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将军生存手札[古穿今]-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口都还在农村,加上小妮子的,统共分了十三多亩地,上半年单收冬小麦就收了三千多斤,百分之三十的比例上交给生产队,还剩下一大半,干吃白面吃到过年都吃不完!
  杨素英也会整,她在城里没事干,小二去上班,她就把农村收的粮食弄过来,自己整点成品推出去卖,不收粮票,卖得比国营饭店高一倍价钱,买的人照样多,一个月赶下来,杨素英自己算了算,去掉本钱,竟然比小二的工资挣的还多!
  腰包鼓了,人也硬气了起来,做事比往前大方了许多,有时还主动提给郑二叔郑二婶生活费。
  所谓近了臭远了香,半年不见了,他们大老远从北京回来,杨素英还挺热情,冲了糖水招待他们,秀春把买的糕点递给杨素英。
  杨素英接了下,笑道,“来就来了,还这么客气做什么,中午留着吃饭,我去买菜!”
  秀春拉住了她,“别忙活,我们一会儿就准备回去,小妮你是回去还是在这?”
  小妮子道,“嫂子我也回去,太想爹娘了,回去看看他们。”
  杨素英道,“你们带着孩子,可别走回去了,多累,去汽车站坐汽车,还不知道吧,今年咱们合作社通了汽车,五毛钱一张汽车票,一天一趟,十点钟准时发车。”
  对秀春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本来还想着看看走不走运拉个马车什么的,有汽车更好!
  他们没在这多叨扰,赶上了十点的回乡汽车。
  半年不回来,乡里变化还真挺大,原来的老街道上多了个汽车站,去县里一班车,去市里一班,还有去临市的。老街南面还开了一道新街,很短,主要是卖菜卖瓜果鸡蛋之类。
  秀春他们娘三个要先回陈家,小妮子得再走半个小时回大坟前生产队,在街口分开走。
  赶着夏天西瓜熟了,秀春直接从街口卖西瓜的架子车上挑了一个大西瓜,一分钱一斤,七八斤重的大西瓜不到一毛钱,旦旦抱着先往太太家跑,菜团手里抱了个小菜瓜随后。
  许久不见重孙子,两个孩可把老两口稀罕死了,又是亲又是抱。
  “西瓜,菜团要吃西瓜!”
  陈木匠乐呵呵的拿刀杀西瓜,熟的刚好,水分很足,旦旦和菜团一人抱一大片,蹲在门口啃西瓜。
  “哟,大爷,重孙子重孙女回来啦!”
  “两个孩长得可真好!”
  “那当然,大城市里长大的孩,能跟咱们农村娃一样么,看小脸蛋白的,跟面粉似的!”
  路过门口的邻居总要说上两句,陈木匠乐呵呵的谦虚两句,但脸上怎么也掩不住隐隐的骄傲,这一大一小,可是他的宝!
  “奶,苗苗哥在上班回不来,让我这趟回来把你和爷爷都接过去住。”秀春帮陈老太洗菜。
  陈老太道,“去啥去,给你们当累赘,不去了,就在家挺好的!”
  秀春就知道老太太要这样说,笑道,“奶,咱们在北京买房子啦,两进的院子,将近二十间房子呢,这么大的院子,去多少人都能住得下!”
  见陈老太还有些犹豫,秀春道,“奶,你和爷爷就去吧,我和苗苗哥一个上班一个上学,旦旦和菜团在家都没人带。”
  这下陈老太毫不犹豫道,“那成,我和老头子去给你们带孩子去!”
  搞定了陈木匠老两口,秀春下午骑了自行车又带两个孩回娘家一趟,老地主的房子已经盖好了,单间的石瓦房,旁边垒了低矮的土坯房用做厨房,就挨在秀春家西边不远处。
  秀春把老地主喊来她家坐,对他和钱寡妇道,“我这趟回来想把你们都接过去,给我和苗苗哥一块养老。”
  闻言,老地主的眼眶不觉红了起来,当年不过看这丫头可怜,随手帮她一把,没想到竟是个念恩的,把他当成了亲爷爷来赡养,是他的运气!
