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年代好家庭-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莫茹已经在空间里存了很多新鲜的蔬菜,夏天的菜园长得风快,每天都有很多成熟,摘晚了就变老。不只是她家的,甚至大爷三达达家的菜园她也适当摘一些,免得吃不掉烂了可惜。
虽然存的多,可冬春季节也长自然不够吃的,还是要种萝卜白菜。
白菜和萝卜就是当地冬天最主要的菜蔬,家家户户自留地都要种很多。
萝卜可以挖坑埋在沙土里,只要深埋不糠不冻就行。
白菜则直接堆放在屋里也冻不坏,最多就是有两层老梆子。而且当地是不腌酸白菜的,估计因为虽然最低气温有零下十几度,但开春就化冻暖和起来,酸菜很容易坏。
……
平整好了菜畦,那点胡萝卜种一下很快,个把小时周明愈和莫茹就忙活完。
为了不让别人家散养的鸡鸭给祸害了,莫茹就拿出一些树枝子,让周明愈插一圈。
忙活完之后,周明愈还是和周培基去做木匠活儿。
现在每天周诚信和周玉忠帮忙做门窗木匠活,早起上工前过来做个小时,晌午下工睡晌觉的时候也过来忙活一会儿,等傍晚下工再来做个把小时。
各家也没有煤油随便点,菜油又没有那么亮,所以看不清的时候他们是不忙活的,反正房子盖起来门窗就慢慢做吧。
时间长了周明愈发现周培基算啥木匠啊,那是他自己吹牛的吧,做点没有技术含量的还行,要是稍微讲究一点就麻爪儿。
不说别的,最开始他给莫茹做的小凳子,坐了没两回就晃悠了。
莫茹坐着小凳子在石板上算账,就感觉有点不对劲,惊呼一声,“我要倒了!”
幸亏周明愈离她近,一个箭步蹿过来把她扶住,就见那张小凳子歪在地上龇牙咧嘴地跟嘲笑人一样,“周培基,你吹嘘的好木匠活儿!”
周培基也很不好意思,挠着头嘿嘿笑,“不应该啊,应该挺结实的啊……”
周明愈:请你练好基本功再说自己是木匠吧,免得害人。
等傍晚时分周诚信和周玉忠下工过来,看了一眼那凳子,周诚信道:“凳子的口诀不是‘八分一,四寸五’,你这做的什么玩意儿?”
周培基还不服气呢,“我就是按照这个口诀做的。”他还拿起来比比划划,俩人一看他就是知道口诀而已,几个关键细节处却是错的。
周玉忠拿过去给他讲了一下,周培基听了脸红得跟熟透的虾子一样。
莫茹和周明愈就在一边笑,周培基觉得自己是木匠,只是自己觉得而已,空有理论又没有多少实践。说话那是一套套的,什么“凳不离三,门不离五,棺不离八,桌不离九”,还有什么“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听他说讲的头头是道,可上手做的话给他爹和周诚信打下手都嫌碍事儿呢。
连周明愈从俩长辈过来帮忙以后,学到的东西比周培基都多。
更何况周明愈力气大,控制力气的水平又高,很有举重若轻的味道。
比如说锯木板的时候,因为周明愈力气大会控制力道,就比周培基锯得更直。还有用斧子砍一个楔子出来,周明愈听周玉忠说了要点,试了几次就有那么点样子,比周培基学得又快又好。
且周明愈物理数学特别好,对做木匠也很有帮助,起码他估量一块木头做什么那就基本不会走样,绝对不会浪费任何木料。
做木匠活不只是手艺好,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会不会合理利用所有木料,要尽可能的不浪费一点木料,都能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行。
看周明愈脑瓜儿这么灵活,手和很巧,周玉忠甚至动了要收周明愈当徒弟的心思。
只是暂时没露出来,一是怕儿子不高兴,二是还有其他顾虑。
周培基可没想到周明愈这样厉害,看他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你什么时候跟你三达达学了木匠?”
