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生活面面观-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知这话到文简耳里,他却开始自己筹划起来。所以说,有样学样,文箐有主意,文简在她身边,有些事也渐渐比同龄的孩子多了好些想法。八九岁的孩子以为这事将会任由自己作主,立时信以为真兴头冲冲地去筹划了。
文箐依旧提笔继续练字,才写得一句“知者竞欲戴,嫉者或将诟”;发现自己串行了,前一句中才写了“思变如易爻”。她叹口气,准备重写,却听着嘉禾提到“表少爷”三个字,笔下一抖,才发现这卷皮日休诗集本是周鸿的遗物,去岁沈颛拿了去,她端午节在沈颛案头上见到便翻了一下。沈颛觑见了,便暗里赶紧托文简送了回来。当时她也没上心,只琢磨着周鸿是个什么样的人,循着他看过的书去找他的性格,隐约里记得周叙提到过的“心高气傲”。没想到读着读着,就放到了案头上做为练笔用了。
心不静,练字也不成,她左右瞧来瞧去,纸上的字实在难看得紧,便搁了笔。
嘉禾围着沈颛送的那盆兰花打转,端起来到外头看了又看:“小姐,您瞧瞧,这兰花是不是根要坏了?这一小棵今春新长的,叶儿与茎端似乎有些发黄……”她边说边拨弄着土,查看其根。
因为去沈家守丧一个多月,这花自然是放在家中,由着关氏与范郭氏照看,确实有些疏忽了。
嘉禾很慎重地道:“小姐,表少爷以前写的那个养兰花的笔记里可有记载这是甚么病?眼见要过年了,等着它开花呢。”
文箐瞧着她拨开的土,看到根末端发了黑。“兴许是她们忙,浇水太多,忘了端出去见阳光。又或者这花阳寿尽了,也忘了问他能养几年了。”说完,起身去架子上找沈颛当日抄录过来的养兰花精要,也不敢肯定是不是这个原因。“端到窗下去见见阳光,再不行便放在那里吧。是死是活,听天由命。”
嘉禾不舍地道:“要不,明儿我们去一趟表少爷那儿?”
文箐现下不想去见沈颛,便道:“不了,明日我去城里,顺道送弟弟上学。”
思变如易爻?穷则思变,有些事不能一直被动挨打。
文箐去周宅确实有事。她直接找上了周腾,与他说出来开食肆,四婶与自己提的条件。“四婶那厢说,要让邓家舅舅当掌柜,侄女儿本当应允,只是这事儿寻思一番,又觉得有些马虎。故而特来请教三叔。”
周腾一听邓知弦当掌柜,分一半的利,立时眉一竖,他人瘦额上那条青筋特明显地突起来,气愤地道:“你也糊涂,就凭他邓知弦游手好闲,也能做个掌柜?仔细莫将你那食肆全败光了你四婶怎会有这个主意,只怕又是邓知弦出的馊主意这事儿你只管推了便是。”
文箐为难地道:“可是……四婶开了口,侄女儿也确实缺厨子,郭家娘子也是好手艺,推了她去,这食肆开不成。以前侄女儿夸下海口,如今徒留笑话了……”
这话里话外都是邓氏以此要挟,文箐却说得极含蓄,周腾焉有不知之理。他对邓知弦一心算计周家钱财十分不满,便道:“你若雇了他,那食肆就该改姓为邓了这事儿,你只管推了,至于你要郭氏一事,我且写封信与你四叔便是了。”分了家,他也管不得邓氏那边的下人,不过还有弟弟周同在。
文箐乐在心里,面上却蹙紧了眉道:“三叔说得甚是。只是我现下只有一个厨子,定是忙不过来,只能借邓家娘子帮工。四婶上次也提过,我要借邓氏也不难,只是需得将食肆一半的利付于她……侄女儿也不是舍不得,只是这事若传给另一个厨子知晓,只怕人家亦提出来要多分成……”
