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运娇娘-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祁家倒是无事,他们地势高,积不下水,而在镇子里和城里面的铺子也没什么影响,外围有护城河绕着,里面有城壕和排水明渠、暗渠,顶多是有些药材泡了水用不得,店面是没事的。
  庄子坐落在贯穿村镇的原河上游,虽说有淹了的,但只要粮仓无事,就一切无事。
  可是在原河下游,却是堤坝被冲,有数个村镇被淹。
  纵然有水报、羊报诸多法子来提前告知,但是村民只来得及自己跑到高处躲避保存性命,却没办法带走家里的粮食牲畜。
  水灾无情,一顿冲刷下,便什么都没了。
  而在城镇中的人都庆幸大雨停止避免了更大的灾祸时,祁昀却把宋管事叫了过来。
  宋管事刚一进书房,就对祁昀道:“二少爷,我盘点过铺子,折损不大,药园子那边早早的就把药材囤积起来,如今正好是可以放出去的时候。”
  祁昀闻言,并没有说什么,因为他知道宋管事说的是真的。
  灾祸带来的便是短缺,朝廷多年来履行仁政,苛捐杂税少,又赶上刚刚打过仗,紧接着先皇驾崩,新帝登基,哪怕祁昀和当官的半点关联都没有,也知道这会儿朝廷只怕没多少钱,能分到地方上的更是不多。
  如今若是能将存着的药材放出去,哪怕多上十倍的价钱,也是卖得出去的。
  只是祁昀并不打算这么做。
  他看了看宋管事,招手让宋管事坐下,而后道:“这次遭灾的地方,与庄上佃户多有联系,庄子上的不少人都是从那里出来的,终究离得不远,总会有些沾亲带故。”
  宋管事一愣。
  而后就听祁昀道:“我与大哥合计了一下,想着要给写东西安抚,哪怕是为了佃户们,也总要帮他们一把才是。”
  此话一出,宋管事的脑袋里立刻计较起得失,很快回道:“二少爷心善,这种救人性命的事情自然是做得。只是咱们的知县老爷可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人,那新来的县丞也不算大度,哪怕我们出了力,只怕也会被当作他们邀功的凭证,对我们并无什么好处。”
  祁昀神色平静,显然已经想到了这点。
  他甚至比宋管事想的更进一步,笃定了知县不会把他的功劳上报,只会揽到自己个儿身上。
  但是祁昀这么做的初衷却不是为了表功,而是为了祁家:“宋管事,你要记着,定人心才能定自身,我只要安稳住他们,至于功劳,那是以后才要考虑的事情。”
  祁昀不敢说自己是个慈悲菩萨心肠,相反,他在乎的不过那几个人,旁的与他都没有关系,他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可祁昀总归是个有考量的,而且这次遭难的多多少少与他家是有关系的,他自然做不到不闻不问。
  如今祁家做事的,无论是管事还是掌柜,还是多从佃户里面找人。
  而那些佃户,瞧着没什么家底,但是里面还是有不少有本事的,最关键的是和祁家一条心,这点最为难得。
  哪怕用这次的花销去换手下人的忠心,祁昀也觉得这笔买卖划得来。
  宋管事又拱了拱手:“东家……”
  不过不等他说完,祁昀就抬抬手只住了他的话:“生意做的永远不只是银钱,还有人情,宋管事,照我说的去准备吧,总不会让你吃亏的。”
  宋管事低了低头,不再多问,应了一声:“是。”而后便快步出去准备了。
  自始至终,祁昀没有说宋管事不对,哪怕看起来宋管事有些不讲人情,但是宋管事的想法才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事不关己罢了,在别人过得好和自己过得好里,寻常人都会选择后者。
  只是祁昀这次选择了让别人过得好,倒也不是完全圣心发作,更多的是祁昀看得更清楚些。
  钱可以再赚,根基要是没了才是真的完了。