周明愈:“没学啊。”
周培基不信,“没学你做梦就会了?”
周明愈:还真是,前世他也没学过木匠,可现在试试好像自己天生就是做木匠的料,哈哈。
莫茹听周培基的话就在那里笑,周培基瞪她,“你臭美啥呢?”
莫茹:“你夸我小五哥,我高兴啊。”
周培基呵呵。
莫茹就朝着周明愈抛媚眼,周愈就算不会做木匠,可他心灵手巧啊。前世买了拼装家具,都是他自己装的,甚至改装房间的时候油漆、壁纸他都可以自己搞定的。他还买了防腐木板,给她做过几个露台花盆呢,不过后来都被婆婆用来养葱蒜了。
周明愈对周培基道:“这也差不多要好了,从明天开始我俩也去上工吧,下工的时候再过来打下手。”
周培基现在被周明愈打击得不轻,突然对学木匠有了一种新的诉求,觉得应该拉着周明愈一起学,然后比比看到底谁更厉害!
“上就上,然后下工咱们一起学木匠,看谁学得好。”
……
“嘟嘟、嘟嘟”满耳朵都是刺耳的哨子声,就见三队四队的人疯狂地往村里跑。
“快跑,去打饭,今天有大馒头和炖菜!”
“快走快走,干饭管够呢,一天都是二斤二两,真是神仙都不换的日子。”
“让一队二队那些鳖蛋眼馋去吧。”
那些人成群结队地回来,路过新房这里,说说笑笑的,甚至有人故意大声让周明愈听见。
周明愈对周培基道:“快去吃饭吧,晚了抢不到。”
周培基讥讽道:“怎么会抢不到?你不知道现在食堂里吃不完还祸害呢,一个人干多干少一天二斤半的口粮,真扯淡!”
周明愈惊讶道:“你们有那么多粮食?”
“这不是把全村的粮食都集中过去了吗?你们队还凑了一千多斤的地瓜干呢。”周培基弯腰一脚踩着木板,一手扶着,一手握着框锯,嗤啦嗤啦地锯木头。
周明愈道:“照这样的速度,那些粮食也就能吃一个半月。”
周培基道:“屁嘞,还一个半月,只怕一个月也顶不住。”
“到时候秋粮下来,也能对付。”周明愈安慰他。
周培基却难得地开始发牢骚吐槽,“你知道那些蠢货干什么?他们真是往死里吃,尤其赵化民那一家子,以前自己家吃饭天天也没吃饱过,现在一个人一顿能吃八个馍。”
八个窝窝头以前估计他们一家人一天都没得吃。
还真是吃公家的不心疼,随便吃。
“他们还整天在食堂打赌看谁吃的多呢,有人能吃八个就有人能吃十个。他娘的,也不怕撑死他们。”周培基锯木头的时候似乎把木头想象成了谁,力气格外大,嗤啦嗤啦地听得莫茹头皮发麻。
她对周明愈道:“咱们队里也有人羡慕他们呢。”
她拿虫子的时候就听单蝶琴几个表示不满,说人家三队四队都敞开肚皮随便吃,不干活一天也有两斤二两呢,要是来了亲戚都领着去食堂,好时候还能炒俩菜呢!
三队四队的食堂设在队屋和大队那里,两个队在一起垒了八口锅灶,社员们饭点就去打饭,然后都在前面的场里或蹲着或拿了自己家板凳饭桌来吃饭。
吃饭的时候热热闹闹就跟过节一样。
正说着,周明青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明愈,快,去生产队帮忙,有人闹事呢!”
