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陛下总是被打脸-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瑶扭动着身子似乎还想躲避他的手,他却不容置疑的仍旧按在那处,指腹不停地摩挲,最终将手掌也贴了上去,沿着那处痕迹轻抚,慢慢滑向腿心。
楚瑶趴在床上轻哼一声,想躲又没有躲开,被男人另一只手牢牢地箍在怀里。
她感受到他的吻一路落了下去,沿着脖颈,肩甲,顺着腰窝还要往下。
这动作让她再次惊慌起来,抗拒的伸手想推开他,男人却执着的想去亲吻那里。
楚瑶赶忙回身,稍稍撑起身子,趴跪在床上扭头看向他:“阿祁,抱我……”
乌黑的墨发披散在凝脂般白腻细滑的肌肤上,娇软的峰峦在撑起的手臂间若隐若现,轻启的红唇中溢出娇声软语的请求。
魏祁眼中墨色更浓,身下瞬间胀痛欲裂,道了声好,贴上去抱住她的同时迫不及待的挺身而入。
两人同时发出一声闷声,楚瑶的下巴微微扬起,眼看要撑不住跌回到床上去,一只手臂却从身后绕过来握住了她,重又撑住了她的身体。
“妖精……”
魏祁喃喃一声,再次冲将起来,直至半个时辰后才终于停下,抱着怀中昏昏沉沉的人去净房擦洗一番,又让人重新换了干净的被褥,这才抱着她再次躺了下来。
…………………………
翌日清晨,楚瑶醒来时魏祁已经穿好战衣,准备离开了。
她看着收拾妥当马上就要出征的男人,挣扎着想从床上起来。
男人却把她按了回去,将她肩头滑落的被子重新盖好。
“再睡会儿吧,别去送我了。”
“可是……”
“乖。”
魏祁吻了吻她,贴着她的唇畔低声呢喃。
“昨晚折腾到那么晚,肯定累着你了,好好歇着吧。”
他昨晚确实折腾的狠了,明知她是第一次,却还是忍不住缠了她很久。
一是食髓知味不舍得就这么放开,二是今日就要走了,更想多亲近她一些。
楚瑶嗯了一声,没再坚持,躺在床上伸手抚了抚他的面颊。
“在战场上要小心,我等你回来。”
魏祁点头,蹭了蹭她的掌心,又不舍得低下头再次吻住了她。
原本只是想亲一下就离开,触到她柔软双唇的瞬间却又忍不住加深了这个吻,撬开她的牙关,勾着她的舌温柔缠绵,大手亦从锦被下伸了进去,时而轻拢时而慢捻。
楚瑶发出一阵嘤咛声,魏祁听着她的娇吟,胸腹间又升起一阵燥热,锦被下手上的力道也跟着加重几分。
他身子微微前倾,想抱住她再好好亲热一番,奈何门外响起下人的催促,提醒他该启程了。
魏祁无奈的停了下来,喘息着最后在她唇边啄了几下:“我走了,绵绵,等我回来。”
楚瑶点头,魏祁起身,大手抽出锦被前最后又捏了一下,带着唇齿间的清甜和满手余温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第81章 颠倒
宁安寨攻破鳐水关的消息不仅传到了周国; 亦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其他各国之间。
魏周两国开战,身为双方各自同盟的楚赵两国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等于彻底站到了对立面。
楚国这边得知是宁安寨的人马攻破鳐水关; 朝中一片喧哗。
“穆家军竟然真的听命于公主,连仍旧留在宁安寨的兵马都听从公主的指挥; 不远万里穿过魏国国境; 攻下鳐水关。”
“公主若能指挥穆家军,何不让穆家军帮助我们伐燕?宁安寨本身就在燕楚两国边境; 直接来帮我们岂不比帮魏国更容易?”
