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伴妻如伴虎-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庵主看孟岚琥似乎有些迟疑,就微笑着说道:“若是女施主家中事务繁忙,无法脱身。我们也可派人到贵府把老夫人接来,讲经会结束后,再把老夫人送回府中。”
孟岚琥一听,连忙道:“那倒还不用,我只是担心娘亲大病初愈,身体无法坚持完整个讲经会。”说罢有点担忧地看了看婆婆。
庵主慈祥地与冯氏相视一笑,道:“施主不必过于忧虑,老衲略通些岐黄之术。若真是不适,就在我庵中休息即可,庵中虽小,几处静室还是有的。”
说着就起身,带着孟岚琥和冯氏去后面的一排静室看了看。
孟岚琥看完,眼中精光收敛,只安静地听婆婆与庵主谈话,再不多言。
从清竹庵回来,婆婆冯氏说要休息,晚饭也没吃就回房了。
孟岚琥微微皱眉,她今天全程都跟着婆婆,并没发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看来只能等六天后再去看看了。
晚上,泰蔼鑫回来的稍微晚了点。没办法,今天/朝堂上炸开了锅,多个御史对着大理寺就是一通狂轰滥炸。
原来是陈家的案子被人捅了出来,谋财害命,勾结官府,打疯妻子,逼卖幼女,这些骇人听闻的事情竟然在堂堂公文中被写成了善良仁义、友爱乡邻,简直是无耻之尤,恶劣至极。
而大理寺少卿刘长润在那审核的公文上留下的批语也成了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的证据。
不过,让刘长润没想到的是,圣上当场就下令要严查此案。同时一干牵连涉案的官员都需要接受调查,这其中自然也跑不了他这个大理寺少卿。
下午,一个专门抽调了几个部门的人员组成的核查组,进入了大理寺的办公衙门。
而大理寺中上上下下的官员都被挨个请进去谈话,轮到泰蔼鑫时,他发现问他问题的官员眼神颇有些奇怪,倒不是带着恶意,反而是多了点好奇的意味。
问的问题也很寻常,从进入大理寺的时间,到具体都接触那些事务,以及在大理寺中与何人关系亲近,可有什么纠葛矛盾之类的。
因为品级偏低,问完话后,时间已经不早了,所以今日下衙就晚了些。
晚上夫妻俩聊到这事,都挺兴奋。孟岚琥是知道的,只要那位圣上老大动了手,是必然要宰到几头肥羊才会收手的。
而泰蔼鑫则对朝堂国家多了份希望与期待。
第二天,泰大人又被核查组叫去了。他顶着旁人诡异的目光走进去后,有点懵圈的被告知,自己从今天起就被征用了。他要负责帮助核查组,重审刘长润在任七年来判过的所有案件。
他没想过,对方会在大理寺众多官员中把他挑了出来,正有些激动时,就看到董立夫也被喊了进来。
当他们俩得知彼此都被征调进核查组时,不由都想到了,莫非是因为之前他们俩主动调查陈家案的缘故?
而在进组工作了一段时间,大家都熟悉起来后,这俩才得知当初入选的真相。
某大爷拍了拍两个后辈的肩膀说:“为什么挑你俩?因为你俩关系最单纯,也是大理寺中最干净的两个家伙。”
这是后话,眼前的泰蔼鑫和董立夫二人从进组这天起,就投入了昏天黑地的工作中。
孟岚琥看到相公已经忙成这样,每天回家都累得死狗一般,就把对婆婆的担忧藏在了心里,打算自己弄出个眉目了,再和他商量。
几天后,到了五月初二,孟岚琥陪着婆婆冯氏再次前往清竹庵。
这次她把大丫带上了,出门前还找机会偷偷嘱咐了她几句。
六天前,清竹庵的庵主说要开个讲经会,会后自然也少不了请居士信众们捐些善财。
在孟岚琥想来,虽然清竹庵很小,但讲经会至少也要请上十几个人吧。然而,当她到了时才发现,庵中除了她们家,就只有一位女客。
且,这位女客她还见过,正是那伯府中送过荷包的郭姨娘。
郭姨娘一见到冯氏,就红了眼眶。两个老姐妹拉着手,直道有缘。然后经也不听了,就找到个静室说要好好聊些体己话。
孟岚琥忍不住在心里翻个白眼,什么有缘啊,到此时难道她还看不出,当日那中间消失了一阵的小尼姑是做什么去了吗?
