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叔-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见姜清婉面色发白,迟迟没有将手递过来。
绿罗心中疑惑,就叫道:“姑娘?”
姜老太太这个时候也转头看了过来。一见姜清婉面上的神情,眉头就皱了起来:“你怎么了?”
明明刚刚还好好的。莫不成是一听说要来靖宁侯府就吓到了?竟然这样的带不出手?
心里不由的就有些不高兴起来。
姜清婉见微知著,心中暗叹了一口气。
往后她总是要在永昌伯府过日子的,万不能让姜老太太心中不喜她。
上辈子在浣衣局的那三年她过够了那样辛苦贫窘的日子,这辈子是再不想过了。
她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伸手扶住了绿罗的手,走下了马车。
怕什么呢?她现在的相貌和上辈子迥异,谁会知道她是上辈子的那个姜清婉呢?都会以为她是永昌伯府嫡出的姑娘。
而且,她其实也很想知道上辈子的那些人现在过的怎么样了。若是她们过的不好,那她心里也会高兴的。若是她们过的很好。。。。。。
姜清婉垂头浅笑。她始终还是相信那句话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罢了。
早先就有永昌伯府的侍卫过来递了拜帖,这会儿姜老太太和姜清婉下了马车,侍卫过去敲门,通报了来历,看门的小厮忙打开了东边的角门,请姜老太太和姜清婉进去。
门房里面有两个仆妇正坐在条凳上面说话。看到姜老太太和姜清婉进来,两个人忙走出来,躬着身,面上堆笑的问道:“是永昌伯府的老太太和姑娘?”
桃叶回了话。穿墨绿色比甲的那个仆妇就笑道:“我们两个是老太太特意遣过来在这里等候您两位的。两位请随我们来。”
说着,就在前面带路。
靖宁侯府自然比永昌伯府要大,这一路走来,姜清婉就听到前面的那两个仆妇说这一整条街都是他们靖宁侯府的,语气里的自豪是任何人都能听得出来的。
姜清婉只垂头沉默不语,压根就没有看旁边的任何景色。
只要一想到这些景色都是崔季陵看过的,甚至她现在走的这条路崔季陵也走过,她就觉得心里是说不出来的滋味。只能竭力的控制着自己不去想这些事。
一路走过了几个曲曲折折的长廊,便到了崔老太太住的地方。
是个五进的院子。中间第三进是正房大院。
两个仆妇通报了进去,就有丫鬟请姜老太太和姜清婉到明间的椅中坐。有个戴着银顶桃花簪的丫鬟笑着说道:“我家老太太每日上午是必要在佛堂里面礼一个时辰佛的。两位请稍坐,奴婢这就去请我家老太太过来。”
说着,屈膝行了个礼,转过身出屋。
姜清婉心里就冷淡淡的想着,她以前不是在自己面前说过,再不信神佛的。若有神佛,如何会让她儿子娶了她这样的一个妻子?还曾经骂过她就是狐狸精,灌了她儿子好大一碗**汤。不然如何会迷惑的她儿子心中只有她一个人,即便三年无所出,也不肯纳妾?
☆、第20章 前世婆母
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也死过了一次,但是想起以前的那些伤心事,姜清婉心里多多少少的还是有些难受。就安慰自己,现在她是永昌伯府的姑娘,再不是以前那个雨夜相奔,为爱不顾一切的傻姑娘了。
心里正胡乱的想着这些事,就见先前那个头上簪了银顶桃花簪的姑娘扶着一位老太太走了进来。
真的是老太太。鬓发如银。脸上干瘦的颧骨都高高的往上翘,两侧唇角却往下弯。脸上都是细细的皱纹。
姜清婉微怔。
她记得崔母年纪其实是比姜老太太要小的,现年应该还不到六十岁。但是看她现在的这个样子,说是七十岁都是有人信的。
姜清婉不知道这几年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崔母竟然会变成现在这副干枯如老姜的样子。
她的儿子做了靖宁侯,大都督,她的女儿做了皇后。而且她以前不是很喜欢孙映萱的么?在崔季陵的面前就提过要他纳孙映萱为妾的事。现在孙映萱和崔季陵的孩子该有九岁大了罢?她还有什么不称心的,竟然老成这个样子。
不过随后就觉得心里有些畅快起来。
看到当年曾经嘲讽,也为难过自己的人过的不好,心里多多少少总是会觉得有些畅快的。
姜老太太这时面上的神情也是一怔。但她怔的原因是,眼前的这位崔老太太,仿似是她的故人。
她就语气带了几分迟疑的问道:“您,您娘家是不是姓杨?”
