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撒个渔网捞相公-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嫂,这事我跟我娘说了,我娘听说后很生气,说都是娶媳妇,凭什么老三媳妇的聘礼是一袋白面,咱们就只有三十斤粗粮?”乔氏越说越生气,看了看院子里来来往往的人,低声道,“我娘还说,她非要上门问个明白,让公公婆婆把那一袋白面补回来不可,你们也不要装聋作哑了,回头跟你娘家说一声,让她们也过来要白面。”
  “他二婶,那咱们家的日子岂不是越过越紧?”沈氏迟疑地看了看气愤填膺的妯娌,小声道,“若是咱们也跟着要白面,那家里岂不是要出去借?如此一来,咱们明年也没有白面吃了。”
  她原本只是说说,发发牢骚罢了。
  并没有想让娘家人来要白面什么的。
  再说,眼下她们还没有分家,吃喝都在一个锅里,日子也不怎么宽裕!
  “大嫂,你心眼真是太实了。”乔氏见沈氏还在一味地替这个家打算,暗笑她傻,索性直言道,“以前老三没成亲,大家在一块混着过就过了,现在老三已经成家立业,这个家迟早是要分的,所以,这白面不要白不要。”
  “对啊,等分家以后,家里欠下的饥荒,大家一起扛着。”沈氏眼前一亮,忙道,“你的意思是,现在让咱们娘家人出面跟婆婆要聘礼,等分家以后,咱们的日子也能过得宽裕些,是不是?”
  “就是这个理。”乔氏瞥了一眼在灶间忙碌的婆婆,翻着白眼说道,“今天就先让老太婆高兴着,等明天再跟她好好算算这个帐。”
  沈氏越想越觉得乔氏说得有道理,她决定也让她娘上门来讨那一袋白面。
  都是萧家的媳妇,凭什么厚此薄彼?

第3章 出嫁(三)

  日渐黄昏。
  喧闹了一天的院子终于安静下来。
  麦穗盘腿坐在炕上,眼前全是影影绰绰的红色,等了许久不见有人进来,她忍不住掀起盖头的一角,悄然打量着这个陌生的新房,这个家看上去也不富裕,炕对面放着一张半旧的黑木八仙桌,桌上摆了一对大红蜡烛和两碟炒得黑乎乎的南瓜子,再无他物。
  橙色的天光从窗子上新糊的白麻纸隐隐透了进来,在半旧的芦苇席上投下一抹温暖的光晕,崭新的大红粗布棉被整齐地叠在墙角,上面绣着鸳鸯戏水的花色,一切都是新房的模样。
  看得出,对这门亲事,萧家是用了心的。
  麦穗的心稍稍安慰了一些。
  若是这个萧景田是个正经能干的,也把她当一家人看,这个家再穷也没关系,她不怕受穷,也不怕吃苦,她只想要个立足之地,仅此而已。
  原来的麦穗虽然是个女子,却也是下地干活的,她寄人篱下,既不能像麦花一样整天捧着书本颂风吟月,也不能李氏那样盘腿坐在炕上绣花享清闲。
  而吴三郎他爹吴夫子是麦家洼有名的教书先生,家境也算是个殷实的,她跟吴三郎向来要好,吴三郎常常带她去他爹私塾那里听课,手把手的教她写字,还经常把自己买的书送给麦穗看。
  麦穗学得很认真,忙里偷闲的时候,也会拿着树枝在地上练字,几年下来,她居然也认了不少字,在那些黯淡无光的日子里,写字成了她唯一的寄托。
  吴三郎嘱咐道,你好好练字读书,我们吴家的媳妇肯定是要识字的。
  她津津有味地吃着玉米饼,用力地点着头。
  她当时的确是想嫁给他的,很想很想。
  吴三郎用功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而原来的麦穗努力认字是为了嫁给吴三郎。
  麦穗越想越觉得这门亲事萧家是赚了的,萧景田啥也没做,仅仅用一袋白面便娶回了一个识字的媳妇。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娘,新嫂子长得好看吗?”
