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十年代富一代-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志,新人来报道的地方在哪里啊?”
“看到左边的呢那个房子没有啊……”
柳安七拐八拐的才找到了,这个厂里管人事调动的副厂长的办公室。
“咚咚咚”
“进来吧。”
“你好,我是过来报道的,这是我的介绍信。”
这位副厂长四五十岁的样子,将军肚十分的显眼。而且看他的办工桌上的摆设,每个都不是简单的东西。
柳安进来的时候,还看见他在把玩手里的小手钏,以柳安的眼光来看,那也是个好东西。看来这位副厂长捞的不少啊。
“同志你坐吧。你就是上面派过来的大学生啊?听说你是学经济的。”
这位厂子看到柳安一个小姑娘过来报道,也没多看几眼,直到看到柳安的介绍信之后,才算是提起了精神,不过也没太在意。
“我学的确实是和经济有关的。”
对于那位副厂长的态度,柳安也不介意,也随便的回了一句。
两人把手续交接清楚了,柳安今天就开始上班了。
因为柳安做的是厂长助理,所以副厂长亲自带路,把柳安送到厂长那里去了。
“周老哥,这是上面分下来的厂长助理,我给你带过来了,人家可是学经济的。”
这位副厂长把柳安带到之后,直接就走了,毕竟副厂长的事还是挺多的。
“周厂长好。”
“老陆给你说了厂里的情况没有啊?”
“说了一部分。”
这位厂长的年纪看起来也是比较大了,而且现在政企不分家,厂长也相当于处级干部。很多的厂长都是以前的老革命,所以柳安说话也比较恭敬。
“这是厂里的一些资料,你拿去好好看一看吧。我隔壁那办公室就分给你了,你就在那儿办公吧。”
两人交流了一会儿,周厂长就把一大堆资料交给柳安,让柳安自己去看了。
厂长助理看起来听起来就跟现在的总裁小密一样,但实际上,权力大的厂长助理,基本可以决定厂里的重大事项了。
柳安虽然年纪轻,但是作为大学生,她的起点比较高,所以才有了这么个职务。
而且跟陆副厂长一路的时候,听他说厂里干了许多年的五级工的工资,都比不上柳安这个新来的大学生。
柳安的工资现在是56块钱一个月,而厂里跟柳安一样大的基本都是临时工,工资三十来块钱。
作为这个厂里的第一位大学生,柳安知名度已经够高了,然后她的工资又引起了一阵热烈的讨论。所以柳安在这个厂里一个人都不认识的时候,她的名字整个厂里都知道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也知道有这么个人,但是见到过柳安得却很少。
柳安最近几天就什么都没做,每天早上一来就往直接办自己办公室钻,查看厂里的账务和各种资料。
看到这个厂里记录的账务,柳安才算是明白大学生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虽然柳安已经知道这个时候的人知识水平不高,但是看到几大本记的乱七八糟的账本,柳安还是绝望了。
所以第一批大学生,是为后面的大学生铺路的吗?
虽然这样想,柳安还是重新的把厂里所有的东西都理了一遍。
其实这账本,记账的人肯定也能看懂,毕竟是自己记的。而且厂里的收益和支出都有记录,到最后年底的时候算个总账就行了。
但是柳安要的是厂里的各种收支明细。所以还是得自己慢慢来。
所以柳安刚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都花在了厂里的账务上面。
周厂长本来还觉得,一个新来的年轻人就给这么高的职务,怕年龄人担不起事儿。但是一看柳安就这么踏踏实实的干了一个月,他也对柳安开始改观了。
不过柳安理了一个月的账,也对这个厂开始改观了。
柳安觉得,要是这个厂子继续这样,估计过不了两年她都得换工作了,她对刘教授说的豪言壮语基本也要作废了。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不是晋江不让涉政,我觉得自己可以写出一个女主|席,然后带她称霸全球ㄟ( ▔; ▔ )ㄏ
第63章
柳安班上的同学; 一个个分的工作都不错; 到后面肯定特别的出息。柳安作为曾经班级的领头羊,混的要是太差,自己也不好意思。
要是等两年都不到,自己待的厂子就垮了,柳安自己的面子往哪搁。
就为了自己的面子问题; 柳安也得干出个人样来。