  “丫头,你的好意我领了,要是你没嫁人,那我一准跟你过去,你现在嫁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啦,哪还能把我带过去,不好不好。”
  听老地主这么一分析,钱寡妇也道,“春儿,你何爷爷说的是,你把小陈他爷爷奶奶接过去就算啦,我跟你何爷爷就在老家,有个啥事互相帮个忙就行啦!”
  秀春不同意,“爷爷,实话不瞒你,我和苗苗哥能买得起房,多亏了你给的那盒……东西,真要论起来,有一半多的钱都是你出的,你买的房凭啥不能住,两进的院子呢,再住七八个都能住得下,还是苗苗哥让我回来接你们过去住的呢。”
  钱寡妇脸上满是欣慰之色,“小陈是个好孩子啊。”
  哪个孙女婿能做到这样!
  “爷爷,奶,你们就去吧,我做主了,带你们去看天安门,带你们去爬长城!”秀春不给他们拒绝的机会,直接拍案决定。
  首都啊,老农村心生向往的地方,哪怕老地主年轻时去过的,现在还是想去看看,只是院子够大,房间够多,可是一下多了四个张嘴吃饭的人,生活压力也很大。
  老地主想了想,让秀春陪他去个地方。
  看他说得神秘,秀春没多问,等天黑了下来,秀春跟老地主抹黑出了门。芦汪北合作社通往河坝方向的地方是当年何家的祠堂,里面供奉了何家列祖列宗,眼下早已被烧成了废墟,残垣败壁,扔在那里没人问。
  秀春约莫明白老地主带她来的意思了,一声不吭的跟在他身后,手电筒都没敢打开,摸到祠堂残垣一侧,是个大粪坑,里面堆满了村里住户扔的垃圾,大夏天的发酵之后奇臭无比,平常庄稼人们经过这里都绕着走,小孩躲猫猫都不愿意过来玩。
  老地主熟门熟路一阵摸索,紧挨大粪坑旁边的地居然被打开了,黑洞下设有梯子,老地主先爬了下去,秀春紧随其后,趴下来之后老地主立马把洞口关上。
  当年挖地下室的长工早已相继死亡,只有死人不会把秘密传出去,从老地主记事起,这间密室就已经存在,只有何家当家做主的那个人才有知情权。
  “春儿,把手电筒打开吧。”
  秀春应声,开了手电筒,随着老地主往里走,秀春辨清了方向,约莫就是大粪坑所在的位置,估计谁也想象不到,被人嫌弃的粪坑之下竟然另有一片天。
  密室尽头,老地主打开了里面的木箱,秀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年何家财力是有多雄厚才会积累这么多东西。
  “不敢相信吧。”老地主挖了一锅旱烟点上,“我也不敢相信,何家祖祖辈辈竟然累积了这么多财富,可惜啊,最终落得这个下场,任你再有钱又如何,士农工商,永远斗不得那些人。”
  秀春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自古以来大富商大地主都几乎没好下场,譬如胡雪岩,譬如被乾隆吃掉的山西首富……
  “春儿,原本我打算守着这点东西到死,他们害我无后,到死我都不会把这些东西交出去,可我现在的想法变了,春儿,我也有了后代,这么多好东西,怎么能不留给我后代呐!”
  难怪老地主一声不吭给她那些东西,难怪他神神秘秘从来不说。
  “起初我给你东西,是想试探试探你,可我没想到你收了就收了,以前怎么对我,以后还是怎么对我,所以我才渐渐放了心,丫头,等我死了之后,你想办法把这里的东西全拿走。”
  大概是秀春本身就是贵族,就是大地主,要钱财有钱财,要名望有名望,所以秀春幸得重活之后反倒没将金钱、名誉、地位看得有多重要,更未曾想过通过从别人身上得过什么,踩低捧高更为她鄙视,把老地主当成爷爷来孝顺,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跟老地主惺惺相惜,就是因为他待她好。
  “爷爷,你今天不带我来这里,我一样赡养你到终老。”秀春只能这么说。
  老地主笑得开心,“我就是知道你这样,才会带里来,换作别人,我还不乐意呢,宁愿这些东西长埋地下。”
  说着,老地主又道,“其实我不愿意麻烦人,我跟你去北京,生怕麻烦了你们,成了你们的累赘,但我自己一个人生活,又觉得太孤独,没有子女没有孙儿绕膝,我就算过得再富裕都觉着没意思,唉,人呐,就是这么矛盾。”
  秀春拍拍老地主肩膀,安慰他道,“爷爷你别这样想,咱们都能生活在一块是热闹事,又不是住不下,搞不好以后我和苗苗哥还会要孩子,等着你帮我们带孩呢!”
