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唐-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此刻,一名青衣小太监匆匆来报,跪伏在大殿之上:“殿下,皇后娘娘懿旨到,说是体谅殿下协助陛下操劳国事,特送经教坊司调教的美貌舞女十名、赐西域进贡的葡萄美酒十坛。”

李豫愕然。

他与张皇后素来不合,他一向看不太起张皇后,也从未有皇后有什么来往,在这个时候,张皇后突然给自己送礼似乎隐隐透露出示好的意味,究竟是想要干什么?

在某种意义上说,他这个东宫太子和大唐储君,与张皇后是天然之敌,矛盾不可调和。张皇后要确保自己的权势,必须要推举自己的儿子为皇帝,可她所出的儿子太过年幼,根本不成气候,从不被李豫放在眼里。

李豫不相信张皇后突然变了性情,想要跟自己联手。

他斟酌再三,才淡淡道:“皇后娘娘所赐,本宫不敢不受。告诉皇后宫里来人,就说本宫改日进宫当面拜拜谢娘娘恩宠。”

青衣小太监应诺而去。

但小太监还未走出殿中,就听李豫又大声道:“将本宫珍藏的美玉明珠一匣,献予皇后娘娘,就说是本宫的一番心意。”

又一名小太监匆忙进殿报道:“殿下,长安候、神策大将军、神龙卫都尉府大都督、太子少傅孔晟拜谒求见!”

小太监的传报让整个殿中的朝臣一震,包括李豫在内。

李豫眉头一簇,心道今日倒也是咄咄怪事,皇后突然来送礼,那跟自己水火不容的孔晟突然来访,还真是邪了门了。

李豫环视众人,李适在一旁拱手道:“父王,孔晟兼任太子少傅,他也算是东宫属官,他来拜谒父王是理所应当的。”

“也罢,尔等先退了吧,本宫跟孔晟会上一会,且看他的来意。”李豫挥挥手沉声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九章东宫(2)

第三百八十九章东宫

按照大唐规制,太子被册封之前的藩王府邸一般作为东宫的一部分继续存在,相当于自动变成了太子在宫外的别院。而太子登基之后,别院又升级成行宫。

而因为成王李俶变成了太子李豫,所以成王府上的太监、宫女、侍卫、仆从乃至杂役,大多都被调入东宫服役,无非是李豫将自己的王府体系搬进了东宫,人还是那些人,当然事已经不是过去那些事儿了。

王府之人,与东宫属员,那根本不是一个概念。所以,这些成王府上的旧人一个个变得趾高气扬,挺直了腰板,他们这个层次也接触不到高层纷争,皇太子李豫与皇帝之间的那点破事儿,丝毫不影响他们扬眉吐气的心情。

所有来东宫拜谒的官僚臣属,都不曾被这些下人放在眼里,哪怕是一个传讯的小太监,都敢翻着眼皮看人。但这也分谁,当长安城中权势冲天的大红人孔晟的身影出现在东宫宫苑中的时候,所有人都噤若寒战变得毕恭毕敬。

都知道孔晟掌控禁军和神龙卫,一旦得罪了他,后果可想而知。

尤其是孔晟手持皇帝御赐金牌,在东宫中畅通无阻。皇帝的大明宫尚且无人敢拦,何况是东宫了。

孔晟倒背双手凝立在殿前,等候李豫的召见。

其实他根本不想来,但出于礼节,又不能不来一趟例行公事。正如李适的猜测,他是太子少傅,名义上还算是东宫属官,今日来东宫拜谒一下,也算是走马上任了。

谁都知道,孔晟兼任太子少傅就是皇帝想给李豫心里添堵,在东宫故意安插一枚钉子。孔晟这个太子少傅,可以来东宫听命也可以不来。

当青衣小太监媚笑着将孔晟请进大殿之后,奉节郡王李适象征性地往前迎了两步,算是代表李豫给予孔晟相当的礼遇。

孔晟向李适拱手一礼:“见过奉节郡王!”

李适嘴角一抽:“孔大将军有礼了!”

