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界直播日常-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攒齐了她会画的所有图案。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要甜死我啦,我也不知道写到哪儿的时候正好戳到自己的点了,忽然就甜到齁了,于是对着文档傻笑了五分钟_(:з」∠)_
  一定是单身太久的锅……
  今天照旧有红包,明天还有,快来留评疼爱我!!!


第94章 成亲
  说起傅辞的家境,三言两语便能说明白。他爹娘都出自书香门第; 只是二老命薄; 有一年他娘带着他爹回娘家省亲; 半道儿遇上了山匪; 寻回来的尸身已经不成样了。
  幼时他一直被祖父养在膝下; 虽说有血缘维系,可家中叔伯众多,这亲缘便薄了几分。后来祖父也老了; 在家中说话不顶用了。傅辞自知寄人篱下实在讨人嫌; 便一个人搬回了原先的家。
  他当了母亲留下的嫁妆当束脩; 跟随镇子上最有名的先生念书。一等秀才每月都由县里发食饩; 刨去他的吃喝穿用还有剩余。除了家中冷情了些; 过得也不算艰难。
  因为上头没个亲人照顾,事事他都自己拿主意; 十五岁中举之后索性搬到了县城里,避开了那些时常上门套近乎的远亲; 也避开了邻里乡亲华而不实的奉承; 专心致志读起了书。
  这还是他头一回想读书以外的事。
  其实没有诗经中那般旖旎的情思,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什么“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他在小姑娘面前; 那些烂熟于心甚至倒背如流的诗经一句都想不起来。
  在他眼中就是个刚及笄的小姑娘,比他低大半个头、画画不太好看的、笑起来时眉眼弯弯的、会凶人也会温柔的小姑娘,对着她连旖旎的情思都无迹可寻。
  最开始傅辞敢拍着胸口说自己是正人君子; 没起过什么歪心思,只是想对她好一点,天热想给她打扇,天冷想送她个手炉,雨天想给她撑个伞,都是这般平平淡淡的小事。
  后来,得一遍遍默念君子之礼,才能艰难地挪开黏在她身上的视线。
  及至此时,走在去她家提亲的路上,傅辞仍没想明白自己是如何在一年之内越陷越深的。
  小姑娘跟在他身边,眼睛亮晶晶的,还生怕他反悔似的抓着他衣角,一路上喋喋不休数自己的优点:“虽然你会读书写字,可我会做伞画画洗衣做饭,我还会绣花、纳鞋底、缝衣裳,你一点都不亏的!”
  傅辞忍住笑意,认真应了一声。
  小姑娘对他这个淡淡的反应不太满意,又瞅他一眼,被小哥哥的盛世美颜晃花了眼,这回有点底气不足,小声咕哝:“虽说你生得是挺俊的,可我也是我们村最好看的姑娘,只差你那么一丢丢。”
  全县最帅的傅大举人又含着笑“嗯”一声。
  “我怎么那么那么那么可爱呀!!”飘在天空上看戏的唐侨被萌出一脸血,忽然脸上的笑一顿,戳戳旁边的帝君:“我这辈子好像没有以前可爱了,你会不会有点失落感?”
  帝君心说这个问题不好答,可一年多的相处也摸透了唐侨这辈子的脾性,知道姑娘胡搅蛮缠的时候就跟猫儿一样,只能顺毛摸。可惜他打了一千多年的老光棍,说情话的技能太生疏了,灵机一动便把人捞进怀里亲了一口。
  唐侨满意地笑了,又捧着他的脸仔细看了看,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厢看着前世单纯的你,这厢看着已经修炼成老油条的你,我心理落差有点大呀。”
  帝君被噎了一下,这个“老”字精准地戳中了老男人敏感的神经,想了半晌,想出自己一个从前没有的优点:“我比以前富有。”
  唐侨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又被帝君捞进怀里亲得喘不过气。
  小姑娘出身也可怜,她爹早些年病死了,唐夫人落了个克夫的名声,被婆婆赶出了家门,带着女儿艰难度日。好在她的绣艺不错,靠在绣坊工作将女儿拉扯大了。
  多少年来唐夫人最愁的就是女儿的婚事,女儿及笄以后更是发愁,母女俩都在县城站稳了脚跟,没道理再回村子里相个庄稼汉。此时白捡着一个眼神不好的金龟婿,还是个品行端正前途远大的,唐夫人心花怒放,没多想就答应了提亲。
  到了新婚当日,小姑娘的闺中密友,傅辞的一众同窗都没缺席,两家平日交情不深的亲戚们也都来了,一番热闹自不必提。
  唐侨看着前世的自己穿着大红嫁衣走进了喜房,过了半个时辰又看着傅辞也离开了酒桌,简直心|痒难耐,戳戳帝君问:“如果我说我想去听墙角,你会不会觉得我素质特别低下、品德特别败坏?”
