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后养成手记-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到了傍晚时分,王府依旧平静极了,似乎王爷从来没回来过一般。

    蜀葵见状,自然更不可能提到自己曾经见过王爷了。

    在蜀葵每日的例行忙碌中,渐渐便到了十一月底,终于到了平王府发月例的日子。

    蜀葵这几日正在缝制自己的冬衣,一直没得空去领。

    王府中叶妈妈管家,倒也不吝啬,只是懒得费心。所有内院的丫鬟婆子都能按照等级领到定量的绫罗绸缎和松江产的清水好绵,但是得她们自己动手为自己缝制衣物。

    蜀葵的身体还在发育,从开春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她不但个子又长了一截儿,也比先前鼓了许多,瞧着还是娉娉袅袅病西施似的,其实身体并不算瘦弱。

    这日傍晚,蜀葵正在房内缝制新的白绫袄,叶妈妈身边的小丫鬟小春走了过来。

    见小春过来,蜀葵忙笑着起身迎接。

    小春与蜀葵一起坐下,见蜀葵放在一边的做了一半的白绫袄,便拿起看了看。

    见针脚细密,小春笑着称赞道:“蜀葵姐姐人生得美,针线活做得也好!”

    蜀葵闻言笑了,道:“做得慢些,谁的活计都好!”

    小春细长的眼睛含着笑意打量蜀葵,口中道:“瞧不出蜀葵姐姐生得如此娇弱,力气却大!”

    蜀葵听她话中有话,便抬眼看向小春。

    小春从袖袋中掏出一个小小的锦袋,递给了蜀葵:“姐姐,你这个月的月例。因你一直没去领,干娘便让我给姐姐你送了过来!”

    蜀葵道了谢,随手把锦袋放在了一边。

    小春笑嘻嘻道:“姐姐,你何不打开看看?”

    蜀葵觉得她话中似乎另有含义,便拿起锦袋,松开了系带,把里面的月例银子全倒在了榻上——三个小巧精致的银锭子一下子全落在了锦褥上!

    见状蜀葵愣住了,抬眼看向小春——一个银锭子一两,三个便是三两,这是一等丫鬟的月例;可她是二等丫鬟,月例明明只有一两银子啊!

    小春微笑着把三个银锭子全收到了锦袋里,拉紧系带,把锦袋塞回了蜀葵手中:“姐姐,干娘让我告诉你,内院的事情,她都知道!”

    蜀葵:“……”

    小春抿嘴一笑,道:“我昨日在管大厨房的林妈妈那里见到了回城来传话的林贞哥哥,林贞哥哥是王爷的亲随小厮,他说王爷在金汤城打了胜仗!”

    蜀葵闻言,微微一笑,眼波流转:“那王爷该回王府过年了吧?”

    王爷可是王府唯一的主子,如果能够令王爷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必要性,进而紧抱住王爷的金大腿,就像叶妈妈叶佳母子、林妈妈林贞母子那样,那她以后在王府的日子可要好过多了,而且还不用担心被人送来卖去了!

    要知道,作为奴婢,蜀葵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被王爷随手赏人!

    小春调皮地夹了夹眼睛:“谁知道呢!”

    “你这小淘气包!”蜀葵抬手在她脑袋上轻轻敲了一下,也笑了起来。

 第十四章

    送走小春,蜀葵坐在榻上想了片刻,收起了针线活,起身洗了洗手,拿了件厚实的青缎对襟袄穿上,起身去大厨房取晚饭去了。

    此时外面暮色苍茫,大厨房内虽然点着油灯,光线依旧有些暗,在厨房里做活的孙妈妈正拿了根银挖耳在拨油灯的灯捻,一抬头见到蜀葵进来,眯着眼睛看了看,笑了:“蜀葵姑娘,今日怎么来这么晚?玉奴姑娘和喜真姑娘早就取过饭了!”

    蜀葵把食盒放在了锅台上,笑着道:“我在房里缝制过冬的棉袄,一时忘了时间!”

    平王府内吃穿住行都是按照个人的身份来的,蜀葵是二等丫鬟,按照王府内的规定每顿饭都有一荤一素两样菜。

    孙妈妈给她盛了一碟清炒绿豆芽,又盛了一碗羊肉萝卜炖粉条,装进食盒之后,又问蜀葵:“蜀葵姑娘,要几个馒头?”

