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生活面面观-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箐问了一句:如何分成?
  竟是郑家与孙家得三成,沈家得四成。
  文箐瞧向陈忠。陈忠低头沉思,很显然,是郑孙两家合力将沈家架着了。当然,前期孙家出人力肯定是揽了大头,而郑家出钱,似乎也是一大笔钱,可是,这地终归是沈家的。
  他当时在沈家将这些话说出来,不放心地道:“大舅爷,这事,可已立契定下来了?”
  沈贞吉摇了摇头道:“大致就这般了。只是如今博吉不在了,沈家着实无人能管得了这差使。”
  陈忠对沈贞吉道:“大舅爷,这事要稳妥起见的话,还得先找人去探清了那片地,看看到底有否石炭后再说。若是那地并无石炭,到头来,咱们这边立了契,郑家倒是反说我们诓骗他,却是大大不妥。”
  沈贞吉先时也担心这事,不过孙家人说,沈家在阳曲那片地,左近都有石炭,那地八成也有。“你说得极有道理。这事,确实是我这处想得简单了。”
  陈忠建议沈家两位舅爷也去一位,到时若有石炭,也可与郑家当场立契。
  文箐听得这些细节,便与陈管事合计一番,最后道:“最少沈家要占五成才妥。”
  沈吴氏还是带着华庭从杭州赶了过来,陪同她一道的还有郑家人。
  文箐没想到郑家人竟是当日在景德镇遇到的郑二!
  那时,她认为郑二财大气粗,仗势欺人,非常可恼。可如今呢?这生意是做还是不做?想到了药膏与发油已然欠了郑家人情,毕竟有孙豪在,孙家脸面要给。而沈吴氏因药膏一事对郑家十分有好感,巴望着此事能与郑家继续交往下去。
  沈吴氏担心外甥女仍计较郑家与徐氏当年的亲事,生怕文箐反对。
  郑家与徐家的恩怨,自己要记仇的话,难道也要报复到底?再出个章三事件来?想想心底呕得慌,文箐只得自己宽慰自己:若徐氏仍在郑家,就没有文简……她一咬牙:与郑二之间的嫌隙的问题,景德镇的事就当没有!
  不过,对于郑二,她终究不放心,暗中嘱咐陈管事在立契时定要多为沈家多长几个心眼,莫要让郑二占了便宜去。
  最终,沈家去的是沈贞吉,除了刘四喜外,又找了先前在沈家铺子的一个掌柜,在陈忠的陪同下,再次赶赴山西。
  文箐问沈吴氏道:“三舅姆,这债事既将了结,可曾搬回来?”
  沈吴氏叹口气,摇摇头道:“你外祖母那边是不情愿。正好,我也就近看着杭州铺子。”
  沈老太太之所以不愿回苏州,乃是因为沈家败落,先时她在族人面前十分高调,如今虽是还了大部分债,可家境再不如从前,是以认为没有脸面见人。另一则最主意原因便是:她与沈母不对付,又不讨婶子沈于氏喜欢,若在苏州,上有沈于氏压着,还得向沈于氏请安问好。
  文箐听得沈吴氏说出那一句话来,便也能料到沈老太太什么语气说的这些话。
  可沈贞吉这边,却是想着让华庭归家。华庭其实没有半点儿经营天份,这点儿,文箐也一清二楚,因为华庭算数真个是连铃铛也不如,可以说是个数字盲。
  沈吴氏发愁:将来就算阳曲真有石炭,家业因此再兴,又有哪个能扛得起?