周腾一听这话,立时恼怒道:“她可真正是贪心不过是借你一个厨子,却要得利五成她……”一听就知邓氏是为难侄女了。他本要骂几声邓氏,可是当着侄女的面,骂四弟妹,确实不当,立时收了嘴。周腾不太想文箐开铺子,认为本来该是男人们该做的事,比如自己。“既是没厨子,这食肆就莫做了。你好生做你的绒衣便是了。”
文箐一听,僵了一下,立时赶紧补救道:“侄女儿也想过不做了,不过现下那铺子的火灶都搭建好了,煤饼都做了大半,连厨具都打制了,已经投了不少钱,若是不做,也脱不了手,浪费了大笔的钱……又舍不得。思来想去,若是给四婶那处少个几成的利,倒是很划算。”
“你且与她一成利足矣,多了,只怕又落到了邓家人手里了……”周腾提到生意时,人立时精明起来,并不糊涂。他念念忘地就是周家的产业莫落到了外姓人手里。
文箐得了这话,心里暗爽,这下邓氏只怕不借郭董氏也不行了,想多分红,哼哼……她向周腾道了谢,立时又去找李氏聊天,先受了她几句暗讽,装不懂,然后也提了一下邓氏要分成的事。
李氏果然跳脚了:“甚么?她竟打的这个主意她也好意思,侄女儿开食肆,她硬要分成文箐,你听三婶的,这事儿绝不能如此便宜她,她就是穷急了,睁眼闭眼都想钱呢,算计不了我,如今倒是算计到你头上来了有我在,我定不能让她算计你去”
李氏一想到自己替文箐姐弟打理着两个铺面与其他田地,总共才得三成利,而邓氏却只出一个厨娘,却要一半的利,这不是狮子大开口吗?
文箐委委屈屈地同李氏道:“三婶,都是一家人,我多分些钱给四婶本是应当的,你可莫要为了我去讨这个公道,闹大了,人家只会说我小气。这些话你可莫要说出去,我这也是没办法,才在三婶面前吐一下苦水……”
李氏一脸十分仗义的样子,骂道:“你怕甚么你平日在我面前倒是鬼精一个,怎么换成你四婶了就憋屈了一个厨娘要换四五成的利,天下哪有这般好事她要真好意思要,我就将此事说将出去,看她还有没有脸面在苏州露头……亏她前几日还与我们说,你食肆开不下去了,原来是她手里有人拿着要挟你呢”
火上添油,文箐本来以前一直不屑干,可是邓氏这背后里两面三刀的事竟做得出来,也莫怪文箐也兴风作浪一回。她讨好地道:“这事儿,箐儿也是得了个教训。只是如今既不能得罪四婶,食肆也要开下去,如今只求莫节外生枝。三婶也懂得铺子里的营生,这些事箐儿憋在心里难受得很,也只能找三婶说一说,却不想三婶因我的事去与四婶不睦……”
李氏那边又冲文箐训了几句,大体是当日不听劝,如今吃了亏才想着我的好处来了。文箐只点头,当耳边风过去,心想我这一回不过是借你一用,否则我才不想来听你“指点”呢。
经她这一委屈地哭诉求助,文箐心知这回郭董氏必然要去自家食肆了,邓氏想反悔或者想再提要求,也不可能了。她自认为万事皆妥,于是收了戚容,去看望二伯母彭氏。
彭氏因为有孕,屋中早早地燃上炭火了,若是往常,此时定然也是节俭着一个炭也不会烧。因为已经是五个多月身孕了,便有些显怀了,她起身时新雇的那个婆子赶紧去扶。文箐见她身上的夹袍是新做的,想必以前的都小了。
彭氏有子,家中诸事顺遂,心情很愉快,一见到嘉禾捧上来的一件衣衫,便笑问文箐道:“箐儿,你这是给二伯母我做的?倒是麻烦你了,下回可莫要客气了。”
文箮已经接了过去,欣喜地打开来看。“四妹,这就是你上次说的能护心护腹的衣衫?咦,怎么象亵裤?”