    蜀葵见那象眼馒头颇为小巧玲珑,便道:“给我两个吧!”她如今还在长身体,晚上若是吃不饱,夜里便容易饿。

    临离开,蜀葵见厨房里只有孙妈妈在,另外几位妈妈都在隔壁围坐用饭,便含笑把一粒碎银子塞到了孙妈妈手中,低声道:“孙妈妈,这两日若是出府的话,给我捎一包瓜子、一包炒花生和一包糖炒板栗吧!”

    孙妈妈轻轻捏了捏,掂量了一下分量,发现自己约莫能够对半赚,不由眉开眼笑,压低声音道:“蜀葵姑娘,请放心吧,我等一会儿就出府,戌时三刻就能给你送去!”

    蜀葵笑着谢了孙妈妈,这才提着食盒离开了大厨房。

    如今已是冬季,王府花园里有些萧瑟,刺骨的夜风倏忽而过,道路两侧光秃秃的枝条和发黄干枯的草在夜风中轻轻晃动着,显得格外的凄清。

    蜀葵一边稳步走着,一边在心里默默计划着。

    如今王府内院是叶妈妈做主,叶妈妈给她涨了上个月的月例,虽然还没有当众宣布自己由二等丫鬟升为一等丫鬟,可是于情于理,她都得去谢谢叶妈妈。

    再说了,只有和叶妈妈处好了关系,她在这平王府才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

    心中有了决断,蜀葵心里平静了下来,脚步轻捷提着食盒回偏院去了。

    用过晚饭收拾罢,蜀葵拿过快要做好的白绫袄,坐在榻上对着油灯继续缝制。

    戌时的梆子声刚刚响过,外面便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蜀葵听着像是孙妈妈的脚步声,忙起身去迎。

    孙妈妈手里拎了个包袱进了偏院门,抬头见西厢房明间的门打开了,便笑着走了过来。

    蜀葵接过孙妈妈从包袱里掏出的三个油纸包,见孙妈妈的包袱犹自鼓鼓囊囊的,便笑着问道:“孙妈妈,里面还有别人的东西?”

    孙妈妈笑道:“里面有锦霞姑娘和瑞霞姑娘要的几样绒花,还有喜真姑娘要的几味药草。”

    蜀葵闻言,装作无意问道:“孙妈妈,什么药草呀?”

    孙妈妈笑着道:“是蒲公英和胎菊。”

    蜀葵点了点头,道:“都是清热去火的呢!”

    心里却道:以前玉奴说喜真家里先前是开药铺的,看来应该不错,封喜真应该懂些药理。

    见孙妈妈要出去,蜀葵随手打开孙妈妈给她的一个油纸包,见里面是五香瓜子,便随手抓了一把给了孙妈妈:“妈妈,闲磕牙的东西,可别嫌弃!”

    孙妈妈道了谢,笑眯眯去了。

    见孙妈妈进了东厢房,蜀葵便把这三个油纸包用洁净的帕子包了,拎着去叶妈妈那里寻小春了。

    虽然是冬季,叶妈妈小院中的蜡梅却提前开了,清雅的花香隐隐透出,蜀葵立在大门外面也闻到了。

    小春开了门,笑嘻嘻迎了蜀葵进去:“蜀葵,你来得正好,干娘赏了我一包松子糖,我正想着给你送半包去呢!”

    叶妈妈正是小春的干娘。

    蜀葵眯着眼睛笑了,举了举手中的帕子包,轻轻道:“我得了些瓜子花生,咱们一起吃吧!”

    小春拉了蜀葵往里走,边走边道:“干娘的堂屋里有火盆,管大厨房的林妈妈也在,咱们也去堂屋吧!”

    蜀葵“嗯”了一声,跟着小春去了堂屋。

    堂屋门上挂着厚厚的棉帘,一掀开棉帘,一股夹杂着茶香的热气扑面而来,暖烘烘的,很是好闻。

    如今冬季夜长,王爷又常年不在王府,内院的这些女人往往聚在一起喝茶嗑瓜子闲聊天,连内院管家叶妈妈这里也不例外。

    叶妈妈穿着家常的半旧斜襟万字纹深蓝缎袄和黑色缎裙,正端着杯茶一边暖手,一边隔着小炕桌坐在锦榻上与林妈妈说话。

    见小春引了个娉娉袅袅的女孩子进来,正是太尉府送来的丫鬟白蜀葵,她便笑着道:“蜀葵来寻小春玩呢,你们俩自在玩吧,不用管我们!”

