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六零年代好家庭-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嘞。”
晚上莫茹和周明愈都已经睡下,结果有人来敲门,“砰砰砰”力气格外大。
周明愈没好气:“谁呀!”
外面传来女人的声音,笑道:“哎呀,小两口怎么这么早就困觉了?真着急。”
周明愈有点迷糊,这是谁?
莫茹听出来是四娘娘赵连英,附耳告诉他,让他应付自己装睡。
这种时候要是她敢出声,赵连英就能好意思把她喊起来招待。
周明愈就道:“四娘娘啊,俺们已经睡了,有事明天再说吧。”
他心里不大舒服,看来还得把院墙垒上,要不这些人总随便来到房门外面。
赵连英道:“年轻人怎么困得这么早,娘娘我有个话儿要和妮儿说说,你叫她起来,妮儿?”
周明愈越发不高兴,“娘娘,妮儿她们画灶王像画得可累了,别叫她,有事儿明天说吧。”
真事的,你有事白天干嘛了?就是晚上吃饭那会儿也可以啊,怎么非得现在睡觉来说?
不知道怎么想的。
赵连英怎么想的呢,当然是想来管莫茹借布票和钱。
之前她就一直心思活动,想找莫茹借,可好几次她跟莫茹提起这个话头来,还不等说的就有事,不是有人找她就是找莫茹,再不就是莫茹有事儿反正不落单。
一来二去的,这么些日子她愣是没瞅着机会跟莫茹开口。
这几天莫茹又帮着带人画灶王像,白日黑夜的身边都是妇女们,她也没机会。
之前莫茹在南屋吃饭,赵连英就算想去也不能去,张翠花在家,她现在看着张翠花就不得劲。
总觉得张翠花对她好像有意见,甚至因为拿了劳模有意无意地就跟她炫耀示威似的。
反正好几次在食堂里碰到,她笑着和张翠花说话,张翠花给她的感觉都是不冷不热的,就是没有如她想的那么热情。
要是她当着张翠花的面管莫茹要东西,张翠花肯定拦着。
实在没有办法,她就只好晚上来。
如果再不开口,明天大集肯定来借的人更多,这个借那个借的,自己借到的可就少了。
要是被别人借走很多人不还,不就白瞎了?给别人还不如给自己,怎么说也是自己人。
“我知道你们累,娘娘这不是没有办法嘛。明愈,娘娘给算算账啊,你明升哥哥比你还大呢,这还没说媳妇。今年一个人就发那么二尺八的布票,娘娘家总共发了一丈一,你说有啥用,一个人一身衣裳做不起来。你们弟兄个子都大没有个一丈五哪里做的起来?”
莫茹心道:明明八尺就够,怎么还得一丈五呢?
赵连英可能有些冷,就跺了跺脚,搓搓手,呵呵气,继续在外面唠叨:“看好个闺女,人家还要两钩子布当彩礼,你说娘娘去哪里弄两钩子布啊。”
周明愈:两钩子是多少?
莫茹:一钩子是一丈六。
“你说你哥哥结婚,也不能就做一身衣裳吧,叫人家看着笑话,还得做床新被子,还得给媳妇做衣裳,这布票哪里够啊。”
周明愈:明明结婚的时候去领结婚证可以拿布票呢。
现在乡下人结婚,基本不去领结婚证,吃顿饭就拉倒,乡约比结婚证管用。
他想的是以前说亲还有点麻烦,现在二队是全县工分值最高的,很多人家不要彩礼也愿意把闺女嫁过来,还有什么麻烦的?
四娘娘真是自寻烦恼,占着工分值第一的天时地利人和,非要走三队四队的曲折路子。
你现在没有那么多彩礼,那就说好,先置办结婚的行头,婚后小两口好好干,分了布票再送给娘家不也可以?
三队四队还有很多人打着二队的名头去相亲骗婚呢。
听着赵连英啰啰嗦嗦,莫茹和周明愈竟然睡着了!