☆、第51章 闹事、老姜
周玉忠和周诚信俩人老神在在的继续做木匠活儿,就跟天塌下来都不会影响他们干活儿一样。
周明愈让莫茹呆在这里,他和周培基过去看看,周培基顺便拿着大碗去打他和爹饭菜,他俩都是在这里吃了饭继续做木匠活儿的。
莫茹虽然也想去看看,不过从村后头走到村前头也有点距离,她还得攒力气晚上去摸知了龟呢,就不走那么远的路。
周明愈一路去了二队的队屋子,发现那里聚集着一些人,有单蝶琴和她男人,还有陈建设以及另外几户人家。除了单蝶琴,都是二队扯后腿的几户,工分没多少,口粮自然也是最少的。
周明愈对这些人没好印象,明明好吃懒做,却总是要敌视四属户,其实他们根本没有比四属户能干到哪里去。人家陈秀芳家男人不在家,他们可都是有男劳力呢。
“队长,现在每个大队都吃食堂,怎么咱们队还不吃啊,看看人家三队四队,天天敞开肚皮吃,吃得饱饱的。”
“就是啊,办食堂就有饱饭吃,咱们为什么不办啊?”
周明愈听着这论调可真耳熟,这不是他三嫂从娘家回来的时候宣传的嘛,幸亏他早有准备,那时候听三嫂说了以后就去找队长大爷提过醒的。
周诚志被那些人气得老脸铁青,背着手,一副要爆发的架势。
周明国喊道:“你们急什么,食堂肯定是要办的……”
“你真是说话不腰疼,你家里有粮食吃,当然不要办食堂,我们家都要揭不开锅了。”
说话的是陈建设,之前听说要办食堂,他在家里做了几顿好吃的,把仅有的一点菜油天天酪油饼吃,过足了瘾,想着等粮食不够就吃食堂。
谁知道周诚志根本不肯像大队要求的那样办食堂,直接来个演戏,吃饭的时候都端着碗走个过场。
再走过场他都要饿死了!
他们家粮食可支撑不到秋粮下来。
周明愈听见他的声音,就走过去抓住他的胳膊,“来来来,咱们到前面来说,别在人堆里瞎嘀咕。”
陈建设喊道:“干嘛呢,你要打人啊!”
周明愈不让他挣脱,把他拎过去,“谁打人啊,你在那里说话队长听不见,过来说清楚点。”
有些人混在人堆里瞎吆喝胆子还挺大的,什么也敢说,一旦让他到人前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突然就蔫了,一句话也说不出。
说实话,队员们对周诚志还是挺怕的,炮仗队长这外号也不是白叫的,向来说话毒不留情面。
单蝶琴喊道:“陈建设,你怕啥啊,你就说说为什么要办食堂呗,说得有道理,咱们也支持。”
那些想要办食堂的也跟着喊:“就是啊,你说呗,我们听着呢。”
只要口粮不多的,都喜欢办食堂,因为三队四队比们还不能干呢,可办了食堂他们就大吃大喝,很显然这都是食堂的功劳。
那他们为什么不能办?
他们都跟着起哄,要求办食堂。
周明愈听得很无语,有些地方要求办食堂,大家不乐意,因为要把家里的粮食交上去。
他就走到周诚志跟前,道:“队长,既然大家要办食堂,那咱们也办呗。”
他早就和周诚志商量过的,办食堂是势在必行的,哪个生产队也逃不过,能拖一天是一天,实在不行的时候再办。
他原本想的是等并乡成立公社的时候,那村里的食堂也是肯定要办起来的,没想到这些人开始闹腾要早点办食堂。
办食堂可以,要想不劳而获,吃集体那也没门儿!
毕竟集体的粮食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要各家各户凑上来的,凑多少吃多少,你不凑你还想吃,那也不可能!
他们早就商量好的,就算办食堂也是家家户户凑粮食,凑多少吃多少,等秋粮下来不分粮食按照各家的口粮和工分来,算出来多少就吃多少,多的多吃,少的少吃。要想不能干,还想一天两斤半,做梦去吧!
周诚志点点头,背着手咳嗽一声,这才拉着脸道:“陈建设,你是不是看不上俺们二队?”
陈建设没想到队长开口先给自己下绊子,“队长你可别污蔑咱,我从来没这个想法。”
周诚志冷冷道:“那我就明说吧,二队的食堂是要和我们伟大的人民公社一起成立的,等公社一成立,我们就成立食堂,要想在公社之前成立,没门儿!”