    和叶妈妈相对而坐的是王府大厨房的管事林妈妈。

    林妈妈定睛一见,见这个叫蜀葵的女孩子肌肤胜雪,一双眼睛如星子流光,盈盈欲滴,当真是个清艳无比的绝色美人,不由看向叶妈妈。

    叶妈妈会意地笑了。

    不管是皇太子送来的锦霞和瑞霞,还是太尉府送来的白蜀葵、刘玉奴和封喜真,都是难得的美人,不知王爷将来如何安排,依她的话,她觉得这个蜀葵最美,而且更难得的是心性。

    不过给王爷安排通房丫鬟是大事,这几个女孩子她都得再细细观察一番。

    林妈妈见叶妈妈笑得意味深长,心下恍然,便笑着打量着白蜀葵。

    蜀葵仿若未觉,大大方方地屈膝给叶妈妈和林妈妈问好。

    林妈妈约莫比叶妈妈小一些,也过四十岁了,容长脸,大眼睛,肌肤细白,年轻时应该是个难得的美人。

    她似乎不太爱说话,微微笑着靠着软枕坐在那里,端详着蜀葵。

    小春把蜀葵带来的瓜子、花生和糖炒栗子分别用两个果盒装了,一盒放在西侧的小几上,另一盒捧上去请叶妈妈和林妈妈吃:“这是蜀葵送给我的,分给妈妈和干娘一些吧!”

    林妈妈和叶妈妈都笑了。

    叶妈妈笑着抬手轻轻打了小春一下:“多谢多谢!我们倒是沾你这小丫头的光了!”

    小春作势逃走,与蜀葵在西侧靠墙的椅子上坐下,一边吃着瓜子花生,一边听林妈妈与叶妈妈聊天。

    叶妈妈有心探查蜀葵,便有一句没一句地问了蜀葵几句。

    蜀葵怕言多必失,因此都是想好了才回答。

    林妈妈在一旁听着,见蜀葵不肯说人是非,不由点了点头,心中暗自称是。

    在王爷房里侍候,嘴巴一定要闭紧,分清楚什么是该说的,什么是不该说的。

 第十五章

    蜀葵见众人盏中的茶都吃完了,便低声问小春:“咱俩泡茶去吧?”

    小春点了点头,轻轻问蜀葵:“除了清茶,你还会不会泡别的茶?”

    蜀葵一边想一边道:“清泉白石茶、蜜饯金橙子茶、盐笋芝麻木樨茶、珍果香草茶和梅桂泼卤瓜仁茶等我都会的。”

    小春轻轻道:“干娘和林妈妈都不喜欢喝清茶。”

    林妈妈见蜀葵正与小春头碰头低声说话,便笑着问道:“你们俩小丫头嘀嘀咕咕说什么悄悄话呢?”

    小春拉了蜀葵起身道:“林妈妈,干娘,原来蜀葵会点茶呢!”

    叶妈妈与林妈妈听了小春的话,相视一看,都笑了。

    大宋朝流行茶道,王爷平素闲下来的话,偶尔也会饮些清茶,这丫头会点茶的话,那清茶之类更不在话下了。

    叶妈妈笑着问蜀葵:“蜀葵,你会点哪些茶?”

    蜀葵微微一笑:“禀妈妈,别的不敢说,常见的几样我倒是都会的。”

    叶妈妈垂目略一思索,道:“那你和小春去茶房,给我点一道珍果香草茶,给林妈妈点道清泉白石茶!”

    蜀葵答了声“是”,与小春一起出去了。

    见蜀葵与小春出去了,林妈妈笑着看向叶妈妈:“王爷素日只饮清茶,你何必考较这丫头那些复杂的茶?”

    叶妈妈懒洋洋地摊开四肢:“我想尝尝啊!”