等柳安把这个厂里的各种情况都摸清了之后,就直接拿着自己的结果; 还有一些建议; 去找周厂长去了。
柳安把厂里的各种财政问题,说给周厂长听的时候,周厂长也是一脸的赞同,不过周厂长也是很无奈。
“年轻人充满干劲还是好的。这种情况你也别担心; 到时候再向上面反应就是了,上面会帮我们解决的。”
能当上厂长副厂长的都是老革命,就连现在成了将军肚的陆副厂长,曾经也是军队里的得力干将。
工厂的经营和管理; 他这些人都是一窍不通。
他们转业的时候; 直接被分到厂里当厂长了。没办法啊; 只有硬着头皮上。上面能让你当厂长; 就算你能力不够; 也必须要去当。
什么都不懂。没事儿,现学就好。
周厂长也是四十来岁的时候,被派来当厂长的; 现在他都已经当了将近二十年的厂长了。
他当初来的时候,也是什么都不懂,慢慢的管得多了,也摸清了门道。但终究还是野路子,时机好的时候,就能赚钱,时势一旦不好,厂里就得亏。不说这周厂长,厂里的领导人也都是半斤八两。
柳安所在的这家厂子名字叫大星锻造厂,以前生产各种模具的。收益也好过一阵子,但是好景不长,后来要不是靠政府的支持,估计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因为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后,就开始了对内的改革,首先就是改革土地,然后就是对这些单位进行改革。
改革的目标就是实习单位的政企分离,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走。所以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政府先不要对单位管太多,要把权力下放给每个单位,让他们拥有自主的经营权。
所以这一放也就放出事儿来了
自从前年的天津第一家的彩电生产流水线建成了,其它单位一看他们开始赚钱,自己也眼红了。
后面一大堆的电视生产厂家就出来了
柳安所在的这个厂以前就是一家锻造厂,后来看到生产电视赚钱,就向市政府申请改成了生产电视机。
本来这个厂之前就是要靠政府养着,现在能有一条活路,政府自然也同意,所以厂里申请的电视机生产流水线,政府也很快的批准下来了。
因为厂里之前的收益确实不好,所以看到有赚钱的东西行动的就比较快。
其他的工厂动作虽然慢了一步,但一看大家都赚钱了,又怎么能耐得住,所以慢慢的电视机厂就多了起来。
本来这两年彩电都是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是这生产的厂家一多,大家的购买能力又有限,市场只有这么大,那么肯定就会有被淘汰下来的单位。
很不幸的就是,柳安所在的这家单位,就是那些被挤下来了的。
估计现在政府也在后悔,把什么自主经营权交给底下的各个单位。这些厂子一看什么赚钱,全部都疯狂的涌进的那个市场,自己以前的那些都不要了。
大星锻造厂以前虽说也在亏损,但在业内的名气还是有的,如果一直做下去的话,在后来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是肯定会赚钱的,不过在他们决定生产电视机的时候,就把以前的那些锻造工具都给卖了。
一心一意做电视机的时候,倒也能赚点钱,不过现在生产的电视机都在库房里堆着,已经堆了许多了。
厂里前两年倒是赚了不少钱,不过赚的这些钱都用来修那两栋新的宿舍楼,还有发一些员工福利去了。
以前柳安没去过这种工厂里工作,还不了解这些工厂的情况。但是柳安现在知道,为什么以前妇联去工厂争取各种福利的时候,那些厂长副厂长们都是一脸头疼的样子。
柳安还想着不就是那么一点点东西吗,而且每人也发不了多少,那么大个厂子,怎么就那么抠呢。
不过现在柳安倒是明白这些厂长们的难处了,几百个职工都靠着厂里的收益吃饭,花钱倒是容易,挣钱就不是一般的难了。
厂里现在虽然还能赚点钱,但是负担实在是太大,一大群吸血的在后面扒着,这个厂怎么能活的起来。
厂里面的各种职工的医疗费,单位是肯定要必须要报销的,所以每年拿着医院的单子还钱的时候,周厂长的心都在滴血。而且厂里面的职工太多,还有很多的小孩,为了让这些人专心的工作,厂里面很早以前就一直维持着一个小学。
但是小孩你管了,大人你就不管了吗?