  祁家在这里扎了根,尤其是庄子上的佃户,大多是从村子里出来的,若是什么都不做,哪怕和那些村子里头没关系的也会物伤其类。
  寒了人家的心,只怕以后走的也不会那么顺遂。
  聚人心难,想要散了却很容易。
  于是,第二天一早,祁昀和祁昭分别派了人去庄子铺子。
  庄子里的粮仓,十开其六,由佃户们护送去村子中分发,酒铺中囤积的烈酒也取出一半,即可燃烧也可暖身。
  李郎中则是带着十几名郎中,带上药材,并且准备好了药丸以及雄黄去点烧,预防瘟疫。
  其实其中需要花销银钱的并不多,起码叶娇的放钱的匣子并没有少太多,但是却把之前囤积的东西放了不少出去,那都是实打实的粮食药材,尤其是药材,从镇子上运走的时候看着浩浩荡荡。
  而这些粮食药材的银钱,祁昀都是和各家管事单算账的,不会亏到他们。
  忙活了数日,总算是暂时稳定了下来。
  而做这些的时候,祁昀并没有和叶娇多说,怕她担心。
  不过小人参却总是能听到风声,便把自己院子里头的药材花薅掉了将近一半给他用。
  这些药材花并不像是石芽草那样立竿见影,也不稀罕,寻常在董氏那边也种了不少,多是烧一烧就能对身体有益的,总算是个帮助。
  但祁昀不招摇,叶娇在和叶平戎说话时自然也没涉及这些,等叶平戎带着祁明来告辞时,她只是道:“大哥,这雨水刚过,外面怕是道路泥泞不好走,不如再等几日吧。”
  叶平戎笑了笑:“不碍事,这里到镇子上的大路我上午时候去瞧了瞧,能走通的,而且三郎的书院也重开了,他也该早早过去读书才是。”
  这不仅仅是为了祁明考虑,更是也是楚承允的嘱托,叶平戎自然不敢懈怠。
  叶娇也没有多留他们,只是去内室拿了个穗子出来,递给了祁明。
  祁三郎瞧着,觉得这个穗子有点歪,配色也是红加绿,格外……与众不同。
  但在祁明开口前,叶娇笑道:“最近大雨封门出不去,我就想着找点事情做。这是我亲手打的穗子,给你了。”
  祁明立刻伸手接过,瞧着那个红配绿的穗子,又看了看叶娇,憋了半天说了一句:“很好看的,嫂嫂手艺真好。”
  这让叶平戎瞥了他一眼,觉得这读书的人也会说瞎话。
  祁明则是在心里默默道,上次说嫂嫂字难看,抄了无数篇大字,这次他才不说实话呢……不,这就是实话!好看,好看极了,嫂嫂亲手打的穗子,当然好看,谁说不好看谁瞎!
  叶娇也看出了祁明脸上格外真诚的神色,心想着,下次在给三弟打几个才好。
  等出了院子,两人又去见了祁昀。
  祁二郎对自己这些天在忙的事情只字不提,只拜托叶平戎将自家弟弟平平安安的送到城里,其他的什么都没说。
  却不知道,叶平戎将祁明送到书院之后,才发现自己的佩囊里装着一个纸包。
  这是他上午来看路的时候到镇子上买的,本来想要亲手交给叶娇,这会儿里面的点心已经在马匹颠簸的时候被震碎,叶平戎这才记起自己答应叶娇要给她带点心的。
  这其实是小事,想来他没有带回去叶娇也不会埋怨,况且过去了这么多天,只怕叶娇自己都忘记了。
  但是对于叶平戎而言,只要是小妹说的,那就堪比圣旨,是一定要做的。
  总不能让小妹失望。
  于是叶平戎调转马头,又去了镇子上的丰盛斋,准备再给叶娇买上一包点心送回去,就算耽搁了时候,回去了会被楚承允责罚,他也觉得值。
  不过就在买点心的时候,叶平戎看到街上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这种平静却是最大的异样。
  寻常天灾都是无可避免的,纵然朝廷早早筑造堤坝,加宽河道,但是不过是尽人事,到底能不能永免灾祸还是要听天命的。
  下游的村子被淹的事情叶平戎也是能猜到,而寻常来说,那些灾民为了求生,难免是要朝着镇子甚至是城里涌入以谋生路。
  哪怕是当初他在边关镇守时,也常常碰到跑到城中的灾民,那场面可以说分外混乱,镇子上的商铺只怕都不敢开门。
  可如今瞧着风平浪静的,倒不像是有什么灾难发生似的。
  叶平戎不由得问着丰盛斋的伙计道:“最近都没有人到镇子里来吗?”