通风报信都做到庵堂里来了,这对老姐妹之间必然有点什么秘密。
不过别人都讲明要说体己话了,孟岚琥也没法赖着不走啊,只得跟着那报信的小尼姑到庵中闲逛。就连她说想要留下大丫,在婆婆身边伺候着,都被推出来了。
似乎看出了孟岚琥在惦记着静室中的那两位,这小尼姑竟一刻不停闲地缠着孟岚琥说话。
这一说就是快一个半时辰,眼看到了该吃午饭的时间了,孟岚琥总算找到个理由,要去接婆婆回家吃饭。
而此时静室中二人却并没如孟岚琥想象中那样或窃窃私语或长吁短叹,只见郭姨娘死死瞪着冯氏,而冯氏带着几分犹豫和尴尬,扭脸看着窗外。
“当初,帮你的时候,你说的那些话就这样算了?”郭姨娘一副不甘心的模样,咬牙切齿地问道。
冯氏垂下眼道:“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你前面说得那些话其实并没说完,那事情你若最后不捅破,如何能解恨?所以我不能答应你,我只有他这一个儿子,不能害了他。”
“阿菊,你真的不肯?”郭姨娘没想到冯氏病好后,更不好糊弄了,只得不死心地追问道。
眼看两人就要撕破脸皮时,外面忽然传来了孟岚琥的声音,“娘,时辰不早了,该家去吃饭了。”
冯氏看着面容有些扭曲的郭姨娘,微微皱眉说道:“再想别的法子吧,一定有更好的法子的,玉涛。”
郭姨娘强迫着自己冷静了下来,她吸了口气,点点头道:“也罢,我再想想。”说着也不顾冯氏的尴尬,挽着她的手就走出了房门。
“阿菊,这就是你儿媳吧,我上次见她时,就觉得面善可亲。”郭姨娘先朝冯氏问了一句,就转头对着孟岚琥说起来,“我和你婆婆以前在伯府时,关系就很好,你相公,泰二爷都是我看着出生的呢。”
孟岚琥余光瞟到郭姨娘那干枯的手上,似乎有一瞬间爆起了青筋。
冯氏此刻被郭姨娘架着,只得干笑着应道:“是啊,你以后就喊她一声郭姨吧。”
作者有话要说: 泰蔼鑫:哇!我入选了!他们眼光不错啊,竟然发现了如此优秀的我,哈哈哈!
董立夫:哇!我也入选了!看来跟着泰大人,果然有人罩着啊!哈哈哈!
某大爷:且,你俩是整个大理寺里唯一干净的两块板砖,凑合用吧。
泰、董:你一定是不好意思说出心中对我们的欣赏!我们懂!
某大爷:放屁!老夫用得着害臊吗?!现在年轻人的脸皮咋都厚成这样了?