每家人都有那么几个孩子,不管大的小的,全都靠厂里解决。小一点的还好,就弄个小学就成。
父母退休了,那些大的孩子倒是可以顶父母的班。
但是孩子都已经二三十岁了,父母才四五十岁,正是厂里正得用的时候,怎么顶父母的班。父母还可以再干20年,难道让他们等吗,估计等到他们老都不行。所以不得已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临时工这种东西。
要是家里面父母有手艺的还好,儿子女儿就可以当正式工,从学徒开始,慢慢的升等级。但是普通职工就没办法了,不管多大了就只有干临时工,有些人30岁了,还是临时工。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说实话,其实厂里并不需要这么多人,但是这些人却又不得不接收。
一个厂里的收益只有那么点,但是养的人却越来越多,所以厂里面的收益才会越来越差。
现在的工人,什么东西单位都给包了。说出去倒是惹的后世的人羡慕,但是谁又能懂这些单位的苦啊。
前两年厂里赚钱了,情况倒是好了一些,能把房子分了,能过年稍微发点福利了,但是现在情况又变差了。
周厂长他们也知道是什么情况,卖电视的人太多了,他们的电视卖不出去,但是还是没有办法,只有硬着头皮继续生产。只是想着到时候让政府解决,让政府帮他们卖就好了。
向政府哭穷,这件事情一般都是由周厂长和另外一位副厂长去,这事儿他们都做惯了。之前没电视生产线的时候,生意不行,年年倒欠帐,每年都到政府去哭穷,让他们帮忙。
哭穷哭惯了,经验也就来了,政府也拿他们没办法,那么几百号人不可能不给人家发工资,让人家饿死吧,也只有捏着鼻子发了。
现在的电视机卖不出去,周厂长他们也想着到时候让政府帮忙找一个卖家,把库里的电视都接收了,到时候工人的工资也都能发得出来了。
但是这大家情况都不好,也不是只有这大星锻造厂一家,很多的厂家都是这样。
柳安现在已经想到了很多家的厂子去找政府哭穷的场景,估计那时候政府就该哭了。
其实人家周厂长也不是不要面子,但是现实摆在那里,不哭穷,厂里的职工能怎么办。也只有不要老脸的跟着政府闹。
厂里面现在堆着的有几百台电视,但是现在大家都还在产,也不知道卖到什么时候才能卖完。
其实周厂长他们也想过,就自己把这些东西卖完,不去靠政府的帮忙,但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现在的黑白电视也要三四百块钱,彩色电视要花将近一千块钱。虽说现在彩色电视是新出现的,但是两年都过去了,有钱的人家早就买了。
政府能解决的事就是,把厂里堆积的货物,强加给其他的单位。美其名曰,大家都是兄弟单位,要互帮互助。
所以那些单位就算知道这些东西不好卖也没办法,也只有捏着鼻子过来拉货。
然后这些东西堆积在接收的那个单位,那个单位的资金也不足,又只有向政府哭穷,然后政府又去找另一个单位救火。
虽说现在说的就是归还一部分自主经营权,但是上面让你往西,你敢往东?让你接盘,你还不是得接盘。
这种情况完全属于恶性循环。
但是没办法,大家都是那个样子,大星锻造厂也被强制要求过。
今年很多的电视厂估计都出现了问题,都想着让政府解决。大星锻造厂也得排队,估计能解决几百台就已经不错了。
政府也是没有办法,能让底下的单位自己解决这些东西,政府也能少一点负担。
要是这些东西都卖不出去,厂里面没钱发工资,这些人也只有去找政府哭穷,所以政府现在就是在劫富济贫。
但就算是这样政府也支撑不住了,据说前两年政府的财政赤字达到了一百多亿元。估计全都是被这群人坑的。
其实这种情况就是政府瞎指挥坑单位,单位没钱发工资了,就去坑政府,然后全都一起遭罪,谁都不放过谁。
大星锻造厂以前的东西就是供不应求,各个商场来求着要东西。现在呢,东西卖不出去,厂里的领导求着那些商场收东西。这个时候也就是靠以前的人情面子的时候,到也能卖出去一些,但终究还是杯水车薪。
第64章
64
或许是柳安的作为让周厂长看到了她的努力; 也觉得柳安对厂里也是真的上了心的。所以周厂长也对柳安很是不错; 自己去厂里视察情况的时候,也会把柳安带上。
“这个是老王,是我们的劳模。”
“这个是顾主任……”
这位周厂长也是真的耿直,柳安入了他的眼之后,走哪儿带哪儿不说; 厂里的各种情况也是非常详尽的对柳安说了。
这位周厂长真的觉得柳安是个人才,对柳安寄予厚望。
柳安还想着如果这个厂子还是这么半死不活的; 到时候自己出去办一个。
现在已经有了个体工商户了; 等过两年就是也会更加的明朗,也不会发生什么请人干活就是剥削的事了。
但是看周厂长对自己的照顾,柳安也有些心虚。
“周厂长,我也跟你在厂里观察了这么久了。我们厂的生产流水线绝对是最先进的; 职工也非常的优秀。只是我们的销售有一些问题。”
周厂长一脸欣慰,“有什么问题,你就说。你读过的书多,肯定有不一样的见解。”
“以前咱们厂里的东西; 是别人求着要的。但是现在不行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找销路。”
以前卖东西的是大爷; 买东西的是孙子。但是以后这情况就再也不可能发生了。
而且厂里的问题; 其实还有很多; 但是柳安现在什么成绩也没有,就把那些缺点大大咧咧的说出来的话,估计周厂长再好一个人; 心里都得膈应。
这个场子就像是周厂长养了二十多年的孩子,柳安一个刚来的就敢嫌弃,怕也是不想混了。
所以柳安也就只把迫在眉睫的事说了出来。
“这电视机我们之前一直卖给那几个百货大楼,只是他们的生意也不好,所以我们的货现在就堆在那里了。现在就算厂里开工,也不敢生产太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周厂长提到这个事情也很无奈。
“我们厂里这么多的年轻人,如果都出去跑销售的话,我们的电视机还怕会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