  上午叶平戎来买点心的时候,就是这个伙计招呼的,现下伙计一边叶平戎包点心一边道:“想来客官是想问这次的水灾吧,客官大概是外地人,并不知情,这次水灾来了之后,除了朝廷给了钱粮,那边的祁家也是使了大力,又出粮食又出郎中的,那些灾民这才没有往镇子里面跑,客官若是再往前走走,肯定能看到路边给祁家运货品的车架了。”
  叶平戎一愣,忙问道:“可是东边的那个祁家?”
  伙计笑道:“可不就是那个祁家?城里的富户不少,可也就祁家有这个慈悲心肠了。”而后伙计将包好的点心递给了叶平戎,“来,客官您拿好。”
  叶平戎接过来,纸包的点心还热着,但是叶平戎却觉得心口的地方更热了些。
  站在那里想了半晌,叶平戎却没有回祁家,而是去了趟祁家药铺,让小伙计将点心送去祁家,而后他就快马加鞭的回了京城。
  第一件事便是递牌子进宫,一点不漏的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楚承允。
  而楚承允对此事竟是毫不知情。
  撂了笔,楚承允微微皱眉,伸手从旁边那一摞奏折里找出了一份奏折,打开来,里面是一份邀功的奏章。
  说的是县丞办事得力,知县指导有方,却分毫没有提过祁家在此事中出的力气。
  不仅没提,还把祁家送出去的东西都张冠李戴的扣在了自己头上,为他们的族人要好处。
  楚承允自然不会怀疑叶平戎的用心,纵然叶平戎与祁家有亲,但是叶平戎是楚承允身边的纯臣,素来坦诚,况且这种赈灾之事只要稍微打听就能知道内情,叶平戎总不会撒这个谎。
  只是,若没有叶平戎说这么一句,只怕楚承允绝对不会去找人专门查其中的细节。
  这到底只是贪功冒领,还是看他是新帝继位根基不稳而欺瞒……
  楚承允眯了眯眼睛,没有说话。
  不过很快,他便对着叶平戎道:“行了,平戎先起来吧。”而后,楚承允对着叶平戎道,“自古以来,奖罚自有分明。祁二郎一不贪财,二不求赏,着实难得。”
  叶平戎看了楚承允一眼,心想着,这说的奖罚分明,可光说自家妹夫的奖,却不说罚谁,这是怎么回事?
  这会儿,楚承允已经笑着让宫人拿了纸笔来,挥毫写了几个字,而后又叫了户部和吏部的人来,至于说了什么,叶平戎就不知道了。
  至于革职罢黜一个小县丞和小知县的事情,在京城里根本连新闻都算不上。
  但皇帝命人做了匾额护送出京的事情,却悄然在官员当中传开了。


第118章 
  京城看起来大; 但是关系盘根错节,有点什么事情都是瞒不住的。
  更何况楚承允也没有让人刻意隐瞒; 光明正大的写了字让人去做匾额,这消息自然是长了翅膀般飞出去。
  但是这匾到底是做给谁的,而上面又写了什么字,却没有人去探听。
  并非探听不到; 而是因为京城里头的人精心知肚明; 新皇巴不得他们去扫听消息,故意扔了个直钩钓鱼; 真的去咬,被新皇安个窥探上意的罪名; 当真是没处说理。
  至于楚承允是不是真的这么想; 没人知道,但是谁也不愿意冒险。
  只不过叶平戎闭着眼睛都能知道楚承允想做什么。
  可是这些他对谁都没说,只是在和华宁去骑马时才透露一二。
  “你是说,皇兄是想要嘉奖祁家?”华宁略略放下了手上的弓箭,有些惊讶的看着叶平戎。
  叶平戎点了点头; 并没说话,而是先弯弓搭箭; 一箭射出中了靶心,这才回道:“最近着实是没什么可以庆祝的事情; 能让皇上动心思嘉奖的; 也就是妹夫一家; 而且他们做的事情也值得一块金匾傍身。”
  倾全家之力; 救百姓于水火,这已经不仅仅是义举了,而是仁善。
  自己口说无凭,但是只要楚承允派人去稍微查访一下就能一清二楚。
  贬斥县丞和知县,便是楚承允已经派人去查过了。
  那么这个匾额,就只能是为了嘉奖祁家的。
  相比较于叶平戎这个武将,华宁对于楚承允还是更了解一些的,她略想了想,便道:“这个匾额一下,想来咱妹夫才是真的转运了。”
  叶平戎一愣:“什么意思?”