  帝君明白了她的意图,忍俊不禁:“这是你我的前世,有何不能看的?”
  于是唐侨开开心心拉着他去看洞房花烛夜现场了。
  喜房里喜烛燃了一屋子,傅辞进屋的时候小姑娘正在剥花生吃,满床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都被她捡出来摆成四堆。见他进来了,小姑娘忙丢掉花生壳,扯过红盖头蒙在自己脸上了。
  傅辞哭笑不得,准备了半月的甜言蜜语被她打了个岔,愣是说不出口了。心说花生代表“早生贵子”,多吃点也算是好兆头了。
  傅辞好说歹说,才将岳母娘多年深种的“好姑娘不能喝酒”的观念从自家媳妇脑海中剔除,哄着她喝下了合卺酒,又哄了半天才将人放倒在床上。
  她小脸红扑扑的,捂着脸死活不看他。傅辞哄了好一会儿都没用,只好转战别处,低头去解她衣裳上的盘扣。
  小姑娘一手捂脸一手左支右拙地捂衣裳,到底抵不过他,泫然欲泣道:“我饿,我今儿一整天没吃东西了。”
  傅辞深深吸了口气,等她慢腾腾吃过晚饭,拆了发髻,把头上的首饰规规整整放好,洗漱完毕,再一次扑了上去。
  唐侨飘在房梁之上,一双眼睛亮得渗人,嘴里不停絮叨:“感觉像是在看自己演的春|宫,这感觉很微妙啊。”
  她手捂着眼睛,做出一副“我乃正人君子非礼勿视”的样子,却又偷悄悄透过指缝往外看。可惜前世的帝君和自己脸皮都薄,大红被将两人遮得严严实实的,这是十分河蟹的版本。
  于是唐侨只听了现场的音频版。
  笑得几乎岔气的是前世的她:“嘤你别摸|我的腰,脖子不行,咯吱窝也不行!!”
  叹了口气的是傅辞:“好。”
  声音娇柔带着哭腔的也是她:“嘤你骗人的!我娘给你的压箱底你根本没看过是不是!”
  声音哑得吓人的是傅辞:“我看过了,就是……还不熟练,多试几次便可。”
  哭得梨花带雨的也是她:“嘤你把脑门的臭汗擦掉,都滴我眼睛里了。”
  傅辞深深吸口气,随手抓起旁边的里衣擦了擦汗,身下的人从他怀里钻出来,抢过他手里的衣裳,含|着一泡眼泪瞪他:“嘤你不许把汗擦衣服上,明儿我还得洗衣服呢!”
  “我洗。”傅辞只管埋头苦干。
  “嘤……床单和被罩还不得是我洗?”
