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翻身记-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十分自然跟姜宁打了个招呼,似乎已把昨天的不愉快忘了,姜宁中规中矩应了声,没分神细想,因为她不在意这人。
  这个军属区的房子都不大,每逢这种大点的聚餐,不管做的时候还是吃的时候,总转不开身来,所以一般一家请客,不管后厨还是摆席,总会借一下邻居的地方。
  这是惯例,跟农村摆酒席差不多,因此一见刘文娟,三四个人已利索收拾菜盆菜筐,七手八脚拎着胡萝卜马铃薯等蔬菜,跟过去了。
  剩下来的几个,不管是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是家里男人们间的交情,都要紧密很多,因此说话更加放得开。
  陈桂花利索刮着鱼鳞,将声音放低一些,“这王建国家的模样周正,看着倒像个好相处的。”
  这话被正剁排骨的曹来喜听见了,她不大赞同,“未必。”
  “咋啦?她干啥了?”陈桂花几个的八卦心被勾起,忙低声追问。
  曹来喜算是军属区的老住户了,大家都知道她性情爽朗,没坏心,说这话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
  “这人啊,其实我也说不好。”
  曹来喜斟酌片刻,说不出准确的判断词,于是索性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一遍,“那天我去整理菜地,后面她也来了,你们知道她也才来没几天,锄头铲子啥的一样都没,她好声好气问我借,我就借了。”
  当时她想着自己下午不用,十分热情借了不说,还嘱咐慢慢来不着急。
  没想到这一借,倒借出膈应来了。
  做晚饭前,曹来喜来拔点菜,见刘文娟的地已经翻好了,就顺嘴说一句,要把锄头拿回家。
  本来很正常的一件事,不想刘文娟拎着锄头走到跟前,却没马上还,而是目带期盼地看着曹来喜,轻声细语说希望能再借一段时间,等她家买了锄头,再还回来。
  “她说我家短锄头长锄头都有,看先借一个她使着行不,等买了再还我。”
  曹来喜是不大乐意的,这个一段时间是多久?她爱使短锄头,而市面上卖的都是长的,家里那把还是吩咐男人特地给截短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刘文娟让她不大舒坦。
  说不是说刘文娟没礼貌,而是她太有礼貌了,目含希冀满怀希望,曹来喜不会说,反正就有一种,似乎她不借就成反面角色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不好,搁在心里不大舒服。
  不过,最后曹来喜还是把短锄头要回来了,想了想,只说短的她用惯了,如果对方要借,就到她家拿那把长的吧。
  “那她要了长的没有?”
  “要了,跟着我回家借了。”还千恩万谢,不过曹来喜还是不大得劲,她跟邻里间常借来借去的,但这感觉还是头次有。
  陈桂花撇撇嘴,对陈文娟印象陡降几个台阶,“看着吧,你这锄头不知得借多久。”
  这行事作风,挺像她老家某个小媳妇的,开始确实很好使,不过时间久了,大家也不是傻子,也就少人搭理了。
  陈桂花吃过亏,对这种人尤其不喜,白了眼还面带狐疑的曹来喜,“你不信就瞧着。”
  “要是借久了,我直接上门去讨就行。”曹来喜一拍大腿。
  一直安静听着的姜宁不禁笑了笑,这简单直接的法子,用来破解刘文娟迂回曲折的手段,还真是正正好。
  旁听一阵,她算是对那位邻居有了更深入了解,果然如意料中一样,不过她也不在意,这点小手段一旦遇上或强势或坚定的人,那就没戏唱了。
  大门一关,各过各的小日子,谁了干涉不了谁,偶尔碰面就当调剂生活好了。
  姜宁是这样想着的,切牛腩的动作依旧干脆利落,不想陈桂花话锋一转,却说到了她身上,“姜家妹子,你可不能软了,她怕是有阵子来烦你。”
  说着,陈桂花扫了屋子一圈,神秘兮兮的凑过来,压低声音,“她大概会想和你换房子。”
  “嫂子,这事儿你咋知道呢?”
  姜宁大奇,说实话那天刘文娟找她换房,没有第三人在场,事后她也没有再提过。
  难道刘文娟还会主动往外传的?
