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富贾-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我饿。”小锦道。
“好,好,粥就好了,娘给你煮个鸡蛋,好好补补。”霞婶见孩子说饿,赶紧就忙活开来。现在家里头不像以前过得那般紧巴巴了,所以吃个鸡蛋啥得也容易。
“娘,我姐呢?”小锦从一醒来就没见到小娥,这让她有些不习惯。这些日子她和小娥寸步不离的,乍一会没看见,就想问问。
“小娥去沈家了,后天就是寿昌镇的圩日,小娥说货不够卖的,得赶工。顺便啊,她去帮着照顾昨个你们救上来的人。”霞婶边盛粥边说道。
“哦?那人怎么样了?”小锦问道。
“听说伤得很重,现在一只脚还在阎王殿那呢。”霞婶将粥端给小锦,又从小锅里取出煮鸡蛋,倒了酱油和醋。让小锦沾着吃。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了,霞婶知道小锦吃不惯白蛋,必须沾着调料才能吃下。
“谢谢娘。”小锦的话让霞婶愣了愣,这孩子真是懂事不少呢。
“这有啥好谢的,你这孩子。”霞婶高兴。
“对了,姐姐吃过了吗?”小锦忽然想到,这粥才刚好,小娥肯定是没吃就过去了。
“还没。这不,就等着煮好了粥去喊她。”
“那我去喊吧,娘,你和爹先吃。”小锦说着,放下碗和鸡蛋,拖着又酸又痛的腿去了沈家。
开门的是依土。
进了沈家的门,就看到小娥和沈家娘子热火朝天的在赶工。
“小锦。你醒了?”小娥和沈家娘子高兴地问道。
“嗯,姐,粥好了,娘喊你回去喝粥。”小锦笑着说道。
“好,这就回去。”小娥扎好手上的花,起身和沈家娘子打招呼,准备回去。
“小锦。可有什么地方不舒服,让你沈叔给瞧瞧?”沈家娘子没有拦着,今个琴师要来教依水弹琴,他们早早便吃了。小娥来时,早饭早已吃完,她也就没法留孩子吃天光了。现在,根叔不用早起去地里,陆家的早饭做得比平时晚了许多。
“没事了,婶。今天沈叔没出诊?”小锦好奇问道。
“没去呢,这家里不是有病人吗?”沈家娘子道。
“哦。是昨个那个人,婶,他怎么样了?”小锦刚听霞婶说这人还没救回来,便再问问沈家娘子,确定一下。
“不太好,你叔说不一定能救回来。”沈家娘子摇摇头,有些惋惜。
“唉,这也是天命。”小娥感叹。拉着小锦回家喝粥了。
又过了两日,小娥、小锦从圩日里卖花回来,就听说救上来那人醒了。
小娥、小锦赶紧跑去沈家看了。
“叔,这人活了?”小娥见沈郎中在熬药。心想这人应该是有救了。
“恩,活了,你别说,这娃意志很坚强,身体底子也很好,若是换做别人,受了这么重的伤,怕早就咽气了。”沈郎中不得不赞叹此人的求生意志,三番两次的将自己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那就好,也不枉我和小锦花了那些力气去救。”小娥说道。
“嗯,你和小锦都是好孩子。对了,你要进去看看他吗?”沈郎中问。
“不了,既然他醒了,就没啥大事了,有沈叔照顾就行,若有事,沈叔招呼一声,我和小锦就不进去了。”小娥拒绝了。对方毕竟是个男子,即便只是个少年,也不方便凑上前去看。
“行,行,待他好了,我让他去谢你们两个救命恩人。”沈叔说道。
“那倒不用,叔,我们走了。”小娥想走,却听沈郎中叫住了她们。
“啥事?沈叔?”小娥问。
沈郎中却对小锦说道:“小锦,叔有点事想问你。”
一直没吭声的小锦愣了愣,问道:“叔,啥事?您说。”
“小锦,叔听小娥说这人救上来后,你将他翻过来吐水,你是咋知道这救人的法子的?”沈郎中问。
小娥、小锦都愣了。小娥有些懊恼,自己当初怎就多嘴说了这样一句话呢,这不是惹人怀疑吗?小锦则在想怎么回答沈郎中。
“我是在讨饭时,看到一个乞丐落水被救,救他的人就是这么做的。”小锦想起小娥和她说过以前流浪的事,灵机一动,扯了个谎。