  “好看不好看的,倒是不重要,重要的能持家过日子就行。”
  依稀听到说话声,麦穗忙放下盖头,扯回思绪,正襟危坐地坐好。
  孟氏和萧芸娘推门走了进来。
  “三嫂,都坐了这么久了,一定累了吧?”萧芸娘一进门,上前开心地拉住麦穗的手,笑道,“这里没外人,你把盖头拿下来就好。”
  “好。”麦穗很是自然地扯下盖头。
  一个十四五岁的小丫头正笑盈盈地看着自己,她的脸圆嘟嘟地,眸光清亮,看上去很是和善,听她喊自己三嫂,麦穗便知道这个小丫头肯定是萧景田的妹妹,也就是她的小姑子。
  “媳妇,景田一天都没过来吗?”孟氏看了看桌子上的蜡烛,皱眉问道,“怎么连饭都没有过来送?”
  按乡俗,新娘子的饭菜是要有新郎亲自送过来的。
  两人吃完饭后,新郎再把这对龙凤蜡烛亲自点着,这蜡烛是彻夜不息的。
  这些她都交待过儿子。
  “他大概还没顾上这里。”麦穗勉强笑道。
  她不敢奢望她这个男人对她多么好,她只求他对她越冷淡越好。
  “娘,您瞧瞧,人家到底是小两口。”萧芸娘捂嘴笑道,“这连面都没见,三嫂就开始袒护三哥了。”
  “贫嘴,还不快去给三嫂把饭菜端过来。”孟氏笑骂道,她一笑,脸上的皱纹也跟着深了深,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好模样。
  这个婆婆看上去不像是个凶的。
  “谢谢伯母,嗯,是婆婆。”麦穗稍稍有些心安。
  “媳妇,你既然嫁了过来,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孟氏抬腿上了炕,上下打量了一番麦穗,语重心长道,“娘知道你爹去得早,你娘改嫁,你是在你大伯家里长大的,是苦命的孩子,所以娘知道你肯定是个会持家过日子的,而我们景田,想必你也听说了,他前些年一直在外面闯荡,直到上个月才回来,我们着急给他娶媳妇就是为了拴住他,不想让他再出去了,不瞒你说,他这次回来,是因为身上受了点伤,至今胳膊都没好利索,我自己的儿子我知道,他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只要你跟他好好过日子,他肯定会对你好的。”
  “媳妇谨记婆婆教诲。”麦穗低眉顺目道。
  孟氏莞尔。
  这个媳妇瞧着也是个温顺的,想必儿子会喜欢的。
  婆媳俩正说着,萧芸娘端着饭,沉着脸走进来,愤愤道:“娘,大嫂二嫂她们也太过分了,碗也不刷,地也不扫,反而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说是什么回去送喜糕,喜糕明天送不行吗?非得今天回去送,摆明了是躲出去了。”
  “好了,你不要说了,是娘让她们回去送喜糕的,不就是刷几个碗嘛,娘自己回去刷。”孟氏起身就走。
  “三嫂,你来了可太好了。”萧芸娘把饭菜放在炕上,压低声音道,“大嫂跟二嫂一点也不把娘放在眼里,平日里要不是有我护着,娘还不知道要受多少委屈呢!如今你来了,我也有伴了,只要咱们俩合起伙来,我就不信打不过她们。”
  “小姑,一家人还是要好好过日子的。”麦穗皱眉道,她又不是来吵架的。
  姑娘,家和万事兴啊!
  “三嫂,你刚来,不知道大嫂二嫂两个有多么自私刻薄。”萧芸娘一脸愤慨,掐腰道,“她们两家仗着大哥二哥出海捕鱼辛苦,不止一次要提出分家,说合在一起过都得穷死,她们不敢找爹说,非得逼着娘表态,娘原本是答应的,可是爹不同意,说是人多力量大,只有在一起过,日子才好过,可是她们非得说这都是娘挑拨的,是娘不愿意分家,你说她们这不是欺负人嘛!”
  麦穗不吱声。
  她刚来,对萧家的事情也不好多说什么。
  她其实很想问,你那个三哥萧景田到底是不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她这个三嫂在这个家里能不能过下去。
  萧芸娘见麦穗对这些事情似乎不是很感兴趣,也就失去了继续跟她聊家常的兴趣,稍坐了坐,便悻悻离去,她还以为她来了个帮手呢!