崔老太太这时也认出了姜老太太来。姜老太太这些年虽然在甘州乡下,但保养的还算不错。虽然老了,不过从相貌上还是能看得出几分年轻时候的样子来的。
“您,您是姜经历姜大人令郎的妻子?”
姜清婉知道姜天佑的祖父以前是大都督府里的一个官儿。好像就是从五品的经历。现在崔母竟然能一口就说得出来。。。。。。
她心中正疑惑,就见姜老太太和崔老太太两个人已经激动的朝彼此走了过去。手还紧紧的拉在了一起。
从她们两个人随后的谈话中,姜清婉就得知,当年姜家的祖父和崔家的祖父不但同朝为官,而且彼此都是生命可堪托付的至交好友。后来两个人也是同时获罪,丢了官职,这才各自回了老家。奈何一南一北,两位老人家又相继去世,两家的联系这才渐渐的少了下来。
不过姜老太太和崔老太太年轻的时候都是见过的。两家以前就如通家之好一般,女眷也经常走动。
就听崔老太太在说着:“我一向总不出门的,竟然不知道永昌伯就是佑哥儿。若知道,早就要将他请到家里来了。”
一双手紧紧的拉着姜老太太的手,很激动的样子。
姜老太太也很激动。
当年两家人还在京城的时候,她心中未必瞧得上崔老太太。觉得只是个穷酸翰林家的女儿,还清高的要命,目下无尘的样子。但是谁能料想到她现在竟然会有了这样有一个有出息的儿子。还有一个做了皇后的女儿。
“我也不知道鼎鼎大名的靖宁侯竟然是你的孩子。若早知道,我就该早些进京来见你才是。总以为前些年兵荒马乱的,我们两姐妹再无相见的时候。没想到现在竟然能见到。”
当年姜崔两家离京的时候,姜天佑才刚满三个月,崔老太太还不曾生养。是到了云州,又过了好几年才生养了崔季陵的,所以姜老太太并没有见过崔季陵。
姜清婉在旁边看着这激动的两个人,不由的暗中苦笑。
这辈子她不想和上辈子的任何人有牵扯,但是她万万也没有想到,姜崔两家算起来竟然是世交。且若按照辈分算起来,她是要叫崔季陵一声世叔的。
上辈子的夫妻,这辈子竟然成了世叔和世侄女的关系。也不知道若崔季陵知道,面上会是个什么样的表情。
不过他最好还是不要知道的好。永远都不要知道。依照他现在的心狠手辣,若知道她是谁,只怕她就不能活命。
将自己的结发妻子作为贡女献给前朝的老皇帝来换取自己的权势富贵,这件事是他这辈子都洗刷不掉的污点。若张扬出去,旁人会怎么看他?是肯定容不得她继续活在这世上的。
姜老太太和崔老太太在一起很诉了些别后离情。
当年离别之时两个人都还是各自嫁入姜崔两家不久的新媳妇,即便年轻的时候彼此心中都未必瞧得上彼此,但现在暮年相遇,各自两鬓如冰雪,心中自然有很大的一番感慨。感情倒深刻起来。
对泣了一会儿之后,在丫鬟的解劝之下,两个人才渐渐的平静下来。
崔老太太这才注意到站在一旁的姜清婉,目光打量了她一打量,问崔老太太:“这位姑娘是?”