“哦?那你是怎么知道不同的症状要用不同的法子呢?当初依土落水,你用得是渡气,而这次,你用得是压水,这也是你看到施救于乞丐的人所为?”沈郎中深深地看着小锦,觉得这孩子深不可测。他家依土从会说话就开始背药书,但现在八岁也未必懂得怎么救人,而这小锦也是八岁,家里没有医术流传,却懂得渡气和压水,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叔,依土他不是落水呀,他是上岸后才昏得,是气血不足,体亏所致,我便给他渡气,让他体力恢复,而那人沉入水底,自然喝饱了水,当然要把肚子里的水先给压出来啦。”小锦知道沈郎中是怀疑她了,干脆不遮不掩。
“你是如何知道的?”沈郎中果然越发惊讶了。
“就是救乞丐那人教我的呀?”小锦认真地说道。“那日,救了乞丐,我好奇便缠着那人要学医术,那人没法了,就随口教了我一些,姐姐,你也忘了吗?”
小娥默契地配合着小锦,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哦。我想起来了,那人也就随口说了一些救人的法子,没想你就记住了,我倒是一句没听清。”
小锦给了小娥一个赞许的眼神,随即低头道:“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反正碰到有人落水就用了。”
“对,对。你用得很好。小锦,你还真是学医的料子。”沈郎中似乎很兴奋,“小锦,你可愿意随我学医术?”
“学医?”小锦大惊,小娥也是。
“叔,小锦是个女娃。”小娥提醒道。
“虽然是个女娃,但学一些没啥坏处。”沈郎中难得发现这样一个“医学”奇才。自然是稀罕的。
小锦扁扁嘴,问道:“叔,怎么学呀?和依土一样每天背医书,采药吗?”
沈郎中点点头,道:“初学者是该如此,背尽医书,识遍草药。”
小锦看了看依土,只觉学医太苦,不想去学,不过学医似乎能赚钱。这倒是她喜欢的。只是这钱赚得不易呀,要是稍有差错那可是人命。再说了,她其实没有啥学医的天分,不过是刚刚情急之下想出来的情急之计罢了。
小锦这样想着,还是摇了摇头,道:“沈叔,女子无才便是德,我还是安心随着姐姐做花吧。”
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小锦好不容易想到的理由,听在沈郎中的耳里,倒觉得合情合理。但听在小娥的耳里,不知为何她就想笑。啥时候她家小锦变得知道妇德了?看着小锦装模作样的样子。小娥强忍着笑意,拉着她离开了。
又过了两日,一大早,天空便是乌云密布,雷声阵阵过后便是倾盘大雨。
还在养伤的根叔看着外面的大雨,焦躁不安。
他担心田里的积水满了,那些个秧苗可就淹死了。
“爹,别担心,不是有排水沟吗?”小娥虽然不懂种地,但至少知道田里一般都挖水沟,既用作灌水也用作排水。
“娥啊,你不知道,我们那块地地势不好,是个低洼地,平日里,我去地里就是怕水引得不好,将秧苗都给淹了,碰到这样的大雨天气,这秧苗怕是大半活不成了,往年也是这样。”根叔抓了抓头发,哭丧着脸说道。
小娥这会子总算明白了,怪不得这家里总是没有余粮,不仅仅是翁家的地租要得高,更重要的是这地里的产量不够。
“爹,我们乌雀村明明是渭泾塘的,为啥你种得地却是从翁家那租来的?”小锦自从知道这附件的村落分布和隶属关系后,就一直想问为啥家里种的地是翁家的。受小娥的影响,她对翁家丝毫没有好感,总觉得是喝人血、吃人肉的恶地主,若是租了渭泾塘潘家的地,可能就不会没有余粮了吧。