“是啊,我们楚国若能得到宁安寨兵马相助; 无异于如虎添翼。公主既然能指挥穆家军; 为何不早告诉我们?说不定我们早已攻下大燕半壁江山; 又何必像现在这样要倚仗魏国共同行事。”
众人议论纷纷,楚沅蹙眉听着,见唯有一人始终站在原地没有说话; 既没有站出来发表意见,也没有和周围的人一起讨论。
“孟大人; ”他出声道,“你有何高见?”
低头沉思的孟泉听到声音,赶忙抬起了头; 站出来道:“下官……没有高见。”
没有高见?
楚沅挑眉:“那孟大人刚刚在想什么?”
孟泉施礼道:“下官在想,穆家军是否真的听命于公主。”
“当然是真的。”
立刻有人出声道。
“鳐水关被破,穆家军将领在城中亲口所说,他们乃是奉珍月公主之命而来; 这难道还有假?”
“是啊,而且若非公主下令,难道他们会自己跑这么大老远去打周国,就为了给公主出一口气?”
众人纷纷开口,对此仿佛十分笃定。
孟泉却道:“可是此次咱们并未收到公主的消息。”
一语毕,殿中顿时陷入安静。
是啊,穆家军攻打鳐水关,他们事先也和周赵等国一样,丝毫没有听到风声。
是等战事都已经打完,鳐水关已被攻破,城池已被穆家军占领,之后他们才从四散的风声里得知此事。
公主身为楚氏女,行动前竟然连声招呼都不跟楚国打,而且赢下的城池还给了魏国,这也未免太向着夫家了!
真是女生外向!
刚刚众人虽然没有点明,但言中也有这个意思。
只是公主是君上的亲生女儿,又是唯一的嫡女,所以他们不好说的太直接罢了。
现在既然有人提出来了,这个人还是公主的亲舅舅,那么……此时再提就不成问题了!
殿中立刻有人上前一步,顺着孟泉的话道:“并非下官等妄议公主,实在是公主此次行事太过偏颇了。”
“虽然出嫁从夫,但她毕竟是咱们楚国的女子,嫁去联姻本也是为了楚国。”
“怎可一日出嫁便真的把自己当成了魏国人,事先连半分消息也不透露给咱们?”
“就算攻打鳐水关与咱们没什么关系,但若咱们事先知道风声,从侧面联合攻周,说不定也可拿下周国一两座城池。”
“原本皆大欢喜的事,公主却因一己私心而置楚国于不顾,实在是令我大楚寒心!”
“君上当去信与公主,严加斥责才是!”
话音落,周围几位纷纷准备站出来支持。
谁知这脚才迈出来一半,就见孟泉面色一沉,对那官员厉声道:“宋大人此言才当真令人寒心!”
这是……怎么回事?
姓宋的官员不明白怎么刚刚还站在同一战线的人转过头来就忽然开始斥责他,一脸不解。
孟泉却说完这句便不再理会他,转而又看向楚沅。
“君上,公主年仅六岁便为我楚国前往大燕,在大燕为质七年。”
“这期间诸国皆要向大燕进献岁贡,年年为此所费金银财帛无数。”
“唯我大楚因公主博得了燕帝喜爱,得以放宽一二,所缴岁贡最少,几乎可以不计。”
“若非如此,我大楚怎可在这些年休养生息,日渐繁盛。”
“而公主回国仅仅三年,就又为了伐燕之事前往魏国联姻,可谓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我们大楚!”
“如此为国为民的女子,做出出兵伐周这种决定怎么可能自始至终都不与我们说一声?”
“所以,下官以为,此事或许公主事先与我们一样,并不知情。”
“甚至很有可能,是穆家军背着公主与魏国私下所做的决定,毕竟穆家军要越过魏国国境才可抵达鳐水关,若没有魏王的许可,他们不可能悄无声息的就抵达了那里。”
他一口气说了许多,直到此时,那姓宋的官员才知道,原来他是想说公主不可能不提前给大楚报信,而是因为自己也不知情,所以才没给大楚报信。
“可是穆家军分明是打着公主的旗号去的!就连攻下鳐水关之后,所换旗帜也是象征着公主与他们的明月雄鹰旗!”