  萧芸娘走后,麦穗这才开始有滋有味地吃着她送过来的饭菜,大黑瓷碗里的粉条炖肉喷香诱人,掺着玉米面的白面馒头松软香甜,的确够绿色的了。
  吃着吃着,她顿时又有些感慨,她就这样,就这样嫁人了啊!
  不知不觉,夜已经沉了下来。
  麦穗又开始忐忑起来。
  不管怎么说,今天都是他和她的新婚夜,他无论对她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可是她前世除了暗恋过班上的一个男生,连正儿八经的恋爱都没有谈,突然要面对跟男人同床的问题,她心里还是很紧张的,她没有那方面的准备,怎么办?
  她越想越觉得不安,忍不住下了炕,掀开大红门帘走到了隔壁的小厢房。
  小厢房的门正对着院子,靠墙放着一些杂七杂八的渔网和网线,窗户下还放了一张木床,木床收拾得很是整洁,拐角处还有一个松木书架,走近还能闻见淡淡的桐油的味道,书架上零星放了几本书,光线太暗,麦穗虽然看不清是什么书,但心里还是顿觉安慰,毕竟肯读书的男人多半不会是穷凶极恶之徒。
  透过敞开的窗子一角,麦穗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院落,萧家的院子还是蛮大的,院中间居然还有一口方方正正的水井,井边上还长着一棵歪脖子枣树,绚丽秾艳的繁花,芳香四溢,引得彩蝶翩跹。
  枣树后面是四间正房,孟氏和萧芸娘正在灶间进进出出地忙碌着,想来那是公公婆婆和小姑住的地方,东西两边各有三间,门口还搭着洗过的衣裳,不用说,那肯定是萧家老大老二住的地方,而她和萧景田的新房则靠着南墙,大概是因为靠着大门口的缘故,南房这边只有两间。
  门突然开了。
  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走了进来,他背着浅浅的月光,她看不清他的脸,但是看他身上穿得大红喜服,她知道他就是萧景田,她新婚的夫君。
  “你,你回来了!”麦穗上前问道,她有些不知所措地绞着身上的衣摆,心如鹿撞,月色和着一股浓浓的酒味迎面朝她扑来。
  他喝酒了。
  萧景田连看都没有看她,黑着脸上了床,倒头就睡,小木床似乎难以承受他结实健壮的身躯,发出一阵咯吱咯吱的声音。
  麦穗不敢再惊扰他,知趣地掀开门帘进了里屋,悄无声息地上了炕,扯过被子,躲进被窝里,心想,若是半夜里,他突然进来该怎么办?
  屋里静悄悄地,只有些许的夜虫躲在不知名的角落里低唱浅鸣。
  直到听到萧景田打起了呼噜,麦穗悬着的心才渐渐落了下来,一阵倦意袭来,她才沉沉睡去。

第4章 萧家那些人

  第二天,麦穗醒来的时候,天刚蒙蒙亮,微弱的晨光从窗纸上透了进来,昏暗的屋里有了些许的亮光,她一骨碌爬起来,环视着四下里陌生的一切,才猛然想起她是嫁到萧家里来了。
  外间静悄悄地,没有任何声响。
  她穿鞋下了炕,掀开门帘走了进去,见床上收拾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似乎昨晚根本就没有人住过一样,看来他起得比她还早。
  闲来无事,麦穗便把屋里那些渔网和网线收拾了,放在箩筐里,她生性喜欢干净,不喜欢住的地方乱七八糟的,前世如此,今生也是,果然好习惯受益终生。
  院子里静悄悄地,萧家人还没有起来。
  她悄然去井边打了些水回来,洗漱了一番,见大门虚掩着,便信步走了出去。
  萧家的房子靠近村外,屋前没有人家,而是一大片田地,早起的人们扛着锄头在地里劳作,偶尔传来一两声牛马的嘶鸣声,田地的尽头就是蔚蓝如空的海,站在大门口便能听到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哗啦啦地响,像万马奔腾般的呼啸,又像是风从树梢上盘旋而过的呜咽之声。
  其实这个鱼嘴村倒也没有传言中的那么不堪。
  麦家洼不靠海,那里的人也向来瞧不起鱼嘴村。
  他们觉得鱼嘴村的男人还得出海卖命,远远不如他们在家守着几亩薄田来得省心。
  麦穗却觉得出海捕鱼是辛苦,但捕上来的鱼都是能卖钱的,只要能挣到钱过上好日子,她觉得吃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如果可以,她倒是想跟着船出海捕鱼。
  站了一会儿,早起劳作的人们开始收工回家吃早饭,麦穗知趣地回了屋。
  院子里带着松木香的炊烟袅袅升起,孟氏正坐在灶间烧火,锅边腾起的热气夹杂着饭香在院子里肆意流淌,很有家的味道,麦穗心里一热,忙上前说道:“娘,我来烧火。”
  “不用,都是昨天的剩菜,热热就行了。”孟氏嘴角扬起一丝笑意,迅速地上下打量了她一眼,装作随意地问道,“景田起来了吗?”