  她摇摇头,她那邻居看着没傻成这样。
  答案马上揭晓,因为姜宁这反应,让陈桂花大吃一惊,“难道,她已经找你说过了?”
  众人面上虽诧异,但却还带着一丝了然,这反应,显然换房一事是有前情的,姜宁忙问道:“嫂子,这咋回事?你给我说说。”
  换她肯定不换的,但事关自家,既然有了机会,前情提要还是先了解一下的好。

    
第31章 
  刘桂花自然知无不言; “姜家妹子; 是这样的; ……”
  原来; 王建国家申请下来的家属房; 本来是姜宁家正住着的301。但刘文娟到的第一天; 就发现了开窗时风太大的问题,于是,她就让丈夫打了申请,说家里孩子太小,怕受不住风; 希望能换到对门302去。
  家属房本来就是军人福利,既然302没人居住; 那很顺利的,当天就调整好了。
  紧接着,赵向东的申请也批下来了,将家属区入住记录翻出来一看,给安排了301。
  这个安排规律; 是捡好的房源给安排的,先到先得。
  四层高的楼房,当然是中间两层最好,不冷不热不潮。不过由于原平房老住户迁入楼房的原因; 二三层仍空置的房子已寥寥无几了; 可选择面十分窄小; 301几乎是意料之中的事。
  事儿这么定了; 姜宁也搬进来安家了,本来刘文娟该顺心外带庆幸的,只可惜事实上并非如此。
  她住下没两天,就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
  这个消息,其实就是姜宁猜测过的302房缺陷,她当初想得不错,房子硬件是没有任何问题,糟心点另有来源。
  这就是与刘文娟家不同一个单元门进出,却共用一堵墙的隔壁邻居303,这家人非常糟心。
  孩子多,还调皮,叮叮咚咚一天到晚折腾,打架哭喊,踢墙蹦跳,拉椅子推桌子,吵闹得不行。
  这种事很难调解,熊孩子左耳进右耳出,但长年累月住下来,真会让人崩溃的,楼下203搬进来不过一天,立即申请换到一楼去了,多住半天都能疯。
  作为仅隔了一堵墙的302,影响小点,但还是会很吵的,陈桂花凑到姜宁耳边,“不止白天,晚上也闹。”
  “闹啥?”姜宁稀奇,“难道孩子晚上不睡么?”
  “不是孩子。”
  说到这里,连曹来喜几个也露出暧昧的笑,陈桂花挤了挤眼睛,嘿嘿笑道:“你懂的。”
  姜宁挺囧的,不会是她想的那样吧?
  结果还真是。
  303男主人是炮营二营长冯跃进,媳妇陶细妹,这两口子年轻,那事儿频繁,偏嗓门大,性格还大大咧咧,压根就没有适当压一压声响的想法。
  这两口子在军属区算是名人了,这种事不好当面说得明明白白,可惜隐晦的人家听不懂,说深入得罪人,大家就不愿意了。
  主要是因为大伙儿不跟冯家挨着住,稍稍离得开一点的,关上门窗就好多了,而且这档子事也不能一直做的,大家跟这两口子关系只算还行,实在没必要上赶着触霉头。
  那冯家夫妻要是知道自己唱了这么久的活春宫,能不恼羞成怒吗?这迁怒对象,当面直说那人没跑了。
  姜宁目瞪口呆,还真有这么粗神经的夫妻?