    林妈妈垂目含笑,用手指轻轻敲击着小炕桌,不再说话。

    她和叶妈妈当年虽然都是贵妃娘娘身边的人,后来也是一起被安排到了王爷身边的,不过王爷是叶妈妈奶大的,自然和叶妈妈更亲,王府外书房的事情虽然都交给了廖妈妈,内院的事情却都交给了叶妈妈管。

    叶妈妈想了想,道:“等会儿你考较一下她的针线。”

    王爷房里的丫鬟,自然得针线好。

    林妈妈答应了一声。

    没过多久,小春掀开棉帘,蜀葵用托盘端着两个素瓷茶盏走了进来。

    林妈妈端起给自己点的清泉白石茶品了品,觉得恰到好处,便看向叶妈妈。

    叶妈妈放下手中的珍果香草茶,微微颔首,显见是十分满意。

    旁边一直有些忐忑的蜀葵,见了林妈妈和叶妈妈的反应,心中这才松了一口气——对自己的点茶手艺,她虽然颇有把握,却担心不合叶妈妈和林妈妈的口味。

    吃罢茶,林妈妈问蜀葵:“会做针线么?”

    蜀葵点了点头,双目盈盈看着林妈妈——林妈妈这样问,应该是有活计想布置给她。

    林妈妈见蜀葵如此精灵,不由笑了,道:“眼看着该过年了,我想做套白绫中衣,只是我嫌王府针线上那些女人活计粗糙……”

    蜀葵微微一笑:“妈妈如果不嫌弃,我倒是可以试试!”叶妈妈和林妈妈都是王府内院的管事,如果这两位妈妈对她的印象好,她在王府的日子也会好过些。

    林妈妈笑道:“如此多谢了!”

    小春送蜀葵离开,到了大门口,她握住蜀葵的手悄悄道:“不好意思,给你寻了这许多事……”

    蜀葵轻轻捏了捏她的手:“我还得谢谢你呢!”

    她自然知道,小春是在帮她。

    小春想了想,低声道:“事情还不一定呢,干妈说你们几个她都要看一看的。”给王爷选房里侍候的丫鬟,自然要慎重一些。

    蜀葵抬头看了看大门对面黑魆魆的树丛,轻轻道:“尽人事,听天命罢了。”看来,要想从二等丫鬟升到一等丫鬟,拿到三两银子一个月的月例,真的也不容易啊!

    小春想的是帮蜀葵调往王爷房中侍候,蜀葵想的如何是从二等丫鬟升为一等丫鬟,两人鸡同鸭讲,说的根本不是一件事,居然也聊得颇为热闹亲热。

    聊了一会儿之后,蜀葵见夜已深了,只得与小春挥手作别,打着灯笼往东偏院而去。

    接下来这几日,蜀葵每日打扫完庆禧堂回到东偏院,便开始给林妈妈缝制贴身穿的白绫中衣,不过几日,便把那套白绫中衣做好了。

    蜀葵做事有耐心又细致,并没有做好就给林妈妈送去,而是先把这套中衣洗罢晾干。

    这日傍晚蜀葵要去后院收晾晒的衣物,路上碰到了刘玉奴。

    刘玉奴正抱着几个颜色鲜亮的抱枕从东厢房出来,迎面遇见了蜀葵,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道:“蜀葵,听说管大厨房的林妈妈让你给她缝制了套白绫中衣?”

    蜀葵笑了笑。

    “林妈妈算什么,不过管着王府大厨房里的那几个粗使婆子罢了,”刘玉奴眉飞色舞地让蜀葵瞧她怀里的抱枕,“这是内院管事叶妈妈让我为她老人家绣的抱枕,你看,枕套都是紫色锦缎的呢,也只有叶妈妈配使这么好的料子!”

    蜀葵看了看,觉得刘玉奴的活计不错,便笑着称赞道:“绣工真不错,料子也好!”

    刘玉奴被蜀葵称赞了一番,得意洋洋地离开了。

    看着刘玉奴的背影,蜀葵不由失笑——蜀葵的目的是从二等丫鬟提为一等丫鬟,刘玉奴的目的是进入王爷房里侍候,两人八竿子打不着的,刘玉奴向她示什么威呢!

    蜀葵觉得好笑,抿嘴一乐,径直进后院收衣服去了。

    这天晚上,蜀葵用块青绸裹了给林妈妈缝制的白绫中衣,给林妈妈送了过去。

    林妈妈接过去细细看了一番,发现针脚细密恰到好处,还能闻到衣服上隐隐浮着蜡梅的清香,心中很是满意,连连点头道:“多谢!多谢!”

    蜀葵含笑道:“些许活计,妈妈不嫌弃就好。以后若是有活,妈妈尽管吩咐。”

    林妈妈慈爱地看着蜀葵,温声道:“蜀葵,有空的话,多来我这边陪我聊天。”

    她丈夫早亡,身边只有林贞一个儿子,如今林贞又常年跟着王爷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