“这是我的孙女儿。”姜老太太面上有了笑容,“在家里排行第三的”
一面又叫姜清婉:“清婉,快过来拜见老太君。”
崔老太太听清她的名字,面上顿时变了脸色。看着她的目光也有了变化。
“清婉?姜清婉?”她一面盯着姜清婉,一面口中喃喃的低声说着。
这个名字,自九年前起,崔季陵便不许任何人再提起,她也从来没有再听到过。但是没有想到,面前的这位姑娘竟然也叫姜清婉。
和那个人一模一样的名字。
姜老太太见她面上失色,看着姜清婉的目光仿似都带了害怕紧张的样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忙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我这个孙女儿可是有什么不妥?”
崔老太太目光仔仔细细的打量着姜清婉。玉白的肌肤,纤细的远山眉,江南水月一般的秀美。
长的很标致的一个少女,和那个人是没有半点相同的。
一直乱跳的那颗心这才渐渐的平静了下来。
心里自嘲的笑了一笑。她这可真是杯弓蛇影,风声鹤唳了。那个人现在应该正和她的青梅竹马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眼前的这个少女只是恰巧跟那个人有一样的名字罢了,又怎么会是她呢?
就转过头对姜老太太笑道:“没有什么不妥。只是我看着你的这个孙女儿面善,所以一时看住了。”
面上的笑容还带着几分勉强,看得姜老太太心里很狐疑。不过也没有说什么,而是说起在太原府郊外时崔季陵救她们的事。
“。。。。。。若不是得侯爷相救,我们这婆媳,祖孙三个人肯定就命丧在那里了,我现在哪里还能跟你相见呢。我心中是很感念侯爷的这份恩情的,所以到家当日就吩咐佑哥儿去备礼品。这不,今儿就过来拜访你来了。若我今日不来,我们两个也不能相见。可见这就是老天爷早就安排好的。”
叫跟来的丫鬟仆妇将带来的礼品都拿过来。
崔老太太看着这些贵重的礼品,说道:“你我两家是世交,陵哥儿救你是应该的,你又何必要这样的破费?”
一定要姜老太太将这些礼品都带回去:“若你不带回去,那可就是跟我生疏了。”
最后两个人推辞来推辞去的,崔老太太只受了那块紫檀香和那几匹绸缎,其他的都要姜老太太拿回去。
姜老太太也只得罢了。吩咐丫鬟将东西收了起来。
四壁望了望,又问道:“怎么不见令媳和令孙?想是他们不在家?”
她知道崔季陵现在还在山西出征鞑靼部,是不可能这样快的就回来。不过今儿来原就是先来拜会靖宁侯府女眷的。那崔夫人是肯定要见一见的。
也想要见一见崔老太太的孙儿孙女。两个人毕竟是旧相识,是该见一见彼此的孙辈的。
姜清婉心中一紧。
崔季陵的夫人和儿子。。。。。。
也不晓得会不会是孙映萱。毕竟孙映萱的出身很低微,崔老太太未必看得上她做崔季陵的正妻。也就是做个妾室罢了。
不过崔老太太的大孙子肯定会是孙映萱生养的罢?那个时候,她可是亲耳听到那个大夫说孙映萱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的。
可笑她当时还很关心孙映萱,以为她被哪个男人给骗了。都怀了他的孩子,也不见他过来提亲。义愤填膺的说要去找那个男人。然后才得知那竟然是崔季陵的孩子。
自己那个时候可真的是太蠢了。
姜清婉自嘲的笑了笑,转过头去看墙壁上挂的一幅金碧山水画。
好一会儿没有听到崔老太太的回答。心中正疑惑,就听到崔老太太声音有些干涩的在对姜老太太说道:“我是很羡慕你现在儿孙绕膝,得享天伦之乐的。至于我,唉,也不知道我上辈子到底是造了什么孽。我的这个儿子,实在是不肖的很。他现在并没有妻子,膝下也没有一儿半女。我又哪里来的儿媳和孙儿孙女呢?”