孔晟微微一笑,撇开李适,紧走两步,面向端坐在宝座之上的李豫大礼参拜了下去,李豫是皇太子,大唐储君,面对李豫,臣下必须行大礼,这是规制。

“孔晟拜见太子殿下!”

李豫淡淡一笑,摆了摆手道:“李大将军不必多礼,起身吧。本宫听闻李大将军公务繁忙,今日如何有闲暇来本宫这东宫了?”

“回殿下的话,下官添任东宫属官,有这份值司,不能不来向殿下应卯拜谒。还请殿下训示。”孔晟不卑不亢,也无丝毫盛气凌人之状。

尽管在与李豫的斗争中孔晟接二连三胜出,但面对李豫,孔晟依然心存警惕,并无一丝一毫的骄矜轻敌。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李豫将是他在大唐崛起道路上的最大的也是最可怕的一个对手。

与李豫相比,虢王李巨、李辅国、李揆鱼朝恩之流,根本算不上什么。要没有几分本事,能在这种乱世当上皇帝吗?李豫不是普通人。

李豫微微一笑:“本宫岂敢驱使李大将军做事,你我心知肚明,汝这东宫太子少傅之职,无非是挂个名罢了。也罢,今日就当是大将军走马上任了,本宫允了,日后大将军公务繁忙,可不必****到东宫点卯。”

“多谢殿下体谅,如此,孔晟告退了。”孔晟没有任何迟疑,干净利索转身就要走。

他与李豫没有半句投机的话可以说。

道不同不相为谋,反正已经变成对手,任何的名义上的友好相处其实都是假惺惺,何必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本宫不得不承认,父皇识人之明远不是本宫这些皇子所能及。而李大将军之才干之能为,连日来又让本宫刮目相看。本宫这几日闭门思过,有时也在想,既然李大将军忠君国事,与本宫也不是两条道上的人。既然如此,本宫日后当向大将军多多讨教治国治军之道才是。”李豫竟然说出了这番话,让他的儿子李适吃了一惊。

无论谁听起这番话来,都能体会出李豫的示好之意。

孔晟深吸了一口气,再次躬身拜去:“殿下厚爱,孔晟不敢当。毋庸置疑,孔晟对朝廷、对陛下无一丝一毫的异心,孔晟愿意为大唐的安定繁荣和百年强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殿下是大唐储君,将来自会明白臣之苦心!”

李豫朗声大笑:“大将军的忠诚之心,满朝有口皆碑。大唐得大将军,陛下得有力臂膀,本宫心里也甚欣慰。适儿,送大将军吧!”

李豫向李适投过意味深长的一瞥。

李适犹豫了一下,还是领命送孔晟出殿。而还不仅仅是出殿,无论孔晟怎么谢绝推辞,李适都亦步亦趋将孔晟一直送出了东宫宫苑的正门,然后才与孔晟道别返回。

望着李适匆忙离去的背影,孔晟嘴角忍不住浮起一抹无奈的苦笑。

李豫这么做,哪里是要跟他冰释前嫌再结友好,而是故意让李适厚加礼遇造成某种声势,传扬开去一则起到迷惑众人的作用,二则是表演给皇帝看的。

若是皇帝认为东宫安于现状、承认现实,李豫也就达到了目的。

而若是皇帝由此对孔晟产生了芥蒂,那就是李豫额外得到的收获了。

孔晟上马离开宫城,心头暗暗凛然,对李豫的心机和城府的认识又重了几分,而由此,对李豫的警惕又深了一层。

皇帝的这个皇长子能文能武、能屈能伸,能唱红脸也能唱黑脸,信手拈来都是步步为营的攻心计和挑拨离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权谋手腕,堪称是一个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重量级对手啊。

在孔晟看来,在性格权谋手段上,李豫更像太上皇李隆基。若是生逢盛世,李豫会是一个延续大唐辉煌的千古明君。只是如今的大唐已经不复过去盛况,而现在的朝局和天下大势也有了深刻的变化,李豫个人之力,实际上无力回天。

更重要的是,李豫并不知孔晟不仅是大唐朝廷中的一个另类,还是一个变数。孔晟的存在,正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时局。