睡之前莫茹还在想,自己也是没心没肺的,不知道赵连英在外面冷不冷。
第二天鸡叫周明愈就起来,对莫茹道:“你不和她们去赶集去了。”
莫茹:“我不去今日在家里给娘帮忙。”
这会儿要去的都是昨天发布票急着扯布的,供销社估计得让人挤破门,搞不好还买不到布,肯定得断货。
周明愈:“再不起估计四娘娘又来了。”
“哎呀。”莫茹赶紧爬起来穿衣服,又把闺女从空间抱出来。
周七七睡得正香呢,小手攒着一个拨浪鼓,时不时自己摇两下哄自己睡得更香。
两人穿衣服下地洗漱,果然就有人朝着他们家过来。
外面天还没大亮呢,满地白霜,篱笆上也挂着洁白的霜花。
赵连英走到门口就碰到几个女人,一看是杨金嫚儿、邱瑞娥、王金萍、王金丹几个,这可是她认定的村里有名的占便宜没够的女人,她顿时不高兴,“你们干嘛来啊?”
不沾亲不带故的,也好意思来借布票?
那几个妇女都道:“这不是要赶集嘛,叫上劳模一起去。”
赵连英立刻拉着脸,“你们不用忙活了,我们家妮儿的布票已经答应借给我,让我一早过来拿呢。”
邱瑞娥道:“俺们是来约劳模一起赶集的。”
王金萍:“劳模那么多布票呢,你一个人也借不完。”
王金丹:“俺是来借两块钱使使,去买几尺布。”
赵连英讥讽道:“人家又没分家,你来借钱借的什么劲儿?你去找俺家二嫂子借去吧。”
杨金嫚儿道:“不要紧,我是来借军大衣穿穿的。”
几个人一边说着争先恐后地就往莫茹家抢,生怕晚一步劳模的钱票衣服就被别人给借走没有自己的份儿。
这时候莫茹和周明愈已经抱着闺女出来,莫茹看着她们那架势,对周明愈道:“赶紧锁门。”
这些人最近经常找机会往莫茹跟前凑,只可惜莫茹一直提防着,所以谁也没找到她落单的时候。现在估计是不怕被人家知道,哪怕几个人一起也得开口借。
周明愈拿了锁正要锁门,几个女人已经飞奔而至。
“哎呀,妮儿这是一起赶集去啊?”几个女人纷纷抢着问。
赵连英使劲挤开别人,到了跟前,对莫茹道:“妮儿,走,去南屋找你娘他们说说话。”
为了挤开其他女人,她就拿张翠花当挡箭牌。
她伸手就搭在莫茹腰上,想让莫茹和她一起走,不要理睬那些女人。
杨金嫚儿看着周明愈手里拿着大袄,笑着就上去拿:“哎呀,这军大衣真好,穿上不知道多精神呢。明愈,你反正不穿,给俺家哥哥穿穿,今日出个门儿相个亲,春天就能结婚。”
杨金嫚儿是三队的,男人也姓周,但是和周明愈家已经出了五服关系远得很,平日里一个南头一个北头,两家也不打交道。见面的机会都很少,她这么冷不丁跑过来要自己的衣裳,周明愈都佩服她怎么那么自来熟。
周明愈顺手就把军大衣给莫茹穿上,道:“这大衣是劳模奖的,除了劳模别人穿不起啊。”
就说你不配穿你能怎么滴,真是的,都说好几次衣服不外借,还来借,怎么那么大的脸?
再说了,平日里也没啥来往,怎么突然就来借衣服?
也没那个交情吧。
赵连英就帮着莫茹把女人们推开去张翠花家。
几个女人道:“劳模儿,今儿赶大集,你看嫂子手里布票/钱不够,你有那么多也使不完,能不能借几尺给俺。”
莫茹道:“我手里没有布票了。”
“那是不是都扯布了?”女人们两眼放光,扯布更好啊,直接借布,“布俺也不嫌弃,更省了跑供销社。”
莫茹笑微微地看着她们:“是不是我再帮你们做成衣服啊?”
王金丹笑道:“这敢情儿好,你不是还有缝纫机嘛,正好给我们做做,我这就把俺家小子的尺寸给你。”
她说着就真的开始报尺寸。
关于莫茹的缝纫机,她们已经猜测很久,总觉得那是个非常神奇的物件,好像把布料放上就能做出衣裳来,可省事呢。
手缝一件衣裳的时间,人家缝纫机能跑出一百件来!