第68章 对与错
“见过郭姨,当初母亲病情不太好时; 因心中焦虑; 对您说话失礼了; 还请不要见怪。”孟岚琥嘴里客气着,眼睛却紧紧盯着对面这古怪的女人。
“没事; 郭姨喜欢你们还来不及呢; 哪儿会见怪。以后啊,我若是有机会出来; 到你家来找你婆婆聊天时,你招待我顿茶饭; 郭姨就满足了。”郭玉涛笑眯眯地说了几句客套话。
然而孟岚琥发现自家婆婆的脸色却微微变了下。
几人又说了一会话; 这才各自回家。
回家后; 孟岚琥就察觉到婆婆冯氏有了心思。起初只是人有些闷闷不乐; 这倒还罢了。可不到几天; 冯氏眼看着就蔫了下来,更要命的是,她的清醒时间竟然又开始渐渐减少了。
孟岚琥再试图用“震慑”稳定婆婆的病情时; 就发现只能减缓; 却无法扭转了。
而冯氏显然也察觉到自己似乎又要疯了,于是,在某天清醒时,拉着孟岚琥的手说道:“媳妇,自打我醒过来,你就把我照顾的很好; 这么多年,辛苦你了。我这……眼看又不行了,有几句话,你要记住。以后你要看好小鑫儿,我知道那孩子心里恨着伯府,你要盯着他,别让他去动什么报复的心思,太危险。还有伯府那个郭姨娘,她性子执拗,以后你们也别和她多接触。她来我们家的话,若我醒着,我就见见她,若我……你就把她客客气气招待好,但千万别对她掏心掏肺地好啊……”
孟岚琥看着这疲乏地闭上了双眼的老妇人,看她到了这地步还是在想着泰蔼鑫和自己,心中也不由生出几分感动。
把婆婆扶到床上躺下后,孟岚琥心情有些沉重地回了房间。
泰蔼鑫此时还在书房忙碌,他们已经查出了一些问题,从刘长润身上引出了越来越多的官员收受贿赂、徇私舞弊。
也因此,他每天需要整理审查的资料多不胜数。晚上回到家后,还得利用休息时间,处理一些公文。
孟岚琥见此,也没去打扰他,对婆婆交代的话,她心里有数就行了,反正相公也没有抱着要把伯府怎样的念头,她只要防着点那个郭姨娘就成了。
而随着核查组工作的展开,被带到密察所审讯的官员在不断增多,不少自身也不干净的家伙们开始着急了。
怎么办?老一套,送礼求情啊!
于是孟岚琥在送走了一批来塞银钱,求带话的人后,就嘱咐赵英道:“今后不认识的人都不要放进来了,就说家中长辈身体不适,不再接待外客了。让他们有事上衙门找泰大人去。”
泰家关门谢客后,竟有人查到了泰蔼鑫与泰伯府的关系,把人情礼物送到了正在伯府里赋闲的泰蔼察。
对此,这位泰大爷是非常高兴的,他已经很久没什么人来拜访了,如今看到自己又受人重视尊敬起来,心情自然不错。
当听明白来人都是希望他能在那个庶出二弟面前美言几句后,他心中就隐隐憋闷起来。
当然,面子上还得保持风度,泰蔼察摆出一副长兄的面孔与人说道:“我这弟弟早年在外做官时,性子就有些偏激。不过他对我还是很敬重的,放心,回头我就去好好开导开导他,父亲去世多年,我这长兄的话,他是得多听上一听的。”
只可惜他想得太美了。
这天正值休沐,泰蔼察贵脚踏贱地,亲自找到了庶弟泰蔼鑫家里。当他迈着四方步,走到泰蔼鑫面前时,刚想开口教训几句时,就被这个弟弟一句话给说懵圈了。
“泰大人,你可知道,我,泰蔼鑫,已经被您母亲从泰家族谱中,除名了?”名义上已经毫无关系的弟弟无辜地看着对面的家伙。
愣了许久后,泰蔼察咳了声,说道:“啊……此事我实在不知,虽然母亲她……就算你已经被……”
泰蔼察脑袋上冒了些汗,他发现自己不管怎么说,似乎都有点说不下去,哦,人家无缘无故被你娘给除族了,如今没揍你就算不错了,还能笑着和你说几句话,那真是涵养不错了。
“弟……蔼鑫啊,如今不少同僚都向我哭诉,被那个什么核查组给闹得心惊胆战,白日无心工作,夜里无法入眠,这,是不是搞的有些人心浮动,不利朝堂的稳定啊。你不是在那个组里面吗?能不能和其他人说说,有些事点到即止,大家心知肚明,不好吗?”泰蔼察纠结了一会,想到自己的来意,还是把话说了出来。