“若是魏王私下派他们行事,他们又何必去给公主博名声?直接把名望加在魏王头上不就好了?”
他厉声反驳道。
孟泉却掷地有声的再次驳回:“这正是他们的奸诈之处!”
“宋大人好好想一想,穆家军就算在鳐水关给公主积攒了再多声望又有什么用?公主难道还能自成一国统治鳐水关吗?”
“他们如今占领了鳐水关,前有大周急于夺回失地,后有大魏虎视眈眈,最终还不是要把鳐水关交给大魏?”
“不然一万兵马就算再如何骁勇善战,又能撑多久?他们总不能为了一个鳐水关,就将现在好不容易扎根的地方彻底放弃了,将全部的兵力都挪到那边去吧?”
“所以,说什么为了公主,我看根本就是幌子而已!他们最终的目的是向魏王展示自己的实力,博得魏王的信任,同时离间我楚国与公主的关系。”
“毕竟楚魏两国说是结盟,但其中作为联系且一定信得过就只有公主而已。”
“倘若我们自己对公主都不信任了,那以后公主再给我们传递什么消息,我们就会犹豫,就会错过最好的时机。”
“而这也正是魏王愿意看到的!”
一席话让殿中再次安静下来,宋轶更是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原本准备迈出来的那些人又退了回去,站在原处好像根本就没打算出来应和过一般。
甚至有人觑了一眼楚沅的脸色,开始低声议论:“是啊,公主一向心系我大楚,说她帮着魏国隐瞒咱们,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信的。”
“就是,而且当初穆将军要护送她前往魏国,她就曾说过让他留在大楚为我楚国效力,是穆将军自己坚持要跟随的。”
“如今想想,这位穆将军只怕一开始就不是真的为了给公主送嫁而去,而是为了借公主与大魏联姻之事拜见魏王!”
“说不定那些嫁妆也不是真的要给公主,而是借着公主的名义送去魏国!”
“对!一定是这样!听说他们此次攻打鳐水关没用魏国一粒粮食一匹战马,可是打仗耗费巨大,这又不是在宁安寨,他们可以自己种田自己养马,我看八成是挪用了公主的嫁妆!”
“果然是当初那个横行天下的穆家军!野心不小!”
宋轶看着刚刚还跟自己同仇敌忾议论公主女生外向的人此时又开始顺坡下驴的维护公主,气的差点儿吐出一口血,只恨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早站出来!
孟泉此时却又已经对楚沅道:“君上!下官以为,此时我们更应该安抚公主,与公主维护好关系,让她安心的同时也尽量努力博得魏王的信任,想办法离间魏王与穆家军的关系,不然今后的形势只怕于我楚国十分不利。”
楚王沉思片刻,点了点头:“就按孟大人说的办。”
孟泉施礼:“君上英明。”
朝会就此散去,离开时众人各有所思。
有人相信孟泉的话,自然也还有人对此表示怀疑,觉得宋轶的话也未尝不可信。
但他们信什么没有用,最重要的是楚沅信了孟泉,而他们也并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可以反驳孟泉。
一语定输赢,今日这局孟泉赢了。
…………………………
“不是我说得好,是绵绵做的好。”
散了朝的孟泉并未离开宫中,而是去一处偏殿见了孟氏。
他朗笑着道:“绵绵事先给我写了信,告诉我该如何处置,加上上次无霜出使魏国,君上派去跟随他的两个使臣回来后也说了类似的话,所以君上才会相信。”
那两个使臣向楚瑶索要她手中大燕地宫的舆图,结果回来后舆图没拿到,还告诉楚沅说穆成可能根本就不是真心跟随楚瑶。
有了那次的前因,才有了这次的后果,楚沅才会如此轻易的相信了孟泉的话。
因为他自己心底里也觉得,像穆成这样的一代英豪,是不可能真心臣服在一个女人脚下的。
相信不止是他,如今还有很多人和他一样,仍旧不相信穆家军真的效忠于楚瑶了,不相信真的有人这么傻,只因为一次恩情,便结草衔环以报。
可是世上就是有这样的人,他们信守承诺,他们忠孝仁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这天下仍旧有人像他们一样,顶天立地一言九鼎。
一诺,重千金!