莫茹笑了笑,就把闺女交给周明愈,几个人往张翠花家去。
几个妇女争先恐后地报尺寸。
莫茹看她们那么主动就道:“要是让我剪裁做衣服,最简单的款式一身就要两块钱,先交一半定金吧,不用管饭。”
“什么?也太贵了!买布才多少钱啊。”几个女人叫起来。
邱瑞娥道:“真要是做,那也得先赊账,俺们还想跟妮儿借钱扯布呢。”
莫茹笑道:“借钱可以啊,去找俺家嫲嫲吧,俺们家钱都是老太太当家做主,我手里可没有,我当劳模,上面也没人奖励我钱啊。”
几个女人面面相觑,又道:“那、要不我们就借几尺布,过了年凑够布票再还你。”
莫茹道:“不好意思,我的布票都扯成布,布都在俺家嫲嫲屋里,谁要都去找她申请,我也没有办法。”
她又指指闺女的衣服和睡袋,“看,我的布都给闺女做了。”
几个人看她给那么点个丫头片子居然用这么好的布,真是又嫉妒又心疼那布,就好像是把她们的给周七七用了一样不甘心。
赵连英讥讽道:“行了啊,赶紧去吃饭赶集吧。”
说话间差不多就到了南屋,这时候天也亮起来,却听见院子里跟赶集一样热闹。
☆、第162章 恩怨
他们进了门,几个女人也都跟着进来,赵连英白了她们一眼,怎么那么好意思啊?
平时也不见你们登门,这是要赖上?
莫茹和周明愈进了院子里,见一院子男人女人的,都在那里说说笑笑的。
那些人看莫茹和周明愈进来,立刻呼啦围过来,“哎呀,劳模来了,一起赶集去啊?”
周七七一下子醒了,见这么多人,高兴地把拨浪鼓摇得咚咚响。
泥蛋儿和菊花就跑出来问好,逗小七玩儿。
莫茹发现大部分都不认识,有几个二队一队的,其他都是三队四队的,她基本都不认识。
她进屋和张翠花打招呼。
周诚仁那些男人居然不在家。
张翠花道:“一大早听见有人叫门,他拿着烟袋锅子就跑了,说去找队长商量明日上坟的事儿。”
不用说就是叫这些儿娘们儿吓跑的。
今日二十九,赶大集,买年画儿、扯布、小玩意儿,周诚仁除了去买烟末子,他是不稀罕赶集的。
莫茹笑了笑,赵连英几个自觉和张翠花关系近的已经走进来,笑着打招呼。
“二嫂子,去赶集吧?”
张翠花拿梳子拢拢头发,原来的发髻没了都捐给钢铁厂,这会儿只能用个黑夹子梳起来。
这个黑发夹是邱磊帮忙倒卖的,只有一个,莫茹就拿给张翠花。这是村里独一份的,任红梅都没有,这些老婆子们别提多羡慕,都想着今日赶集也要买一个这样的发夹回来。
张翠花道:“食堂还得蒸饽饽包豆包,准备明日包餶餷,都去赶集可不行。”她看了赵连英一眼,明知故问道:“这一大早的,你这是干嘛呢?”
赵连英有心要说又怕她给搅黄,觉得还是单独和莫茹说好,更何况这么多人呢。
张翠花走到院子看了一眼,丁兰英、张够屋里也挤了不少人正在叽叽呱呱说什么呢。
一个恭维张够“哎呀,今年过年看着更有精气神儿,变俊了。”
一个恭维丁兰英“看这三个孩子,怎么养的,真好,你屋里拾掇的真干净。”
那么多人,张翠花一眼就锁定一个老婆子,看到她就来气!
张翠花喊道:“都赶紧去吃饭吧啊,吃了饭该赶集赶集,回来还得帮忙呢。”
她这喊得是自己俩儿媳妇,张够和丁兰英就赶紧收拾一下,本来还想让男人帮忙弄一下孩子,结果院子里挤满人男人就不见了。
男人们一早就去生产队找队长,说把家里编的席和一些小物件倒腾集上去卖掉换钱,也顺便买队里过年需要的东西。
周明林和三哥则去帮忙裁纸,让周明阅几个帮忙写对联和福字呢。
这些人都是想来借票借钱的,只是到了院子里发现有人比自己还早,很快又有更多人来,就不好张口。
人这么多,借给谁不借给谁?