☆、第21章 前夫隐疾
姜清婉听了这话,心中一惊。就转过头去看崔老太太。
就见她面上有几分尴尬。
算一算崔季陵现在已到了而立之年。这个年纪还没有妻子,也没有儿女,说起来确实是一件很尴尬的事。
只怕旁人都要以为他是有什么隐疾了。至少现在姜老太太面上就是一副很震惊的样子。
不过姜清婉是知道崔季陵没有隐疾的。非但没有,在床笫上的时候反倒是很霸道强势的,一点都没有在人前内敛温和的样子。
但他现在竟然还没有妻子?孙映萱那个时候不是怀了他的孩子,又怎么会没有孩子?难道那个孩子没有生下来?还是生下来之后死了?
由不得的就想知道。但立刻又自嘲的轻笑了起来。
她上辈子被崔季陵背叛,都已经死过一次了,崔季陵的事情跟她还有什么关系?若非在浣衣局的时候孙姑姑一直开导她,让她心中不再有仇恨,要活的轻松自得一些,她才渐渐的将那些事看淡。若不然这会儿看到崔老太太她都想要过去扇她的耳光了,又哪里只是这样静静的坐在这里听她和姜老太太说话?
不过姜清婉也知道,她现在的这个身份虽然不低,但想要扇崔老太太的耳光是肯定不行的。首先就过不了姜老太太那一关。她又想这辈子安稳平淡的过日子,所以暂且也只能这般的坐在这里了。
但看到崔老太太现在虽然住着华屋美舍,穿着绫罗绸缎,可还是一点都过得不好,姜清婉心里还是觉得很畅快。
她始终还是做不到将上辈子的那些事那些人全然忘却。
姜老太太震惊过后,难掩心中好奇,就问道:“侯爷这是,还没有成过亲?”
声音较刚刚压低了不少。
名震天下的靖宁侯,大都督,怎么还没有成亲?就算以前出身微末,但现在功成名就,京里该有多少权贵想将女儿嫁给他?真的是可以随着他的心意任意挑选了。而且即便没有成亲,房里人总该有的吧?怎么会三十岁的人了,膝下还没有一儿半女呢?
姜老太太心中满满的都是疑问和好奇,恨不能打破砂锅问到底。于是就目光炯炯的望着崔老太太。
但很显然崔老太太不想在这件事上多说,只含含糊糊的说着:“他以前是成过亲的,不过后来妻子不见了。再后来我跟他提起成亲的事,他就很不高兴,抬脚就走。我只能不提。”
姜老太太就知道,崔老太太这是不想多说这件事。
心里还是有好奇的。不知道以前的那位崔夫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又是哪家的女儿。而且崔老太太说她不见了。不见了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死了?崔季陵对她情深难忘,所以才一直没有再娶?但听崔老太太的意思,那位崔夫人也不像是死了。
姜老太太很想再继续问下去。但一见崔老太太现在的面色,她还是很明智的岔开了这个话题,转而说起了旁的事情。
姜清婉全程只漠然的看着墙上挂的那幅金碧山水画,一句话都没有说。
崔老太太看到,许是觉得她们两个老太太说话,冷落了她。就叫丫鬟拿糕点和蜜饯过来给她吃。见她好像也没有什么兴趣的样子,就对姜老太太说道:“我叫人领你的这位孙女儿去园子里面逛一逛罢。不然教她一直坐在一旁听我们两个说话,她也没有什么趣。”
姜老太太倒觉得姜清婉这样很好。长辈说话,做小辈的原就不该插嘴。而且她这样安安静静的坐在椅中,看着实在是很温顺,像个大家闺秀的样子。
不过她还有很多话要跟崔老太太说,让姜清婉一直坐在旁边听她们两个人说话也确实太枯燥了。就笑着对崔老太太说道:“你家的花园子肯定是很好的。我这孙女儿有福,今儿竟然能去开开眼。”
崔老太太也笑道:“你若想看,待会儿我们两个也可以过去逛一逛。”
她在家的时候是很少出院门的。不是在小佛堂里面诵经礼佛,就是看经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