第82章 兵符
孟氏听着兄长的转述; 心中终于放下心来。
“没想到绵绵竟然真的能指挥穆家军,魏王也真的给了她这个权利; 还给她大行方便之事。看来确实如无霜所说; 她在魏国过得很好。”
孟泉轻笑:“我家那臭小子之前亲自去了一趟魏国,亲眼见到了绵绵; 他带回来的话你还不信吗?”
“不是不信; ”孟氏道,“这不是怕两个孩子合起来瞒我吗?你又不是不知道; 他们两个都是顶孝顺的,从来报喜不报忧。”
这倒是。
孟泉点了点头。
“不过绵绵能指挥穆家军这件事你还是不要跟别人提起; 尤其是君上; 让他知道了不好。”
“大哥放心; 我又不傻。”
孟氏脸上笑容浅了几分,声音有些沉冷。
孟泉见状轻叹,心道怎么不傻?不傻的话当初怎么就认准了要嫁给楚沅呢?
不过这事说起来也不能怪妹妹; 那时不止是她,就是他们楚家上上下下谁也没想到多年后楚沅会变成这个样子……
只能说财帛动人心; 权势迷人眼,当年那个青年才俊人品俱佳对他妹妹亦是一片深情的楚沅到底还是没能免俗,与这世间万千人一般; 渐渐染上了诸多恶习。
只是他们孟家尚可抽身自保,可妹妹……
她这一辈子终究是毁了。
他们孟家这一代人里唯一的女儿,合族上下的掌上明珠,就这样在楚沅手里蒙上了尘; 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孟泉看着眼角细纹渐生的孟氏,低声道:“妹妹这里没有外人,我也不瞒你。”
“如今大楚的形势虽然看上去比以往好了很多,但实际上外强中干,不过是靠着当年绵绵在大燕为质带来的短暂和平,看上去一片祥和罢了。”
“君上不经事,楚国最艰难的那段时间他还不是国主,等咱们孟家扶持他登上国主之位后没多久,绵绵就去大燕为质了,之后的楚国便一天比一天好,所以他也难免有些熏熏然,认为楚国在他治下日渐强盛,可以与魏周等国一争。”
“可实际上到底如何,我们这些老臣和世家大族心里是很清楚的。”
“但君上顺风顺水惯了,听不得逆耳忠言,朝中人为了迎合他,也多进些谗言,久而久之,谄媚的人多,讲真话的人少,如今更是……”
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眉眼间浮现痛色,可见心中惋惜难过。
他也是大楚人,他难道不希望国家强盛吗?
可是在这样一个君主的治理下,他们要如何强盛?要如何在群狼环饲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孟氏知他艰难,稍稍倾身说道:“大哥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只管开口。”
孟泉见她一点就透,心中宽慰几分,但还是有些忐忑地道:“必要的时候,希望妹妹能帮忙拿到君上手中的兵符。”
楚国各将军手中有自己的兵符,但所有兵符都分为两半,另一半全部在楚沅手里,只有两块儿兵符合符之后,才能调动兵马。
楚沅每次需要调动哪里的兵马,就会将自己写好的盖了印的文书和兵符交给这位将军,让他去调兵遣将,不然各地兵马是不得擅动的。
如今战事频发,有些兵符长期交到了一些将军的手里,方便他们随时应对多变的战局。
但最重要的几枚兵符却一直在楚沅自己手里,从未给过别人。
拿到这些兵符,就意味着能调动楚国最为重要的几支兵马,也可以说掌握了楚国的命脉。
孟泉虽然知道自己的妹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