“锦啊,我们乌雀村是去寿昌镇、渭泾塘的必经之地,不管是渭泾塘的人要去寿昌, 还是寿昌的人要去渭泾塘,那都是要经过我们乌雀村的,我们这村也就争议多,多年来渭泾塘和寿昌都想让我们村投靠他们,所以常常发生械斗。两处的乡绅也常常到村子里买地。虽然到了后来,官府明确了我们乌雀村是渭泾塘的,但以前被那些个乡绅买去的地却是要不回来了,所以,这村里的田地除了我们本村人固有的那些,卖出去的就啥人的都有了,潘家有、翁家有、上官家也有,包括村长和胡秀才也屯了一些哩。”根叔说出了历史原因。
“原来是这样,那么爹,既然那块地不好,我们就不种了,反正我和姐姐能赚钱,何必做那吃力不讨好的活。”小锦觉着那地种着不仅没收入,反而倒贴了劳动成本,如此还种它干嘛?
根叔点点头道:“我和你娘已经商量过了,待今年租期满了,就不租这块田地了,租块小的,种点儿菜,够吃就行。”
“嗯,爹,这样就对了,我们没必要给翁家做白工。若是手头再宽裕些,我们再买块地,到时候种啥都是自己的。”小锦此话说到了根叔的心坎里,他可不就是想要块自己的地。为了给他娶媳妇,当年他的爹卖了祖上的地,这可一直是他心里的痛呢。
“好,好。我家小娥、小锦可真有本事。”根叔赞道。
霞婶看着小锦越来越懂事,家里几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好,高兴地直抹泪。
第76章 好一个劳动力
ps:
今日第二更奉上。本章是第一篇章的终结章,明日开始将进入第二篇章,小娥、小锦的人生将会有怎样的起色?凤槃是谁?沈贺为何离开沈家?敬请各位看官继续关注本书。谢谢。
另外关于本书的背景做一个说明,本书虽然背景设定在清朝,但并不是写历史,一切以女主的活动为主,即便引用了一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也不一定完全参照历史,所以请各位考据派嘴下留情。至于地点设定在苏州,是因为苏州是当时的商贾圣地,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但是并不是真实的描写苏州商业发展,所以一些地名,产业特色并不是参照苏州实际来写的,希望苏州人别喷。呵呵,谢谢大家的支持,祝大家周末愉快。我们明天见……
就在一家人说着话时,忽然传来了敲门声。
霞婶开门一看,是沈郎中,他身后还站着一人。
“啊呀,这么大雨,您咋来了?”霞婶赶紧让开一条道,让沈郎中和来客进来。
沈郎中收了伞,躲进了屋里。
“这雨可真够大的。”沈郎中接过小娥递过来的干手巾,擦了擦衣服上的雨水。
“你也擦擦。”沈郎中对跟着来的那人说道。
那人摇摇头,没接。
小娥、小锦认出,这人就是她们前不久从小水潭救上来的人。
“这么大雨,是有啥事吗?”根叔捂着胸口问道。现在他虽然能坐能走,但却不能大声说话,更不能干力气活,稍一动,这胸口就钻心的疼。
“还不是这孩子一定要来谢谢他的救命恩人,我便带着他过来了。”沈郎中指了指身后立着的少年。
“救命恩人?这就是小娥、小锦救上来的那个人?”根叔、霞婶打量了这少年一番。这少年气质颇佳。眉眼间英气十足。
“恩,是呢,多亏了小娥、小锦。”沈郎中道。
小娥、小锦看了看这位少年。高高的个子,挺立的鼻梁。略厚的嘴唇,浓浓的眉毛,脸型如雕刻般棱角分明,显得刚毅而又豪气。
“谢谢。”少年吐出了两个字。然后走上前,朝小娥鞠了一躬。
“啊!” 小娥显然没想到少年会向自己行礼,一惊之下,屈膝回了礼。
少年盯着小娥看了一会。随即又朝小锦道了谢。
小锦抽动着嘴角,随口说了声不客气,也没给他回礼。
“坐吧,坐吧。都别客气了。”根叔招呼道。
沈郎中坐了下来,招呼少年也坐下。
霞婶则去灶间烧水。
小娥、小锦规规矩矩地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
家里有客,她们是不能随便上桌的。
“这个……娃,叫啥呀?”根叔一时不知道怎么称呼这少年。
“我也不知道他叫啥?问他,他也不说。”沈郎中笑着说道。“你到底叫啥呢?”