敢情儿你们甩着手指头张着嘴就来吃,麻烦都是老子的,老子他娘的又不傻。
能轻快一天是一天。
他这么一说,就有人不乐意,开始喊道:“别的大队都成立食堂了,怎么就我们……”
“站出来说话,谁要是看到三队四队好,就站出来,咱们把你们的地划到三队四队去,我给你们一个机会,现在想换队的就赶紧提出来,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儿!”
周明愈差点笑起来,姜还是老的辣啊,队长大爷这是早就看一些人不顺眼,想赶他们走又没有借口,这会儿正好让他们自己走。
他这么一说,很多人不敢吭声了,还是怕的很。
那边打了饭的周培基端着一小盆窝窝头,还有一小盆水煮菜,上面还飘着点油花,他喊道:“来啊,我们吃的可好了呢,有菜有肉,大饽饽管够儿!”
他哈哈笑着,开始大口的啃窝窝头。
那窝窝头不是秫秫面掺地瓜干的,而是秫秫面掺白面。
很多人心里想着不是说人家三队四队的麦子烧了淹了都已经毁了,剩下也都凑凑交公粮么?那他们这是哪里来的细面?
周古忠道:“我那次见三队队长带人去推磨呢,好多麦子呢。”
他这么一说,有人就心思开始活动。
陈建设他老婆就喊:“俺们愿意换。”家里粮食不多了,等秋粮还得一个多月呢,这公社也还没正式成立,谁知道哪天才办食堂?
她这么一喊,陈建设就一副队长你别怪我,我不想走的不想背叛你,可俺婆娘发话了,不得不这样。
周诚志目光锋利地刮着他,“陈建设,你要走是不是?”
陈建设就觉得周诚志这是满含谴责与悲愤的目光,这是伤心欲绝的挽留,他狠狠心,“队长,我是不想……”
“行啦,不用多说,还有谁,赶紧的啊,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
周古忠见状也立刻说要走。
吴美英对单蝶琴道:“骚蝴蝶,你不走啊?”
单蝶琴呸了一声,“你才骚呢。”她哼了一声,扬着下巴,扭着屁股一扭一扭地走了。
吴美英纳闷,“她咋不想去三队四队呢?死赖在俺们队干嘛?”
一个男人笑道:“咱们队这么多俊爷们儿,她舍得走嘛。”
“呸,也不撒泡尿照照,你看你俊吗?”吴美英也转身走了。
那边周培基看着陈建设、周古忠还有一家要换的,他嗷一声也顾不得了,端着碗撒丫子就往后面狂奔,那菜撒了一身也不管,索性直接倒掉,拎着空碗去喊他爹。
……
二队队员造/反这件事引起了全村关注,最后张根发也强势介入,“召开全村大会!”
张根发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他要想办法瓦解二队的势力,让周诚志失信于民,没有人拥护他,那二队也就是自己说了算。
所以他要召开全村大会,他想的自然不是让二队的队员换人,他的想更好,他要——撤掉周诚志!
不过他忘了一件事,生产队的队长不是上头任命的,这是村民自己选的,而且还不是全村选,是一个队自己选的。
“村民同志们,现在我党要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全国各地都获得了大丰收,很多地方亩产千斤甚至上万斤啊!同志们,这是什么概念啊,这就意味着咱们有吃不完的粮食呐。这么多粮食,只有开办食堂才能吃到啊,你们想想,额定口粮一个人360斤,就算一亩地收一万斤,我们也就分360斤啊。可食堂不一样,你进了食堂就有饭吃,就能敞开吃,你就可以吃五百斤六百斤一千斤!一千斤,你家里有吗?还是得靠大食堂!靠我们英明的党!”
三队四队立刻开始呼呼啦啦地回应他,摇着胳膊使劲地呐喊,“食堂好,食堂棒,吃干喝汤,有营养!”
莫茹靠着周明愈站在边上,看他们那么狂热,摇摇头,“看来很多人真的相信有那么多高产量的。”
虽然张根发作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