孔晟还没有出皇城,长安城中又起波澜,孔晟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神策军中校尉孟州——昔日聂初尘的麾下山贼小头目孟赞的弟弟,投靠官军后因战功逐渐升迁至校尉,算是军中的中下层军官。

孔晟对其兄孟赞一向没有什么好印象,但看在聂初尘的面上,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当然,到了后来,孔晟掌控数万兵马,哪里还能顾得上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时间一长就淡忘了孟赞兄弟的存在。

不成想,孟州成为神策军入长安以后,给孔晟带来麻烦的第一人。

作为神策军中有相应品阶的中层军官,孟州似乎有资格在长安城里置办自己的家业。此人颇有心机又极善于投机钻营,打着神策军和孔晟的旗号,很快就与城中一些富商和下层官僚结识,打成了一片。

一名富商为了巴结孔晟,趁机送了孟州一座宅院,就在西市,与目前在长安城中并不起眼的宗室权贵相邻——太上皇李隆基的第二十八女新平公主的府邸。

新平公主自幼聪明好学,为玄宗器重。初嫁裴竑,裴竑出身河东东眷房裴氏,拜太仆卿,于天宝十载逝世。天宝十载,公主改嫁姜庆初,又给姜庆初生了个儿子。

按照规制,这座府邸名为姜府,实际上是公主府。当家作主的,是新平公主。

只是新平公主与当今皇帝的关系不佳,相当疏远,又因为太上皇禅让的原因,李隆基的子女们多数都担心受到皇帝打压而诚惶诚恐,平日里紧守门户低调行事。新平公主府上更是如此,因此在当前的长安城里,这门宗室皇亲并不起眼。

这孟州虽然心机深沉,但却毕竟因为出身草莽,行事狂野。加上他自恃神策军和孔晟的靠山,打心眼里也不把一个落魄宗室公主放在眼里。

孟州不知为何跟新平公主府上的大管家起了冲突,还纠集手下军卒数十人,将公主府的两名下人殴打致伤。

新平公主勃然大怒,派人去万年县衙告了状。万年县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准备拘押孟州到案——因为孟州身份不同,就提前知会了南霁云和孟州所属卫的将军唐根水。

这倒也罢了。

可不知道是有人幕后推波助澜的缘故,还是新平公主趁机发难、借题发挥,总之,新平公主联合太上皇的十几个皇子皇女一起进宫,在皇帝面上纠缠不休痛哭流涕,直言孔晟放纵属下欺凌皇室宗亲。

言下之意非常明显,我们这些人可是你皇帝的兄弟姐妹,是太上皇的嫡系后代,可区区一个神策军中军官竟敢向公主动手,简直就是翻了天了。长此以往,皇族的威仪何在?打的是新平公主的脸,实际上是给皇帝脸上抹黑。

皇帝明知这些兄弟姐妹有故意把事闹大发泄心中不满的嫌疑,却还是勃然大怒,立即命鱼朝恩出宫向孔晟宣召,命他在一日之内查明事实真相,做出处置,然后进宫回报。

孔晟刚回长安侯府,南霁云就来禀报此事。他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鱼朝恩就又奉旨来府上传皇帝的口谕了。

出于对皇帝的尊重,孔晟迎出了府门之外。

鱼朝恩凝立当场,有些傲慢地凝视着孔晟,沉声道:“长安候、神策大将军孔晟接旨!”

同为皇帝的心腹,但鱼朝恩其实有些看不太起孔晟。尽管孔晟掌握禁军,但在鱼朝恩眼里,也不过是皇帝利用的一枚棋子。孔晟在朝中无根基无靠山,别看今日********,将来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孔晟躬身下去:“臣接旨!”

鱼朝恩一字一顿慢条斯理用一种斥责的口气传达着皇帝的口谕,皇帝的原话是不是这么说的,孔晟不知,但鱼朝恩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语气虽然让孔晟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冷笑出声。

但这个时候,远不是他跟鱼朝恩计较的时候。

“违法乱纪,以下犯上,欺凌宗室公主,可是九族抄斩的重罪。大将军,陛下命你立即裁处,严惩凶手,尔后进宫禀报。”鱼朝恩嗤笑一声,拂袖而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章冷酷无情(1)

第三百九十章冷酷无情

鱼朝恩趾高气扬地走了。这个最近一炮而红权势冲天的最大权监,由此在孔晟心里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深深印痕。

鱼朝恩的车马渐行渐远,直至拐过街角看不到踪迹。孔晟缓缓转过身来,脸色阴沉似水。南霁云和唐根水噤若寒蝉,不敢吭声。

孔晟深吸了一口气,冷冷道:“到底怎么回事?说!”