少年摇摇头,说道:“不记得了。”
“啊?”小锦惊呼一声,自己叫啥都不记得了难道是失忆了?
“咋会自己叫啥都不记得呢?”根叔不明白了。
沈郎中叹了口气道:“可能是撞了脑袋什么的,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那可真是可怜。那,娃子。可有去处?”根叔挺同情这少年的。
少年摇摇头,说道:“家也不记得了。”
“那可怎么办呢?那你准备去哪呀?”根叔问道。
少年没说话。
沈郎中说道:“暂时先住我那,看看他能不能想起来吧。”
根叔点头:“沈郎中心善,娃啊,你遇贵人了呢。”
少年看了看他们,说道:“谢谢。”
沈郎中笑了笑道:“这孩子,可真是惜字如金,自打醒来,我就没听他说过一句长话。”
根叔跟着笑了笑,“孩子都怕生,特别是又没个亲人在身边,更加怕不是?”
话音刚落,忽听少年说道:“我不是孩子了,我十三了。”
在座的人皆是一愣,小锦心想,你才十三呀,我以为你十六七了呢,长得还真是老成。
“呵呵,才十三,连志学还没到呢。”沈郎中笑道,这孩子,还觉得自己不是孩子了,连志学之年都未到,按理弱冠之后才算真正长成了呢。
少年眯眼看了看沈郎中,没吭声,移开了目光。
瞬间,屋子里忽然安静下来,众人都没了话题。
一声震耳欲聋的惊雷从天而降,惊得小娥尖叫了一声。
“姐,别怕。”小锦虽然也害怕,但没小娥反应强烈,搂住小娥的肩,安慰了她一句。
小娥在潘家曾受潘美莲虐待,关在黑屋里两天两夜不给饭,那两天正好雷雨交加,她那时也只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吓得瑟瑟发抖躲在墙角。所以,之后,打雷的天气她就会特别害怕。
“小娥,今个雷大,但你不用怕,雷公不打好人。”根叔见小娥吓得缩成一团,便开口安慰。
小娥勉强挤出了个笑容,说道:“爹,我没事。”
收回目光时,却惊觉那个少年一直盯着她瞧。
不自在地回看了他一眼,少年移开了目光。
“村西头的田都给淹了呀,大伙快去挖沟。”外面忽然传来了嘈杂的喊叫声,原来是村西头的田地势低,大雨一下,全给淹了。
“啊,这可咋办,这可咋办?”根叔一听就急坏了,他家租来的地正是在村西头。
站起身,转了两圈,根叔忽然冲进灶间,拿起锄头就要出去。
“根哥,你做啥呀?你的伤。”霞婶慌忙去拦。
沈郎中和小锦也去阻止。
“使不得呀,大根,你的伤可不能干活,骨头还没长上呢。”沈郎中抢下锄头放到一边,不住地劝说道。
其实,根叔刚拿锄头时就痛得冷汗直冒。心里明白自己干不了重活,但是,若自己不去。人家地里的沟挖好了,到时自己家的地地势最低。所有的水都积在自己地里,那一切可都完了。
根叔着急上火的说出了心里的忧心,霞婶拿过锄头道:“我去,我去,你就别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