都要也不够分的。
所以都卯着劲想让别人走,自己留下借钱票布衣服的。
周明愈嫌这么多人怪烦,抱着闺女领着泥蛋儿和菊花出去找个有冰的地方打出溜滑了。
莫茹就拿了盆子想去食堂打饭,结果看到有个老婆子在丁兰英屋里,亲热地拉着丁兰英的手说话呢,丁兰英则一脸抽不回来又不想那么近乎,却也拉不下脸翻脸的尴尬模样。
这个老婆子莫茹也见过几次,家住南头,以前见了莫妮儿总是耍弄傻,不是笑话她就是想让她干傻事取乐。
自从她不再傻,忙着囤粮囤菜就很少见,等她当了劳模以后,碰上老婆子的次数又多起来。每次见面老婆子都笑得一团和气,恨不得上来抓她的手亲亲热热地说话,莫茹都躲着她,总觉得像个老巫婆。
莫茹觉得这婆子和何仙姑有那么点像,但是何仙姑是搞迷信活动多了有点神叨叨的,这个婆子却是阴森森。人老本来就不好看,她又死眉耷拉眼地笑,满嘴烂牙,还略带鹰钩鼻,不是巫婆胜似巫婆。
莫茹不喜欢她,所以每次见了就躲。
她正在忽悠丁兰英呢,“泥蛋儿娘,你看大姑好几年也没朝你开过口,这一次实在是没法,布票发的太少……”
“大娘,我也没有布票,今年俺四小叔要相亲,都给他做衣裳。”丁兰英非常为难,恨不得有人赶紧救她的样子。
“不,我不是借布票的。”
“钱我更没有,都在孩子嫲嫲手里呢。”丁兰英似乎知道她要干嘛。
“我也不借钱,我是想……你家明原个子和俺家大起个子一般高,借他的袄……”
她一说借袄,莫茹就看着丁兰英的脸色大变,就好像被踩了尾巴一样,用力地往回抽手,结果老婆子就是不给她抽回去,急得丁兰英喊道:“俺家要是有多余的袄保管借给你,孩子爹就那么一个袄,去炼钢铁磨破都没的替换。”
老婆子笑得更加阴沉,“那我借个褂子,我看明原有两三个褂子是吧,没穿的那个借来穿穿。”
莫茹心道这老婆子和二嫂还有亲戚呢?要不怎么这么不要脸,人家两三个褂子她都知道?
这时候张翠花走过来,对丁兰英道:“赶紧拾掇一下去打饭吃饭,今日还大忙忙的。”
她自然是认识老婆子的。
老婆子姓丁,男人也姓周,有个外号叫一口闷,喜欢喝点小酒吹吹牛,说自己不管多大的酒盅酒碗都是一口闷。
前些年土/改分地,一口闷为过瘾偷摸卖地打酒,整天喝得醉醺醺的,结果腊月大晚上的出门晃悠,倒在冰面上冻死了。
丁婆子娘家和丁兰英一个村,关系不算近,但是丁婆子一直以丁兰英大姑自居。
丁兰英一开始也叫她大姑,因为发生一些事儿,她就随这边的称呼改叫大娘不再和丁婆子亲近。
……
丁兰英刚嫁过来的时候,丁婆子就来找她,时不时地说说话,套套近乎,一口一个侄女叫着别提多亲。
那时候丁兰英刚嫁过来,也是小心翼翼的,婆婆对人不那么贴心热络,不会和她说知心话,所以有这么个老婆子热热乎乎地说话,她也觉得挺好。
丁婆子也能说会道,总是哄得丁兰英舒舒服服的,和她关系不错。
至于为什么疏远,还是因为借衣服。
53年冬天丁婆子的大儿子说媳妇,因为没有像样的衣服,就来借周明原的,说穿一天就还,等结婚再穿一天。
周明原也没什么衣服,就结婚时候张翠花七凑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