文箐给彭氏做的就是孕妇所穿的背带裤。彭氏毕竟年龄大了些,现下初冬,有些畏寒,文箐总认为穿着袍子,腿下面空落落的灌凉风,便为彭氏量身做了这一条,这可是花了阿静不少功夫。“二伯母,试一试?这个反正也不穿外头见客,外面套一件禙子就妥,深冬冷的话,着了袍子更暖和,万一出门也不怕腿脖子灌凉风。”
明代衣衫十分讲究规制,可是不穿在外面想来也无所谓,文箐做绒衣时还想做个对襟的,可是发现对襟服制居然还是禁止穿的,除了骑马的兵士方可穿对补襟衫。
彭氏也没见过这个,很是好奇,拿起来看了又看。倒是文箮帮她提溜着,就往她身上比划,道:“嗯,这个,是放前面吧?好大一个胖娃娃,绣得真好。祖父的朝服还有补子呢,姆妈今儿也穿这么一个补子一般的裤子”
新雇来的婆子姓窦,喜乐乐地夸道:“四小姐真能想法子。是了,是了,这个前胸后背都能护上,二奶奶,这下就是屋里不烧炭,也不冷了。”说着说着,就扶彭氏进去换上。
文箐既做得了,自己要不收,旁人也穿不得。彭氏顺着大家的意,也没多推却,便进到里间去换上了,也没穿夹袍,直接将这鸭绒背带裤套在了中衣上,出来时,脸上有几分红,略有些扭捏,中年女人的娇羞这一刻倒是显了出来。不好意思地道:“箐儿,可是这般穿法?”
文箐围着她转了一圈,帮她把两侧的腰带微微带紧了一下,道:“二伯母,可觉得勒着紧?”
彭氏道:“好着呢,你这一系,腰侧倒是贴得紧,暖和得很。”
旁边几个人都看着这背后与腰侧好几处都是由带子系着,可放松亦可缩紧,日后彭氏肚子再大一些,也能穿得了。
文箮赞不绝口道:“四妹,这个,有这么一条,能一直穿着,不用换了呢。好,太好了你真是心灵手巧,二姐姐自叹不如。”她平时针线活儿比文箐可是强了不少,可见得这背带裤,亦是连连称赞。
窦婆子道:“老婆子我活得这么多年,也是头一次见着这种棉裤子。二奶奶,这下外面就是不着禙子,上面着一个袄子下面不穿厚裙子,也暖和得紧呢。”
彭氏走了两步,并不觉得冷,倒是裆部与腿部热乎乎得紧,比去岁冬日里的棉袍可是暖和得多。十分高兴地道:“好,好好这个我可是半点不客气就收下了。箐儿,二伯母可不同你见外了……”她连声说完好,又道了句,“嗯,可惜这只能穿这么一次……”
窦婆子笑道:“二小姐出嫁了,肯定能用上,二奶奶勿要担心。”
彭氏瞧瞧女儿,自己与女儿身量差不多高,道:“正是正是。”文箐在一旁起哄道:“二伯母,这个背带还可以上下调高调低呢,个高个矮都能穿,反正裤角放得高。”
文箮满脸通红,嗔道:“窦妈,就不许姆妈再给我生个小dd***?”
这一句又将玩笑话转回到彭氏,彭氏小小地打了女儿一下:“没大没小”转过头来道,“箐儿,有你这一件,我这个冬天腿是不怕冷了。”她有点膝关节炎,平素最忌风寒,如今有孕在身,周赓对她又极为看重,只让她守在灶边取暖,她平日里忙惯了,一时哪呆得住。
文箐见几个女人地背带绒裤十分称赞,想来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既然彭氏都喜欢,乐于穿,那……
她笑道:“二伯母,我倒是想请你到自适居去住上一段日子。方太姨娘也是怕腿寒,前日里我一看降霜厉害,便烧起了炕,暖乎乎的,你若去了,再不怕冷了。”
她这么说着,彭氏便有些心动。可是又怕自己一离开,家中只女儿操抢救无持,生怕她累着了。
文箮也劝她前去。“姆妈,四妹这话都出口了,你不去这不是给她面子吗?家中现下无事,而四妹那边正赶制绒衣,给做这条裤子还不知花了多少时间,姆妈前去正好能帮上忙。”