  老地主眨了眨眼,声音有些沙哑,“好,好,我果然没看错人。”
  从密室里爬上去,老地主低声对秀春道,“春儿,我给你的钥匙你收好了吗?”
  秀春点点头,“放心吧,我一直收着。”
  老地主指了指锁眼所在位置,秀春会意,两人一前一后顺着田埂往回走,秀春摸回去时,钱寡妇还没睡,听见动静,低声道,“春儿,你去哪啦。”
  秀春胡编乱造,“在郑二婶家坐了一会儿。”
  钱寡妇哦了一声,没多问,“锅里温了水,赶紧洗洗睡吧,你难得回来一趟,明天再去你大伯小叔家坐坐吧,总归是亲戚,不沾边也不好。”
  正好,秀春也有事要找孙有银。
  秀春找孙有银是为了说带钱寡妇走的事,钱寡妇走之后,老家这三间房就算是彻底闲置了下来,与其被惦记,还不抵充个人情,跟他们摆开了谈。
  秀春抽了饭点前后的空当过去,孙有银指定能在家。
  大丫和二丫相继嫁了出去,狗娃也眨眼到了结婚的年龄,孙有银这些年醉心于当个农村政治家,过得并不算好。
  尤其是在分开单干之后,孙有银的权利被架空,再也没人听他指挥什么时候下种子,什么时候撒肥料了,生产队大院放农用器械的地方早就空置了出来,挨家挨户平分了出去。
  早年孙有银忙于政治斗争,跟生产队其他庄稼汉比,孙有银实在不是个合格的庄稼人,在种地方面经验显然不够,又吃不得苦头,高淑芬没少因为这个跟他干仗,就连狗娃都开始轻视他这个爹,连个锄头都拿不好,说出去估计都没人敢相信!
  眼下孙有银听说秀春要把钱寡妇带到首都去,心里既羡慕,又挺不是滋味,首都啊,毛主席在的地方,就算主席同志不在了,还有他的相值得缅怀啊……
  “打算接你奶过去住多久?”孙有银问她。
  秀春笑吟吟道,“接她过去安享晚年。”
  这下不止孙有银心里不是滋味了,高淑芬心里酸地也厉害,似笑非笑道,“哟,狗娃他奶有你这么个孙女,可真是福气,真管用!”
  秀春不客气的回声道,“我当然管用,不管用我能把她接到首都去?”
  就是这么理直气壮,就是这么呛人。
  高淑芬干瞪眼,没吱声。
  孙有银随即道,“那老家房子咋整?”

  第136章 27号二更

  秀春这趟过来就是为了跟孙有银谈老房的事。
  “大伯,我跟奶一时半会都不会再回来住,老房子你给我看着,狗娃快结婚了吧,结婚之后你们再挤在这里地方有点小,你和大娘可以去我家住,顺便帮我看看房。”
  闻言,孙有银眼睛一亮,简直不敢相信有这种好事,正要连声应下来,高淑芬拉了拉他的衣袖,显然不相信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
  “就给你看房这么简单?”高淑芬赶在孙有银前头问道。
  秀春笑了,没拐弯抹角,“奶的一亩多地也留给你们种,但是你们每年必须给我三百斤粮食,我要细粮,不要粗粮。”
  秀春已经盘算过了,房子和地若是不交代出去,等她和钱寡妇一走,难保孙有银和孙有粮不挣着打主意,就怕打了主意,还不念着她的好,与其那样,还不抵充个人情,让孙有银两口子稍稍念着她一点好,顺便还能讨点好处,怎么看她都不算吃亏。
  至于孙有粮,秀春极其厌恶那种人,无论是房子还是地,都不可能去留给他。
  孙有银两口子也不是傻,别说每年给三百斤粮食了,就是六百斤他们都愿意,她们这一走,再回来几乎没可能,等于那老房子就是白扔给他们了!