“大哥,不是我不给谁面子。要知道,我在组里只是个小跑腿的。而且就算我能做主,我就想问问那些找你哭诉的人,他们到底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如今一听有人来查,就白日无心工作,夜里无法入眠了?这肯定不会是只捞了一点点好处吧?”泰蔼鑫哼笑了一声,鄙视地摇了摇头。
泰蔼察此时心中还在转着庶出弟弟被除族的消息,本来也只是来劝解一二的,所以他的好风度也没维持多久,就有些不耐烦地说道:“蔼鑫,你毕竟才入仕途没多久,还不知道该怎么做官。有些事做绝了,对你眼前也没好处,对你今后更会结下仇怨,实在不是智者该为啊。哥……我今日劝你之言都是为你考虑的,今后你吃亏受累时,必然会想到今日所听良言的。”说罢连个告辞都不说,直接甩袖子走人了。
泰蔼察一路走,脑子里就一路转除族这个事情。
到家后,就直接去母亲杜芸溪那里询问详情。
“嗨,这事儿,说起来也是他自找的。当初听说他在哪个犄角旮旯里当了个破县丞,我就想着虽然是个庶子,可绝不能让他丢了老爷的脸。所以呢,就特意派人去告诫他,不可焦躁,行事要多顾忌顾忌伯府的脸面。可他倒好,不但不听我的教诲,更是使了些阴招,让我派出去的下人,差点就客死异乡。你说这气不气人?”杜芸溪听儿子问起泰蔼鑫除族的事情,气没打一处来,噼里啪啦就把那该死的庶子骂了一顿。
“我就想着,他连我这嫡母的好话都听不进去了,今后若是要做点什么事情,必然不会为我们伯府顾虑一二。他要是只当个平头百姓,我就由他去了。可这进了官场,那他能惹的祸就大了去了。”杜芸溪喝了口茶,接着说道:“与其等他创出大祸,牵连到咱们,不如早点让他出族,反正他早就不喜咱们伯府了,这不挺好的吗?”
泰蔼察心里藏着点想让庶弟给自己帮忙的心思并不好意思在母亲面前说出来,只得点点头,算是知道了。
过了几日,伯府的郭姨娘竟真的上门来看望冯氏了。
上午,正好冯氏还算清醒,她就让孟岚琥把人带了过来。
这在自己家中,孟岚琥就好操作了。她上了茶后,就帮这两位把房门给掩上,离开了。
然而房中的两位妇人并不知道,孟岚琥走远后,绕了圈,来到了婆婆的后窗处,屏息静听。
“阿菊,你放心,我绝不会害你儿子的。看看你这脸色,可是身体有些不适?”郭玉涛担忧地望着冯菊。
冯菊叹了口气道:“我这身体,如今能这样就算命大了。当初,我以为,自己是没命再回京城了。”
郭玉涛看冯菊并不搭茬,面露哀怨道:“姐姐,你我过去比亲姐妹还好,彼此有什么心里话都能说出来,可如今,你变了……”
“二十多年了,何人能不变化?你我分开这么多年,我又疯癫了这许久,一时真是不知该说些什么。玉涛啊,既然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不如你就……”冯菊似乎想劝上几句。
只是她话没说完,就见对面的郭玉涛脸色巨变,咬牙切齿地说:“姐姐,你好狠心!当初你求我帮忙时,我冒着多大的风险啊,可我说什么了?你不也答应,一定会帮我报仇的吗?怎么,如今儿子大了,夫人威胁不了他了,你就把当初那些话都甩到脑后去了吗?”
冯菊一看郭玉涛终于撕破了脸,也只得叹了口气,却不再做声了。
然而郭姨娘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把窗外的孟岚琥惊得差点发出了响动。
“姐姐,你就不想见见你那亲生的孩儿吗?你就愿意看着那毒妇的亲子一步步飞黄腾达吗?你可还记得那些死去的孩子,你可还记得那个带血的胎儿?我家表哥又是如何郁郁而终,你对得起他们吗?啊?!”郭玉涛说到最后,已经语带嘶吼。
冯菊一把拉住她,道:“勿要叫嚷!”郭姨娘有些疯狂地一把甩开冯氏的手道:“我忍了这么多年,本以为你疯了,这事再难成功。然而,老天有眼!不想你竟又好转了,姐姐,你的疯病是好了,可我,可我再忍下去,就真要疯了啊!呜呜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