  文箐没接这个话茬。华庭不行,还有沈肇,或者小楫儿,总有一个吧。她自己是再不敢多接沈家的重担在自己肩上了,否则要背负一辈子了。
  事实上,她也担忧,总得为沈家物色一个好一点儿的管家才是?或者说是物色一个好掌柜的,能忠心帮着沈家打理家业的。
  可是,这事儿,难,急不得也。
  事实上,有些事,在当时看着无解,只是一待经了时日后,才发觉柳暗花明又一村。
  比如,周珑的归宿,或者说是去向。

正文268 出人意料的周珑
  宣德七年的深秋,文箐在阳澄湖的新宅子要完工之际,却再次收到了孙豪送来的信。
  不只是一封信,更有孙家送来的两匹马。一匹送于文筵,一匹则是送于文简。
  文筵这年生员考试,却是因身子不适,未中。在八月时节,雷氏急急由京城赶回,照料儿子,她认为儿子未能成为秀才,都是因自己不在其身边之故。文筵本是信心满满去应试,没想到竟是落第,好在是年轻,机会多的是。
  同样,这一年在杭州的秋试,听说,商辂亦未中。少年天才,并非一帆风顺,历得风雨,经得沧桑,才会有真知灼见。
  文简没想到小黑子哥竟送自己这么一大份礼,一见到马,便高兴得忘乎所以,大叫着:“小黑子哥哥最好了!”
  家中诸小儿皆围着这两匹马欢叫着。文笈十分羡慕地道:“简弟,你才有了头牛,会产奶,如今又有一匹马,怎么这么多好事,全落在你头上了。”
  文筹亦是羡慕地围着马儿转圈,对文简道:“文简,我拿我最喜欢的两只唐马与你换,好不好?”
  他说的小唐马,乃是唐三彩,为周同收藏。
  文简一见哥哥们要打自己的马儿主意,立时噘了嘴,拉紧了缰绳道:“不成!不换!你那是瓷马,小的,死的,我这是活的!活的!能骑的!”
  他一急,就拽着马儿往旁拉,马儿“呼哧”从鼻腔里喷出一口气来,脖子一昂,拽得文简差点儿摔一跤。
  文筹幸灾乐祸地道:“瞧你小气的!”
  文简闹了个大红脸,文笈终究是大了一点儿,便有点小心眼儿,道:“那,要不然,偶尔借哥哥骑一下?”
  文简瞧瞧文笈讨好自己的模样,又瞧了瞧马儿,点了一个头,道:“好吧。”转过头对文筹道:“我才不小器呢。你要想骑,我也借你。”
  文筹屁颠屁颠地跑到他身边,和他一起拽着缰绳道:“我和你一起喂马儿……”
  文简瞧向二哥也围着大哥那匹马打转,便叫道:“二哥,我也借你!”
  文筹阻住他道:“二哥与大哥骑那匹大的!咱们三个小的骑这匹小的!”他那模样,好似自己三人亏了。
  文箧虽然站得远远地,非常眼馋,可是才略要靠近,却是闻到了马身上的味儿,就打了一个喷嚏,余氏吓得赶紧就抱了往屋里赶,文箧便哭闹起来。
  文简叹一句:“可怜的小弟啊……”在喜爱动物的他看来,文箧既不能抱狗,也不能玩猫,如今还不能骑马,好生可怜啊。
  文箐捏着信,瞧着还是小马驹的马儿,心道:孙豪真是有心了。也不知这又花了他多少钱?似乎,他总是送自己礼,自己好似到现在也没回一件象样的礼。不知孙家是否介意?
  她问文简:“你收下黑子哥这么贵重的礼,可想送他一样甚么?”
  文简在屋里瞧来瞧去,抓耳挠腮,最后转来转去,踅摸自己的物事,也没发现有哪一样最能讨黑子哥的喜欢。想了半天,道:“要不,将上次表叔送来的镇纸给黑子哥送去?”
  文箐叹口气,最终从周鸿的遗物里,寻出一把扇子,琢磨着再配一个漂亮的络子,买一个上好的玉坠,再套一个好点儿的扇套,好歹能送得出手了。
  文简好奇地拿着这扇子,道:“这是爹画的?”
  文箐点了点头,道:“你好生同表哥学学,日后想画多少幅送于你黑子哥,都行。”
  文简懂事地点头,过了一会儿也叹气道:“姐,要是咱们与黑子哥还在一块儿多好啊。”
  文箐听得一愣,认真地看向弟弟道:“你这般喜欢黑子哥?”
  文简咬唇不语。
  文箐心酸,搂着他道:“以后,你再大些,要想他了,骑着马儿去找他,可好?”