  傅辞忍无可忍,俯低头把这张喋喋不休的嘴堵上了,世界总算安静,只有床咯吱咯吱和被翻红浪的声音。
  唐侨笑了个半死,连只有音频版都听得津津有味,托着腮又开始发散思维:“话说我现在是个魂是吧?能不能附身到以前的自己身上?好想体验一下那时候的你啊哈哈哈哈哈……”
  笑到最后觉出帝君脸色不对,已经变成了干笑。帝君黑着脸瞟她一眼,从齿缝间挤出来一句:“想都别想。”
  *
  小两口成亲第二年,傅辞便要进京赶考。
  其实他本不需要这么急,恩师也说再等三年更为稳妥,只是他等不及了。看着她烈日之下坐在街边卖伞,他心疼;雨天卖伞,他更心疼。
  甚至寒冬腊月下雪天,他出了学堂赶着往家走,竟然还瞧见她在桥那头的摊位旁对着自己招了招手,傅辞心疼得要碎了,阴着脸把冻得哆嗦的小媳妇背回了家。
  即便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每当他看到小媳妇精心做出来的纸伞却还要被人挑拣,傅辞心头就有种无法纾解的躁意。
  同窗都当他进京是去考进士的,皆知进士百里取一,已是艳羡不已。恩师担心他落第之后一蹶不振,还委婉地发了几碗心灵鸡汤,要他平常心考试。殊不知傅辞根本没听进去。
  谁也不知他心中有更大的野心,这一年来看的都是与时政策论相关的书,想的便是在殿试之上一鸣惊人,连前三甲都敢觊觎。
  “如今是十月,明年三月会试,四月出榜,我最迟七月便能回来。”傅辞心事重重,总觉得放心不下,若不是一路舟车劳顿,京城花销又大,真想把她揣进袖子里随身带着,反复叮嘱道:“你若是呆得无趣,就去岳母娘那里住。”
  “知道啦。”小姑娘笑得眯眯眼,托了一把他背上的行李,被那沉甸甸的重量吓了一跳,满眼心疼:“你好好考呀,不中也没关系,咱们三年后再考。”
  其实傅辞三年前已经考过一次省试了,那时正好恩师也要去京城赶考,带了几个得意门生同去,让他们提前体验下科举的紧张。那回傅辞也跟着去了,他年纪小阅历也少,落第也是正常。
  他苦读三年,此时已成竹在胸,只是一向性子谨慎,不夸海口,也从不谈心中抱负。
  “我给你写信,半月一封,你记得回。第一封信可能会迟一些,兴许你三月后才能收到,收到就回信与我,不许忘。”
  小姑娘乖乖点头,又听他说:“若是有认不得的字就抄下来,去隔壁的大娘家里问问,她识的字比你多。”想了想不放心,又叮嘱道:“把单个字抄下来,可别把整封信拿给人家看。”
  这一年来傅辞教会她不少字,他写信也会刻意往简单了写,却也怕她因为有些字不认识,瞎猜一通解错了意。
  小姑娘笑眯眯踮着脚亲他,亲一口,再亲一口,怎么都亲不够似的,忍着笑着:“相公,我又不傻,怎么会把你给我写的情话拿给别人看?”
  傅辞也笑:“是这个理儿。若是遇上什么难事,就去冯水巷求见邱先生和葛先生,二人一个是我恩师,一个是我挚友,我都与他们交待好了。”
  小姑娘抿着嘴笑:“你都说了一个月了,我都背下来了。”
  “家中银钱你别省着,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不许给我省。衣服别洗那么勤快,不想做饭了就去街上吃,天天睡到日上三竿也随你高兴。”
  放心不下的事太多,傅辞眉尖都拧成了疙瘩:“隔壁住着的那户人家不好相与,若她们哪日又说丢了鸡蛋丢了扫帚的,你也别犯拗,花钱消灾便是。”
  小姑娘望了望天,一副好纠结的模样,傅辞连说了两遍“听话”,这才不甘不愿地点了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特别卡!!!!我写完之后看了看文档的时速统计,每分钟13个字,别问我是怎么做到的……
  下章就要开始虐了,大概虐2章的样子,然后就讲后世的遗憾,就算2章写不完我也会强行加更写完的!!!