唐根水本来口才就不是很好,加上一紧张,话就更加说不清楚了。南霁云见他唯唯诺诺含含糊糊,无奈之下,只好自己代他禀报。

南霁云一五一十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说了一遍。孟州这两日往自己的宅子里置办家私,无意中与新平公主府上采购日常物资的车马冲撞上了,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孟州退一步道个歉就了事了,可惜这厮狂妄傲慢,口气就很硬。如此,就触怒了公主府上的人,双方起了冲突。

公主府上十余名仆从与神策军中孟州手下十余名军卒就在公主府门外殴斗起来,毕竟军卒孔武有力又极凶悍,不多时就将公主府的几个家奴给揍了一个底朝天。

孔晟冷哼一声:“那孟州如今何在?”

南霁云迟疑了一下,轻轻道:“大将军,万年县衙要来拘人,因为孟州是我等神策军中之人,万年县就暂时找上末将,且看大将军如何区处再做打算。”

孔晟眉梢一挑:“南八,是万年县给孔某面子不敢擅自抓人,还是你们仗势欺人抗拒不交呢?”

南霁云吓了一跳,汗如雨下:“大将军,末将不敢!实在是万年县要等候大将军区处,末将现在已经将那孟州扣押起来,等待大将军裁处!”

孔晟怒吼一声:“还裁处什么?区区一个军中校尉,何德何能、哪里来的财帛本事在长安城中置办宅子家私?这倒也罢了,竟敢跟公主府上起冲突,谁给了他这么大的胆子?!”

“唐根水!孔某之前怎么交代的?孔某再三交代你们要从严治军,约束部下,不要在天子脚下给孔某滋生是非,结果还是闹出事来。”孔晟爆喝道。

“末将有罪!”唐根水敬畏地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伏地不起,不敢争辩什么。

“惹上宗室公主,触怒一群皇亲国戚进宫告御状,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今后神策军在长安将面临权贵势力的各种排斥和抵制,给我惹上了无穷无尽的麻烦!”孔晟愤怒的跺了跺脚:“来人,传我军令,神策军所属校尉以上军官将领即刻到府!”

南霁云不敢怠慢,立即命人去城外大营传孔晟的军令。半个时辰后,军中所属从七品校尉以上军官林林总总数百人匆忙而至,将长安侯府的外院挤了一个水泄不通。有些底层的军官到不了近前,只好拥挤在影壁墙之后。

孟州脸色苍白,被牢牢捆缚起来,跪在地上低头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孟州自知铸下大错,此刻懊悔不及。不过,他还心存几分侥幸,认为自己是有功之将,又是唐根水南宫望这些军中高层昔日的老部下,孔晟总不能不顾念几分旧情吧?顶多就是免职退出神策军,返回老家务农罢了。

他根本不懂此事的严重性。他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惹了不该惹的人,又触发了一场深层次的皇室内讧。孔晟心里很清楚,新平公主这些人联合进宫向皇帝发难,绝不单纯是为了几个家奴出气,而是宣泄自己作为核心皇族一直受到冷落的各种怨气,说白了还是借题发挥争取宗室的利益。

所有将官都面色复杂,静静地按照品阶次序站成数列,以卫为单位。

孔晟沉着脸走出回廊,倒背着双手环视众人,目光锋利如刀:“一个不入流的校尉,竟敢纠集手下军卒聚众斗殴搅闹新平公主府,且不论谁是谁非,这种狂妄放肆的行为已经彻底抹黑了神策军的名声。”

“尔等可知道,如今新平公主等数十宗室亲王、公主已经联名进宫,向陛下告了御状,指责孔某纵容麾下军卒无视大唐律法,以下犯上肆意欺凌皇室国戚,还道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