  文简趴在文箐怀里,闷声道:“黑子哥说如果一直在外面不归家就好了……”
  不归家就意味着没有责任,一归家,面临现实,诸多无奈,人要成长,要学会家庭责任,要面临婚姻,面临立业,不想长大,现实却催着人长大。
  文箐又听弟弟道:“黑子哥说舍不得离开我们,我也舍不得……”
  文箐心中暗叹气,不知道当日孙豪到底同文简说了什么话儿,能让文简这么伤感地念到今日。
  但不可否认,在文简的童年成长经历上,虽然与孙豪只短短相处了三个月时间,可是,先时胆怯的文简,确实是在与孙豪的相处过程中,慢慢变得胆大些,学会了斗嘴,学会了不服输……可以说,孙豪对文简的某些心智方面的成长,有着很大影响。
  李氏暗里与周腾抱怨道:“明明是咱们家出力,孙家却是只给文筵文简两人送马。这,未免拿咱们不放在眼里。”
  周腾不乐意听她劳叨,道了句:“郑家如今与咱们生意往来不少……”
  李氏便没再吭声。可是,对着余氏却说出另一句话来:“孙家少爷是不是对文箐有意思?”
  余氏闻言,张大了嘴。“三奶奶,你莫听四奶奶那般说。我瞧四奶奶是故意要让四小姐难堪……”
  李氏说完,摇摇头,道:“不说是她想得多了,可孙家这般先时说是送了大笔钱,现下又是专程送马来,唉……”
  余氏觉得三奶奶与四奶奶想得太多了:“四小姐当日可是作男童打扮,更何况,四小姐现下也才十岁。这十岁的孩子哪里会有这种想法啊。再说,四小姐可是与沈家结了亲呢。”
  李氏道:“只是这孙家少爷来咱们周家,却是只为文箐姐弟二人。现下自是好说,日后要是再这般往来,难免不招人话柄。沈家,不介意才怪。”
  周家除了文箐姐弟,其他人为周复守孝眼瞧着要过了二十一个月了。周珑,也该由观里接回来了。文简很高兴小姑姑回家,欢喜地道:“小姑姑,小姑姑,咱们新家到十月就全好了!”
  文箐略有些歉意地对周珑道:“比原来筹划的还是晚了一个月。家什甚么的,都只做得了一半……到时还不知能不能搬得成。”
  周珑气色似乎比先时好多了,眉间原来的那股凄色也没有了,文箐仔细一瞧,感觉周珑多了些生气,倒是显得格外动人。十七岁的少女,身高体长,在周家一众女人面前,格外挺拔突出。文箐都有些羡慕她的身高,不知日后自己会长多高?
  文简那边却兴奋地拉着周珑,不停地说着家里的趣事,尤其是自己新得的那匹马,每日里吃多少拉多少都说得十分详尽。周珑听得聚精会神,面带微笑,鼓励着侄儿多讲,她好似听不厌一般。
  文箐拉开文简,道:“小姑姑要同太姨娘讲话呢,你莫老缠在此。快去瞧你的小马驹去!小心文筹他们又逗它了!”这话让文简立时便奔了出去,文箐让嘉禾赶紧跟着他。
  周珑归家,文箐虽然有些高兴,可是却发愁:这一过了孝期,任弛来正式提亲下聘,该如何是好?
  这话,却不好直言问周珑。文箐憋得有些难受。文筜也有些苦恼,没想到在许先生上完课后,文筠与文筜发生冲突时,或者其在自家院里听了邓氏所言,知晓周腾要周珑嫁于任家,便讽文筜:“三叔要真有本事,就莫要卖小姑求荣。”气得文筜怒目而视。文筠仍不放过她,激道:“难道不是?你平素不是有胆量吗?还不也做了缩头乌龟?”
  文筜被文筠所气,怒气冲冲地从学堂跑出去。文箐在旁边听得,责怪文筠:“你何时也养成这种出言不逊的坏习惯了?三叔与小姑的事,你我皆是小辈,焉能背后说三道四?”
  文筠红着眼,低着头,不吭声。
  文箐认为文筠原本性格讨人喜欢的,如今半年多时间,由邓氏唆使着,竟然变了个样。文箐生怕这么一个好女孩,要毁在邓氏手里了,可邓氏毕竟是文筠的母亲,邓氏私下里甚至不让文筠与她呆一起,她又能如何?