  要知道这种和谐事儿,只有是有邻居的,两口子在做的时候,不管如何情难自控,心里总是有个度的,真忘情坦然到这种程度,那是凤毛麟角。
  这回让刘文娟碰上了,还是她自己换来了的,还外加一群熊孩子,心胸不宽的真得呕死。
  难怪她想跟姜宁换房,之前有多沾沾自喜,现在就有多后悔。
  “她大约是听谁说的吧,冯家回老家探亲了,年后才回来。”所以当时没有发现这问题,愣是打了换房申请上去了。
  陈桂花总结完毕,末了叮嘱姜宁,“这是她自己申请的,不是你抢,没有不好就换回来的道理,姜家妹子你别搭理她。”
  曹来喜等人点头,对比起刘文娟,她们当然偏向姜宁。
  “嫂子们放心,我压根没想过换。”
  不知糟心前都不换,更甭提知道后,反正姜宁问心无愧,这是部队批给她家的房子,批之前是没人居住的,她不欠谁也不愧对谁。
  至于刘文娟,只能说自己的选择,苦果也只能咽下去了,要是真觉得忍受不了,还有顶楼或者一楼的选择,死盯着她家没意思。
  大伙儿围着说了一阵,就专心干活去了,姜宁买的肉菜丰富,活儿多时间紧,耽搁不起,但大家干劲十足。
  牛腩姜宁打算焖了,五香牛腩。
  不过说是五香,其实香料用的不止五种,八角小茴,香叶桂皮,花椒草果等等。
  牛腩焯水,切块备用。姜宁点燃煤油炉,烧热大锅,倒足够的油,放姜块爆香,再放干辣椒跟所有香料,炒出香味。
  处理好的牛腩倒进去翻炒,两三分钟后溅入白酒,香气蒸腾,再翻炒片刻,倒入清水刚好淹过牛腩。
  加了黄糖,盖上锅盖煮沸,接着倒进瓦罐转移到煤炉上,开始焖。
  “姜家妹子这手艺绝了。”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姜宁手脚麻利,动作干脆利落,香气扑鼻的,陈桂花几个不禁咽了咽口水。
  “咱们得好好学学,省得男人一天到晚叨叨吃的猪食。”曹来喜昨天吃过卤鹅,还被邵刚抱怨一通手艺,对比强烈她没法反驳,早就摩拳擦掌打算今天学学了。
  “对,对对!”几人连连附和。
  姜宁笑吟吟地说:“那嫂子们给我打下手得了。”
  掌勺大家还真没打算抢着来,大家一边打着下手,一边留意学着手艺。
  农家猪日子够,五花肥膘厚实,一层肥一层瘦足有五六层,连排骨都是半肥半瘦的。
  这种排骨最好吃,姜宁切蒜片将它给生炒了,光放油,不放水,一直翻炒到金黄色,才扔进葱段起锅。
  猪蹄子早就在另一个煤炉上焖了,放的花生作配,汤色浓郁稠白,咕噜噜地冒着泡,香气跟五香牛腩的混在一起,曹来喜嚷嚷着说不行了,得再勒勒裤腰带。
  这几个人品行都很不错,馋肉地肯定的,但却没一个人趁机捻点儿吃,翻搅就认真翻搅,也就过个眼瘾。
  反而是搬洗好的菜过来的刘文娟,捧着个小碗轻声细语,一脸不好意思地说,孩子馋了闹腾,想先夹点儿过去哄着。
  陈桂花直接翻了个白眼,立即呛了句,“没熟咋吃?去去去,这地方窄甭碍手碍脚的。”
  她像赶蚊子般挥着手,刘文娟脸色一僵,须臾才讪讪说了两句孩子不懂事,转身回去了。
  陈桂花低低哼了一声,“这人啊,比我老家那个要厉害,都不带黑脸的。”
  她嘱咐曹来喜,“你赶紧把锄头讨回来。”
  “怎么也得过几天吧。”
  曹来喜也回过味来了,不过没借出去还好说,借出去后怎么也得缓缓,男人们还在一起做事呢。
  姜宁不打算惯刘文娟这毛病,不过陈桂花抢先开口,她就不吱声了。
  她手下不停,五花炒土豆丝,韭菜鸡蛋,油泼菠菜,肉丝炒胡萝卜香芹,还用番茄炸了甜酸酱,浇在一盘子煎鸡蛋上,弄了个甜酸蛋。
  黄花鱼是最后做的,蒸得刚刚熟,鱼汤倒出,葱段横切成细丝多多铺在上面,点缀些胡萝卜丝,热锅倒了不少油,烧到热烟滚滚,才快速铲起浇在铺了葱丝的鱼面上。
  “滋滋滋”,鱼面沸腾起来,葱香扑鼻,再趁油热倒进调好的酱油。
  现在的酱油比较咸,不调一下不行。
  菜已经做好了,姜宁看了看表,刚好七点。外面早人声鼎沸,男人们回来后,搬了桌椅来正在摆放,小孩子钻来钻去,吵吵闹闹,还有几个趴在厨房门口不挪步的。
  她对曹来喜点点头,后者大嗓门,中气十足吆喝:“赶紧来帮忙端菜!”