  高淑芬喜上眉梢,一抛刚才的拈酸样,亲热的拉了秀春的手,感概道,“哎呀,有银,春儿这丫头好,咱们没白疼她,有啥好事都知道想着咱们!”
  说着,高淑芬又笑吟吟的对秀春保证,“春儿,你放心,等你走了之后,那家我肯定给你打理的好好的,啥时候想家了想咱们了,就回来住住,当然了,你要是没时间,咱们过去看你也行。”
  孙有银连声应和,“对对对,我去北京看你去!”
  首都啊,对这个农村政治家来说,绝对是个神秘而令人心神向往的地方!
  秀春笑呵呵应下,跟孙有银两口子商量好之后,接下来两天,去外婆家一趟看她外公外婆,给他们留了一百块钱。
  外婆死活不要,“你这孩,赶紧收起来,你们在北京也不容易,你大舅他们每趟回来都给我钱,我跟你外公花都花不完呢。”
  秀春外婆话音刚落,小舅妈便笑呵呵打岔道,“给你就要着,这可是小辈的心意,你不收岂不是辜负了春儿的好意?”
  秀春执意要给,外婆只好收了下来,临走前又给秀春带了半口袋油菜籽,絮絮叨叨叮嘱,“这可是好东西,带过去想法子拿去加工了,你们一个月就那几两油,两个孩都在长身体的时候,得多吃点油水!”
  像外婆说的那样,确实是好东西,秀春求之不得,不客气的收了下来。
  亲朋邻里都转了一遍,菜团在老家先待不下去了,倒不是嫌弃这里,而是她实在想念爸爸了,闺女是爸爸的小棉袄,陈学功也想念的紧,娘三个才回来没多久,陈学功就拍了两次电报,问他们什么时候能回去。
  习惯了每天下班回来媳妇孩子热炕头,现在可倒好,回来没孩子围着他转,灶台是冷的,晚上睡觉也孤零零,谁说光棍潇洒,对陈学功来说可是一点也不好熬啊……
  在陈学功的三催四催下,秀春不得不尽快把粮食、棉床被褥等东西打包邮寄去北京,尽可能减少随身携带物品。
  临走之前,秀春问小妮子要不要回去,如果走可以一块,小妮子恋家了,还想再待一阵再走,秀春等不了她,他们只好先走。
  因为四位老人家都没有工作,也不是啥干部,卧铺票是买不了,只能买坐票了。
  要在火车上颠簸一天一夜,实在受罪。
  秀春买了六张票,没能连在一块,旦旦被老地主和陈木匠带着坐,秀春对面的是钱寡妇和陈老太,好在大家座位离的不远,互相能有照应。
  陈老太要抱菜团,被秀春拒绝了,老人家可比不年轻人耐扛力强,菜团又不老实,折腾一夜准能把陈老太折腾散架。
  行程漫长,枯燥无味,大家都不太愿意说话,除却吃饭喝水,大多时候都在闭目养神,菜团窝在秀春怀里,让秀春给她念小人书,秀春给她念了两篇就给她催眠睡着了,托给陈老太先照看,秀春起身去了趟卫生间。
  卫生间有人,秀春在外面排队等候,靠卫生间坐的大概是一家三口,秀春起初没注意,是被孩子的哭恼引起了注意,然后就侧目扫了一眼。
  还没察觉到哪里不对,卫生间的人出来了,秀春进去关门。
  再出来时,孩子还在哭,秀春又朝他们看了一眼,终于意识到了哪里不对,孩子是个男娃,比菜团还要小一些,估计一岁半左右,说话还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不停的在叫爸妈。
  让秀春起疑心的是小男娃的穿戴和长相跟那对年轻夫妇相差太远。
  年轻夫妇面庞皆黝黑、粗糙,手指也粗糙,指甲缝里都是污垢,显然是长年干粗活或者农活的,再看小男娃,穿的是商店柜台里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