  华宁长公主笑眯眯的看着叶平戎,指了指不远处的林子:“那你说点好听的,或者去林子里给我猎点东西来,给我午膳加个餐,我才会说。”
  其实哪怕叶平戎什么都不做,华宁也会告诉他,这不过是两个人之间的小情趣罢了,若是叶平戎真的凑过来说几句好话,华宁定然什么都告诉他。
  谁知道,叶平戎调转马头,一夹马腹,额头上站着一撮白毛的骏马飞驰而出,很快就钻进林子里见不到人了。
  一旁的随从忙跟上去,华宁则是留在了原地,瞪了瞪眼睛,不过很快脸上就露出了些许无奈。
  算了算了,自己提的要求,人家照着做,这不是很听话吗?
  不过下次就不给他二选一的机会,这个直率到一眼看到底的家伙,就该给个明确指令,他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等叶平戎带着野兔、山鸡回来时,华宁脸上已经没有半点不悦,还笑着对叶平戎道:“大郎真是厉害,这才半个时辰不到,”而后对着跟来的宫人道,“去,把这鸡炖了,兔子烤了。”
  叶平戎则是立刻道:“那个白的留下来,我专门抓的活的。”
  华宁微微一愣:“抓活的做什么?”
  叶大郎轻咳一声,低声道:“白的好看,你养着也是好的。”
  周围的人都格外知情知趣的低下了头,华宁则是看了眼那白兔子,脸上露出了一抹笑。
  她素来娇惯,倒是养过动物,只是她养过老虎也养过雄鹰,却没养过兔子。
  若是旁人送她的,她定是不要,但是叶平戎给她的,她自然喜欢。
  华宁立刻探了探身子,将白兔提起来抱在怀里,小心翼翼的揉了揉,她被这个软乎乎的小东西弄得心也软乎乎的,撸了几下毛,觉得白兔确实好看,当个暖手的也不错。
  等华宁下了马后还抱着这个小白兔子,同叶平戎一起去凉亭里坐下歇脚。
  叶平戎则是看着华宁道:“公主,刚刚说的话能告诉我了吗?”
  华宁一听,就知道刚才这个人又是猎山鸡又是抓兔子的,只怕都是为了讨好自己,不过华宁觉得挺好的,人家既然讨好了就要接受,总是计较真心还是刻意的未免矫情。
  她又摸了摸小兔子,而后便缓缓道:“我虽然不知道皇兄和祁家到底有多深的关联,但是既然皇兄与他们交好,那祁二郎已经一脚踏进了皇商的门槛儿。如今皇兄这匾额一下,便是走了明路,祁家以后的路自然好走很多。”
  叶平戎想了想,道:“那妹夫若是想要在京城里做生意,是否更容易了些?”
  华宁笑道:“不一定,毕竟这京城里面的铺子背后站着的多是朝中大员,只是一个匾额还不足以让他横着走,但是立足是够的,而且不还有你呢么?你努努力,总是能给他们撑腰的。”
  叶平戎严肃的点点头,而后就在心里盘算是不是要多领些差事。
  却不知,若是他开口,华宁的舅父就是骠骑大将军,而且武官升迁并没有文官那么繁琐,只要郭将军点点头,他就上去了。
  但是华宁却不会提醒他这些,只管托着下巴盯着叶平戎笑。
  她喜欢叶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