  “好嘞!”
  男人们应和一声,排着队过来帮忙端菜,吸了吸鼻子,盯着菜盘子垂涎欲滴,不少人还不忘羡慕地打趣赵向东,“东子,你福气大发了。”
  暖房宴他们不止喝了一家,对军嫂们手艺心里有数的,这回色香味俱全,除了姜宁手艺没谁了。
  赵向东保持稳重形象,不过翘起的嘴角出卖了他,媳妇被夸,比夸他本人要高兴多了。
  今天开了六席,比预计多出一席,好在姜宁早防着这个,预算松没有掉链子。
  自家地方肯定不够,有一半桌子摆在对门王家了,四桌男人,两桌女人孩子。
  军属区三十多户人,每家大人小孩凑起来实在不少,全部人都吃一户,主家压力很大,所以一般这种聚会,距离或关系不太近的,当家男人来了就得了,女人孩子不来。
  团长政委也照例没来,以免他们拘谨,还得掏出更多家底备菜。
  菜上好了,大伙儿坐下后,先恭喜赵向东姜宁,接着许卫国端起酒碗,“辛苦嫂子们了,咱们敬你们。”
  这话得到所有人的认同,站起来一起敬酒,姜宁和曹来喜几个也站起,豪气的一口干了,像姜宁这样酒量浅的只敢啜一啜。
  这酒度数挺高,火辣辣从口腔直冲而下,一点点她脸立即就绯红,被陈桂花几个连连取笑。
  一桌大人孩子都乐呵,只除了刘文娟笑得有点勉强,好吃的她当然爱,只不过她家也是刚来的,暖房席还没办,有对门珠玉在前,她心慌得很。
  她没帮忙掌勺,不知道肉菜这么多,她家负担很重,这些年没啥积蓄,想办这席面,恐怕家底都差不多得掏空了。
  只是心慌归心慌,宣布起筷时,刘文娟速度一点不慢,飞快帮儿女夹满,自己狼吞虎咽,跟平常斯文形象半点不符。
  不过也没人笑她,一大桌子女人孩子都埋头苦吃,这菜做的好不说,平时占荤腥不多,哪有不馋肉的。
  一大桌子,也就两个人保持斯文,下筷不紧不慢,还不捡肥肉,一个是姜宁,另一个是许卫国的媳妇方涵。
  经过一个女人们半下午的絮叨,姜宁已经大致了解军属区的情况,其中就包括许卫国方涵夫妻,这两人都是军二代高干出身,家里长辈就住杨市市郊那个军属区。
  那是杨市军区最南的家属区,大概就比自由市场再出一点点吧,已经位于杨市里头了,生活十分便捷,里面住的都是部队上层领导及家属。
  陈桂花之所以强调这点,是为了说明方涵的高傲。
  方涵与丈夫许卫国不同,许卫国与兄弟肝胆相照,一个战壕出来的感情绝对不一般的,他不隐瞒自己身世,也不宣扬,从没看不起出身贫寒的战友。
  换了方涵就不行了,她打小养出来的骄傲,不大看得起军属区的军嫂们,城市来的还能说几句,农村的一律不屑于交谈,十分矜持,丈夫好说歹说也不管用。
  不过她自傲归自傲,却不挑事,人家也有高傲的资本,陈桂花几个最多私底下嘀咕几句,就抛开不提了。
  人家不搭理自己,自己也犯不上拿热脸贴冷屁股。
  此刻姜宁的与众不同,倒让方涵注意到了,实际上姜宁一出现她就留意到,一点不像个农村泥腿子妇女,倒像个有底蕴的知识女青年。
  不过这念头也就一闪而过罢了,乡下地头农民家庭,教育跟不上,模样再像,那也是个花架子糊弄一下人罢了。
  两人刚好坐的对面,相同的举止让她们对视了一眼,姜宁是主人家,虽对眼前肤色白净长相明艳,略带骄矜的年轻女人不大感冒,但也礼貌性点了点头。
  方涵小幅度颔首,算是回礼。
  接着两人再无对视。
  总的来说,今天这暖房宴十分成功,宾主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