女儿这一说,彭氏也有了愧疚感,要说文箐对自己可真是恭敬有加,不论大小节日或家中诸人小生日,无一不记挂在心,大礼小礼都送上门来。按说应该自己对她照顾才是,如今倒是承她恩惠。拿人家的嘴短。“箐儿这么说,二伯母不去倒是不合适了。”
文箐道:“二伯母肯赏脸,箐儿可是莫大荣幸。制绒衣就不用了,二姐姐出嫁用的物事还得忙乎呢。”
文箮虽没完全定下来,不过想想就这一两年了,嫁妆都一一开始置办了。文箮羞了一下,便去打四妹,彭氏见得满堂欢,亦开心地道:“莫管你二姐。过了年再说。只你的绒衣却是赶在年前必须做完的,还是你的活儿要紧。”
于是,彭氏带了窦婆子去了自适居。
文箐心满意足:这下邓氏还有哪处可以说自己闲话?哼哼……
正文318奇思妙想:模特四大美人
今天七千多字,近八千字,两章+量,这个情节,应该是其他小说中没有的吧?如果有,那只能是俺太孤陋寡闻了,没读到那些小说。抹一把汗先……
不是指四轮马车,那个转向机构,俺还是懂的,并用有图,这里就先不用了。
文箐在周腾夫妇面前告了邓氏一状,并未立时罢手,却当着彭氏李氏与邓氏的面道:“四婶,多谢您慷慨相助,借郭家娘子于我用。想趁这两日向她请教一下,先定下来日后做哪些菜式。请四婶多担待,我尽量不影响四婶这里用饭。”
她将用人一事当众挑明,也将自己要开食肆一事在周宅中再次确认下来。邓氏恨得咬牙切齿,如此一来,只怕弟弟的计谋用不上了,心里恼火得不行。面上带着笑,极不情愿地当着各妯娌的面充大方,道:“人既已说要借于你了,你自与她去说吧。只是日后需记得,喝水莫忘挖井人。”
这话意思是让文箐想着她的好处,得了利可不能不给她分成。
李氏哼哼两声,讽道:“我要是有两个厨子还有一个侍候的,我也送去出一个,等于给我省了一人的工钱呢。文箐可没白用你的人,不仅给工钱,还要给分成。四弟妹,你说你这般坐在家里收钱,到底是你亏还是侄女儿亏啊?”
这番话气得邓氏要发作,顾忌有长房二嫂在一旁,心里骂道:这又没你李氏甚么事,你眼红什么?可是这口气也忍不下去,反击道:“三嫂,我也没打甚么文箐甚么主意,这是她自愿的。我可不想三嫂,将自己不用的丫环偏要换文箐手下的人,想当初,文筠可是只有小西一个,让于文箐用,我都没半个‘不’字呢”
她若晓得文简名下的收入周腾夫妇可得三成利,只怕早就不甘心了。此时也蒙在鼓里,连刘氏也不曾有听得半点风声。
两人相互讥讽,一场热闹。
小西从长沙回来时,确实是马上就出嫁了。也没再回来,文筠身边没丫环,邓氏后来瞧到香儿,发现也是个不错的,哪想到被李氏捷足先登,以致于文筠身边没人侍候,后来还是丁氏帮着找了一个,重新教其规矩,嫌其名不好,邓氏给另取名:甘露。
文筜听了,还与文箐笑话道:“四姐,可知否?‘甘露降,风雨时,嘉禾兴。’这是我问先生所知,想来是四婶想甘露压你们家嘉禾之上呢。”文箐故作不懂地道:“不会吧?想来是四婶盼着其他的。”
文筜哼了哼,道:“反正,我觉得嘉禾现在倒是不错,除了脸儿差了些。”想当初,她可是最嫌弃了。真是丑的见久了也不觉得丑了,便如“入芝兰室久矣不闻其香”的道理。
文箐没理会李氏与邓氏的斗嘴大会,而是光明正大地去厨房找郭董氏道:“郭娘子,食肆在年前差不多能开,咱们得想想做哪些吃食,客人既乐意买,也卖得上价钱的菜式。”
郭董氏一听这事真成了,心花怒放,也没多想,立时就同文箐进了屋,报起自己会做的菜名来。
文箐一边详细地问,一边快速地记下做法,各调料与火候都一一问到,道是日后可莫要忘了哪一样未采买。中间还问过一次:“郭娘子好本事,可会炙鸭或者烤全鸭?”
郭董氏说得十分顺溜,被她提到这个问题,也没太在意,仍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