  文箐虽觉得方才自己语气重了些,却不认为自己说错了。可是又怜她只是个小孩,便又放柔了语气道:“文筠,我永远记得当日我归家时,你让小西服侍我。我喜欢那个时候的你。咱们还是姐妹,不是?咱们家,我只有你与文筜两个妹妹,你也只有我与文筜两个姐姐,要是生分了,便没人说话了。多无聊啊……”
  文筠哭泣。文箐给她擦了擦泪,叹口气,起身之际,却见得许先生的背影似乎从窗外经过。
  十月初二,周家除服。文箐姐弟却还得为周夫人与徐姨娘守制。
  文筜高兴地换了新衣,头上发髹插了一枝月季花,而文笈也欢欢喜喜地在院里跑着,叫着:“终于可以大口大口地吃肉了……”
  文简黯然地陪着姐姐,道:“为甚么他们不用给咱们母亲守孝呢?”
  文箐小声解释道:“因为母亲只是他们的伯母,他们按例自然不用守孝三年。文简也想穿漂亮衣衫吗?明年,明年好吗?”
  文简眼角含泪,道:“我想母亲,想姨娘,想爹了……”
  文箐紧紧地抱着弟弟,道:“你还有我呢?姐姐不好吗?”
  文简牢牢地抱紧姐姐脖颈,泪水流向姐姐脖子里,道:“要是爹还在就好了……”
  文箐非常奇怪,那时文简也不过三岁,按说还没记事,可说起来,怎么就那么让人难过呢?
  周珑归家,却是马上求助文箐,让文箐找沈贞吉要了《抱一函三秘诀》摹本。文箐一听,立时皱了一下眉。关于这摹本一事,引发的问题她从杭州归家后亦是有所耳闻,纳闷地看向周珑道:“小姑姑,这摹本……”
  周珑似乎没有半点儿隐瞒地道:“我送于无风师父。”
  听这话意思,她已拜于无风道姑门下?文箐紧张起来:“小姑姑,你,你……你该不会跳出红尘外,心在……”
  周珑也是一愣,立时知晓文箐误会了,忙道:“你想哪去了。我虽叫她一声师父,她却嫌我没慧根,不肯收我呢。”
  文箐吐口气,拍拍胸口道:“那就好,那就好。要不然,吓死我了。”
  可是,就在文箐将这摹本交于周珑没几日,任家还没来得及下聘之际,周家却接到了南畿镇守太监的信:
  周珑作为待选女官,不日入京!

正文269 周珑三兄妹之争
  此章名:红脸白脸诸颜面
  这事,来得如此突然。
  周珑去应征入选女官,在这个时候,巧合?
  太巧了!
  周珑以前籍籍无名,不过今年才声名雀起,在外人看来是才品略具,或有人称赞,可是更近的名声怕是孙任两家相争大打出手,任许两家抢婚这样的事吧?只是,她却被纳入待选女官之名单中,不得不令人称奇。
  文箐相当吃惊:小姑姑周珑何时谋划的?自己虽略有察觉其最近似乎有些异动,可没想到是不声不响之间,她却谋得了这么一桩差使!或者说,她以这种方式逃避了逼婚局面,甚至涉及到更久远的将来……
  若是其他人家,要是女儿选作女官,或许是与有荣焉的喜色,可周家诸人,皆是惊诧莫名!甚至可以说是吓一大跳。
  李氏也没想到,先前没闻到半点儿风声,可公函却是千真万确地传到了周家门上来,白字黑纸写的就是周珑。
  周腾听到此事,可以说是气急败坏!他一直拿着周珑当块肥肉吊着任弛,筹划掰倒任家的计谋眼见到手,没想到周珑却是在这时候唱了这么一出。关键是在周家人眼皮底下,竟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出了这事,周腾认为这事不是这么简单,周珑是故意拆自己的台,根本不将自己这个兄长看在眼里。事情脱出自己的控制,这种情况,他容不得!
  李氏终归与周腾是夫妻,要掰倒任家一事她也知晓。现下听得周珑这事,便气恨恨地道:“我说呢,今年初,她突然就与往年不一般,与各官家小姐打得火热,原来就是要博个才名,好传到某些人耳里。我还当她是个老实的,没想到她暗中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