把鱼罐头带到船上吃或者带回家给家里人尝尝都是不错的选择。
麦穗越想越兴奋。
立刻抬腿去了小孟氏家,让小孟氏陪着她去孟兄弟那个瓷窑看看,小孟氏正在家里忙着筹备狗子的喜事,刷墙扫屋,忙得不可开交,脱不开身。
狗子自告奋勇地提出陪着麦穗去瓷窑。
麦穗便让狗子回自己家赶了马车,去了他舅舅的瓷窑。
孟家瓷窑离山梁村不远,就在离山梁村村外的山脚下。
时值正月,万物尚未复苏,四下里全是灰蒙蒙的一片。
马车缓缓停在了一处不大不小的院子里,院子里建在山脚下一块平坦的空地上,院子旁边的一道山崖下,有几孔小小的窑洞,有的还冒着烟,大概这就是用来烧窑的窑洞吧!
狗子舅舅孟在元得知麦穗是萧景田的媳妇,很是热情地把她请进了自家院子。
一个灰头土脸的妇人过来跟两人打了一声招呼,便匆匆地进了窑洞。
狗子热情地喊了声舅母。
麦穗甚至都没有看清她的脸,心里很是感慨,果然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嫁了个渔夫,可不是也在满世界张罗着卖鱼罐头嘛!
院子里开门见山地摆放了很多烧制好的让她自己挑选。
麦穗最终选中了一款圆圆滚滚造型的土黄色外面带着几朵小花瓣的小泥罐,并让孟在元把外面的小花瓣改成一盘小鱼的图案,并且写上鱼嘴村的字样。
这种泥罐里面都带着一层釉,大小也合适,约莫着能装一斤左右的鱼,用来做罐头是最好不过了。
孟在元面露难色。
“表哥放心,价钱该多少是多少。”麦穗忙道,“我知道这带花纹图案的需要二次低温入窑烧制,成本自然高些,这次我先定一千个,以后这种泥罐,我是大量要的,你放心给我做就行。”
鱼罐头不比别的,包装很重要。
罐子图案一开始就要定好,不能轻易改变。
“嘿嘿,景田媳妇,不是价格的问题。”孟在元不好意思地笑道,“我画些花鸟还行,只是这鱼从来没画过,怕给你画丑了。”
“若是舅母不嫌弃,我倒可以试试。”狗子笑道。
孟在元忙找来纸笔。
不得不说,狗子的确是心灵手巧,在麦穗的比划下,很快画出了一盘栩栩如生的小鱼。
麦穗眼前一亮。
看不出狗子竟然还有这等本事,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萧景田见他的小娘子郑重地提出要他去给她撒几网小黄鱼回来的时候,才终于认识到她并非是闲着无聊解闷,而是真的要正儿八经地做生意,便也郑重地提出了心中的疑问:“你这个想法固然不错,但是问题来了,你怎么保证能这泥罐里的鱼可以长久存放而不会变质?”
“这个问题我早已经想到了,用蒲草封住瓶口,然后放锅里蒸,肯定能放不少时间。”麦穗认真说道,“你看那些虾酱还不是能照样放住嘛!”
“你错了,媳妇。”萧景田抬手揉揉她的头发,笑道,“南山头村的那些虾酱都是冬天做,冬天卖,也不是一年四季都做的,等天热以后,他们村全是卖虾皮的,并没有人卖虾酱,难不成你做这鱼罐头只是冬天卖吗?现在天气可是越来越热了。”
麦穗恍悟。
怪不得龙霸天收了好多虾皮,却没有收到太多虾酱,原来是村里人担心放不住而没有多做而已。
想到这里,她见萧景田只是在问她,却没有说他也没办法,便撒娇般伏在他膝头道:“那你给我想个办法,应该怎么办?”二更。
第189章 凤头草
“办法倒是有一个。”萧景田沉思片刻,抬手摩挲着她软软的头发,道,“铜州灵珠山南坡楚国境内有种凤头草,只要把它的叶子用水泡开,然后把泥罐放进水里泡几个时辰,用这样的泥罐储存食物,即便是夏天,也可保半年无忧。”
其实发现他凤头草纯属偶然。
还是五年前,他闲来无事去灵珠山打猎,射中一个山鹰,恰恰掉在了南坡的一个水洼里,本来是让侍卫去捡的,可是当时听到号角声响起,他便带着侍卫匆匆下了山。
半个月后。
侍卫路过那个水洼,意外发现那只山鹰还在水洼里挣扎,甚是惊奇,便顺手把那只山鹰捡了回来,当时萧景田觉得这只山鹰甚是命大,受了伤,居然还活了这么久,便下令让军医医好放飞了它。
军医说,那水洼里长得是凤头草,对治疗伤口有奇效,故而那山鹰才活了起来,还说,凤头草还有一大功能,那就是它的叶子挥发的气味能保存食物长久不腐。
为此,军医还特意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