第95章 成仙
  当时已是宣宗在位后期,天下学子汇聚于长安; 个个怀揣着鸿鹄之志; 盼望着一飞冲天。却不巧; 恰逢梵茗圣僧带着徒弟云游至长安弘经**; 圣僧名满天下; 独一人与众道士于御前激辩半月,道教愈显颓势。
  沉迷佛法的宣宗与梵茗圣僧畅谈两月,盛赞不已。当年的省试便因这样的原因取消了; 往后延了一年。
  时下学子议论纷纷; 甚至聚众伏阙上书说佛法误国; 犯了宣宗忌讳; 从那年的会试名录中被剔出去的考生不下百数。
  傅辞恍若未闻; 他心中纠结的倒是另外一事:一路上京盘缠已经用去了多半,从京城到江南又路途遥远; 回一趟家,就得将半年时间耗费在路上; 倒不如留在京城苦读一年养精蓄锐。
  傅辞犹豫再三才写信给她; 告诉她自己要在京城再留一年,信中的蜜话简直不要钱地撒; 就怕自家小媳妇赌气。好在媳妇乖巧懂事; 只劝他好好复习; 别操心这些琐事。
  上京赶考的许多学子都被京城的繁华迷了眼。傅辞却没有,生活寡淡的如同恪守清规戒律的僧人,每月最大的期待反而是来自家乡的两封信; 月初收一封,月中收一封。他整整齐齐收好在匣子里,生怕折了皱了。
  每回他寄出的信都是好几张纸,从江南寄来的信更厚,小姑娘字大如斗,一封信足足能写十几页,摸上去厚厚一沓,让人心里踏实。
  每回信封上的地址与收信人都写得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的,这是因为她怕送错了地方;拆开信来看,里面就原形毕露了,都是歪歪扭扭的狗爬字。她写的大多是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傅辞也不嫌琐碎,看得津津有味。
  “相公,今天我在茶寮里听了一段书。说书的老大爷讲了个故事,他说考中进士的青年才俊都会被官家老爷挑走,带回家中当上门女婿……官家小姐有什么好的,一句话扭扭捏捏说半天,连缝个衣服都不会……嘤嘤嘤你别去当上门女婿,你要当上门女婿了我立马改嫁给巷子口打铁的何大哥!!”
  傅辞脸一黑,阖着眼细细想了想,也不记得巷子口打铁的何大哥长什么样了,只记得那汉子一身的腱子肉。
  信的末尾倒是轻易绵长,歪歪扭扭的两行诗:“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傅辞好笑,想来是翻了他的藏书,从里头摘出来的诗句,这活学活用的本事倒是不错。
  回信时字斟句酌,接连去了两封信,总算把人哄好。
  这天子脚下人才济济,志大才疏的是庸人,可恃才傲物的也当不得大用。傅辞转变了心态,趁着这一年功夫,结交了不少饱学之士,拜入名师门下得其赏识,初初为将来的仕途铺了路。
  可小姑娘没这么好命,大抵她这辈子的好运在嫁给这个金龟婿的过程中就用光了。
  那一年她都和唐夫人一起住,唐夫人虽已是个妇人,年纪却不大,莺花半稀亦有种别样的风情。偶有一日锦绣绣坊的活计多,唐夫人一人走夜路回家,行到巷子口时远远瞧见了自家门廊上高高挂着的灯笼,心知女儿正在等她。
  唐夫人心中一喜,正要加快脚步往家里赶,却忽然被两个大汉蒙住了嘴,掐着腰扔上了一顶轿子。
  “你是何人?”唐夫人吓得不轻,还没看清楚眼前是什么人,面前已经凑上一张酒气熏天的嘴来。她连忙手脚并用地将人挣了开,踉踉跄跄跳下了轿子,一路喊着“救命”,一路往家里跑。
  小姑娘本就在家里等得心焦,听着家中的大门被人踹了开,又听到她娘呼救的声音,忙拿了扁担往外冲,竟见家门口有个黑影正将她娘压在墙上欲行不轨,登时气得没了理智,狠狠抽了那人一扁担。
  那色鬼一声没吭,软软倒在了地上,小姑娘仍不解气,又狠着劲砸了两扁担。
  母女俩又惊又怕,借着灯笼的光瞧了瞧人,此人竟是东街住着的陈员外,更吓人的是此时陈员外的后脑处已经泅开了一滩鲜血。两人这才记起来,扁担的两头各有一个用来栓水桶的铁扣,方才那铁扣正正好砸进陈员外的后脑勺上,此时他已经翻了白眼。
  母女两彻底慌了神,后头的四个轿夫本就在巷子口守着,听了这动静忙跑上前来,一面慌慌张张送自家老爷去医馆,另一面扭了人送到了县衙。人证物证俱在,陈家掏了些银钱进来,连堂都没过,母女俩经了刑讯之后便被押入了大牢。
  小姑娘一身是伤,气得直发抖:“我相公说过的——非正印官不得受片面之词,你身为一县之令,竟连邻里证人都不传唤!就不怕弄出冤假错案来?”
  这“冤假错案”听得知县脚步一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