  萧景田的性子,当娘的最是清楚。
  她早就猜到昨晚这小两口肯定是各睡各的,她觉得是媳妇受委屈了。
  麦穗倒也没注意孟氏的脸色,从善如流地答道:“他早就起来了。”
  孟氏应了一声,再没吱声。
  麦穗见她的确帮不上什么忙,又不好傻站在那里,便随手拿起立在墙根的扫帚,开始扫院子,地上坑坑洼洼的,散落着些许树叶和落花,还有昨天席面上散落的鱼头鱼骨,有苍蝇在四下里嗡嗡地盘旋。
  萧芸娘推门走了出来,见麦穗正在扫地,上前拦住她,大声道:“三嫂,你扫什么院子嘛,大嫂二嫂还没有起床,若是吵醒了她们怎么办?”
  “芸娘,你胡说什么?”孟氏脸色一沉,低声喝道,“你大嫂二嫂昨天忙了一天都累了,多睡一会儿就多睡一会儿,嚷嚷什么,你是嫌家里的是非还少吗?”
  “哼,都是让你惯坏了,以后有你累的。”萧芸娘放开麦穗,一跺脚,转身回了屋。
  弄得麦穗有些尴尬,扫也不是,不扫也不是。
  “媳妇,你回屋收拾一下,待会儿等景田回来,你们再一起过来吃饭。”孟氏不动声色地说道,“你是新媳妇,这些事情以后再做也不迟。”
  “好。”麦穗只得放下扫帚,回了屋。
  乔氏和沈氏在屋里听了,不约而同地冷笑一声,既然老三媳妇愿意出这个风头,就尽管出好了,反正她的聘礼那么多,多干点活也是应该的。
  萧景田从外面回来后,没有回新房,而是直接去了正房那边,盘腿坐在炕上,跟他爹萧宗海低声说着话。
  萧宗海是老渔民,打小就跟着父辈出海捕鱼,只是前些年在海上扛船的时候,不小心被掉下来的船板砸到了脚踝,从此落了下来病根,走路都不利索,再也不能出海捕鱼了。
  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一心一意地侍弄庄稼,是村里有名的庄稼把式。
  “老三,等你伤好以后,就跟着你大哥二哥出海捕鱼吧!”萧宗海看了萧景田一眼,说道,“如今你已经娶了媳妇,成了亲,就不要再出去跑了,你看你,这些年,别的没捞着,反而弄了一身伤,你娘暗地里都哭过好几回了,说不愿意你出去了。”
  “爹,您放心。”萧景田缓缓道,“种地也好,捕鱼也好,反正我再也不走了。”
  “有你这句话,爹就放心了。”萧宗海点点头,黝黑粗糙的脸上有了一丝笑意,又道,“只要咱们父子齐心,家里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萧景田点头道是。
  萧家人多,吃饭的时候,围了满满一炕还坐不下。
  麦穗坐在炕边,萧景田干脆站在地上。
  两人虽然成了亲,但麦穗其实还没看过萧景田长什么样,昨天是没机会,今天是她没勇气看他,若是个歪瓜裂枣的,她岂不是连饭也吃不下了?
  那个,等吃完了饭再看也不迟,反正来日方长。
  老大萧福田和沈氏膝下是个女娃娃,已经六岁了,梳着两个朝天辫,很是可爱,吃饭的时候,她不住地打量麦穗,稚声稚气地问萧景田道:“三叔父,三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